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唐】李贤《黄台瓜辞》
摘瓜抱蔓 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摘瓜抱蔓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摘瓜抱蔓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注音】zhāi guā bào màn【出处】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果的古诗词 含果的诗词,古语

果的古诗词含果的诗词,古语今天给各位分享果的古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含果的诗词,古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描写水果的古诗词描写水果的古诗词1、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宋代: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旦困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释义: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
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片片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果的古诗词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2、黄台瓜辞唐代:李贤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释义: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果的古诗词了很多瓜。
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
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
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3、薛氏瓜庐宋代:赵师秀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释义:封侯的意念早已丝毫不存,悠悠然远离了尘世的嚣纷。
种着瓜又不废读书之乐,这样的生活贵比千金。
远远望去,江南的原野湖沼多过土地,春天的山峰半掩着浮云。
我这一生已渐渐老去,要说隐居的高致,那是远远比不上您这位高人。
4、园有桃先秦:佚名园有桃,其实之肴。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彼模旦念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释义: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鲜桃,那些甜美的果实可吃个饱。
黄台瓜辞

《黄台瓜辞》解析摘要:学界普遍认为唐诗《黄台瓜辞》是指斥武后为了攫取权力、屠戮子女的作品。
本文通过考证,认为该诗是怨叹武后管教子女过于严厉之作。
关键词:《黄台瓜辞》亲情权力《黄台瓜辞》是李唐宗室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诗歌之一,历来被认为是痛诉权力腐蚀亲情的佳作。
然而,关于这首诗学界至今尚存在一些疑问,如此诗到底是李贤所作,还是后人感伤附会?此诗究竟作于何时?是何目的,又有怎样的内涵?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关于此诗的作者、写作时间、写作目的等问题相传此诗作者为唐朝武后次子李贤有感于武后因争夺权力对子女痛下杀手而作。
史载李贤自幼“容止端雅”,聪慧异常,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暂经领览,遂即不忘”,“深为高宗所嗟赏”,在兄长李弘死后不久就被立为太子。
他的政治才能也不错,为太子期间奉命监国,“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1}。
高宗赞他是“国家之寄,深副所怀”{2}。
他与武后因权力斗争等事关系日渐恶化,武后宠臣明崇俨被谋杀,他有重大嫌疑,后来,他以“谋反”之名被废,高宗欲宽宥处理,武后坚持严惩,将其废为庶人,迁于巴州。
高宗驾崩后不久,武后废掉中宗李显,拥立并幽禁李旦,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为防止巴州的李贤有变,武后令丘神绩前去逼杀李贤,是年,李贤三十二岁。
武后的其他子女之悲剧命运也或多或少与其权力欲望有关:武后长女早夭,有史料记载其是在武后争宠中被扼杀,目前学界倾向于其死于婴儿猝死症;长子李弘与武后因权力争斗等事失和,二十四岁即猝死;三子李显即位后不久就被她废黜,流放远州长达十余年后才被召回;幼子李旦被她立为傀儡皇帝并幽禁宫中长达十余年;幼女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受到诸王谋反案牵连,被武后饿死狱中。
随后,太平公主被武后嫁给了武氏族人。
关于此诗的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后人感伤附会,托言在李贤名下。
笔者认为不然,理由有三:第一,武后的六个子女(包括早夭的安定公主)中,目前已经认定直接死于武后授意的只有李贤。
李弘之死虽然与武后有关,但武后并非直接凶手。
语文诗词赏析-《黄瓜台辞》

《黄瓜台辞》黄台瓜辞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⑵。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⑶,摘绝抱蔓归⑷。
【注释】⑴黄台:台名,非实指。
⑵离离:形容草木繁茂。
⑶自可:自然可以,还可以。
⑷蔓(màn):蔓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作者介绍】李贤(653—684),即章怀太子,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
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
李贤处事明审,很有才干。
曾召集张大安、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
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
文明元年(684),被迫自杀,年三十二岁。
《全唐诗》卷六收其诗一首,就是这首《黄台瓜辞》。
【参考译文】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
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创作背景】《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
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
无由敢言,乃作是辞。
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可见这是一首咏物托意的讽喻诗,当作于李贤废为庶人前。
【赏析】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
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
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
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一个“好”一个“稀”,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
“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
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
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南瓜藤的诗句

南瓜藤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南瓜藤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南瓜”的诗句大全有哪些描写“南瓜”的诗句有:1、立刻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2、及瓜胜喜发南州,纳纳春光销客忧。
(.)3、南邻仅有瓜牛庐,转盼卷去无遗余。
4、匏瓜讼阁空南望,知到诸天第几重。
5、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
1、《夜捣衣/捣练子》宋贺铸收锦字,下鸳机。
净拂床砧夜捣衣。
立刻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2、《2月2104日夜大风特别》宋陆游天青无云星错落,大风忽自西南作。
寿藤老木不自全,门外岂容存略彴。
翁媪惊呼儿女泣,屋瓦飞空吁可愕。
巢倾共闵乌鹊死,空黑还疑鬼神恶。
南邻仅有瓜牛庐,转盼卷去无遗余。
腐儒自笑独耐事,1灯荧荧犹读书。
3、《适闻留台侍郎独游龙门属府事牵鞅辄成短诗奉》宋宋庠飞盖遥闻上凿龙,白云苍霭晓楼钟。
匏瓜讼阁空南望,知到诸天第几重。
4、《乐还》宋朝史弥宁及瓜胜喜发南州,纳纳春光销客忧。
细麦风前蓝袖举,新秧水面绿针浮。
行程又过山深处,归梦还寻天终点。
整理怀乡旧诗藁,探先封寄与沙鸥。
5、《忆雍都1首》宋苏籀秦汉西都谁复加,茂陵赋笔大非夸。
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
雷尾凤鬃蹄逸健,蝟髯黧面手高叉。
兵微将乏初无奈,贼破功成近可嘉。
飘泊荆吴最萧瑟,厌闻胡汉更纷挐。
娱宾北榭忘忧酒,侍燕西川没骨花。
纵被莼羹当羊酪,未谙舻舫忆骊騧。
2.南瓜的诗句大全1、过瓜时见雁南归宋贺铸《夜捣衣/捣练子》2、南邻仅有瓜牛庐宋陆游《2月2104日夜大风特别》3、及瓜胜喜发南州宋史弥宁《乐还》4、匏瓜讼阁空南望宋宋庠《适闻留台侍郎独游龙门属府事牵鞅辄成短诗奉》 5、南揖秦山翠削瓜宋苏籀《忆雍都1首3.南瓜的古诗词没有描写南瓜的古诗,只有现代诗歌。
南瓜情在沙中生,在火里长。
历经千锤百炼,造就腑中辉煌。
身处艰苦环境,遍体印着伤痕。
多少年啊多少代,总是那样无闻。
时来运转,千载难逢,最终遇上伯乐知音。
【成语故事】抱蔓摘瓜

【成语故事】抱蔓摘瓜
【拼音】bào wàn zhāi guā
【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
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
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出处】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黄台瓜辞》
【解释】顺藤摸瓜。
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斩尽杀绝
【相近词】顺藤摸瓜、斩尽杀绝
【成语举例】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语文轻松的早晨第九周第一天拓展阅读晨读(最新整理)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你怎样理解“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这句话?
2。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
【阅读提示】
这个故事很好笑,可是,我们有时也会常犯类似的错误,比如考学或招聘,只认分数或证件,而不看这个人的实际能力等。想想看,是不是这样。10分钟。
2.月光皎洁,是清明纯净的象征,能够荡涤人的灵魂,而城里多尔虞我诈,不及农村那样淳朴、纯洁.作者以此来赞美乡村淳朴的人们。
文言源泉
译文: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他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李贤《黄瓜台辞》唐诗全诗赏析

李贤《黄瓜台辞》唐诗全诗赏析《黄台瓜辞》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通俗晓畅,寓意明了。
诗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充分揭示并控诉了武则天的暴虐,讽刺意味很强。
李贤《黄瓜台辞》唐诗全诗赏析篇1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注释】⑴黄台:台名,非实指。
⑵离离:形容草木繁茂。
⑶自可:自然可以,还可以。
⑷蔓(màn):蔓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白话译文】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
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创作背景】《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
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
无由敢言,乃作是辞。
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可见这是一首咏物托意的讽喻诗,当作于李贤废为庶人前。
【赏析】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
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
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
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一个“好”一个“稀”,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
“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
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
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贤这首诗却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来自于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名作《黄台瓜辞》。
全文为“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李贤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曾在兄长李忠、李宏相继被废后担任太子,但被武后废为庶人,最终被逼自杀。
该诗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感叹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下的变质,用黄台之瓜比喻唐代宗室不堪一再损伤。
《黄台瓜辞》
【唐】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注释】
1.黄台:台名,非实指。
2.离离:形容草木繁茂。
3.自可:自然可以,还可以。
4.蔓(màn):蔓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译文】
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
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
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赏析】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
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
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
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一个“好”一个“稀”,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
“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
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
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
否则,犹如摘瓜,一
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贤这首诗却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
所以,相比于曹诗“相煎何太急”这样激烈的言辞来,李贤的这首《黄台瓜辞》更多的是一种哀惋。
他在诗句中也没有办法进行指责,因为“敌人”是自己的母亲。
李贤的诗中,并没有太抱怨自己的厄运,而是奉劝母后“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不要对亲生儿女们赶尽杀绝。
全诗虽只六句三十个字,却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
语言平易晓畅,体现了乐府民歌的特色。
全诗运用比喻,寓意蕴藉深婉,能收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艺术效果。
【背景】
《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
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
无由敢言,乃作是辞。
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可见这是一首咏物托意的讽喻诗,当作于李贤废为庶人前。
【作者】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
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
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贤,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
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追加李贤司徒官爵,迎其灵柩返还长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
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今章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