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 (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针对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针对练习(含答案)1.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D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2.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C3.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4.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C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5.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止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入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6.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A.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B.关紧门窗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7.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8.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
我们看到,紧邻居民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如下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C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B.控制速度C.阻断噪声的传播D.美化环境9.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D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我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C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D.以上方式都有11.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B12.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 阻断噪声传播C.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 以上方式都有2.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禁止商家使用扩音器C.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D. 公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3.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 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A. 在声源处减弱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 在人耳处减弱D. 改变声音的音调8.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9.海秀快速道两侧都安装隔音墙(如图所示),目的是尽量减小汽车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 防止噪声产生B.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市区里种草植树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 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二、填空题11.晚上,楼下的吵闹声非常响,影响了小明做作业。
人教 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3、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在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5、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按照规定市中心禁止机动车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道路边种植花草树木;B.在高噪声环境里工作的人员要戴上隔音耳罩;C.在医院病房里禁止大声讲话;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6、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B.用棉花塞住耳朵;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7、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8、下列有利于降低考场噪声的行为是()A.考场附近有人燃放鞭炮; B.考场附近建筑工地继续施工;C.考场附近马路上汽车鸣笛; D.严禁考生家长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9、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10、用洗衣机甩干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生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戴上耳塞,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赶快离开家庭,远离噪声.1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2、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A.30 dB; B.50 dB; C.90 dB; D.110dB.二、填空题13、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采取的_____措施以减少排汽噪声.14、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练习题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
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___产生,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_越大。
6.在音乐演奏会上,艺术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钢琴等乐器合奏传统名曲,听众能分辨出有哪些乐器正在演奏,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
7.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语。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喧哗”是从____处减弱噪声的。
三、简答题8.我国是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各种法律法规正进一步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请你用所学的有关噪声的物理知识解读此条规定:(1)“控制音量”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噪声污染?(2)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写出两条)9.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10.阅读短文,回答提出的问题:噪声的利用声名狼藉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同步练习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同步练习第五节声的利用同步练习知识点总结:①噪声的定义(物理学角度、环保角度)和来源噪声的危害和控制②噪声的等级(分贝dB)及危害③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的利用②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一、填空题1.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做单位,其符号是;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处减弱噪声的。
3.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部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4.蝙蝠采用的方法确认目标位置,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可以利用它探知海洋的深度。
3.乐音:指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发出的。
噪声:(1)。
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发出的。
(2)。
从环保的角度: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
(3)。
噪声主要有四大来源:、、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4)。
声强级地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5)。
理想的学习和办公环境是至分贝。
6.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是:(1)在处,防止噪声产生;(2)在中,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7.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8.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其具体做法是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这个事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9.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医学上利用这一特性制成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超声对物体还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医学上利用来去除人体内的结石。
10.正常人耳要听清楚声音,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一定要有正在振动的物体,即;(2).振动的物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播声音的;(3).振动物体的频率一定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即频率为Hz。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过程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则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噪音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噪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音?一、噪音的来源请同学们阅读42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令人心烦意乱,杂乱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2、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
[组长]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生]仔细观察。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例如: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
(1)(2)(3)训练1、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些声音肯定是噪声()A、响声大的声音肯定是噪声B、振动无规则的声音是噪声C、爆竹爆炸时发出的“吧吧”的响声肯定是噪声D、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肯定是噪声训练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decibel,符号是 )为单位来表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01 知识管理1.噪声定义: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会发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2.噪声的等级与危害等级:人们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__分贝.保护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3.噪声的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阻断噪声传播,即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02 基础题1.(广安中考)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2.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在众多新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无法判断4.(宜昌中考)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在教室周围植树C.上课时关闭门窗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5.(南宁中考)2018年5月29日,南宁市获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____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________产生的.6.(南昌中考)“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03 中档题7.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8.《掩耳盗铃》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自知》.这则寓言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了哪种途径来减弱铃铛所产生的噪声传入他的耳朵里( ) A.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 B.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 D.盗铃者采用“掩耳”的方法不能减弱噪声9.(新疆中考)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防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10.小张熟睡时被钢琴声惊醒,从环保角度讲此钢琴声是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如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图中________是噪声.11.(抚州中考)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12.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小气孔时要发生反射,而气孔是内部大口径小,所以只有少部分的声波能量通过出口反射回来,大部分的能量则被吸收了,自然界的声音能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而雪被人踩过后,情况大不同了,原本新鲜蓬松的雪被压实,从而减少了对声波能量的吸收,所以自然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1)通过阅读上面的材料,你得到的结论是:多孔的材料具有良好的________作用或效果.(2)摩托车的排气管上有一个内腔大口径小的金属管,它的作用是________.A.装饰美观 B.过滤尾气保护环境C.消音 D.防止碰撞,保护人体安全04 拓展题1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和泡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3)___________;(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4.如图所示,外国投资集团准备到某区投资一所织布工厂,考察图上A、B两个区域,发现从交通、电力、用水各方面都差不多,假若你是区长,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厂应设置在哪个区域,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管理1.无规则学习工作 2.分贝(dB) 0 90分贝70分贝50分贝 3.声源传播过程人耳基础题1.B 2.C 3.B 4.A 5.传播过程中振动 6.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中档题7.C 8.C 9.D 10.噪声乙11.响度调小音量12.(1)吸收噪音(2)C拓展题13.(1)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2)吸音性能(3)聚酯棉(4)厚度14.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厂应设置在B区域.因为在B区域有小山的遮挡,可以减少织布工厂对住宅区和学校的噪声污染.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900c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ρ冰=0.9×103kg/m3)后,则A.体积不变,仍是B.体积缩小C.质量是900g D.质量是1000g2.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因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V改变而改变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该凸透镜的焦距fA.一定大于l B.一定等于lC.一定小于l D.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4.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基础练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 禁止广场舞活动C.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目的是从以下哪个环节防治噪声( )A. 噪声的传播B. 噪声的产生C. 噪声的接收D. 噪声的隔离3.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 摩托车装有消声器B. 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 工人带防噪声耳罩D.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4.为了使我们在教室内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A.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 在教室周围植树C. 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5.减小嗓声的危害,下列措施没有效果的是()A. 在市区道路两旁多植树B. 居民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将噪声大的工厂搬离市区D. 安装噪声监测仪6.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 道路两旁植树B.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C. 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D.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7.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A. 50dBB. 70dBC. 90dBD. 110dB8.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用棉团塞住耳朵B.将教室的门窗打开C.将教室的门窗关闭D.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9.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城市禁鸣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B.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耳罩,这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 歌剧院内墙采用蜂窝状的材料来装饰是为了吸声D.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 摩托车消音器B. 隔音走廊C. 防噪音耳罩D. 环境质量检测仪11.人们研制的远程声波安保设备,在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
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
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
A.110dB B。
50dB C。
70dB D。
90dB
7、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
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Array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8、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9、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B.市区内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10、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
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
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李华的家在马路边,人来车往的噪声严重地影响着李华在家学习。
请你想办法来帮助李华减弱干
扰他的噪声。
(至少要想出两种可行的具体办法)
阅读文章
古代编钟
中国古代乐器当中,成套的打击乐器(编磬、编钟)最具特色。
最早的磬是用石板制造的,后来改用铜铸。
成组的磬大小依次变化,音调与各律相应,就可以用于演奏乐曲。
磬体制成之后需要校音,这比起弦乐器来麻烦的多。
《考工记·磬氏》说:“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端。
”“摩”即磨。
这是说,若磬的发音偏高,可将它磨薄;发音偏低,便稍为磨它的两端(实际是增加其相对厚度)。
这个办法很合适,当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应当认为人们已经知道刚体的几何形状与它发音音调的高低密切相关。
编钟的铸造和制作也是相当复杂的事情。
近年我国学者对编钟的研究,确认了许多钟都能发两个音,敲击的部位不同,发出的音调就不一样,这是钟体振动情形相异的缘故。
中国古代制钟的技术水平是世上无双的。
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编钟至今仍声调悦耳,其音域宽达5个半8度,在中间3个8度范围内12个半音齐备,能旋宫转调,可独立演奏,变可与现代民族乐队或西洋乐队合奏,已为世人视为古代奇迹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问这里的偏高与偏低是指乐音三个特征中的哪个?
2、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答案
1.无规则空气2。
分贝dB 0 30-40 70 90 3。
90 4。
声源处传播过程处人耳处5。
B 6。
B 7。
C 8。
C 9。
B 10。
B 实验题提示:关闭门窗戴上隔音耳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