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健全精品创作机制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如东县精品创作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推动我省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

推动我省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作者:李朝润来源:《群众》2013年第04期近年来,我省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以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突破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各艺术门类百花齐放、竟相争艳的繁荣景象,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此基础上,为人民和时代奉献更多的文艺精品,进一步推动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是宣传文化界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我省文艺创作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文艺创作总体数量稳中有增。
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我省共创作生产电影70部、电视剧85部(2723集)、动漫259集(156606分钟)、舞台剧目140台、广播剧近百部,显示出较高的创作热情和旺盛的创作力。
二是文艺创作水平日益提升。
我省文艺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实力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2012年度,50多部作品荣获各类国家级权威奖项。
在全国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9部作品获奖,在68家申报单位中总分位居全国第二,并已连续三届获奖作品门类齐全,实现满堂红。
三是文化品牌效应不断放大。
近年来,我省文艺作品不断引发社会关注和广泛热议,文化人才知名度持续增强。
2010年上半年,《老大的幸福》、《利剑》等6部电视剧相继在央视一套、八套黄金时段热播,被影视界称为“江苏现象”。
电影《秋之白华》、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誓言今生》、舞剧《秀娘》、儿童剧《留守儿童》等一批作品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实现我省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文学苏军品牌再次叫响。
顾芗荣获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大奖”。
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6人之一。
这一个个优秀作品与人才,为文化江苏增添了崭新的符号和亮丽的风采。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若干思考

・艺科论坛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若干思考徐 圆(无锡市文化馆,江苏 无锡 214000)摘 要:群众文艺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艺精品更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创作群文艺术精品应是每一位群文干部的使命,责无旁贷。
本文就当前群众文艺精品的创作现状、如何创作群文精品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群众文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是表达主流价值和大众情怀的。
就目前我国的群文创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等。
这就提醒身为文艺创作者的我们,一定要提高群文创作的质量,要突出特色,在创作传递群众诉求、表达群众情感的群文作品时要升华思想,多创群文精品。
那何为群文艺术精品?如何创作群文精品?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1 群文精品的内涵解读群文精品的主题思想必须是传递正能量。
好的群文作品应该宣传的是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谱写人间道义,弘扬真善美。
其次,群众文艺说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是为人民服务的。
因此,群众文艺精品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同。
创作群文精品就要把握好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从人民精神需要出发,创作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并能够广为人民接受,为人民喜爱,为人民传承的艺术精品。
2 群文精品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创作不够走心只有贴近群众生活,真实反映群众生活的群文作品才会吸引群众观看,才会是有生命力的优秀群文作品。
但是,许多群文创作者从院校毕业后,没有深入过基层,很难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创作的群文作品过于“艺术”,脱离了百姓生活,专业性太强,群众较难驾驭与表达。
其次,有些群文工作者有时为了评职称或工作任务的需要,创作的多为应景应时之作,真正有艺术水准的高质量作品不多。
新时代背景下如东发展路径探讨——基于产业发展视角

新时代背景下如东发展路径探讨——基于产业发展视角作者:赵艳慧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5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笔者从产业发展的微观视角提出如东县有必要对当前发展新特征、新目标、新举措进行研究探讨,为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如东产业发展新特征新目标新举措一、产业协调发展彰显新特征从产业视角看,如东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发展从“扩总量”阶段迈入“提质增效”阶段“十二五”以来,如东县工业应税销售增幅持续领跑全市,总量不断扩张,2016年达到1011.6亿元,为南通继海安之后又一个总量突破千亿的县份,2017年工业应税销售达到1216亿元。
自2014年开始实施工业企业规模培育行动计划,成效显著,重点骨干企业率先转型,形成以中天集团为航母引领、多家10亿元企业为龙头带动、200多家超亿元企业为骨干支撑的梯度发展格局。
“5+5”产业协调发展,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
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二)三产发展从“打基础”阶段迈入“提档增速”阶段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如东服务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贡献份额不断提升,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45.7%,比2010年上升11.9个百分点,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500亿元大关,服务业规模企业达到300多家,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扎实开展。
全县服务业培育形成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家庭服务等十大行业。
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发展,成为拉动如东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已成为推动如东服务业发展的生力军。
(三)园区发展从“产出导向”阶段迈入“产业导向和产品导向”阶段“十一五”及“十二五”前中期,如东县园区建设处于“产出导向”阶段。
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机制体 系。这些机制 的产 生 , 强化 了对文艺精 品创作 的 引导 , 极 大地 调动 了宣传 文化部 门和宣传文化 工作者 的 创作积极性 , 有力地推动了文艺作品的创作 。 “ 五个一 工程 ” 创 作生 产工 作始 终得 到 自治 区各级
通 过对新 中国医疗保 障体系建立 过程的 回顾 , 把对新农 合 的政 策理解 与农村几代 人的坎坷命 运 紧紧联 系起来 , 使农村医疗改革 的政策与实践闪烁着人性 的光辉, 被著名 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为“ 是对几亿农 民最现实 的关注” 。
形象 E t 益彰显 。
品牌 、 加 强创作 引导 和培养 人才 队伍 建设 等重点 任务 , 努 力形 成了及早 规划 、 突 出重点 、 狠抓 落实 的工作机 制
和“ 策划 一批 、 推 出一批 、 酝酿一批 ” 的文艺精 品创作 生
产 良好 局 面 。
为 了形成 文艺精 品创作科 学发展 的 良好 局面 , 自治 区在 狠抓 重点 项 目建 设 的同 时 , 不断 完善 投 入扶 持 机
一
大批具 有 民族 特色 和较强 时代 感 、 唱
响主旋律的文艺作品 , 显 示 出 主 题 厚
重、 主旋律鲜明的特征。 例如 , 为 庆祝 新 中 国成 立 6 0 周年 , 我 区创 作 的电影 《 圣 地 勒 ・ 汶川 I 》 和 电视 剧 《 嘎 达 梅
办法。 《 内蒙古 自治区“ 十二 五”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 的实
施, 更为全 区文艺创 作指明 了方 向。近年来相继组织 实
4 8奄 反/ 思想理论版 网 址: h t t p : / / w w w s j s . g o v . c n
.
文化 彩 虹/ 建设 民族 文化 强 区
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及精品作品普及推广的思考

19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6期总第843期No.6,2021Total of 843群文精品可树立民众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全民素养。
本文围绕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及精品作品普及推广展开叙述,分析群文创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为使群文精品作品得到更好普及,笔者对精品作品推广普及方式进行阐述,旨在促进群文精品创作、提高作品普及度,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支持。
1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重要性所谓群众文艺精品就是宣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是一种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作品,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前提是迎合广大民众的喜好,用易于大众接受的题材创作艺术精品。
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是国家文化繁荣的有力体现,也为我国群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增强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水平可强化社会文化实力,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可增强国民文化创作活力,让文化流淌更富生机与活力。
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既是群众文化需求的具体体现,又是促进群众思考、提升群众素养的必备良策,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可抑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2群众文艺精品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创作未结合群众生活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作品创作要符合民众的喜好,只有反应群众真实的生活情况,才可能吸引群众欣赏,才会创作出优秀的群众文艺精品作品。
据调查发现,很多群众文艺创作者创作过程中,并不了解基层真实的生活情况,作品缺少灵魂,很难发现基层民众的闪光点,在此背景下创作的群众文艺作品脱离了人们生活,内容过于专业化,不利于群众理解。
此外,部分群众文艺创作者大多时候只为了完成工作,作品创作大多为赶工作品,其内涵及价值较低,作品质量较差。
少数群众文艺创作者把创作作为消遣的过程,创作内容缺乏主体,结构杂乱[2]。
2.2创作理念过于陈旧在社会的高度发展下,广大群众对群众文艺作品的要求持续提高,部分群文创作者未及时更新自身创作理念,创作作品不符合当代民众的审美需求。
关于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的调研报告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是提高创作生产质量、多出精品力作的重要途径。
当前,文艺产品的供给、文化消费的层次、创作生产的态度、文艺批评的生态、文艺宣传的偏好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其直接原因在于近年来文艺创作生产环境日益宽松,而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未能实现同步调整完善。
要在坚持党引导文艺创作生产宝贵经验的同时,从价值导向把关、评价激励示范、大众审美引领、改革创新推动、法律规范保障等方面健全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创作生产引导。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是提高创作生产质量、多出精品力作的重要途径,其关键是构建系统科学高效的引导机制。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围绕“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这一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调研选择了重庆市有代表性的8个区县、市属各专业文艺院团、部分民营文化企业、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校,累计发放问卷5033份、回收有效问卷4964份,涵盖了文艺工作者、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农村群众(含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当前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⒈从文艺产品的供给来看,既有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也有次品甚至废品的大量存在文艺的繁荣发展,不仅要体现在产品种类数量的扩大上,更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品位的提高上。
调查显示,49.7%的人认为当前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好作品不多,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东西,有的甚至是文化垃圾”。
的确,从数量上看,当前文化产品的供给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其中不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艺苑馨香硕果丰——我市参评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工作综述

艺苑馨香硕果丰——我市参评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工作综述虎年伊始,市委对全市近两年生产制作的电视剧《红灯记》、戏剧《碑桥记》、广播剧《乡愁》、歌曲《大运河—腾飞的龙》、长篇小说《大脚姥姥》5部文艺精品进行了隆重表彰,在省奖励的基础上进行一倍奖励,颁发奖金共计46万元。
在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评选中,我市组织生产的5个门类作品全部获奖,枣庄市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取得了在全省9个获奖市中位居第5的好成绩。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发展的血脉,对于资政、育人、提升城市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挖掘弘扬具有七千年底蕴的鲁南历史文化,打造新兴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是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宏伟目标。
在全省两年一届的“文艺精品工程”评选中,枣庄囊括了全部奖项,是我市落实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实施精品带动战略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饱含着全市宣传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
超前谋划布局加强扶持引导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是文化建设的示范工程、导向工程,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工程”工作,紧紧抓住当前文化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扶持文艺事业,努力营造多出人才、多出精品的良好氛围。
--在政策措施上,把建设文化强市作为“兴市之魂”。
2008年9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五个重要文件,将组织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推动文化创新、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创作氛围、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保障措施。
--在布局规划上,坚持“富规划、重开发”。
制订各类文艺作品生产的中长期规划,每年有重点地进行突破。
2008年出台了《2008—2015年枣庄市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纲要》对全市未来几年的文艺精品生产作了较详细规划,对各门类文艺题材进行撒网式筛查优化,确定了文艺生产的大格局。
文艺精品创作机制建设论

关键 词 :文 艺精品 ;创作 ;机 制 建 设 中 图分 类号 :10—0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672—5409 (2018) 02一O0o5一o6
文 艺 精 品 创 作 ,需 要 有 健 康 、良好 的驱 动 机 制 。就健康 、良好 角度讲 ,我们把 文艺 精 品看做是 生命 的有机 体 。作 为生命 有机体 ,无论 动物 还是植 物 ,没 有 健 康 、 良好 体 质 就 无 法 保证 生命 的 长久 性 。就 驱动 机制角 度讲 ,既可 以看 做生 命机 制 ,也 可 以看 做物 理机制 ,就是要 有驱 动力 ,驱动 文艺精 品创作 主体 做功 。在文艺 精品创作 工程 实施 中 ,笔 者认 为必须抓 好三个 建设 :内生动 力机制 建设 、共 生校 正机制 建设 和 环境保 障机制 建设 。这是 文艺精 品创作 的重要支 撑 。
摘 要 :文艺精品创作,需要有健康 、良好 的驱动机制 。建设文艺精品创作的 内生动力机制 :着力打造文 艺精 品 创 作人 才队 伍 。 强化 创 作 文 艺 精 品 的 生 活积 累 ,强 化创 作 文 艺精 品的 使 命 意 识 。 建设 文 艺精 品 创 作 的 共 生校正机制。培养受众和培养批评 家双轮 驱动 。充分认识受众是 文艺创作的能动力量 ,强化文 艺批评人 才队伍 建 设 ,打 造文 艺批 评 的 坚 强堡 垒 ,加 大对 文 艺批 评 的 投入 。 建设 文 艺精 品 创 作 的 环境 保 障机 制 :充 分发 挥 党 的 领 导 、政 府 管 理和 市场调 节 作 用 。
乏 生活 积累 ,是 文艺精 品难 以产 生 的重要 原 因。长篇小 说 《白鹿原》 成 为文 艺精 品 的 原 因 ,是 作者 陈 忠实 用 厚 实生 活积 累 支撑 的结果 。 虽然不 能说生 活积 累是 唯一原 因 ,但 至少是 排在 第 一 或 者 第 二 位 的 重 要 原 因 。 陈忠 实 自己写 文 章 认 为 : “意 识 到 生命 体 验 对 一 个 作 家 的创 作 极 为 重 要 。从 生活体 验进入 到生命 体验 ,对作 家来 说 ,如 同生 命形 态 蚕茧 里 的 ‘蚕 蛹 ’羽化 成 ‘飞蛾 ’,其 中最 为关键 的是心灵 和思 想 的 自由 ,有 了心灵 和思 想 的 自由 , ‘蚕 蛹 ’才 能 羽化 成 ‘飞 蛾 ’。” Ⅲ 陈 忠实先 生用 了 比喻 ,这是 中 国古 代文论 的传 统 ,用 形 象 的 比喻把 抽象 的道理 说清楚 。笔者 认为 这里 需 要 进一 步 阐释 一下 ,由体 验生活 到体 验生命 ,他 每 天都浸 润在生 活之 中 ,品味生 活 ,咀 嚼生 活 ,把 社 会 生活 这部百 科全 书掘深 捋透 ,将 生命 的本 质提 取 出来 ,让 人物 活起来 ,让情 节动起 来 ,让细 节真 起 来 ,让 环境实 起来 ,一部文 学作 品也就 真 实 、生 动 起 来 。 “蚕蛹 ”是不 动 的 ,虽 然 它也是 生命 的有 机 体 ,算 是 比较 简单 的 生命 吧 ! “飞 蛾 ”则 灵 动 起 来 ,虽然 是 “蚕 蛹 ”变 化而来 ,但 却是 更高 级 的生 命 形式 。 “蚕 蛹”和 “飞蛾 ”分 野 ,就 是植 物人 和 人 的 区别 。从 生活 中提取生 命本 质 ,首 先得 有 丰厚 的生 活积 累 才行 。 《白鹿 原》 拍 摄 成 电视 连续 剧 , 主创 团队的每 一个成 员不 可能都 有陈 忠实那 样厚 实 的生活 积 累 ,那怎 么办 ?不 可能 等大家 生活 积 累都 厚 实起来 再开 机 ,体 验生 活 ,把 老一代 文 艺工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