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酒文化比较1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饮品,不同地区的酒文化也有其独特性。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体现在酿造工艺、饮酒习惯、酒的象征意义等方面。
首先,中西方酿造工艺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酿酒过程注重原料的挑选和处理。
葡萄酒是西方酒文化的代表,其酿造过程需要精选葡萄,并进行发酵和陈酿,以保持其香气和口感。
此外,西方还注重酒的各个环节的控制和品质检测,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比之下,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酿造工艺。
中国的酿酒主要以粮食为原料,如黄酒、白酒等。
在中国,制作酒的工艺多样,有米酒、糯米酒、花雕酒等多种类型。
中国的酿酒历史悠久,酿造过程则依赖于其特有的发酵方式。
传统的酿酒工艺中使用了糯米和曲子等原料,通过特殊的发酵和蒸馏技术,制作出了独特的中国白酒。
同时,中国的酒文化中还有传统的酿造方式,如坛子酿造等,与西方的现代化酿酒设备相比更富有手工艺的特点。
其次,在饮酒习惯上,中西方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酒常常和社交活动结合在一起,如餐酒搭配、鸡尾酒派对等。
西方人更倾向于在特殊场合或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饮酒的乐趣。
此外,西方还有一些特有的饮酒仪式和习俗,如品酒师的职业、酒窖的管理等。
而在中国,饮酒则常常伴随着酒宴和亲朋好友的聚会。
中国的宴会文化中,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举杯敬酒表达友谊和情感。
中国的酒宴中有着丰富的礼仪和规范,比如主人敬酒、宾客敬酒、轮番敬酒等。
同时,中国的酒文化中存在着尊酒、斟酒、干杯等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对酒的特殊情感和尊重。
最后,酒在中西方的象征意义上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酒是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品味和身份地位。
红酒、香槟等高档酒品更是象征富有和高雅的生活方式。
而在中国,酒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中国人将酒看作人际交往的工具和纽带,敬酒是表达敬意和友情的一种方式。
此外,中国的白酒在一些场合中也有祭祖扫墓等仪式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中西方酒文化在酿造工艺、饮酒习惯和酒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

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哪些区别?这个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欢迎大家分享。
1、中国人喝酒,必须得有口吃的中国人喝酒,不一定要上酒桌摆酒席。
我爸就习惯在家里吃午饭的时候一个人喝那么几盅,不管家里是煮粥还是吃面条。
他总是把下酒菜就着酒一起下了肚,才去厨房盛真正的食物。
这时候下酒菜没有口猪蹄儿肘子的,也得来点儿瓜子儿凉菜,我爸尤其喜欢花生。
他本来是个非常利索的人,吃家常饭永远用不了十几分钟。
但他总能趁剥着花生喝着酒这个不慌不忙的劲儿,问我点儿学习和工作上的事,我们还能前言不搭后语地侃一会儿。
喝口酒,夹一筷,咂摸咂摸嘴,是一种中国人喝酒的行为习惯。
长辈跟我说过,出去跟别人应酬喝白酒,喝一口酒,要吃一大口肉,再吃一口菜。
据说这样可以让肉里的油脂稀释一些酒精,缓解喝醉的节奏,想必是劳动人民在酒桌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啊。
2、中国人喝酒,还是得有人陪着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一个人喝酒没意思。
如果你是一个人在中国的酒吧喝酒,很多人会觉得你形单影只,喝的酒是闷酒,在美国就不同了,一个人去酒吧这种事太常见了,因为碰艳遇这种事还是单枪匹马比较有胜算。
每次回老家,逢年过节哪怕是不喝酒,长辈们喝酒的时候也会让我拿一杯果汁或者可乐坐在旁边陪着。
而且在中国,不管南北,似乎酒场儿还是多少有个叫人的讲究的:比如说两个人想晚上在餐馆里坐下来谈点儿事儿,但是往往这两个人的局就变成了好几个人的局,多的这几个人谁也不认识谁,但互相喝了一杯之后好像就熟了,谁都能敞开心扉大胆地侃,从天到地,从古至今,从你到我再到我小姑子的姨妈的初恋男友的老婆的小学老师她邻居的大外甥。
好像喝一顿酒就又看了一遍人生百态一样。
也许出了这个餐馆的门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我跟他喝过酒”,好像也算是除了“朋友圈点赞”之外的另一种新兴的人际关系。
3、中国人喝酒,每一口都得仪式性的“走”一个美国人喝酒没什么仪式,几个好友去酒吧会一人要一杯啤酒,大家刚开始凑在一起cheers一下,接着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各自喝各自的,随便聊些什么,啤酒就像是饮料一样,有的喝的快,有的喝的慢,没人计较也没人督促。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酒文化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酒文化酒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人类共有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的酒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本文分别从酒的含义、酒字的演变、独特文化意义词等语言方面入手,对酒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并进一步探索造成种种差异的原因,发现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属于形象思维;西方则属于抽象思维。
通过现象及原因分析,达到对两种文化的深刻认识,以期促进跨文化交流。
酒文化;中西方;语言;分析一、语言差异(一)酒的含义酒,在中国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时珍指出: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气行血,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身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汉代人焦言寿在《易林》中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酒激发人们心中强烈的情感,为此便有了褒贬不一的称呼:天禄、欢伯、水等。
关于汉语“酒”字的来历,有这样一种说法:杜康造了一种饮品,一位老者告诉他,九天之后的酉时(今日的十七点到十九点),在村口找经过的三个人,各要一滴血,加入其中,这样饮品才会更加完美。
杜康按照老者的吩咐,傍晚前来到村口等候。
说明缘由后,分别向书生、侠士、傻子要了一滴血。
回去后将三滴血混入原有饮品中,果然创造了绝世饮品。
为了纪念这一传奇,杜康决定把它叫做“九”(等了九天),字形则为“酉时”的“酉”加上“三滴血”,也就是现在看到的“酒”。
在英语中,酒被公正客观的诠释着:用粮食、水果等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
(二)酒的演变在小篆里,酉写作,本来的意义是酿酒的器具,下面是个缸,缸里有原料,刚上面有个盖和搅动器,这就是今天的“酉”字,也就是“酒”的前身。
后来这个字慢慢演化。
因为爱喝酒酒的人比较多,但供酒的偏少,大家最后找一个能够拿酒给大家过瘾的人,于是大家都高兴了,说这个人好,在我们需要酒的时候,能帮我们,我们拥护他为我们的头,做――“(酋)”长。
拥护这个人要双手赞成,所以要“”。
这个字,表示两个手在推举“酋”。
中西方酒文化的对比

中西方酒文化的对比1.酒文化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小不一的酒器,。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2.、酒种的不同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
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
中华文明产生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早成为农业大国,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就与西亚、中美洲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
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基础。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
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
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所以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
3.饮酒礼仪的不同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异。
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
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
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
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
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
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
中西方宴会文化比较---精品资料

中西方宴会文化比较一、座位安排的差异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和“左右”。
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
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
称为上席、首座等。
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
其二是“男尊女卑”,“女士优先、男女平等”。
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
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
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
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二、中西方table manners中表现的人文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表现的异同较多,特别是table manners,人们所熟见,在跨文化实际中这种文化现象碰到又比较多,所以我们对此进行的对比研究,既有助益我们的语言文化学习,亦有助益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现就table manners中的言语、举止、餐具陈设等饮食文化进行探索性比较,它包括:how to lay the table;how to use forks and knives,etc.;how to behave at the table;how to eat;how to toast and drink.(一)言语行为(How to speak at the table)在中国有句俗语“食不言,寝不语”,它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餐桌礼仪中用语现象的诠释,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宴会,人们在就餐时都不可能做到缄默不语,因为这其中会常常起身祝酒,或有“请吃,请喝”一些客套语。
当然这句俗语并非禁令,它意在试图倡导人们在这种场合尽量少说话,而且从另一角度看,它也符合科学饮食原则,更符合普遍社交原则。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Comparison of the Wine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中西方酒文化对比一、题目来源其他,专题研究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差异,包括酒的酿造工艺和酒人文精神等的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地理环境、物产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而且有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但是也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只要密切关注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把握中国和西方酒文化发展的脉搏,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扬光大。
研究意义: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
酒文化源远流长。
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甚至国与国之间) 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
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颇有意义。
东西方的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内容丰富。
了解不同民族的酒文化,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Fang Weiwen.Chinese Wine.[J].CHINA’S GOREIGN TRADE,2000, Vol.21 No.1:48[2]Kongco.Wine Songs and Culture.[J].CHINA’S TIBET,1996, Vol.5No.3:36~37[3]Liu Changsheng.China’s Alcohol Culture-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J].P AST AND PRESENT,1996 Vol.13No.1:34~35[4] Lu nd of Wine and Poets.[J].CHINA TODAY,20 04, Vol.12No.5:56~57[5]Nie Yan.Riches and Romance from France’s Wine Harvest. [J].ENGLISH COACHING,1999,Vol.26No.3:26[6] Oliver Dawe, Hector Innes,Book, Wilton 65, January 19 93[7]Shan Yongjun, The Different Nature in the Drinknig Culture between Ch nia and W estern World,Journal ofA nkang Teachers College, Vol118 №.2[8]陈洪绶,任熊(清).酒牌[M].东画报出版社,2005.9[9]陈桥生.诗酒风流[M].北京: 华文出版社 , 1997.1[10]杜莉.中西酒文化比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Vol.21No.1:1~4[11](美)盖尔·梅斯.走进欧美酒天地[M]. 高间.金盾出版社,2005.1[12]林莹,毛永年.爱恋葡萄酒[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1[13]曲松斌等.酒文化丛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4]阮汝玮.酒菜与酒话[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8.[15]单永军.醉:诗意的自远与本能的迷醉—中西酒文化精神之比较[J].安康师专学报,2006,Vol.18No.2:46~48[16]天龙.民间酒俗[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1]徐琰.从酒文化的词语形态异同点看东西方文化特质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Vo l.3No.3:238~240[17]杨乃济. 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Vol.8No.18:84~99[18]杨婷.中西诗歌中的酒文化比较略谈[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Vol.17 No.4:40~42[19]张吕.酒趣诗情景理—论中国古代诗酒文化的审美意蕴[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 , Vol.9No.1:47~51[20]朱江.消闲时节话洋酒[J].中国烹饪研究,1996,Vol.13No.1:15~20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1.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葡萄酒是西方国家的主要酒种,西方人经过长期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啤酒
• 啤酒是以大麦和啤酒 花为原料制成的一种 有泡沫和特殊香味、 味道微苦、含酒精量 较低的酒。近年来由 于人们日益重视饮品 的保健作用,啤酒的 发展也有着品种味形 多样化、口味清淡、 低糖、少酒精或无酒 精的趋势
西方酒分类
• 国外蒸馏酒(简称洋酒)按制造原料可分 为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 和兰姆酒(rum)。 此外还有伏特加等高 酒精度的酒。
brandy
• 白兰地以法国生产的 最为知名。法国著名 白兰地产区有两个: 一个为干邑地区 (coganc),另一个 为雅马邑地区 (armagnac)。 名品 牌有轩尼诗 (hennessy),人头 马(remy martin), 马爹利(martel),拿 破仑(courvoisier), 百事吉(bisquit
•
• •
•
酒器的差异
• 在我国古代,酒器通称为尊。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圆足、 有动物图案的盛酒的器皿。除了尊,还有壶、角、献、杯、 盏、击等各种各样的酒器。每一种酒器都有自己的作用。 我国酒器酒器的制作材料多以陶铜瓷玉等为主。由于封建 因素,不同的酒器代表不同的身份。 • 而西方的酒器,确切的说喝酒的玻璃杯有很多种。在西方, 不论喝红酒还是白酒,都是用透明的高脚杯。一般是大小 适当、上部有些收口的被誉为郁金香型杯子,它能保持酒 的香味。透明的杯子使人们在饮酒的时候不仅品其味,而 且可以观其色。每一种酒都有其固定使用的杯子,如鸡尾 酒杯、白兰地酒杯、白葡萄酒杯。
杜康酒
茅台酒
珀兰 光陵 。美 唐酒 李郁 白金 《香 客, 中玉 行碗 》盛 来 琥
• -
高粱酒
兰陵陈香
Thank you
黄酒
•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 传统酒,其起源与我 国谷物酿酒的起源相 始终,至今约有八千 年的历史。它是以大 米等谷物为原料,经 过蒸煮、糖化和发酵、 压滤而成的酿造酒。 黄酒具有较高的营养 价值和药用价值、烹 调价值。
中西方酒水文化差异

中西方酒水文化差异酒水文化是指关于酒和饮酒方式的传统、规范和习惯的总称,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西方酒水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酒类的种类:中西方的酒类种类有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啤酒、葡萄酒和烈酒是最常见的酒类。
啤酒是西方文化中非常普遍的饮料,在许多社交场合和聚会中都能见到。
葡萄酒在西方国家也有很高的地位,是很多人用餐时的常饮品。
烈酒如威士忌、伏特加和龙舌兰等也非常受欢迎。
而在中国,白酒是最常见和重要的酒类,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
此外,中国还有黄酒、米酒、果酒、啤酒等多种种类的酒。
2.饮酒仪式:中西方的饮酒仪式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品酒被视为一项艺术,人们会注重酒的口感、香气和颜色等细节。
在品酒时,人们会仔细品味每一口酒,并用专业术语来形容酒的特点。
此外,西方人喜欢使用特定的酒杯来喝酒,因为酒杯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影响酒的口感。
而在中国,喝酒往往与宴席和社交活动相关,人们用酒来展示自己和交流感情。
在喝酒时,人们通常会举杯邀酒、互相敬酒,并有许多饮酒的规矩和礼仪。
3.酒文化的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对待酒的态度和地位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饮酒被视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人们可以在酒吧、酒馆或家中放松身心,享受酒所带来的愉悦和社交。
酒的消费和品质也与社会地位和身份有关。
而在中国,酒在社交场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交际的手段。
在中国的宴席上,人们通常都会喝酒,并通过举杯敬酒来表达敬意和友好。
饮酒时,个人的胆量和能力常常被认为是勇敢和豪爽的象征。
4.饮酒的影响:中西方的饮酒习惯和观念也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西方,饮酒被普遍接受且认为是正常的消费行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公共场所饮酒。
但过度饮酒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
与此相比,中国对酒的态度更加复杂,既看重酒的社交功能,也警惕酒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会对酒类的生产和销售严格管理,并设置了许多酒驾和限酒的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觥 gōng
腹椭圆, 腹椭圆,上有 提梁, 提梁,底有圈 兽头形盖, 足,兽头形盖, 亦有整个酒器 作兽形的, 作兽形的,并 附有小勺
觯zhì
圆腹,侈口,圈足, 圆腹,侈口,圈足, 形状小瓶, 形状小瓶,大多数有 盖。这种形状的觯多 为商代器。 为商代器。西周时有 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 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 春秋时演化成长身、 春秋时演化成长身、 侈口、圈足觯, 侈口、圈足觯,形状 像觚, 像觚,自身铭文称为 如王义楚鍴) “鍴”(如王义楚鍴) 而不叫觯。 而不叫觯。
蒸馏白酒的设备
中国名酒:茅台酒、 中国名酒:茅台酒、 泸州老窖特曲、汾酒、 泸州老窖特曲、汾酒、全 兴大曲、五粮液、 兴大曲、五粮液、双沟大 洋河大曲、 曲、洋河大曲、特制黄鹤 楼洒、剑南春、郎酒、 楼洒、剑南春、郎酒、古 井贡酒、武陵洒、董酒、 井贡酒、武陵洒、董酒
二、中国古代的酒器
• 刚开始时,人们是伏地而饮,手捧而食。 刚开始时,人们是伏地而饮,手捧而食。 但随着人类智力的提高, 但随着人类智力的提高,懂得选取身边的 兽角、硬瓜、果壳来做简单的加工, 兽角、硬瓜、果壳来做简单的加工,成为 最早的酒器,这可从文字上得到印证。 最早的酒器,这可从文字上得到印证。 • 如:觥、觚、觯、斛等等,都带有一个“角” 斛等等,都带有一个“ 字旁, 合起来的。 字旁,而“觚”就是 、 合起来的。
福建的红曲酒—— 福建的红曲酒—— 五月红, 五月红,曾被誉为中国 第一黄酒。南宋以后, 第一黄酒。南宋以后, 绍兴黄酒的酿制逐渐发 达起来, 达起来,到明清两代时 己畅销大江南北。 己畅销大江南北。
据考证, 据考证,南宋时期 中国人发明了白酒。 中国人发明了白酒。白酒 是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 再经过蒸馏, 再经过蒸馏,得到的酒度 较高的蒸馏酒。 较高的蒸馏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酒邀知已的寂寞心情!围炉对酒, 酒邀知已的寂寞心情!围炉对酒, 促膝夜谈,淡淡酒香,微微暖意, 促膝夜谈,淡淡酒香,微微暖意, 白乐天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白乐天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酒仙: 酒仙:李白
爵
用于盛酒, 用于盛酒,外形 像雀形,比尊、 像雀形,比尊、 彝小,受一升。 彝小,受一升。 亦用为饮酒器。 亦用为饮酒器。
耳杯(羽觞) 耳杯(羽觞)
壶、杯
明代金壶
明代瓷杯
唐代金杯
盏、盅
宋代盏
清代盅
三、中国古代的饮酒游戏
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 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 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 汉唐时期极盛, 汉唐时期极盛,宋代以 逐渐衰落下去, 后,逐渐衰落下去,仅 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全文共325个字,其中的“之”字就有19个, 个字,其中的“ 全文共 个字 字就有 个 但每个“ 字的笔势各异,神韵不同, 但每个“之”字的笔势各异,神韵不同, 可说是“万象齐赴,姿态独绝” 可说是“万象齐赴,姿态独绝”,等到他 酒醒之后,自己也大吃一惊。事后, 酒醒之后,自己也大吃一惊。事后,他曾 多次再重写《兰亭集序》 多次再重写《兰亭集序》,但都写不出那 样的意境。 样的意境。
卣yǒu
盛行使用时期为 商代、西周时期。 商代、西周时期。 当时用来装酒用。 当时用来装酒用。 所以外观上大部 分是圆形, 分是圆形,椭圆 底部有脚, 形,底部有脚, 周围雕刻精美的 工艺图案。 工艺图案。
盉hé
多为圆口,腹部较大, 多为圆口,腹部较大, 三足或四足, 三足或四足,用以温 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 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 盛行于商代后期和西 周初期。 周初期。
葡萄酒和啤酒均为 舶来品” “舶来品”。张骞出使西 域后, 域后,引进葡萄酒酿造工 艺,唐贞观十四年再度引 进葡萄酒酿造法。 进葡萄酒酿造法。啤酒则 有百年历史,1900年 有百年历史,1900年,俄 国人在哈尔滨建啤酒厂, 国人在哈尔滨建啤酒厂, 1904年 1904年,中国人自建啤酒 ——东北三省啤酒厂 东北三省啤酒厂。 厂——东北三省啤酒厂。
我国酒器之多,种类之繁,造形之美, 我国酒器之多,种类之繁,造形之美,堪为 世界之冠。商周时期酒器尤为复杂, 世界之冠。商周时期酒器尤为复杂,如: 盛酒器:尊、觚、彝、瓿、斝、卣、壶等 盛酒器: 煮酒器: 煮酒器:斝、盉等 饮酒器: 饮酒器:角、觥 、觚 、觯、杯、爵等
尊
又作“ 又作“樽”,圈足, 圈足, 圆腹或方腹,长颈, 圆腹或方腹,长颈, 敞口,口径较大。 敞口,口径较大。 尊盛行于商代至西 周时期, 周时期,春秋后期 已经少见。 已经少见。
杜康造酒说
目前比较通行的传说是: 目前比较通行的传说是: 中国造酒的始祖是杜康。 中国造酒的始祖是杜康。至于 他是何时何地人士, 他是何时何地人士,史料上记载 不一。如许慎《说文解字》 不一。如许慎《说文解字》说 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张华《 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张华《博 物志》说他是汉朝的酒泉太守; 物志》说他是汉朝的酒泉太守; 民间传说他是周王朝王宫的酿 酒师; 酒师;现在学术界一个较为普遍 的看法是, 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间 的一个著名的酿酒家。 的一个著名的酿酒家。
唐代的文人: 唐代的文人:嗜酒
白居易一生笔耕不辍,著作 白居易一生笔耕不辍, 颇丰。在他的劝酒诗中, 颇丰。在他的劝酒诗中,以 劝酒十四首》最为有名。 《劝酒十四首》最为有名。他在六十七岁 写下了《醉吟先生传》 时,写下了《醉吟先生传》,文中所称的 醉吟先生,就是他本人。 醉吟先生,就是他本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书圣王羲之
• 他所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 他所写的《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借着酒兴时的传神 之作。他在酒意醺然之际,激情满怀、 之作。他在酒意醺然之际,激情满怀、才思敏 立即提笔挥毫,不但一气呵成,且势如奔马, 捷,立即提笔挥毫,不但一气呵成,且势如奔马, 完成了千古不朽的经典作品——《兰亭集序》。 完成了千古不朽的经典作品 《兰亭集序》
瓿bù
流行于商代至战国。 流行于商代至战国。 器型似尊, 器型似尊,但较尊 矮小。圆体,敛口, 矮小。圆体,敛口, 广肩,大腹,圈足, 广肩,大腹,圈足, 带盖, 带盖,有带耳与不 带耳两种, 带耳两种,亦有方 形瓿。 形瓿。器身常装饰 饕餮、乳钉、 饕餮、乳钉、云雷 等纹饰, 等纹饰,两耳多做 成兽头状。 成兽头状。
仪狄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 明了酿酒。 吕氏春秋》 明了酿酒。《吕氏春秋》中 战国策》 说:“仪狄作酒”。《战国策》 :“仪狄作酒” 仪狄作酒 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 :“昔者 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 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 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 :‘ 酒而之国者。 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 绝旨酒” 绝旨酒”。
斝jiǎ
斝的形制较多, 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 圆形、方形两种, 圆形、方形两种,有的 有盖,有的无盖; 有盖,有的无盖;口沿 上有一柱或二柱, 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 蘑菇形、 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 腹有直筒状、 式;腹有直筒状、鼓腹 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 有的是扁平素面, 种;有的是扁平素面, 有的用兽头装饰; 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 平底、圆底;足有三足、 平底、圆底;足有三足、 四足、锥状空足、 四足、锥状空足、锥状 实足、柱形足等。 实足、柱形足等。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因此, 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因此,百姓 都很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 酒仙” 都很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酒仙”。 为了称颂这位伟大的诗人,古时的酒店里, 为了称颂这位伟大的诗人,古时的酒店里,都 挂着“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流传至 挂着“太白遗风” 太白世家”的招牌, 今。
觚gū
盛行于商周时期。 盛行于商周时期。造 型为圆形细长身, 型为圆形细长身,喇 叭形大口,侈口, 叭形大口,侈口,细 圈足外撇。 腰,圈足外撇。抓身 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 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 于近圈足处用两段靡 棱作为装饰。 棱作为装饰。
彝
大型盛酒器, 大型盛酒器,并作为 礼器以其显赫的地位 和精美的造型著称, 和精美的造型著称, 为酒器中所谓的“ 为酒器中所谓的“庙 堂之器” 堂之器”。与鼎合称 鼎彝” “鼎彝”。
借酒消愁的一代才女: 借酒消愁的一代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留存到今 天的词作中有 50%与饮酒有关。 与饮酒有关。 与饮酒有关 她常常以酒助兴 赋诗、 赋诗、抒闺阁之 寄思夫之愁、 愁、寄思夫之愁、 消亡夫之痛、 消亡夫之痛、浇 国仇家恨等等。 国仇家恨等等。
一、中国酒的起源与发展
• 杜康造酒说 • 仪狄造酒说 • 上天造酒说 • 猿猴造酒说
“竹林七贤”中的刘伶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因嗜酒、豪饮而闻名于世。 因嗜酒、豪饮而闻名于世。刘伶是 西晋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 西晋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传说 他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其人豁达洒脱, 他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其人豁达洒脱, 放浪形骸,不拘礼俗。当时流行一句话: 放浪形骸,不拘礼俗。当时流行一句话: 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 “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 他的一生与酒同在。 他的一生与酒同在。他才气过人非同一 从不随意与人交往, 般,从不随意与人交往,但自从认识阮 嵇康之后便认定为知己。 籍、嵇康之后便认定为知己。积毕生之 愿写下了著名的《酒德颂》 愿写下了著名的《酒德颂》。
中国酿酒的历史是十 分久远的, 分久远的,大约五六千年 前我国已开始酿造果酒和 乳酒。公元前13世纪— 13世纪 乳酒。公元前13世纪—12 世纪的商周时代, 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人 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 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 始大量酿制黄酒(米酒), 始大量酿制黄酒(米酒), 已有了饮酒习惯。 已有了饮酒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