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牛郎织女(二 )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3. 探讨故事反映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导学内容:1.《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2. 主要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3. 故事反映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导学步骤:一、导入1. 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了解和印象。
2. 引导学生回顾《牛郎织女(一)》的内容,复习故事的基本情节。
二、学习活动1. 学习《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a. 牛郎织女相爱,但被天神阻挠,被迫分隔两岸;b. 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但仅有一年一次的机会;c. 牛郎织女相见后,被迫再次分开,只能在天河对岸眺望;d. 牛郎织女的爱情感动了天神,最终获准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a. 牛郎:善良勤劳,心地善良,愿意为了爱情克服困难;b. 织女:美丽聪明,心地善良,坚定地表达对牛郎的爱;c. 天神:干涉人间事务,试图阻挠牛郎织女的爱情;d. 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体现了爱情的坚定、勇敢与力量。
3. 探讨故事反映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a. 以爱情为主题,体现了坚定、真诚和勇敢的爱情观;b. 社会意义在于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珍视,以及对爱情坚持的信念和勇气。
三、总结反思1. 学生对《牛郎织女》的理解和感悟;2. 学生对爱情、坚持和勇气的认识和体会。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分组表演《牛郎织女》故事情节;2. 鼓励学生撰写《牛郎织女》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对《牛郎织女》的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2.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爱情故事,分析其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体会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愿每个人都能在爱情中坚持勇敢、珍惜拥有。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牛郎织女(一)》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重点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
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
(课件出示3)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王母——织女的外祖母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牛郎、织女——亲密爱人板书:牵手——分离——相会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1、牵手(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
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课件出示6)(赞叹、钦佩、祝福)(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2、分离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课件出示8)生总结,交流: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牛郎织女(二)【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识并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节俭、富丽堂皇、依偎”等词语。
思维能力: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审美创造: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难点: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知识梳理】一、梳理故事脉络照样子,列小标题,了解故事内容。
1.婚后幸福生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婚后幸福生活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如果让你画出这幅图画,画面上有可能会出现哪些内容?对的打“√”(1)小溪旁,大树下,一间茅草房。
( )(2)牛郎和老牛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纺织。
( )(3)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快乐地玩耍。
( )(4)牛郎的母亲在厨房里做饭。
( )(5)哥嫂偷偷在一旁,十分妒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 )2.请为这幅图画配上一段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织女被抓,天河相隔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并选择。
(1)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 )住织女往外走。
(2)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 )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
(3)王母娘娘狠狠一( ),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 )起来。
从这些动词中,我体会到了( )A.王母娘娘不顾骨肉亲情,非常凶狠。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筹办1. 确保同砚已经进修了《牛郎织女(一)》的内容,对故事有所了解。
2. 筹办播放《牛郎织女(二)》的视频或音频,让同砚跟随故事内容进行进修。
3. 筹办相关课件和教材,以便进行教室讲解和互动。
二、导学目标1. 了解《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2.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和人生哲理。
3. 提高同砚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导学内容1. 引导同砚回忆《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复习主要人物以及故事进步。
2. 通过观看《牛郎织女(二)》的内容,援助同砚深度了解事情的进步和结局。
3. 分析故事中所包含的爱情、忠诚、责任等主题,引导同砚沉思人生道理。
四、导学过程1. 先让同砚回顾《牛郎织女(一)》的内容,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 播放《牛郎织女(二)》的视频或音频,让同砚跟随故事的进步,做好笔记。
3. 要求同砚在观看结束后,进行小组谈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整合各组的谈论结果,进行全班谈论,引导同砚沉思故事背后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5. 提出问题,让同砚进行沉思和回答,如:王母娘娘为什么要让牛郎织女相见?他们之间的感情受到了哪些考验?他们最终是如何在天河相见的?6. 引导同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牛郎织女(二)》的理解和感受,鼓舞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课后延伸1. 安置作业:让同砚撰写关于《牛郎织女(二)》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沉思和感悟。
2. 推举阅读:让同砚自行选择一本有关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或者寓言故事的书籍,进行阅读和分享。
3. 课外拓展:鼓舞同砚探讨其他中国传统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进行沉思和谈论。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在深度了解《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爱情、忠诚、责任等主题,培育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期望同砚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观的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导学案--《牛郎织女(二)》【基本信息】课程:语文年级:五年级上册课文:《牛郎织女(二)》【学习目标】1. 理解并能复述《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2. 能读懂课文中的生词和专有名词;3. 学习课文中的成语,并掌握其用法;4. 能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理解文章;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重点】1. 复述课文;2.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3. 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理解文章。
【学习难点】1. 理解成语的用法;2. 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理解文章。
【教学准备】1. 教学课文《牛郎织女(二)》的课文内容和课文分析;2. 教学活动和练习;3. 学生练习册。
【学习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看图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并复述故事情节。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上课前,老师已将课文分发给学生。
2. 学生读一遍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学生将课文分析的重点和难点记录在提前准备好的记录表中。
4. 老师带领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师生互动,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Step 3:课文分析(15分钟)1. 老师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和专有名词,解释其意义。
2. 学生在记录表中记录并记忆生词和专有名词。
Step 4:学习成语(10分钟)1. 老师将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列在黑板上,并解释其意义。
2. 学生跟读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Step 5:学习策略(10分钟)1. 老师导入“阅读策略”这一概念,并解释其意义。
2. 学生通过个案式阅读,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来理解课文。
Step 6:练习巩固(15分钟)1. 学生完成《牛郎织女(二)》的相关练习,巩固语文知识点和阅读策略的理解。
2. 学生互相审阅并改正练习的错误,师生互动解答学生对练习的疑问。
Step 7:课堂反思(5分钟)1. 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俭、皇”等10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诵《鹊桥仙》《乞巧》二、谈话导入1.这两首诗都是关于谁的故事?2.让我们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二)》(板书课题)三、预习检测1.小老师领读词语2.(大家自己读读,猜猜老师为什么要单独罗列出这三个字呢?)多音字组词齐读四、主要内容1.任务情境:今天我们也来对课文进行大改造,为传播民间故事尽一份力。
那咱们除了讲和演,还可以怎么展现这个故事呢?2.课前导语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新颖的方式,用连环画的形式把主要情节展现出来。
3.上篇课文我们学了《牛郎织女(一)》,我们提炼了哪些主要情节?学着用上节课这样简洁的概括形式我们来梳理这一课主要情节。
4.用上学过的速读方法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用小标题形式概括这一层的主要情节。
在这里我们适合用什么速读方法?5.带着问题读抓关键词句6.指名说层次划分(你抓到哪些关键词或句来帮助你划分层次了吗?或你划分层次的依据是什么?)7.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师随机板书(主要人物+事件)。
8.总结方法五、连环画设计1.首先,主编我就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来创作开头,连环画一定要有画。
请大家仔细听,我画里有什么?示范说,总结场景、人物、事件。
4.画好画,接下来我该——配文字,一般连环画里的文字两三句四五句就足矣,这说明连环画里的文字很简洁,是对情节的高度凝练。
我会这样写......,我的文字里实际就是对这一层次内容的——概括。
其实就是把小标题扩充成一小段话。
5.现在就请各位小编创作自己的那幅连环画了。
师分配任务,有的同学说了情节一老师已经讲过了,那你可以照着老师说的写下来,或者换一个场景创编,只要能展现他们幸福生活即可。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

2.小组里的每个成员展示自己打算画的内容和所配文字。
3.了解民间故事带来的影响,热爱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1.可以联系上一篇课文,在连环画中展示重要的故事情节,每个情节可以用 小标题的形式展现。
可提示学生:尽量连 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 一个字地读;带着问题默 读课文等。
三、品读探究,感受特点(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情节的曲折。
(1)感受生活之美:找到描写牛郎和织女生活美满的句子。
(2)了解王母娘娘的迫害:找一找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之后是怎样做的。
(3)感受鹊桥相会的凄美动人,想象那一天的情景。 2.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找一找这个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之处。
2.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探究故事结局。
如果概括前一篇课文内容遇到困难,可引导学 生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进行概括。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8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 2.组织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1.运用上一单元中学到的默读方法,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2.汇报交流主要内容:王母娘娘抓回织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在喜鹊的帮助下搭起鹊桥,牛郎织女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
3.感受民间故事包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体会劳动人民的情感。
1.(1)自由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生活美满的句子。有感情朗读,想象牛郎和织女美满的生活场景。
(2)快速浏览第3~5自然段,画出描写王母娘娘做法的语句,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故事中王母娘娘这个人物的特点。
(心狠手辣、自私无情)
3.结合故事内容抒发自己的感受:牛郎织女的故事体现了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情感,以及对封建专制者、对恶势力的痛恨,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俭、皇”等10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情节,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能结合画面和文本,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感受民间故事口耳相传,寄托美好愿望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连环画卡片教学过程一、开课唤醒,激发兴趣聊聊最近看过的书,再从“旧书”一词谈到经典的书籍值得反复咀嚼,慢慢回味,最后回忆《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为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开课5分钟,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基于单元和学情的开课唤醒,让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从“苏醒”到“清醒”再到“活跃”,为课堂的有效学习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基调。
二、快读默读,理清情节1.回顾方法,快速浏览回忆五上二单元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边浏览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梳理情节,把握内容借助情节线支架,梳理出《牛郎织女(二)》中最主要的三个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四下七单元学到的“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五上二单元学到的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抓住主要情节,了解故事内容,为给连环画配文做准备。
三、为图配文,简要讲述1.范文引路,解密配文开发连环画支架,借助范文解开连环画配文的秘密:文字简练,能突出人物形象并表达美好情感。
(1)出示情节1连环画及配文,借助关键词“爱理不理、相依为命、挺周到”体会牛郎及哥嫂的形象,感悟突出人物形象的关键词不能删减。
(2)出示情节1连环画及配文,借助关键词“互诉衷肠,结为夫妻”体会牛郎织女的幸福开心,感悟表达美好情感的关键词不能删减。
2.小组合作,尝试配文小组合作,根据随机投放的情节商议如何给画面配文字,看看哪些小组可以得到5星好评(出示评价表)。
连环画配文我来评语言准确简练☆☆☆突出人物形象☆表达美好情感☆3.合作交流,简要讲述抽一组学生上台交流,师生合作评价建议,分组再次修改配文,师生合作讲述连环画,贴图上黑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探究课文主要内容。
2.交流学习简笔画及所配文字,并且编出页码(顺序)。
【展示交流】
1.展示连环画
2.朗读所配文字。
【达标检测】
1.检测要求会认的字
①勤劳节俭(jiǎn)、富丽堂皇(huáng)、偎(wēi)在怀里、衰(shuāi)老、泰(tài)山、珊(shān)瑚(hú)礁(jiāo)、两个筐(kuāng)2.检测连环画
①有顺序
②图文并茂
3.资料袋
搜集并诵读诗歌:林杰的《乞巧》、秦观的《鹊桥仙》
附:板书设计
11.牛郎织女(二)
结婚→过日子→天河相隔→鹊桥会面
【课后反思】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课题
11.
牛郎织女(二)
主备人
张俊杰
课时
1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认识“俭、皇、偎、衰、泰、珊、瑚、礁、筐、拗”10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学习重难点】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2.字词检测
①读要求会认的字;
②检测要求会认的字;
二、了解内容
1.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①问题: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②联系上一篇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起因、经过。
2.设计连环画并配文字
①脑海中回顾印象深刻的情节或画面,并构思文字。
②回归到文章中,找到对应的段落,清晰画面,准确文字。
③运用简笔画构图1—3幅,并配文字。
2.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课前预设】
设计连环画并配文字,学生喜欢至极。然而,我们需要课上课下结合。课上进行的是“点”,课下才是“面”。
1.图文照应
2.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认字识词
1.字词学习 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读的时候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