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教学实验台的设计应用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本文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设计一套液压系统设计与实验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液压元件的结构和性能;2. 学会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 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本知识:液压传动原理、液压系统组成、液压元件类型及性能;2.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液压系统设计步骤、液压系统计算;3. 液压系统实验: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液压系统性能测试、故障诊断与排除。
四、实践教学环节设计1. 液压系统原理讲解与演示(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元件的类型及性能;(2)教师现场演示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液压系统设计(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液压系统设计课题;(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题需求,明确设计目标;(3)学生根据设计目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液压元件的性能;(4)学生进行液压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方案、元件选型、参数计算等;(5)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指导与评价。
3. 液压系统实验(1)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在实验台上安装液压系统;(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液压系统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3)学生进行液压系统性能测试,包括流量、压力、效率等参数;(4)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5)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与评价。
4.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1)教师讲解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2)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故障诊断;(3)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4)教师对学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进行指导与评价。
YD—II型智能液压综合实验台的实验设计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o r t h e a s t D i a n l i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l i n J i l i n 1 3 2 0 1 2 , C h i n a )
液压传动是机械制造 、数控技术、机 电一体化等
专业 的 一 门重 要 的 专 业 基 础 课 。液 压 传 动 实 验 是
《 液压传动》课 程的实践环节 。实验教学和理论 教学
互相补充 ,共 同组成液压传动课程 。 某 校原有 的液压综 合 实验 台 ,由于元件 密 封不
好 ,油液泄漏严重 ,许 多实验教学无法完成 ,致使部
现机 电液一体化控制实验。
分析处理 ,采用 F l u i d S I M仿真软件对实验 回路进行仿真 ,既能增强学生设计液压 回路 的能力 ,又能 以弥补某些实验数据 不 易测量的不足 ,并总结 了设计实验取得的 良好效果 。 关键词 :液压综合实验 ;实验设计 ;数据采集 ;F l u i d S I M仿真
中 图 分类 号 :G 6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3 8 8 1( 2 0 1 3 )2 0— 0 9 0— 3
2 0 1 3年 1 0月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0OL & HYDRAUL I CS
0c t . 2 01 3 Vo 1 . 41 No . 2 0
第4 1பைடு நூலகம்卷 第2 0期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3 8 8 1 . 2 0 1 3 . 2 0 . 0 2 9
液压实训室建设可行性方案

液压实训室建设可行性方案
液压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液压技术的应用
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行业,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
筑工程等。
液压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液压实训室对于培养液压技术人才和推动液
压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建设液压实训室的可行性方案:
一、项目概述:
二、建设目标:
1.建设一流的液压实训室,满足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的需求。
2.提供先进的液压设备和实验仪器,确保实训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对于液压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为液压行业输送人才。
三、建设内容和设备选型:
液压实训室需要提供液压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环境和实验平台。
主要
设备包括液压训练台、液压检测仪器、液压泵、阀门、液压缸等。
其中,
液压训练台应具备多功能、模块化设计,能够模拟各种不同的液压系统和
控制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实训需求。
四、建设方案和投资预算:
1.建设要求:建设液压实训室应具备安全、实用和先进的特点,同时
要考虑到实训场地的大小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2.投资预算:液压实训室的建设需要购买液压设备和实验仪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场地改造、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根据初步调研,预计投资金额约为XX万元。
FluidSIM软件在液压气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FluidSIM软件在液压气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FluidSIM是德国Festo公司研发的一款专门用于液压气动仿真教学的软件,其强大的仿真功能和直观的操作界面使得它成为了液压气动实践教学中的理想工具。
本文将结合液压气动技术的特点和液压气动教学的实际需求,探讨FluidSIM软件在液压气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从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一、教学效果1.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液压气动实践教学主要依靠实验台和实验设备进行,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实验条件受限等问题。
而使用FluidSIM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无需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软件的模拟仿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验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对液压气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1.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液压气动技术属于一种典型的实践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实际操作的练习。
通过FluidSIM软件的使用,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操作各种液压气动系统,并且可以随时调整参数和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与传统的实验台相比,软件仿真还具有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了一些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方便的学习环境。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液压气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往往需要多人合作,而FluidSIM软件提供了多用户在线协作的功能,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和协作。
在使用软件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液压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液压气动系统的搭建与仿真FluidSIM软件可以模拟液压气动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如液压缸、气缸、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等,并能够对这些元件进行组合搭建。
通过软件,学生可以实现对液压气动系统的仿真操作,包括建模、参数设定、运行调试等,从而直观地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情况。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校正设备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掌握校正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液压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液压系统中的校正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图,并进行校正设备的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正分析,提出合理的校正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组装并调试液压校正设备,达到预期的校正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液压校正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液压技术的敬畏之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液压系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设计并制作一台液压校正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技术概述2. 液压元件及其功能: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校正设备的作用及方法:校正设备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校正方法及其选择。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及校正4. 液压系统设计与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图,进行校正设备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CAD设计5. 校正分析及数学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正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6. 液压校正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实际操作,组装并调试液压校正设备,达到预期校正效果。
液压教学实验台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液压元件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
3. 学会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液压元件的认识与使用2.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3.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三、实验器材1. 液压教学实验台2. 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油箱、管道、接头等3. 工具:扳手、螺丝刀、压力表、流量计等四、实验步骤1. 液压元件的认识与使用(1)观察液压元件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学习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元件的使用方法。
(3)进行液压元件的组装,了解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2.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2)按照实验台的设计要求,将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上。
(3)连接管道和接头,确保连接牢固。
(4)调试液压系统,调整液压元件的参数,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3.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1)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
(2)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位置。
(3)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故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学会了液压元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2. 实验分析(1)液压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过程中,要注意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2)液压系统调试时,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在故障排除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对液压系统原理和组成的学习,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提高了对液压元件的认识,为今后从事液压系统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式,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4.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我国液压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PLC在液压传动设计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开关 ( 左极 限) L 3 ;s一B缸下降限制开关 ( 左极限) ;
L 4 B缸 上升 限制 开关 ( S一 左极 限 ) L5 E缸 有 无 ;S 一 工 件侦测 用 限制开关 ( 极 限) 左 。
A缸 B缸 C缸
搬 运工件 机械 手 在 工厂 中使 用 是 比较多 的 j , 图1 是一 个简 单 的搬 运工 件机 械手 的简 图 。
程现场 完成 一个 小型 的工程 项 目。
2 L P C的应用
2 1 拼装 实验 台简介 .
容 以任务书的形式下发 给学生, 在实验任务书 中提 供多个具有一定综合性 的实验 ( 包括设计型和创新 型) 供学生选择。实验任务 只提 出 目的和要求 , 许
多 原理性 的东西 让学 生通过 查参考 书 的方法 自行 阅
1 设计型实验
实验教学的 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 , 使学生在实 验 中巩 固课 堂上所 学 的理论 并 有 所 深悟 。因此 , 对
实验教 学的方 式做 了一次大 胆 的改革 。实验 不再是 学 生按 照实验 指导 书一 步一 步 地做 , 而是 将 实 验 内
据工艺条件的实际要求 , 编制 出相应 的控制程序, 并 在设备上进行调试 和检验 , 使整个过程相 当于在工
20 0 6年 l 1月 2 0日收到 南京农 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 目
实 验 台 由液 压 系统 拼装 组合架 、计算 机控 制和
数据采集等组件组成。在拼装组合架上可 自行变动 设计、 搭接多种形式 的实验回路 。由于采用计算机 控制 , 故可 随液压系统传 动逻 辑变化 要求用 鼠标 “ 点接” 实现数据采集 。实验 台还配备了 P C及其 L 通信接 口, 可以使用 P C来实现对液压传动系统的 L
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标题: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液压传动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具有传动力大、灵活性强、设计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加强学生对液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设计液压教学实验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液压控制系统作为液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本项目主要针对液压控制系统及其在液压教学实验台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可以实现对液压教学实验台进行控制,并可观测和记录液压系统各项参数的控制系统。
此外,本项目的研究还可以为实验台的改进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持,并为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液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方式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其中自动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液压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器有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等。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液压控制系统和控制任务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器。
目前,针对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的研究已经开始,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对液压控制系统的实现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方案不同,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2. 现有的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多数存在参数设定不准确,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3. 相比于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液压控制系统,现有的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仍有一定的待提高空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本项目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具备良好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的液压教学实验台控制系统。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还将重点考虑以下内容:1. 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器的选择;2. 实验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3. 系统参数的调试和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并选用模糊控制算法作为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教学实验台的设计应用液压与气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液压实验教学手段是保障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液压教学实验台的设计、改进与研制成为液压教学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
研制的液压教学实验台注重训练学生对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液压元件认知、液压系统构成、液压回路控制综合在一起,从液压系统的总体布局、液压回路的原理分析入手,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液压传动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向工程应用逐步扩展。
研制的液压教学实验台由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实验台架组成,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液压系统组成液压教学实验台的液压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包含了8个液压基本回路: 溢流阀调压回路A、节流调速回路B、差动快速运动回路C、顺序动作回路D、减压控制回路E、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F、自锁保压回路G、卸荷回路H等。
组成系统的液压元件包括: 液压动力元件有齿轮泵、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 液压控制元件有压力控制阀: 直动式溢流阀、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方向控制阀: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手电一体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组成的双向液压锁等,流量控制阀: 节流阀; 液压执行元件有3个双作用液压缸; 液压辅助元件包括: 液压油箱、吸油过滤器、压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温度计、压力表、压力继电器、球阀、管线和接头等。
2、液压回路说明根据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可以构成8个液压实验基本回路,对应的功能区域分别用双点划线构成的矩形框包围,并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出来,以便甄别和说明。
图1实验台液压原理图2. 1 溢流阀调压回路溢流阀调压回路如图1中回路A所示。
操作时,先启动齿轮泵2,再调节溢流阀3,观察压力表5的压力指示,可以确定系统的输出压力值。
为了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设定的溢流阀压力值应高于液压执行元件的最大工作压力值1.0MPa以上。
2. 2 节流调速回路节流调速回路如图1中回路B所示。
节流调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口面积大小来控制进、出液压缸工作腔的流量,以实现控制液压缸运行速度的目的。
以液压缸13的活塞杆伸出过程为控制对象,节流调速回路还可以通过操作节流阀7、8、9分别实现进油节流调速、回油节流调速和旁通节流调速。
(1)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将节流阀8完全关闭,节流阀9完全打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工作,通过调节节流阀7控制液压缸13的运行速度。
液压油回路: 齿轮泵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节流阀7→液压缸13无杆腔; 液压缸13有杆腔→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右位→节流阀9→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油箱。
(2)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将节流阀8完全关闭,节流阀7完全打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左位工作,通过调节节流阀9控制液压缸13的运行速度。
液压油回路与进油节流相同。
(3)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将节流阀7、节流阀9完全打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工作,通过调节节流阀8控制液压缸13的运行速度。
液压油回路: 齿轮泵2→三位四通阀6右位→节流阀7→液压缸13无杆腔+ 节流阀8→油箱; 液缸13有杆腔→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右位→节流阀9→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油箱。
旁路节流调速的原理是节流阀8构成了一条分支油路,减少了进入液压缸13无杆腔的流量,从而调节了活塞伸出的速度; 节流阀8的开口越大,液压缸运行速度越慢。
2. 3 差动回路差动快速回路如图1中回路C所示。
操作时关闭节流阀8,节流阀7全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工作,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左位工作。
液压油回路: 齿轮泵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右位→节流阀7→液压缸13无杆腔; 液压缸13有杆腔→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左位+ 齿轮泵2供油→液压缸13无杆腔。
差动快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是将液压缸13有杆腔回流的液压油与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叠加充入液压缸13无杆腔,增大了供油量,因此增加了活塞的运行速度。
液压缸差动运行时的回路压力比非差动回路要大。
2. 4 顺序动作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如图1中回路D所示。
由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1与压力继电器11、24和行程开关12、25配合,实现液压缸13与液压缸26的顺序动作。
操作时关闭节流阀9,节流阀7、8全开,调定压力继电器11、24的控制压力。
可以按PLC的设定顺序进行操作,举例如下: 先启动齿轮泵2和叶片泵15,调定溢流阀3和溢流阀16的安全控制压力;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的电磁铁2YA上电、右位工作,液压缸13活塞杆伸出,到位后触发压力继电器11动作;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电磁铁5YA上电、右位工作,液压缸26活塞杆伸出,到位后触发压力继电器24动作;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的电磁铁1YA上电、左位工作,液压缸13活塞杆缩回,到位后触发行程开关12动作;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电磁铁4YA上电、左位工作,液压缸26活塞杆缩回,到位后触发行程开关25动作;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的电磁铁2YA上电、右位工作,液缸13活塞杆伸出,可以继续循环实现连续的顺序动作。
2. 5 减压控制回路减压控制回路如图1中回路E所示。
操作时,先启动齿轮泵2或叶片泵15,调定溢流阀3或溢流阀16的安全控制压力;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电磁铁5YA上电、右位工作,液压缸26活塞杆伸出到达右端,此时调节减压阀22,观察压力表23的压力指示,可以判断减压阀输出压力的变化。
为了保证减压回路正常工作,预定的减压输出值至少要低于溢流阀的调定值0.5MPa,而且减压阀的泄油口必须接回油箱。
2. 6 双泵供油回路双泵供油回路如图1中回路F所示。
齿轮泵与叶片泵同时运行,可以实现快速时的双泵联合供油、低速时的单泵供油。
溢流阀3与外控顺序阀20分别设定齿轮泵单独供油与双泵供油时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
当液压缸13的负载很小需要快速运行时,齿轮泵与叶片泵同时向液压缸供油,液压缸活塞快速运动; 当液压缸13负载增大,系统压力升高,达到顺序阀的调定压力时,叶片泵卸荷,单向阀18截止,齿轮泵单独向液压缸13供油,流量减少,液压缸13的活塞运行速度减慢。
2. 7 自锁保压回路自锁保压回路如图1中回路G所示。
操作时,启动轴向柱塞泵27,电磁溢流阀29加载,手动换向阀右位工作,液压缸34有杆腔进油; 调整电磁溢流阀29的工作压力,观察压力表30、33的显示值; 操作手动换向阀回到中位或电磁溢流阀29卸载,观察压力表30的显示值已降低到接近0值,观察压力表33的显示值依然保持在工作压力状态。
保压回路的作用是当供油系统卸荷后,仍能保持执行机构处于要求的工作状态。
2. 8 卸荷回路卸荷回路如图1中回路H所示,包括采用换向阀中位机能的卸荷回路和采用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
(1) 采用换向阀中位机能的卸荷回路轴向柱塞泵27的液压系统中采用具有H型中位机能的手动换向阀31构成卸荷回路,控制简单、操作方便。
当手动换向阀31处于左位或右位工作时,可以保持电磁溢流阀29调定的系统工作压力,操作液压缸34实现工作要求; 当手动换向阀回到中位时,轴向柱塞泵系统卸荷,液压油路如下: 轴向柱塞泵27→过滤器28→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31中位→油箱。
采用换向阀中位机能卸荷的方式只能用在具有1个执行元件工作的回路中。
(2) 采用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轴向柱塞泵系统中,当电磁溢流阀的电磁铁不通电时,柱塞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过电磁溢流阀29的泄油腔流回油箱,此时电磁溢流阀29发挥卸荷阀的作用。
当电磁溢流阀的电磁铁通电时,电磁溢流阀起到溢流阀的作用,提供液压系统的安全工作压力。
采用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适用于远程或自动控制系统。
3、电气控制系统液压教学实验台的电气控制以PLC为核心,选用西门子S7-200 CPU224模块组与相关电气元件组成液压教学实验台电气操作控制系统。
PLC通过接收控制按钮、行程开关和压力继电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液压泵的启动、停止控制,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动作控制,电磁溢流阀的加载和卸载控制;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设定的顺序控制和自动控制。
3. 1 PLC控制I/O分配按照按钮、行程开关、压力继电器的顺序分别定义输入点地址号; 按照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检测元件的顺序分配输出点地址号。
液压教学实验台PLC与电气元件对应的I/O分配如表1所示。
3. 2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1) 油泵电机控制主回路设计驱动液压泵的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功率均在1kW以下,采用全压启动方式启动,控制主回路如图2所示。
电气主回路中空气开关QT有短路保护的作用、交流接触器KM有欠压保护的作用、热继电器FR有过载保护的作用。
图2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主回路(2) 控制回路设计电气控制回路如图3所示,控制回路输入电源220V,钥匙开关作为控制电路的总电源开关,急停按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整个控制电路,熔断器作为整个电路的短路保护。
电机启动控制采用220V交流控制回路。
液压控制阀电磁铁采用24V直流电源供电,因此需要1个直流开关电源进行交、直流转换。
图3 控制回路的电源分配图3. 3 电气控制程序设计电气控制液压回路实验可通过上位机用梯形图编写PLC控制程序,用相应的置位、复位指令来实现被控制元件的得电和失电; 采用按钮、压力继电器、行程开关作为触发信号源,也可以采用PLC内部的时间继电器实现信号触发; 被控制元件主要是电磁阀中的电磁铁以及电动机,按PLC程序的控制输出进行相应的操作。
4、实验台布局特点研制的液压教学实验台实物图片如图4所示,液压系统布局层次比较清晰,主要特点如下: (1) 液压动力元件包含了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布置在下层底板上,泵的外形、尺寸和管线连接方式清晰可见,有助于学生了解这3种动力元件的基本特征。
(2) 液压系统涵盖了多种常规液压控制元件,全部设置在液压操作台面上,而且分模块组合,有助于学生鉴别和掌握。
水平台面上以集成块为单元将板式连接的控制阀集成在一起,结构紧凑,展现了液压元件布局设计的一种方式。
(3) 控制元件采用了手动和电动联合操控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不同操控方式的使用条件和环境,为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4) 液压辅助元件设置齐全,都布置在可视范围内,有利于学生掌握其作用和工作原理,以对液压系统的组成有整体性的认识。
(5) 电气控制部分安装在实验台架上端,布局紧凑、外观简洁,避免了液压油的污染,安全可靠。
(6) 采用PLC控制,控制回路开发柔性好,学生可以通过对PLC编程,完成不同的控制回路设计,满足了学以致用的心理期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结束语研制的液压教学综合实验台基本涵盖了液压教学大纲的常规液压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以及常见的液压基本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