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合集下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8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8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8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篇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决定他们大小的因素。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音调越_____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__________.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

2.人们把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________.3.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__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___的音调高。

请对照以下答案,看你回答得是否正确: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色不同;人们把高于某某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男中音的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

掌握了以上知识,你可以预读一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内容,试着做做下面的题目:1.人们以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处减弱。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

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噪声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

噪声是哪里来的?究竟有哪些危害?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呢?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学习,看你学完本节知识后,能掌握多少。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噪声及其来源:1.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从振动形式上来定义的。

2.噪音:(1)物理中,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题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体伤害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C.妨碍人们正常休息的声音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答案】C【解析】解:A、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噪声或持续时间长、同时强度大的噪声才会对人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强度较低的噪声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故A不正确;B、在家中,播放音乐如果影响别人的正常休息或学习时属于噪声,故B不正确C、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故C正确;D、控制噪声的途径: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从人耳处减弱,故D不正确。

故选:C。

【变式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答案】D【解析】解: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属于噪声,故A错误。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属于噪声,故B错误。

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属于噪声,故C错误。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不属于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2】如图所示,从波形图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答案】C【解析】解:ABD的波形都存在规律性,说明物体的振动有规律;C的波形杂乱无章,说明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属于噪声。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2】从波形上看,下列属于噪声波形图的是( )【答案】B【解析】解:从图形上可以看出,选项A、C、D三种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只有选项B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干扰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噪音,它来自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噪声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今天,我们将从噪声污染的危害出发,谈谈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噪声污染的危害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噪声会引发人们的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还会加重人们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因为噪声污染而受到损害。

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疲倦、易怒、精神紧张,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疾病。

3.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噪音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时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难题。

二、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1. 提高法律法规的意识要有效治理噪声污染,首先需要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噪声污染管理条例,规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程序,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

增强舆论宣传,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共同参与到噪声治理工作当中来。

2.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频繁发生的噪声污染问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要建立健全的噪声源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噪声源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噪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脏病和精神紧张等问题。

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噪声会干扰人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干扰社交交流和家庭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4. 对环境的影响:噪声会破坏自然环境,对野生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噪声源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噪音的产生,如选择低噪音设备、提高设备的隔音性能等。

2. 隔音控制:通过改进建筑结构、使用隔音材料等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3. 噪声限制法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增加对噪声的管理和监控。

4.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可以采取佩戴防噪耳塞或耳机等防护装置来减少噪音对自身的影响。

优秀的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的讲解:教案应该明确阐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实例分析: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析造成噪声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3. 实验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对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减少噪声干扰。

4. 综合评价:以课堂小组讨论、书面作业或项目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噪声危害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噪声的控制意识,并具备相应的控制噪声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噪声污染的治理工作。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25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25张PPT)

2.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B )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 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c)
A.90dB
B.50dB
C.70dB
D.30dB
4.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 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
关闭闹铃 双手捂耳
关闭门窗 戴上耳塞 关闭音乐
闹钟入盒 戴上耳塞 禁放爆竹
调小音乐
钟放门外 双手捂耳 戴上耳机
方法一 关闭闹铃 禁放爆竹 关闭音乐 调小音乐
闹钟入盒
方法二 钟放门外
关闭门窗
戴上耳塞
方法三 双手捂耳
戴上耳机
问题5 为什么不同的噪声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控制呢?
听觉形成的部分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 声音
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感谢您的聆听和指导!
空气等介质的传 播
引起鼓膜的 振动
声音发 生处
方法一:防止噪声产生 如:消声器
声音的传 播过程
人耳
方法三: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如:戴防噪声耳罩 方法二:阻断噪声传播
如:关上门窗
丙 双层隔音窗
丁 禁鸣喇叭
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 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时发出的; 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 是噪声。
的措施( C )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教案

第二章课题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如何控制噪声污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噪声的来源(2)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减弱噪声【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课前准备】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多媒体设备、泡沫塑料、玻璃、示波器、棉花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别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演奏和嘈杂的急刹车、嘈杂的人声。

【过渡】听了刚才的几段声音,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

嘈杂无序的噪声总会让人心烦意乱。

展示四大污染图片。

【过渡】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噪声污染已经被列为四大污染之一。

那么究竟如何有噪声,我们又该如何去减弱噪声呢二、新课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演示】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示波器中,观察两者的区别。

【过渡】比较这两种波形图,我们就会发现噪声究竟是什么呢(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产生噪声。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感受到噪声的危害,那么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又有哪些来源呢(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交流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是什么展示不同方面的噪声来源。

【知识巩固】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D)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展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

【过渡】大家知道这个示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在图片中显示的dB就是表示声音的强弱。

(1)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dB)(2)不同的分贝:0dB是人们刚好能听到的声音;30dB—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2.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 凡是防碍人们工作、学习,影响人们生活,干扰人们听
觉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请思考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
3.三大主要来源: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生活噪声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练一练
噪声的等级:以 分贝(dB) 为单位来表示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90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dB 70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dB 50
了解我国城市环境声强及标准 适用区域 特殊住宅区 居民、文教区
一类混合区 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昼间 45 50
55 60 70
夜间 35 40
45 50 55
三、控制噪声
噪声的产生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控制噪声的途径
防止噪声产生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 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树木能够吸收 噪声,所以常 说“幽静的森 林”.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控制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 会捂住耳朵;
航母上的工作人员都要 带好耳罩。
交流讨论
3.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
同学们睡不着觉。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 同学索性用卫生纸堵住了耳朵,他们减弱噪声 传播过程中 减弱,乙在__________ 人耳接收处 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___ 减弱。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指任何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声音,包括来自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活动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人体健康: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失眠、血压升高、心理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干扰社交交流: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交流,增加人们的沟通困难,降低人们的社交质量。

3.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会引起人们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教室、办公室等需要集中精力的场所。

4.影响睡眠质量: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导致睡眠不足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5.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的噪声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

二、噪声的控制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源头控制、传播控制和个人保护。

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产品和工艺,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产生,如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低噪声材料等。

2.传播控制:通过隔离和减振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如在公路上设置隔音墙,使用消音器等。

3.个人保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危害,如佩戴耳塞、耳罩等。

4.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对超标噪声进行处罚。

5.教育宣传:加强对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培养良好的噪声环境意识。

三、噪声控制的案例分析1.工业噪声控制:对于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采用减震降噪措施,设置隔音墙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钢铁厂中,通过对高炉设备进行减振改造和采用降噪设备,成功降低了噪声水平,并保护了员工的听力健康。

2.交通噪声控制:对于交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结构,减少车辆噪声排放,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前预习1.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 _____和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人们以______(符号为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______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______;(2)阻断噪声的______;(3)防止噪声_________。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知识点一: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噪音被称为“隐形杀手”。

【例题1】(2019•宜昌)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即将交付使用。

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

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答案】C【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获取信息的。

A.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噪声是由于物体做杂乱无章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故A错误;B.噪声也是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故B错误;C.由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所以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故C正确;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故D错误。

知识点二: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 。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例题2】(2019贵州贵阳)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更恰当()【答案】A【解答】A.如图表示禁止鸣笛,防止笛声影响学生学习,符合题意。

B.如图表示限速,汽车运动的速度对学生学习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C.如图表示禁止停车,是否停车对生学习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D.如图表示限重,汽车是否超载对生学习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例题3】如图所示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

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C【解析】只要了解高于70dB和低于70dB的噪声产生的危害,就可以很容易解决本题。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这样对照选项就可以找出答案。

解决办法就是熟练记忆0dB、30-40 dB 、70 dB、 90 dB以上及 150 dB 等级的噪声的特征。

知识点三: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例题4】(2019湖北随州)“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

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噪声【答案】A【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3)防止噪声的措施: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A.小强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响度大。

故A错误;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故B正确;C.每个人在说话时的音色是有区别的,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C 正确;D.小明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D正确。

一、选择题1.(2019•广州)如图,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 )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甲70 1100乙110 700习题精练2.(2019•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3.(2019•陕西)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4.(2019•巴中)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火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5.(2011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2019湖北荆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大石头发声时,大石头没有振动B.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B 超”是利用声音传播能量的7.(2019湖南长沙)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8.(2019山东枣庄)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 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9.(2019山东泰安)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2011·潍坊)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如图所示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11.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二、填空题12.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13.“广场舞”近期在各地频频引发“扰民”争议,让广受中老年人欢迎的广场变成了众矢之的.针对这种现象,广东省广州市一社区居民巧妙地将广场舞改成“耳机舞”,在跳广场舞时用无线耳麦取代大喇叭.既不耽误锻炼,也除去了“扰民”的烦恼,可谓一举多得.用无线耳麦取代大喇叭,是从环节,防治噪声;属于在处减弱噪声的途径。

三、简答题1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

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

由此你有什么启示?你能举出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的两个实例吗?对减弱和控制噪声问题,请你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四、能力综合题15.假如你是社区的志愿者, 为了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请你准备一份社区环境噪声情况报告, 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列出社区噪声来源的清单(至少列出3种).(2)利用噪声测试仪可以测出社区噪声的强弱, 物理学中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要保护人耳听力, 可以建议社区居民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听力?写出两条即可。

(3)根据感觉程度, 人们对各种噪声的感觉程度做了划分, 分为四个等级A级——觉察不到 B级——能觉察到 C级——令人心烦 D级——难以忍受,小华到社区调查和了解后, 记录了社区中一些噪声, 如下表:请在表格中写出噪声响度是大是小还是弱, 人耳对噪声感觉程度的相应等级.(4)分析社区受到噪声污染的程度, 提出控制噪声的可行性两条合理化建议。

16.阅读短文,回答提出的问题:噪声的利用声名狼藉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

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

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噪声诊病:美妙、悦耳的音乐能治病,这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噪声怎么能用于诊病呢?最近,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

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把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

它测试迅速,不会损伤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此外,还可以用噪声测温法来探测人体的病灶。

最近科学家又提出一种声波清除法,利用噪声来消除噪声,……看来,掌握科学知识并善于利用它,可为人类做许许多多有益的事。

问题:噪声都是有害的吗?通过阅读短文你有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