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酒文化比较2
谈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谈中西方酒文化差异中西方酒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有着许多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从酿造方法、饮用习惯、礼仪准则以及文化象征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西方酒的酿造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酿酒历史悠久,采用的主要酿造原料是大米,而西方则主要使用葡萄。
中国的酒主要有白酒、黄酒、米酒等,而西方文化中则主要有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等。
此外,在酿造过程中,西方文化更加注重陈年和发酵过程,酒的质量也借助于时间来证明,而中国酒文化更注重传统手工酿造和酒的风味。
其次,中西方对待酒的饮用习惯不同。
在中国,饭桌上的酒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所有的宴会或聚会都需要敬酒,而且酒杯一满一定要一饮而尽,代表尊重和欢迎。
而西方则更加注重品味和享受,通常会在餐前或餐后畅饮小酒,或者和朋友在酒吧聚会。
此外,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酒可以帮助人们交流和沟通感情,而西方文化中酒常常视为一种放松和解压的方式。
还有,中西方对于饮酒的礼仪准则存在差异。
在中国,尤其是商务环境中,敬酒是表示尊重和礼貌的一种方式。
敬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例如在敬酒时要使用两只手,酒杯要比对方的低一些等。
而在西方,敬酒的方式相对简单,通常只是轻轻碰杯,并且饮酒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是否饮用。
最后,中西方酒文化在象征和意义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酒是一种寄托情感和表达感激的方式,它代表着团圆、友谊、庆祝和喜悦等象征。
而在西方,酒通常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的一部分,具有放松和享受的意义。
总的来说,中西方酒文化在酿造方法、饮用习惯、礼仪准则以及象征意义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酒文化也相互融合并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

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哪些区别?这个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欢迎大家分享。
1、中国人喝酒,必须得有口吃的中国人喝酒,不一定要上酒桌摆酒席。
我爸就习惯在家里吃午饭的时候一个人喝那么几盅,不管家里是煮粥还是吃面条。
他总是把下酒菜就着酒一起下了肚,才去厨房盛真正的食物。
这时候下酒菜没有口猪蹄儿肘子的,也得来点儿瓜子儿凉菜,我爸尤其喜欢花生。
他本来是个非常利索的人,吃家常饭永远用不了十几分钟。
但他总能趁剥着花生喝着酒这个不慌不忙的劲儿,问我点儿学习和工作上的事,我们还能前言不搭后语地侃一会儿。
喝口酒,夹一筷,咂摸咂摸嘴,是一种中国人喝酒的行为习惯。
长辈跟我说过,出去跟别人应酬喝白酒,喝一口酒,要吃一大口肉,再吃一口菜。
据说这样可以让肉里的油脂稀释一些酒精,缓解喝醉的节奏,想必是劳动人民在酒桌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啊。
2、中国人喝酒,还是得有人陪着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一个人喝酒没意思。
如果你是一个人在中国的酒吧喝酒,很多人会觉得你形单影只,喝的酒是闷酒,在美国就不同了,一个人去酒吧这种事太常见了,因为碰艳遇这种事还是单枪匹马比较有胜算。
每次回老家,逢年过节哪怕是不喝酒,长辈们喝酒的时候也会让我拿一杯果汁或者可乐坐在旁边陪着。
而且在中国,不管南北,似乎酒场儿还是多少有个叫人的讲究的:比如说两个人想晚上在餐馆里坐下来谈点儿事儿,但是往往这两个人的局就变成了好几个人的局,多的这几个人谁也不认识谁,但互相喝了一杯之后好像就熟了,谁都能敞开心扉大胆地侃,从天到地,从古至今,从你到我再到我小姑子的姨妈的初恋男友的老婆的小学老师她邻居的大外甥。
好像喝一顿酒就又看了一遍人生百态一样。
也许出了这个餐馆的门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我跟他喝过酒”,好像也算是除了“朋友圈点赞”之外的另一种新兴的人际关系。
3、中国人喝酒,每一口都得仪式性的“走”一个美国人喝酒没什么仪式,几个好友去酒吧会一人要一杯啤酒,大家刚开始凑在一起cheers一下,接着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各自喝各自的,随便聊些什么,啤酒就像是饮料一样,有的喝的快,有的喝的慢,没人计较也没人督促。
中西餐酒文化比较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很显然,吃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餐桌酒水礼仪也逐渐成为人们礼仪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吃已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问题,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从中体现更多的是文化内涵。
餐桌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时间,成为人生大舞台的精彩缩影,形形色色的剧情不断呈现。
合适的餐桌举止很可能为你带来信赖一生的朋友,成功辉煌的事业,甚至美满幸福的婚姻。
而各个国家对酒水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本文章就是来对这样的差异进行分析理解。
关键词:酒水,礼仪,文化,差异,目录一、酒水的礼仪不同 (4)(一)选酒及取用 (4)(二)酒和菜的搭配 (4)二、中西方文化的礼仪不同 (5)(一)进餐气氛不同 (5)(二)宾客需求不同 (5)三、酒水文化一些其他的不同 (5)(一)斟酒方式不同 (5)(二)酒的存放 (6)四、总结 (6)酒,不仅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也是各个民族认同的民片,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最好抓手。
酒不断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对饮酒文化越来越讲究。
如今西方的饮酒文化越来越深入我们国民的心,我们甚至喜欢上了西方的饮酒礼仪文化,以此为高雅。
而我们应该好好的深究下中西餐酒水文化礼仪之间的差异,这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而中西餐酒水文化礼仪之间的比较,主要是从以下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的。
一、酒水的礼仪不同(一)选酒及取用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
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中国,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
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轻易醉。
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
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
西餐却不同,它的用酒是要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从古至今,历代朝代都少不了酒,酒文化历史悠久,然而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酒文化也有所差异。
一、酒种的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上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它历史悠久,至今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
中华文明产生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壤肥沃,五谷粮食产量大,品种多,自然成了酿酒的原材料。
而西方的希腊,是地中海气候,适合葡萄的生长,因而以葡萄酿制的葡萄酒自然而然的成为西方人的主要酒种。
有以上的对比,地域和气候的不同造就酒原料的不同,从而造成酒种的不同。
二、饮酒礼仪的不同。
从饮酒礼仪上看,中西方酒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人饮酒着重的是人,要看和谁喝,喝的是气氛。
在农村,因为桌子是方形的,酒席是要讲究座位,什么人坐什么位置,都有严格的标准。
敬酒时,要看情况敬酒,一般是先敬长辈再晚辈,先重要后次要,至于是先敬长辈再敬重要的,这就要看什么场合了,有时人们会为座位和敬酒次序而闹得不和谐。
喝酒时要讲究先干为敬。
相比农村,城市的没有这么多规矩,但也是会因人而饮,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要主动敬酒。
喝酒时是不亦乐乎的,劝酒比较严重,因而气氛活跃。
显然,中国酒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人的尊重放在较重要的位置。
而西方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对酒的尊重。
品鉴葡萄酒要动用各个感官去享受。
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再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再喝较长年份的酒,逐渐深入的享受酒味的变化。
而对酒器的选择,也是围绕着如何让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
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三、饮酒目的的不同在中国,饮酒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谈生意时要喝酒,请客吃饭要喝酒,所以在中国,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其他作用。
酒文化之中西对比

第2期(总第75期)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No.2至Q!Q生2旦』型旦型』塾型些些垡塑兰些些嬖堑圣一::一:一一些::!Q!Q酒文化之中西对比口曲晓慧f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l摘要: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的酒文化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了解和掌握中西方在酒史、酒器、酒礼及酒德等文化方面的不同。
有助于人们从更深层次了解不同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酒文化;酒史;酒器;酒礼;酒德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350(2010)02—0103—02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节日庆典、亲朋聚会,还是国家首脑相见,似乎都离不开酒。
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酒文化是与酒有关的物质的(含生产技术)、精神的(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习俗等行为的现象的总和;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消费,尤其是酒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酒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也均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畴”。
酒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与文化一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在中西方呈现出其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民族特性。
本文仅从酒史、酒器、酒礼及酒德四方面对中西方的酒文化进行粗浅的对比。
一、酒史对比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关于酒的历史起源,众说不一,但它至少是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不断发展的。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另一方面,它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酒文化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酒文化酒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人类共有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的酒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本文分别从酒的含义、酒字的演变、独特文化意义词等语言方面入手,对酒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并进一步探索造成种种差异的原因,发现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属于形象思维;西方则属于抽象思维。
通过现象及原因分析,达到对两种文化的深刻认识,以期促进跨文化交流。
酒文化;中西方;语言;分析一、语言差异(一)酒的含义酒,在中国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时珍指出: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气行血,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身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汉代人焦言寿在《易林》中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酒激发人们心中强烈的情感,为此便有了褒贬不一的称呼:天禄、欢伯、水等。
关于汉语“酒”字的来历,有这样一种说法:杜康造了一种饮品,一位老者告诉他,九天之后的酉时(今日的十七点到十九点),在村口找经过的三个人,各要一滴血,加入其中,这样饮品才会更加完美。
杜康按照老者的吩咐,傍晚前来到村口等候。
说明缘由后,分别向书生、侠士、傻子要了一滴血。
回去后将三滴血混入原有饮品中,果然创造了绝世饮品。
为了纪念这一传奇,杜康决定把它叫做“九”(等了九天),字形则为“酉时”的“酉”加上“三滴血”,也就是现在看到的“酒”。
在英语中,酒被公正客观的诠释着:用粮食、水果等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
(二)酒的演变在小篆里,酉写作,本来的意义是酿酒的器具,下面是个缸,缸里有原料,刚上面有个盖和搅动器,这就是今天的“酉”字,也就是“酒”的前身。
后来这个字慢慢演化。
因为爱喝酒酒的人比较多,但供酒的偏少,大家最后找一个能够拿酒给大家过瘾的人,于是大家都高兴了,说这个人好,在我们需要酒的时候,能帮我们,我们拥护他为我们的头,做――“(酋)”长。
拥护这个人要双手赞成,所以要“”。
这个字,表示两个手在推举“酋”。
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葡萄酿的葡萄酒。
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
在酒文化的核心上,中国视酒为工具,意不在酒;西方视酒为艺术品,意就在酒。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物产、原料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的不同。
关键词:酒文化;饮食文化;中西文化比较酒作为一种饮品,得到大多数中外人士的满腔热爱。
唐代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诗中理直气壮地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1]。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酒文化,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和西方所创造的酒文化是有许多差异的,这里仅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1酿酒原料与酒品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黄酒、白酒,习惯上称作粮食酒;西方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白兰地等,不妨统称作葡萄酒。
中国地域广大,气候温和,有许多良田沃土,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农业发展极快,很早就成为农业大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便大量用粮食酿造出很有中国特色的白酒、黄酒。
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酿酒原料主要取用北方所产的小麦、高粱和粟等;从宋代开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酿酒原料则主要取用江南等地大量出产的稻谷。
如果把酒划分为发酵酒、蒸馏酒和混配酒三大类,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酵酒的黄酒和属于蒸馏酒的白酒用的是五谷杂粮,属于混配酒的露酒、药酒又大多以黄酒或白酒为酒基摘要: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葡萄酿的葡萄酒。
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
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及中外酒文化对比

此外,在民间习俗中,酒也具有特殊的精神文化意义。在一些地方,家中有婴 儿出生时,会以白酒酿糟制作糟醅,称为“红蛋酒”,寓意着祝福新生婴儿健 康成长。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中,人们也会以饮酒的方式庆祝佳节,如春 节的守岁酒、端午的雄黄酒等。这些饮酒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寄托 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现代酒文化也在不断创新。新型酿 酒技术的应用、酒类品种的拓展以及饮酒环境的多元化等,都为酒文化注入了 新的活力。例如,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葡萄酒庄园、酒吧文化等,将酒文化与现 代生活紧密相连,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酒的精神文化意义
酒的精神文化意义深远,对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诸多文学作 品中,酒成为了抒发情感、寄托忧思的载体。无论是“对影成三人”的李白, 还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都通过饮酒表达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这种借酒 抒怀的传统历经千百年,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自古以来便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酒文化与酒 的精神文化价值,既体现了人类对于酒的热爱与追求,也彰显了酒在人类文明 中的地位。本次演示将围绕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展开探讨,以期增进人 们对酒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酒文化及其内涵
酒文化是人类在饮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涉及酒的历史、种 类、制作方法、消费方式以及与酒相关的诗词、歌舞、艺术等。在酒文化的发 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使得酒文化拥有 了丰富的内涵。
让我们一起珍视这份历经千年岁月洗礼而愈发醇厚的酒文化遗产,共同探索其 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内涵与新价值。
谢谢观看
结论
总的来说,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 既承载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展示了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背景下的文 化特色。通过对酒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 程,也可以更好地领略人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弘扬与创新酒文化也能为我们 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国家的酒器也有很多种,但不同 种类的杯子只是分工不同,如鸡尾酒杯, 白兰地酒杯,香槟浅碟杯,酸性酒杯,白 葡萄酒杯等。并无区别身份的功能。
中国: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西方: 醉翁之意就在酒
“葡萄酒——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
西方: 借酒纵欲
受酒神文化的影响 西方人喝酒方式往往是 牛饮,追求的是速醉、醉 昏,一种生命的狂欢与纵 欲, 英国作家福勒曾说 过,“溺死在酒杯中的人 多于溺死在大海中的”。
早在公元前 7 世纪,古希腊就有了“大酒神 节” 。
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
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
神狄奥尼索斯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 歌” 。
在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信徒 们在酒神颂歌的极大鼓 舞下,结队游荡,载歌 载舞,纵情狂欢,完全 坠入忘我之境,人的本 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 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 节,从古罗马、古巴比 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 都有酒神节的存在。
第三篇:中西方酒文化之异同
中国: 粮食酒
中国酿酒原料主 要有小麦、高粱和粟、 稻谷。
西方: 葡萄酿制酒
在西方众多的酒 中,最具特色、最著 名的属于发酵酒的葡 萄酒和属于蒸馏酒的 白兰地,它们用的几 乎是百分之百的葡萄。
“雅典的文明,建立在葡萄酒和橄榄油之上。”
在酒的酿造工艺 上,中国讲究料、水、 曲三者统一,采用固 态与半固态、复式发 酵方法。
西方主要以葡萄 为原料,重在讲究料 为核心、桶和窖为保 障,采用液态、单式 发酵方法。在葡萄酒 的酿造过程中,葡萄 起最重要的主导作用, 人的劳动则起到重要 的辅助作用。
中国酒器种类的繁多
不仅仅是因为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更是由于封建等 级制度的需要,通过不同 的酒器来代表不同的身份。 酒器就和古代官服一样被 分成三六九等,打上了等 级的标签。不同的人使用 不同的酒器,酒器的存在 完全就是为了辨别和突出 喝酒之人的身份。
特
威
级
士
白
忌
兰
地
(
XO
)
(三)混配酒 以酒精、蒸馏酒、酿造酒为酒基,加
入动植物性辅料、药材、矿物或其他食品 添加物,调制而成之酒,如鸡尾酒、力娇 甜酒 ( 甜酒 / 利口酒)、英国琴酒、味美 思酒(苦艾酒)等。
鸡
利
苦 艾
尾 酒
口
酒
酒
三、葡萄酒简介
葡萄酒是新鲜葡萄 的果汁经过发酵酿制 而成的一种酒精饮料。
中国人饮酒十分注重礼仪。酒礼就 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 为等,如“敬酒” 、“劝酒”。劝酒是
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 典型表现,但往往不被西方文化的人理解。
劝酒又有几种方式:有礼有节地劝客 人饮酒叫“文敬”即toast ;“罚酒”是 中国人“劝酒”的另一种独特方式。
西方也有自己的一 套饮酒礼仪。敬酒一般 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 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 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 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 以示敬意,但不一定喝 光,也从不劝酒。
但是可以提议祝酒,或 是为某人干杯。
二、西方酒的分类
(一)酿造酒 以谷类或水果类及其他含淀粉或糖份
之植物为原料,经发酵及储存陈熟而制成 之酒如葡萄酒、啤酒。
(二)蒸馏酒 发酵酒再经蒸馏提纯及储存陈熟而
制成之酒,酒精含量常在40。如白兰地 (Brandy)、威士忌(Whisky)、金酒 (Gin)、朗姆酒(Rum)、伏特加
(Vodka)。
中国: 酒中忘欲
历来中国人饮酒不是为了 狂欢,而是为了尽兴,旨在追求 进入一种微醺的醉境, 追求一 种“酒趣”。人们借酒只是为了 或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 发的情感,或忘却现世的烦恼, 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抒、 “牛饮”的方式,而是主张浅斟 低酌,适可而止。
第二篇:西方酒文化
一、西方的酒神文化
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相互 影响、相互交融。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 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是 狄奥尼索斯(Dionysus) 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 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 据传说,他是宙 斯 (Zeus) 和西姆莱公 主 (Semele) 所生的儿子
人类至少在距今 7500年前就已经开始 饮用葡萄酒了,多数 历史学家认为古代的 波斯(即今日伊朗) 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 国家。
在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酿造葡 萄酒的国家是希腊。3000多年前这一地区 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业已经发展到相 当高的程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 把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 卢(法国)人。与此同时,罗马人从希腊 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 并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
葡萄酒的分类
葡萄酒数量众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 样。但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1)根据葡萄酒的颜色分类,有白葡萄酒、 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白
红
桃
葡
葡
红
萄
萄
葡
酒
酒
萄
酒
(2)根据葡萄酒中含糖量分类,可以分为干葡 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 酒等4种。
解
王
百
朝
纳
半
干
干
红
白
葡
葡
萄
萄
酒
酒
卡 赛 特 半 甜 白 葡 萄
爱 思 冰 甜 葡 萄 酒
酒
(3)根据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分类,可以分为 静态葡萄酒和起(汽)泡葡萄酒两种。
诺
瓦
起
泡
葡 萄
香槟酒
酒
葡萄酒的鉴赏
手握着无色透明的 高脚郁金香酒杯,斟上 1/3杯葡萄酒,对着光 亮观察葡萄酒的色泽, 再从聚拢香味的郁金香 杯口闻一闻醇醇的酒香, 最后慢慢品酌。只有将 所有的嗅觉器官和味觉 器官都调动起来,才能 真正鉴赏和品味着这有 生命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