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第4课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合集下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分别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学习的课题。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时间1、提出问题:你想了解有关噪 声哪些方面的知识?2、噪声的产生:(1)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 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 入示波器中(录相演示),让 学生观察两种声音的波形,说 出两种声音波形的特点,总结 出噪声的物理含义。

1、学生说说想了解 的有关噪声的知 识。

2、( 1)学生认真 观察乐音和噪声的 波形,说出两种声 音波形的特点,并 总结出噪声的物理 含义。

1、让学生自己 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 习的兴趣。

2、噪声的波形 借助多媒体演 示,很直观,可 以激发学生学11分钟(小提琴独奏《梁祝》)和制造一些杂乱的声音(刮玻璃),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弓I 出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分钟(2)提出问题:优美动听的音乐会成为噪声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总结出噪声环境保护角度的含义3、大屏幕出示一些常见的声音,让学生分析判断哪些是噪声,哪些不是噪声,并说明理由。

4、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哪些噪声,干扰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并汇报、交流。

1、出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此装置的作用,从而引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dB)2、提出问题:你知道一些常见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吗?播放录相,介绍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

3、出示自学任务:自学课本P25 -P26页有关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的知识,并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的成果。

(2)学生举例说明习的积极性,并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培养学生的观时也会成为噪声, 察、概括能力。

并总结出噪声环境3、通过练习,保护角度的含义。

培养学生分析、3、学生分析判断大解决实际问题屏幕上出示的常见的能力。

的声音中,哪些是4、培养学生把噪声,并说明理由。

物理知识应用4、学生分小组讨论到日常生活中校园里存在的噪去的能力,体现声,并汇报、交流。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教案

第二章课题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如何控制噪声污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噪声的来源(2)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减弱噪声【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课前准备】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多媒体设备、泡沫塑料、玻璃、示波器、棉花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别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演奏和嘈杂的急刹车、嘈杂的人声。

【过渡】听了刚才的几段声音,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

嘈杂无序的噪声总会让人心烦意乱。

展示四大污染图片。

【过渡】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噪声污染已经被列为四大污染之一。

那么究竟如何有噪声,我们又该如何去减弱噪声呢二、新课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演示】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示波器中,观察两者的区别。

【过渡】比较这两种波形图,我们就会发现噪声究竟是什么呢(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产生噪声。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感受到噪声的危害,那么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又有哪些来源呢(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交流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是什么展示不同方面的噪声来源。

【知识巩固】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D)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展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

【过渡】大家知道这个示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在图片中显示的dB就是表示声音的强弱。

(1)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dB)(2)不同的分贝:0dB是人们刚好能听到的声音;30dB—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主体:二、噪声的来源1.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们举例生四、控制噪声1.回顾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的相关知识。

(写板书:声源振动→介质传二、类比分析三、个人反思四、参考文献[1] 陈文宏.杠杆教学设计方案[OL]./product/newproduct090422/content/3_2_4/video/wuli/ 02jxzy/1/jxsj1.doc[2] 3eud教育网.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OL]./wl2/Jiaoan_104194.html[3] 第一范文网.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OL]./jiaoan/banianjiwulijiaoan/235910076223591019114 139.htm[4] 新课标第一网.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堂实录[OL]./wuli/chusanwulijiaoan/20100603/jiunianjirenjiaobansi _gongganjiaoan_64374.html[5] 加涅(美).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6] 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7]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5月[8]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9] 邓艳红.课程与教学论[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10] 李新乡,张军朋.物理教学论(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11] 陈刚.物理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2] 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 .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13] 余文森,洪明.课程与教学论[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14]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15] 罗斯维尔(美).掌握教学设计流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16] 斯考隆(美).教师备课指南[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17]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18] 廖博琴.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19] 严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20]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21] 王力邦.中学物理教师的学习与思考[M] .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五、附录对比教案1来源: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学校陈文宏/jiaoan/banianjiwulijiaoan/235910076223591019114139.htm《噪声的产生和控制》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1)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噪声的产生与控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指任何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声音,包括来自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活动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人体健康: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失眠、血压升高、心理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干扰社交交流: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交流,增加人们的沟通困难,降低人们的社交质量。

3.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会引起人们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教室、办公室等需要集中精力的场所。

4.影响睡眠质量: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导致睡眠不足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5.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的噪声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

二、噪声的控制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源头控制、传播控制和个人保护。

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产品和工艺,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产生,如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低噪声材料等。

2.传播控制:通过隔离和减振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如在公路上设置隔音墙,使用消音器等。

3.个人保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危害,如佩戴耳塞、耳罩等。

4.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对超标噪声进行处罚。

5.教育宣传:加强对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培养良好的噪声环境意识。

三、噪声控制的案例分析1.工业噪声控制:对于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采用减震降噪措施,设置隔音墙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钢铁厂中,通过对高炉设备进行减振改造和采用降噪设备,成功降低了噪声水平,并保护了员工的听力健康。

2.交通噪声控制:对于交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结构,减少车辆噪声排放,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八年级 (2012新教材)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八年级 (2012新教材)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3、结合生活实际,知道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学习重、难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自主学习】【问题引入】同样都是声音,有的让人听到后心情舒畅,而有的让人听到却心烦意乱,什么原因?【知识点一】噪声来源(1)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2)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知识点二】噪声强弱的等级与危害(1)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dB是人刚好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严重受损;突然暴露在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

★【知识点三】控制噪声的方法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1)在处减弱或防止噪声产生;如:摩托车的消声器(2)在中减弱或阻断噪声传播;如:靠近居民区公路旁设置隔声板(3)在处减弱噪声。

如:纺织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保护耳朵【课堂练习】1、关于乐音与噪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 乐音使人心情愉悦,噪声使人烦燥不安C. 从环保角度来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D.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B. 乐曲声也可能成为噪声C. 任何声音都是噪声D. 教室里的声音不一定都是噪声3、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周围的声音不应超过:【课堂笔记】A. 96dBB. 70dBC. 50dBD. 20dB4、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以上三种都有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6、(2011•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噪声的定义,了解噪声的来源2、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重点】: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学习难点】:噪声的等级【学法指导】(同学们,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42页至P43页的内容,给大家8分钟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习题,小组内2人一组对学互查纠错,小组长检查成果,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准确。

发现问题的小组派代表提出,其他小组帮忙解决问题)(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教师提醒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用多长时间学习、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巡视并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预习案【知识链接】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让学生听铁铲在地面上拖动产生的声音、钉子刮玻璃声、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产生的声音、用铁块刮玻璃或刮地面所产生的声音等,你们觉得这些声音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预习自学】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___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噪声会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__________会使听力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_________、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使双耳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

4.控制噪声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设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设计

第4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有条件的学校)、音叉和小锤、泡沫塑料块和玻璃。

学生每组准备:闹钟、报纸、空纸盒、海绵;调查校园和家园周围存在的噪声并提出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来源:1]一、创设情境,激趣诱思——《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礼物,当同学们都沉浸在音乐里时,老师用泡沫塑料块摩擦玻璃发出刺耳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听完这两段声音有什么感受?【导入课题】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

那你想知道有关噪声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播放乐音和噪声,让学生体会到它们的不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热情,彰显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感受回答:听音乐时感到轻松、心情愉悦,听到噪声时感到杂乱、烦躁,不愿意听到。

思考,质疑:)(1)噪声是怎样产生的?)(2)它对人体有那些危害?)(3)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声?认真听老师的讲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问题【过渡问题】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乐音和噪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呢?【演示实验】分别用示波器展现敲响音叉时回顾旧知,思考回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噪声的来源1、噪声2、噪声的来产生的声音的波形和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示波器的学校直接出示图片)。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噪声的来源。

2.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4. 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噪声的等级。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

3. 减弱噪声应该从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接收声音的人耳处控制。

4. 噪声主要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噪声以及社会生活噪声。

【合作探究】探究一、噪声的来源【做一做,听一听】感受不同的声音:先用手机播放音乐,再用泡沫塑料刮玻璃。

你的感受:手机播放的音乐优美动听,是乐音,刮玻璃声刺耳,令人烦躁是噪声。

【想一想】乐音和噪声的波形特点有什么不同呢?【演示实验】先敲击音叉发声,并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再用泡沫塑料刮擦玻璃,用示波器显示波形,把两种声音的波形作对比,分析两种波形有何不同。

音叉的波形噪声的波形比较两图波形,可以发现噪声的波形不(选填“是”或“不”)存在周期性变化,说明了发声体的振动是无规则(选填“有”或“无”)。

【思考讨论】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吗?例如,老师讲课时,有位同学播放音乐,音乐声对同学们的听课有没有影响?【归纳】有影响,音乐声对同学们的听课有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音乐声也属于噪声。

【小结】1. 噪声的概念①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噪声的来源【想想议议】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总编号11
命题人:焦致新审核人:夏军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4.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自主学习:
1. 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它的波形是规律的。

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它的波形是规律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用为单位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声音强弱的单位
4.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
5.噪声的危害:轻则是影响人的
重则是影响人的
6.噪声的控制:⑴控制噪声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阻断噪声的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_________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探究
1. 探究:什么是噪声?
实验:(1)看书第25页图1.4-1噪声的波形。

第22页图1.3-5乐音的波形(2)让同学拉动桌子和凳子、或随意大声说话
(3)示例:夜深人静时,弹奏优美的钢琴曲影响他人休息
归纳总结:(1)从物理角度说,发声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发声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

从这个角度说,乐音也可能成为
2.探究:控制噪声的途径方法
实验:(1)把正在响铃的手机用毛巾包起来
(2)打开教室门听别的班的讲课声,再关上门听一听
(3)当手机响时,让学生捂住自己的耳朵
归纳总结:(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2)控制噪声也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
(3)减弱噪声的途径方法:⑴,⑵,⑶。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几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教师讲课时,两位同学讨论问题的声音B.音乐会上乐器发出的器乐声
C.春节联欢会上周杰伦唱歌时,林志玲的轻声伴唱D.上课时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音减少B.可能大雪蓬松多孔,对噪音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大雪后气温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音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4.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音,这时应采取的措施()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减小噪音危害的是()
A.在汽车底盘下面装减震弹簧B.在宾馆地面上铺厚地毯
C.在特工手枪上安装消音器 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外罩
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在城市的路段旁常有噪声显示装置,当周围的噪声达到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时,可知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8.为了保证居民的睡眠,夜晚噪声应控制在()
A.50dB B.70dB C.90dB D.0Db
9.教室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地方,那么你认为教室里令人心烦的噪声是()
A.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 B.两个同学的窃窃私语声
C.老师放的英语听力磁带的声音D.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
10.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人耳处增加响度D.是为了装饰1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计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