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授课计划及教学日历

理论+实践
适用专业
医学营养
课程总学时数
32
已完成学时数
0
本学期学时数
36
本学期教学周数
18
周学时数
2
教材名称
儿科学
出版时间
2016年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材性质
规划教材
是否高职高专教材
是
主编姓名
郑惠
课程考核类型
考查
考核成绩比例分配
实践技能考核占10%、理论考试占90%。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不同时期小儿营养的需要,指导正确的喂养方式;掌握营养障碍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与营养的关系及临床营养治疗。
张晓
执行
变更
14
12
17.12.05
二/5、6
呼吸系统疾病
苯丙酮尿症
1
实2-4-6
张晓
执行
变更
15
13
17.12.12
二/5、6
病例讨论
1
实2-4-6
张晓
执行
变更
16
14
17.12.19
二/5、6
先天性心脏病
1
实2-4-6
张晓
执行
变更
17
15
17.12.26
二/5、6
急性肾小球肾炎
1
实2-4-6
张晓
本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的一致性阐述
本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一致
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次
日期
星期/节次
教学内容
分组
教学场地
任课教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第十三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和护理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1.体温的产生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稳定,称为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皮肤温度称为体壳温度(shell temperature),它低于体核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而变化。
2.体温的调节生理性体温调节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产热效应器和散热效应器的活动,将体温维持在一个调定点上。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生理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根据环境温度与个人对冷热的感觉来进行调解,主要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行为来达到。
3.热的产生与散失产热方式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
散热方式人体通过物理方式进行散热。
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辐射(radiation)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传到每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热方法。
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60%~65%。
在低温环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传导(conduction)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它所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
对流(convection)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evaporation)由液态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占总散热量的20%~30%。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1. 正常体温是一个温度范围,而不是一个温度固定值。
临床上通常以测量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为标准。
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在日常工作中,以测量口腔、腋下温度更为常见、方便。
正常体温范围是:口温37℃(36.2℃~37.2℃)腋温36.7℃(36.0℃~36.7℃,比口温低0.3℃~0.5℃)肛温37.5℃(36.5℃~37.5℃,比口温高0.3℃~0.5℃)正常情况下,个体的体温比平均温度增减0.3~0.6 ℃2. 生理变化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许多的生理因素得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0.5~1℃。
沧州医专vr解剖课程设计

沧州医专vr解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虚拟现实(VR)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理;2. 识别并描述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通过VR技术加深对其三维空间关系的理解;3. 掌握利用VR软件进行解剖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操作VR设备,进行虚拟解剖实验;2. 培养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独立探索和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解剖问题的技巧;3. 学会通过比较现实解剖与VR解剖,评估和反思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医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见解和经验;3. 通过对解剖学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可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VR技术,旨在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作为医专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和解剖学基础,对新技术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操作技能的培训;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3. 教学评估应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VR技术在解剖学中的应用介绍:讲解V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使学生了解VR解剖课程的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2. 人体主要器官的VR解剖演示:通过VR设备展示心脏、大脑、肝脏等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使学生直观感受器官的三维形态和空间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体器官解剖结构3. VR解剖操作技巧培训:教授学生如何使用VR软件进行解剖操作,包括基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虚拟现实解剖操作技巧4. 实践操作与讨论:分组进行VR解剖实验,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授课计划及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次
日期
星期/节次
教学内容
分组
教学场地
任课教师
执行情况
变更说明
学生签字
备注
1
1
17.02.22
三/7、8
第一章绪论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2
2
17.03.01
三/7、8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3
3
17.03.08
三/7、8
第三章精神分裂症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15
14
17.056.31
三/7、8
第十四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16
15
17.06.07
三/7、8
第十五章精神障碍的其他治疗方法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17
16
17.06.14
三/7、8
第十六章精神病学与法律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18
17
17.06.21
三/7、8
复习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19
18
17.06.28
三/7、8
考核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1
实6-5-10
常丽华
执行
变更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第二章健康与疾病第一节健康一、健康的概念健康(health)一词,在古代英语中有强壮(hale)、结实(sound)和完整(whole)的意思,这也是人们的共识。
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健康的认识又不完全相同,有些人认为主观感觉良好或检查不出疾病就是健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有无症状及能否从事日常的活动,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另外,一个人的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经验、个人的价值观和希望等都影响他们对健康的看法。
所以对健康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多维的,又在不断深化发展的一个过程。
(一)古代的健康观在古代,由于医学本身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肤浅认识,再加上宗教的影响,认为人类的健康是神或上帝所赐,而疾病是鬼神所致,这是人类对健康最原始的认识。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古希腊的大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四元素说”(水、火、气、土)的哲学观点,创建了“四液体学说”。
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组成。
古代中国哲学把万事万物归结阴阳,提出了“七情”和“六淫”(二)近代的健康观1.生物个体健康观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人们认为健康是指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强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且有较好的劳动效能状态。
2.生态平衡健康观这种健康关注重人体内部的体液、代谢、循环等各种状态的平衡,注视人体的致病因素(以病原微生物为主)、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认为上述各种关系如能保持平衡则人是健康的,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时则会产生疾病。
这种观点忽视了平衡始终是相对的理论。
(三)现代的健康观1.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定义揭示了健康的本质,指出了健康所涉及的若干方面,它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学健康观该观点从个体的社会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本质属性,指出健康是一个人按照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去执行该角色权利和义务的最佳身心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社区不同的层次,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

4.由教师随机出题目,学生进行测量操作、回答注意事项及举例计算。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计算过程和结果予以打分。(20min)
三、总结与反馈、布置作业书写实训报告5min
课后小结
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和计算80min
1.准备好盘式杆秤、坐式杆秤、站式杆秤、婴儿身高量板、软尺、皮脂厚度计(皮脂测量计)、身高测量规(卧位)、身高测量计(身长测量板)、婴儿模型、新生儿模型。(10min)
2.教师给出临床案例,设置情景:婴儿刚入院,用药前需要测量体重,并进行体格发育各项指标的评价。教师给予展示,并强调注意事项。(20min)
教学内容
实训项目一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和计算
教学重点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方法
主要授课方式
讲授法、演示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说明小儿体格发育指标的掌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作为儿科护理工作者必须熟知小儿体格发育指标的评价,由此本次课的学习任务为体格发育各项指标测量方法。5min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护理系教研室:儿科时数
2
授课班级
护理12-1、2、3;护理12-4、5、6;护理12-7、8、9;301医院2012级订单班
教学目标
1.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方法和计算。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关爱儿童的观念。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系部:护理系教研室:基础护理教师姓名:樊喜悦 No 46第十六章给药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1.内服药:溶液、合剂、酊剂、片剂、胶囊、散剂及纸型等。
(一)种类 2.注射药:水剂、油剂、粉剂、结晶、混悬液等。
3.外用药:溶液、软膏、酊剂、粉剂、擦剂、滴剂、栓剂、洗剂、涂膜剂等。
4.新颖剂型:粘贴膜片、植入慢溶药片、胰岛素泵等。
病区设药柜患者使用贵重药、特殊药——凭医生处方领取(二)领取剧毒病区有特定数—用后—凭医生处方领麻醉(三)保管:⒈药柜的放置(通风、干燥、明亮、避免阳光直射),定期检查药品质量。
⒉分类放置,有计划使用,剧毒药的保管应有明显标记加锁。
内服药——蓝标签。
⒊药物不同标签有标注外服药——红标签。
剧毒药——黑标签。
4.常应停用(沉淀、变色、潮解等)。
⒌药物保存的原则(6个方面):⑴遇热易分解的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应置与干燥阴凉(约20℃)或冷藏与2~10℃保存。
⑵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
⑶易燃、易爆的药物须密闭,单独存放与阴凉低温处⑷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用深色瓶子盛装。
⑸中药均置与阴凉干燥处。
⑹个人专用药单独存放。
二、给药原则:⒈根据医嘱给药。
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⑴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⑵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⒊安全正确用药。
⒋密切观察反应。
⒌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三、给药途径:口服,注射,舌下含化,吸入,外敷,直肠给药。
四.次数和时间第二节给药的程序第三节口服给药法一、目的:1.减轻症状、2.治疗疾病、3.维持正常生理功能、4.协助诊断、5.预防疾病。
二、用物:服药本,小药卡,药盘,药杯,药匙,量杯,滴管,研体,湿纱布,包药纸,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三、实施:1、固体药1)片,胶囊,糖衣片,药丸(鼻饲者研碎;药匙放药杯;)。
2)散剂,含化片—用纸包好。
2、液体药:1)水剂—倒入药杯。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一、护理学的形成(一)人类早期的护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类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远古人在与自然的搏斗中,经历了猛兽的伤害和恶劣环境的摧残,自我保护成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应用中,认识到烧热的石块、砂土不仅可以局部供热,还可以消除疼痛,这就是最早的护理。
护理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进行自我保护的产物。
护理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
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人们逐渐聚居,并按血缘关系组成以家族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
这时,人们开始定居,组成家庭并初步分工,作为母亲所具有的慈爱本性和保护家人的责任,必然会去照顾家庭中的幼弱者。
人们有了伤病,便留在家中由母亲或妇女给予治疗和呵护。
当时,常用一些原始的治疗护理方法为伤病者解除痛苦,促进康复,如伤口包扎、止血、热敷、按摩以及饮食调理等。
这一时期的医疗和护理不分,并由自我护理进入家庭护理阶段。
在原始社会中,当人们对天灾、人祸或一些自然现象不能解释,于是产生迷信和宗教,巫师也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也有人应用草药或一些治疗手段治病。
此时,迷信、宗教与医药混合在一起,医巫随着社会发展,在征服伤病的过程中,经过实践和思考,一些人摒弃了祈求、献祭和巫术,只给病人用草药和一些简单的治疗手段,加上饮食调理和生活照顾,形成了集医、护、药于一身的原始医生,医巫分开。
在一些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希腊、罗马、印度,逐渐发展了应用各种草药、动物药及矿物药治病;应用催眠术(麻醉)、止血、伤口缝合、绷扎术、尸体包裹;重视饮食调养;并有了关于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等医护活动的记载。
公元初年,基督教兴起后,开始了教会一千多年对医护的影响。
教徒们宣扬“博爱”、“牺牲”等思想,神职人员在传播宗教信仰、广建修道院的同时,还开展医病、济贫等慈善事业,并建立了医院。
这盟医院最初为收容徒步朝圣者的休息站,后发展为治疗精神病、麻风等疾病的医院及养老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抽查学生操作情况 (10分钟)
三、对本次课进行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和书写实验报告。 (5分钟)
课后小结
手术人员手臂消毒方法
病人手术区域消毒方法
教学难点
手术人员手臂消毒方法
病人手术区域消毒方法
主要授课方式
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分组实训
教学过程
一、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再将每大组分成8小组,强调纪律及实训前准备。(5分钟)
二、讲授新内容
1.学生观看相关录像 (25分钟)
2.教师做演示操作、集中讲解,并在每个注意的细节处着重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学生们容易犯的一些常见错误指出,避免学生犯同样的错误。 (15分钟)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医学系 教研室:外科 教师姓名:宋哲NO:1
课程名称
外科学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临床医学15-1~10班
教学目标
掌握: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技术。
熟悉:术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熟悉手术区皮肤的消毒铺巾方法。
了解:抗菌法和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