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证明:Microchip想要通过收购Atmel来整合MCU业务不太可行
十大主流MCU单片机公司

十大主流MCU单片机公司节选自:电子发烧友网,陈翠,2018年5月22日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诸如手机、PC外围、遥控器,至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MCU的身影。
不同位数的MCU的用途以下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全球十家主流MCU公司,分别是:瑞萨电子、恩智浦、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德州仪器、赛普拉斯、三星、东芝及芯科。
1、Renesas瑞萨是MCU领域的王者,由瑞萨、NEC、三菱这三家公司组成,在车机市场是第一的市场份额,用的都是用瑞萨自己的架构。
2、NXP + FreescaleNXP的单片机是基于80C51内核的单片机,嵌入了掉电检测、模拟以及片内RC振荡器等功能,这使51LPC在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的应用设计中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
3、Microchip + AtmelMicrochip单片机是市场份额增长最块的单片机。
它的主要产品是16C系列8位单片机,CPU采用RISC结构,仅33条指令,运行速度快,且以低价位著称,一般单片机价格都在一美元以下。
Microchip单片机没有掩膜产品,全都是OTP器件(近年已推出FLASH型单片机)。
Microchip强调节约成本的最优化设计,使用量大、档次低、价格敏感的产品。
公司有自己架构的单片机,叫PIC,体积小,功耗低,精简指令集,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有较强的模拟接口,代码保密性好,大部分芯片有其兼容的FLASH程序存储器的芯片。
Microsemi拟收购Vitesse,连续5年大收购盘点

Microsemi拟收购Vitesse,连续5年大收购盘点Microsemi(美高森美)计划以约3.89亿美元现金收购Vitesse半导体公司。
这两个公司已于周三宣布该协议,折合每股5.28美元,相当于昨日收盘价一个约36%的溢价。
如果协议完成,此次协议将帮助扩张Microsemi作为通讯半导体公司的地位。
Vitesse是一家通过为电信网、企业网和物联网网络提供IC解决方案,以推进“以太网无处不在”战略的领先供应商。
Microsemi预期此次收购将增加协议完成后首个全年的每股盈余0.16-0.20美元。
此次协议预期将于6月28日结束季度的某一时间完成。
午盘后Vitesse股价上涨37%至5.33美元,Microsemi股价上涨1.9%至34.50美元。
美高森美的营收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一倍。
2014财年,营收为11.4亿美元。
焦点市场集中在通信(占总营收的38%)、国防和安全(28%)、航空航天(13%)以及工业(23%)。
几年来,通过不断地并购和通过创新实现自有产品的内生增长,美高森美不断成长为产品线多样,多元化发展的公司。
2010年以前,Microsemi还是一家主要提供模拟技术的半导体公司,产品线构成中,混合信号/RF产品占据29%,分立器件占据71%。
通过目标并购扩大应用市场份额,以及通过创新和先进产品实现内生增长,是Microsemi 近年来的成长路线,Microsemi正确评估市场进行收购,再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迅速做好业绩,不仅能够避免金钱流失,而且能够快速增值。
现在Microsemi的产品线更为多样化,具有四大系列产品:FPGA、定时、混合信号/FR 和分立器件。
2014年,分立器件仅占32%,混合信号/RF产品占据26%,新增的定时和FPGA产品线各占据18%和24%,比重分布较为均衡。
2015年三个因素可以促使Microsemi有很好的发展1.通信市场驱动力强劲。
2.全球信息安全意识和保障力度提升。
芯片行业并购整合的动因是什么

芯片行业并购整合的动因是什么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芯片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焦点,而在这个行业中,并购整合的现象屡见不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芯片企业频繁进行并购整合呢?首先,技术创新的驱动是芯片行业并购整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芯片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研发投入巨大且风险极高。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独自完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难度极大。
通过并购整合,企业可以迅速获得被收购方的先进技术、专利和研发团队,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一家在芯片制造工艺上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在芯片设计方面有独特专长的公司,能够实现技术的互补和融合,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这种整合能够让企业在技术上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快速适应市场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
其次,市场竞争的压力也是推动芯片行业并购整合的关键原因。
芯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并购整合,企业可以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当一家企业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优势,而另一家企业在其他领域具有竞争力时,两者的合并能够整合资源,形成更强大的产品线和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应对来自同行的竞争挑战。
此外,规模的扩大还能够带来成本优势,例如在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和营销推广等方面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者,产业链协同的需求促使了芯片行业的并购整合。
芯片产业的产业链较长,涵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
不同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并购整合,企业可以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或横向拓展,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
比如,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并购了一家封装测试企业,就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周期,提高整体的运营效率。
Dialog宣布将以46亿美元收购Atmel

要 设计 安全 协议 的相关 外部 检测攻 击 的认证 适用 于
【 l 】 国 集成 电 路
Chi na I nt egr at ed Ci r cui t
设计 , 预计将电功耗控制在 1 0 0 — 2 5 0 m W 左右 , 并且
将可 能 以三 星 1 0 n m工 艺技 术 生产 ,而非 交 由长 期
合作伙伴台积电制作 。 同时 , 相关 消息也指 出在 “ A n a n k e ” 架构之后 , A R M也准备在 2 0 1 7 年年底推 出接任架构 “ A u r a ”, 预计将采用更小工艺技术进行生产。( 来 自S E M I )
N I S T) 密码算法 验证程 序 ( C r y p t o g r a p h i c A l g o r i t h m
联 网及 汽车 电子 领域实 现 陕速 增长 ,两 家公 司合并 以后创 造一 些新 的市场 机会 。 获取 最 大效益 , 欧盟 正大 力 加强 5 G技 术 研发 , 包 括 资助 I R I S项 目 ( 投资 3 3 5万 欧元 , 2 0 1 6年底 结束 )
开发 一种新 型 硅光子 芯片 ,可 在大数 据 时代提供 更
项 目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 来 自C S I A)
C o r t e x — A 5 3 构成 ) , 更将以三星旗下 1 0 n m工艺技术
生产 。
S y n o p s y s 推 出全 新 H A P S - 8 0
先前 A R M便传 出将打造 以 “ A n a n k e ” 架 构为 基础的全新处理器产 品, 将沿用 b i g . L I T I ' L E大小核
Microchip计划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icrosemi

Microchip 计划以超过10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Microsemi
最新消息,MicrochipTechnology Inc.日前表示,计划以超过10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最大的军事和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商业供应商Microsemi Corp,该交易预计在2018 年第二季度完成。
据悉,两家公司已签署了一份最终协议,根据此协议,Microchip 将以每股68.78 美元的现金收购Microsemi。
考虑到Microsemi 的现金和投资(扣除债务)后,收购价格为83.5 亿美元,企业总价值为101.5 亿美元。
该交易包括每股68.78 美元的现金收购报价,与周四Microsemi 的收
盘价相比溢价约7%。
交易消息传出后,Microchip 的股价涨幅约为5%,报
收于93.40 美元,而Microsemi 的报价则上涨了5%至67.55 美元。
MCP4725中文用户指南

附录 B 元器件清单 (BOM) 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点 ...................................................................................................... 34
2010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 1 文档编排 ................................................................................................................ 1 本指南使用的约定.................................................................................................. 2 推荐读物 ................................................................................................................ 3 Microchip 网站 ....................................................................................................... 3 客户支持 ................................................................................................................ 3 文档版本历史 ......................................................................................................... 4
微芯并购Atmel将彻底改写MCU市场格局

微芯并购Atmel将彻底改写MCU市场格局微芯科技(Microchip)收购爱特梅尔(Atmel)之举,让微控制器(MCU)市场的前三大供应商排名在最近几个月内再度重新洗牌。
过去两年来这一波前所未有的整并与收购(M&A)行动,戏剧性地改写了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
或许,其中变化最剧烈的要算是MCU领域了,因为就在这几个月内,另一项收购行动将会再度颠覆现有的市场前三大供应商排名。
正当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收购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 Semiconductor),成为MCU市场排名第二的供应商后,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Microchip也将收购Atmel,使其迅速爬升至MCU市场第三的位置。
“我们看到收购Atmel将带来吸引人的财务与策略优势,”Microchip 总裁兼执行长Steve Sanghi表示,“结合Microchip与Atmel 的实力,将为MCU市场创造一家重量级厂商,并让Microchip 从MCU市场排名第四的位置进展至第三(根据Gartner最新的市占率资料)。
”另外,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Global Inc.表示,Microchip是目前MCU市场上的第五大供应商。
而在收购Atmel后——预计将在第二季收购完成,可望大举超越英飞凌(Infineon AG)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迅速窜升至市场第三,仅次于目前主导这一市场的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和NXP。
在这一波整并“疯”潮期间,其他MCU供应商所进行的收购行动,也陆续改变了供应商排名,包括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 Semiconductor)在去年收购了Spansion。
IHS嵌入式处理器总分析师Tom Hackenberg表示,对于Microchip来说,跻身前三大MCU供应商之列将是一大利多。
“当客户开始寻求潜在解决方案时,经常先考虑某种产品的前三大供应商。
TI在微控制器市场中奋战

TI在微控制器市场中奋战
通用电气闻名的前CEOJack Welch曾说过,一个公司的业务必需在它所在的行业中排在第一或其次。
否则就得想方法改进那项业务或
者卖掉它。
这句格言在如今的商场颇为流行。
这也是为什么(TI)向来对它在微控制器市场上的地位感到烦闷,并想方法扩展该项业务。
IT是率先的模拟I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供给商。
2008年,TI的微控制器销售收入是7.2亿多美元。
据Gartner公司统计,TI的微控
制器在全球排在第8位。
为了崛起,TI最近收购了一个供给商Luminary Micro,价格不详。
Luminary Micro销售基于 -M3的32位MCU。
Semico Research公司的一位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TI的ARM MCU 业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停滞不前。
对Luminary 的收购转变了这种状
况,使TI又回到了快车道。
”
“对Luminary的收购还解释了一点:TI在处理市场是郑重的。
”Gartner的一位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
“在经济萧条下,TI正在改变经
营策略——弱化无线基带业务而把嵌入式市场增长放在优先位置。
嵌入式应用的微控制器的利润向来不错。
过去十年在8位单
第1页共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事实证明:Microchip想要通过收购Atmel来整合MCU业务不太可行
基于对过去若干年不同产品线半导体公司半导体公司合并事件的观察,我并不认同Microchip计划通过收购Atmel公司来整合6/16位MCU和32位MCU产品线的计划能够成功。
历史证明同时拥有两种8/16位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架构和至少两种不同的32位CPU架构的公司无法存活较长的时间。
这样的结果之一是,公司会因为这样而崩溃,一种或几种架构会进入历史的垃圾箱,或者公司会出售其中的一种架构。
而Microchip计划买来的Atmel的部分ASIC业务似乎将卖给安森美半导体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
可以回顾一下电子产业电子产业的历史,想要保持两种以上架构的公司都不会支持多长时间。
近几年,Intel公司,试图掌握三种架构,并瞄准三个不同的市场:基于DEC StrongARM 架构的PXA2xx瞄准移动和消费市场,IXP4xx系列网络处理器也是收购DEC公司时得到的,而X86架构是针对桌面电脑、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的。
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英特尔只剩下了一种架构,而面对的是所有的领域。
更远的是AMD公司,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不能不面临一个选择,是选择其X86架构还是他们内部开发的29000 RISC架构,该架构当时针对的是高端的打印机市场。
前些年AMD又试图把握两种架构,针对台式机和服务器市场的X86产品和他们从Alchemy 收购来的基于MIPS架构的针对移动和消费设备的产品。
到现在,AMD也只做X86这一块了。
在32位MCU领域Atmel必须从两种RISC架构中作出选择,他们在新的PIC32系列中的基于MIPS的架构,和他们已经扩展整个嵌入式市场的32位ARM核系列。
MIPS架构是EE(电子工程)和CS(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们在课本里能学到的东东东东,不过,ARM RISC架构是目前市场上基本上每个领域都会用到的架构。
并且,尽管MIPS架构的开发工具支持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还是无法与ARM受到的支持力度相比。
这将是个艰难的选择,从另一点来说也需要Microchip作出选择哪一个需要他们全部的支持。
Microchip在他们的6/16位微控制业务方面面临同样的问题。
尽管Microchip通过其PIC 系列单片机占据了MCU市场全球第三的地位,Atmel的AVR同样也是受到尊敬的RISC MCU架构,不管是在欧洲异或在一些专业的市场,比如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
想要两种架构同时出现在一个公司并蓬勃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历史可以证明。
Intel,当他还在微控制器领域拼杀时,有两种不同的架构,8/16位8048/8051架构,目前在该公司已经终止产生,并授权给了八到十家别的厂商,而其16位80196架构,目前还在服役,不过只针对CAN通信控制器领域。
摩托罗拉和意法半导体也有同样的历史,他们也曾有多种MCU架构的产品,最后都只支持一种架构了。
通过历史来看,如果Microchip成功收购Atmel,Microchip必须作出选择,是支持所有的产品线,还是选择让一些自然死亡或者卖给别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