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建史

合集下载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旧石器晚期---相对定居、土窑中石器时代---部落居民点三个特点:有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显示社会等级辟邪与占卜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7000BC.-4000BC.---土地耕作者居民点,易碎不宜携带的陶器罐子装物,房子装人---采用容器形状,减少建材用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4000BC.-3000BC.---城市产生---城市革命,文字---城市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古埃及城市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西部为奴隶,东部南北分阶层贵族(北)和中产阶级(南)(死墙东南角墓地)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死者之城左岸、城市在右岸,神庙位于城中、西南向东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巉Chan岩)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HIPPODAMUS结构形式的雏形4、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两河流域城市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3000BC.建巴比伦城---650BC.建新巴比伦城---跨幼发拉底河两岸、矩形平面、双重城墙、内护城河设九门、高大的山岳台和神庙、狭窄的小巷、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东方贸易中心。

2500BC.-1500BC.史前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1000BC.雅利安文化的冲击、住宅与城镇建设的准则、罗盘定方位、按规定划分地块和街道、游行用地环城街、中央高起的STUPA (窣su屠婆)潘陀族的首府印特拉勒斯特和枯鲁族的哈斯底那波勒按照天堂的美好愿望修建城市古希腊的城市自然与文化背景古典文化先驱、欧洲文明摇篮、影响2000多年多岛多山、土地不富饶、盛产大理石、气候宜人、以海上霸权为基础的外贸型奴隶制商品经济多神教、崇拜人本身、人神同形、实用主义宗教四个历史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古典时期为古希腊文化的代表爱琴文化的代表---克里特岛与迈西尼岛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村镇,叫城邦国家。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外全套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外全套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讲稿第一篇最初的城市---奴隶制社会的城市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第一节古埃及社会背景一自然条件二历史分期分为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bc2400年)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bc1580年)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bc1150年)晚期(公元前1150—bc30年)三宗教哲学埃及的奴隶制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而来。

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厂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

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并实行政教合一,国王为“法老”。

认为人在现实世界是极为短暂的,而人死后,灵魂是永生的,要在千年之后复活,死后的世界是永存的。

四其他发展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并学会了组织几万人的劳动协作。

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美术、文学等均达到教成的水平。

这些成就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古埃及城市概况一孟菲斯古城1孟菲斯古王国第一王朝的首都●白色城墙●法老金字塔、神庙等建于城外远离城市的沙漠边缘●第三朝裘萨的墓地与城并驾,有建筑师的参入●死者之城比生者之城永恒2伊套城十二王朝的首都●城墙与城壕二卡洪城建设时间:12王朝,公元前2000多年长方形,380x260米城市职能:一是认为维修金字塔而建,一是认为通往绿洲的交通要道城市功能分区:奴隶居住区、贵族区、商人及手工业者等中产阶级住区城市防御设施:砖城墙,城内分区死墙城市交通路网:棋盘式,奴隶居住区的主路8—9米宽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有集市阶级差异---占据城区的风向优劣区位,建筑密度大小产生原因—建金字塔/开发绿洲三第比斯城生者与死者之城---古埃及中王国与新王国时期(BC1085--2040)(鲁克索与卡纳克神庙已经建在城中,死者之城与生者之城不再离的太远)死者之城规模不亚于生者之城,重视,同时也促进生者之城的繁荣生存。

与金字塔不同,出现山陵崖墓。

城市自然环境: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尼罗河两岸城市用地规模:9x6公里城市人口规模:盛时10万人城市空间布局:很长中轴线由西南往东北贯穿四阿马纳城人性与生活化的城市---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首都阿玛纳城,尼罗河沿岸,自由布局,宫殿、行政建筑与其他用地结合紧密。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是明朝的都城之一, 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
一。
明南京城选址在今南京市中部 ,地势较高,有利于城市排水
和防洪。
明南京城规划布局严谨有序, 街道呈棋盘状分布,建筑风格 独特,城市风貌优美。
明南京城的建设体现了明朝的 繁荣昌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 蕴,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又 一杰出代表。
用自然屏障,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总结词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如唐长安城采用严格的棋盘式布局, 主干道宽阔平坦,次干道纵横交错,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此外,城市还建有驿站、码 头等交通设施,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这些措施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区域交流。
管理制度不健全
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相对简单,缺乏有 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规范城市 发展和管理。这导致城市管理混乱, 难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管理手段落后
古代城市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 管理方法和工具。城市管理者往往依 靠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管理,难以应 对复杂多变的城市问题。
06 总结与展望
城市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 不同历史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一些 大城市发展迅速,成为政治、经济和 文化中心,而许多小城镇和乡村地区 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
古代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大多数城 市都兼具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功 能。这种多功能性导致城市发展缺乏 专业化和特色化,不利于城市的长期 稳定发展。
03 典型城市案例研究

中外城建史

中外城建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篇古代部分绪论一、城市的起源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固定的居民点;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期;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二、城市概念的变迁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城廓——城郭:城墙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4、现代城市的定义:*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要求相对集中*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有继承和延续文化传统的使命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原始居民点的特点:1、选址原则:(1)择高而居,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2)临近自然水源,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3)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地。

2、布局特征:(1)规模普遍较大。

原始的居民点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一般规模较大。

(2)村落平面形状复杂多样。

以方形、长方形居多,也有一些圆形的。

(3)功能分区。

分区较为简单,首先有住宅区与墓葬区之分,还有手工业区(一般为制陶器,相应有窑地)。

城内没有“市”,商业贸易尚未形成。

4)建筑布局。

为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即公共建筑),周围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着大房子。

(5)防御设施。

如壕沟、夯土墙、石墙。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中外城建史 · 精华资料》.

《中外城建史 · 精华资料》.

1.城与郭,城与市的区别,春秋时期的城郭关系城与郭:1.城在郭内,或郭比城大。

(内谓之城,外谓之郭)2.城郭均是防御性的3.此时已有阶级分化,贵族阶级住在城内,普通百姓居住在城外郭内城与市:1.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是城2.城市经济不同于农村居民点的经济,私有制产生后,需要防御城垣保护私有财产3.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分开,需要有专门的固定场所交易春秋时期的城郭:春秋时期的都城一般都有城郭之分。

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大都;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

城是贵族王室,郭是普通住宅,城中一般有王宫,修筑在人工高台上以示权威3. 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题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作用2005背景:伦敦人口不断集聚,需要疏解伦敦中心地区的工业和人口。

规划要点:规划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结构,在交通组织上采取放射路和同心环路直交的道路网,建成区内绿地成网,增加绿化,区外绿地楔状插入市内,重点绿化泰晤士河岸,在半径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而外划分为内圈、近郊圈、绿带圈和外圈。

内圈:改造和恢复功能,降低密度近郊圈:建设良好的居住区,空地尽量绿化绿带圈:宽约8公里,制止城市向外蔓延外圈:疏解伦敦过剩人口。

借鉴:大伦敦规划的绿圈,严格限制建设,在限制城市任意蔓延的同时,保证了伦敦整体的绿化环境。

我国新城规划过程中,往往不注重对于城市规模和城市环境绿化的控制,规划的实施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城市的过度蔓延和无序发展。

大伦敦的绿圈规划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大伦敦在实现一系列目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新城并没起到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城市周围交通负荷,对于我国新城规划来说,更应该重视对于新城的发展和经营,在产业结构上和中心城市形成互补,从而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同时重视联系中心城市的交通规划。

15. 1967年后第三代新城代表:密尔顿•凯恩斯规划目标:1) 建立一个可以提供多种就业,自由选择住房和服务设施的城市2) 建立一个平衡的社会,避免成为某一阶级的聚居地3) 有便捷的交通4) 社会生活,城市景观能吸引居民5) 公众参与,重视规划的灵活性6) 使规划具有经济性,利于高效的运行和管理特点:1) 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结合,没有明显的分区2) 活动中心设在环境区边缘3) 交通系统的高效性,采用最经济的1公里间距的棋盘式布局4) 突出的景观效果,具有田园城市风貌2. 秦咸阳(1)营建背景:时代背景:①无序到有序的转型时期②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城市背景:①战国秦都为基础②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八水环抱(2)营建特点:①打破传统的集中封闭形制约束,扬弃旧有的城廓配置观念(秦咸阳并非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城市综合区)②发展郊县的办法取代传统的外廓功能③天体观念贯穿城市建设之中(3)历史意义:开创封建社会京城京畿有机结合的规划体制(京城的区域规划体制)3. 汉长安——杨城延(1)修建过程:①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中外城建史古代市城建设史

中外城建史古代市城建设史
城市社会制度
古代城市的治理制度主要包括官府管理和自治两种形式。 这些社会制度对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城市文化
01 02
城市文化特色
古代城市的建筑、艺术和文学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城市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城市文化交流
文化繁荣
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伟大的 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经济发展
城市成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中心,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得到了 迅速发展。
古代城市的衰落
战争破坏
频繁的战争和劫掠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城市逐渐衰败。
经济衰退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衰落,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城市规划原则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规划注重宗 教和防御,强调城市的封闭性和
安全性。
城市布局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布局通常以清 真寺和城墙为中心,街道狭窄,形 成封闭的城市空间。
典型城市
耶路撒冷、伊斯兰堡等古代中东地 区城市是城市建设的代表,其建筑 风格和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宗教色 彩。
03 古代城市经济与社会
城市交通规划
古代城市的交通规划对现代城市交通发展有一定启示,如道路网络布局、交通节点设计等 ,有助于现代城市解决交通拥堵和出行问题。
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景观设计
古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园林 、建筑、雕塑等艺术元素的运用,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
灵感和借鉴。
城市生态保护
政治条件
政治稳定、政策支持等 政治条件对于城市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 况、贸易往来等经济条 件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基

中外城市建设史(全套课件595P)

中外城市建设史(全套课件595P)

3、大约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农 业已较为发展,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生活有了较为可靠的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们便 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屋,从而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
第一节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及其特征
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小结:城市产生以后,人类的聚落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城市逐渐 形成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以外的广大聚落逐 渐转化为乡村,人类社会从此出现了城乡差别。在城乡矛盾之中,城 市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推动着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第一节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及其特征
二、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5、原始居民点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这些固定居民点即初步具有 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和剩余产 品集中等。 这种居民点还没有分化成为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性质的居 民点。当时生活虽然有了保证,但是还没有剩余产品及私 有制,也还没有交换和商业,因而也就没有固定交换场所 的市。


第二节 中国城的产生
二、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3、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
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 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成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频繁的战争,也促使防御工事城墙沟池的产生,从而促进城市的 产生。

第二节 中国城市的产生
一、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1、根据现有史料和考古实物证明,我国最早的城市是产生于距今 4000多 年的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2、如果把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间与国外城市相比较,也是差不多的,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 国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 物,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的社区中。‛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 老的城市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 世纪。‛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1、殷商时代城市:郑州的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2、安阳殷墟,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印证并被考古发掘证实的都城遗址。

3、周代都城:西周:丰,镐二京东周:洛阳4、《周礼考工记》为春秋战国时期所做意义: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制度。

5、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城市燕下都赵邯郸城齐临淄城曲阜鲁城郑韩故城淹城城与郭的形式并列分离镶嵌式包围并列三道城墙6、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特点:以政治中心为主,主要是诸侯国的都城。

7、秦朝都城咸阳:象天法地思想。

8.、三国至南北朝的城市体系:城市发展总的趋势表现在北方中原地区的残破以及江南及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9、曹魏邺城规划意义: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区分开,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10、三国到南北朝时期城市特征体现为南升北降。

以建康为代表(第一个不规整的都城)11、隋唐长安城:总体规划布局:是曹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兴起的都城,在规划布局上总结了过去的优良传统,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建造,成为我国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

(由宇文恺规划)12、唐朝的商业城市:广州,扬州,汴州(最大的三个),,,,,益州,洪州13、宋朝都城:北宋开封南宋临安(第二个不规则城市)14、规划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2)御街千步廊3)街坊制代替里坊制——“城市革命”4)城市管理完善15、宋代平江府作为地区军事政治中心的府州城市,其特点之一是在城市中心有筑有城墙的衙城。

16、宋平江府城图价值: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

这张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地反应了但是中国城市的面貌,并未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城建史》模拟1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我国古代的瓦最早出现在时期。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出自3、我国最早的居住单位是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朝代5、宋代平江府有三套城,他们分别是:、。

6我国最早的石刻城市平面图是7、古埃及人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对死后的栖身之地都比较看重,所以大多数城市附近都有座8、古希腊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是古希腊文化和城市建设全盛时期。

9、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10、古代中国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古罗马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阿拉伯国家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11、罗马市政广场的作品。

12、在古代西亚和波斯城市中,由各种城市设施---商业、作坊、仓库、衙署、庙宇等共同组成的城市中心我们称为13、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14、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15、雅典宪章的主旨思想是(本题2分)。

16、工业城”最独特的贡献在于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瓦子出现在中国的什么朝代( BBDBA DDBAB )A西周 B北宋 C元朝 D明朝2、印度昌迪加尔城是()作品A米开朗琪罗 B柯布西埃 C密斯凡德罗 D翁温和帕3、下列那些构筑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A马面 B角楼 C翼城 D钟鼓楼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在()时期改建的A、文艺复兴运动B、巴洛克时期C、法国古典运动时期5、我国唐代边远地区把马面用做仓库用途的城市是()A、统万城B、高昌城C、交河城D、北庭城6、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镇()A、汉口B、佛山C、朱仙D、武昌7、中国近代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集中的城市是()A、南通B、济南C、嘉庆 D无锡8、最早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是()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巴比仑D、古希腊9、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A、市中心设置广场B、密集的道路网C、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D、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10、、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广场是()A、罗马市政广场B、圣马可广场C、波波罗广场D、巴黎星形广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分布的特点?2、简述我国古代商市的发展过程。

3、简述中国近代城市衰败的原因?4、比较分析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法国古典主义各有什么特点?5、简述田园城市理论的意义。

6、简述雅典宪章的内容。

7、简述工业城市的内容:8、简述明清时期边防城堡与一般州县布局的差别四、绘图题(共计10分)绘出我国古代城墙防御体系简图,并注明每个构成部分的名称(至少5个)五、论述题(共计15分)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是遵循周代王城的建设制度吗?它是我国唯一的城市建设制度吗?请举例说明。

《中外城建史》模拟1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25分)1、西周2、《周礼·考工记》3、闾里4、秦5、衙城、子城、府城6、平江图7、死者之城8、古典时期9、市政设施(或者给水设施) 10、宫城、广场、清真寺、教堂 11 、米开朗基罗 12、山岳台 13、盖迪斯 14、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15、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16、城市的功能分区与适度的分离二、选择题(10分) BBDBA DDBAB三、简答题(40分)1、我国早期的城市主要是在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与农业的关系比较紧密,因此早期的城市大都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域。

这个时期北方的的蒙古、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过的是游牧生活,很少有城市;长江、珠江流域雨量充沛,但是地面潮湿多虫,大部分地区都未开发,城市数量很有限。

秦汉以后商业的发展,和海外的商业贸易活动的增加,同时因为战乱而使经济中心多次江南转移,所以这个时期城市的分布主要是在江南的河网地区,以及北方靠近大运河的地区。

同时民族的大融合使边远地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也有所发展。

2、市的产生是因为产品的剩余、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交换产品的简易场所,这些场所大都靠近水井旁,故称为市井。

从秦代开始产生集中的市;隋唐时期出现了商业与手工业结合的局面,前为店,后为坊,并且形成了封闭的市肆场所;宋时由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封闭的市肆制度,商业与交通干道相结合形成了商业街道,并且产生了以娱乐为中心的商业街;到明清时期,庙会也成为商业的中心。

3、中国封建经济城市兴起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本身具备重要的交通地位,或者是有兴盛的手工业,商业,或者是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等因素。

所以一旦这些优越条件失去、被替代,或者是政治中心的迁移,就经不起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的冲击,城市必然衰败。

4、①“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地位,在上层建筑领域中,借助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从而确定自己的文化,这个运动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②“巴洛克风格”是罗马教会掀起的建筑风格,它的目的是采用一定的手法再教堂中制造神秘迷茫同时又要标榜教庭富有的珠光宝气气氛。

③“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是法国国王为了巩固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倡象征中央集权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文化。

它要求城市在整体布局上、建筑平面和立面造型上讲究轴线对称关系、主从关系。

以及布局要突出中心建筑。

5、1)、进步性:提出了通过限制大城市规模来控制大城市恶性膨胀问题;通过在大城市中布置大面积的绿化带来改变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中心设置公共活动场所,满足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工业区,铁路干线放在城市边缘地带,避免干扰城市。

2)、霍华德没有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本质,资产阶级不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毫无利润可赚的绿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更不会对城市人口进行疏散6、大纲指出现代城市的建设应该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大纲指出城市应该按照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大纲指出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因素,应多从人的需要出发,住宅区应占用城市最好的地区;对于工作来说,应缩短与居住区的距离,增加绿地来满足人们室外游憩的需要,对于交通来说,应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商业、住宅避开城市交通要道;大纲还提出在城市发展中,注意对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物的保护。

7、1)城市应该接近原料产地,能源是城市中重要成分,交通运输应与工业密切配合。

2)组织城市功能用地时,应把交通,工业、居住、文娱活动分开,使之互不影响。

3)提倡新建筑形式,主张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建设城市。

四、绘图题(10分)略:五、论述题(15分)略:中外城建史》模拟1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在我国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是。

2、我国木架结构建筑走向成熟时期是朝代3、在北宋出现了是我国最早以娱乐为主的服务行业的通称。

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朝代5、帝国主义占领上海后,中国传统的三合院演变成为住宅。

6在中国近代历史中,青岛属于城市,上海属于城市。

7、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是时期建造的8、古罗马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其中是古罗马城市建设全盛时期9、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10、主张城市分散思想的理论有霍华德的、马塔的和赖特的。

11、元大都的建设,与以前历代帝王都城有所不同是因为增加了新的城市设施是,从而美化了城市环境。

12、近代“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4会议的主题是。

13、维特鲁威的着作详细的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经验14、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

15、雅典宪章的主旨思想是。

(本题2分)16、马丘比丘宪章的主旨思想(本题2分)。

17、有机疏散理论提出的思想是(2分)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最早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的城市是()A伦敦 B彼得堡 C巴黎 D华盛顿2、罗马市政广场是由()主持设计的A米开朗琪罗 B柯布西埃 C密斯凡德罗 D盖迪斯3、着名的圣马可广场位于下列那座城市中:()A威尼斯 B君士坦丁堡 C罗马 D佛罗伦萨4、下面哪个城市宫城位于城市的南部()A曹魏邺城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明清北京5、中国春秋时期()城市人口最多A、赵邯郸B、燕下都C、齐临淄D、郑韩故城6、下列不属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重要的港口城市的是()A、上海B、广州C、泉州D、扬州7、厢---作为地区单位最早出现在()时期A、北宋B、南宋C、元代 D明代8、雅典卫城是希腊()时期建设的。

A、马时期B、古风时期C、古典时期D、希腊化时期9、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广场是()A、罗马市政广场B、圣马可广场C、波波罗广场D、巴黎星形广场10、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A、市中心设置广场B、密集的道路网C、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D、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比较分析唐长安、宋东京两个城市布局的特点。

2、简述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河流的关系。

3、请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帝国主义独占城市的共同点。

4、简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

5、简述文艺复兴期间圣马可广场的艺术成就。

6、简述田园城市理论的意义。

7、简述带形城市的意义8、请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含义。

四、绘图题(共计10分)简单绘出唐长安城城市布局示意图(标明主要城市组成地区名称)五、论述题(共计15分)分析比较《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各自对当时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外城建史》模拟1试卷B答案一、填空题(25分)1、商城2、汉朝3、瓦子4、秦5、里弄6、帝国主义共占城市7、新巴比伦王国8、帝国时期9、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 10、田园城市、带形城市、广亩城市11、中心阁 12、“功能城市” 13、建筑十书 14、盖迪斯 15、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16、人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综合空间17、适度的集中、均衡的分散二、选择题(10分)CAACC AACBA三、简答题(40分)1、1)唐长安城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影响到城市布局。

长安城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原则,宫城、皇城居中在城市最北面,其它设施则按照封建礼制顺序布局。

道路是规整的方格网状系统,有集中的市,市和坊都有封闭的坊墙。

2)宋东京城的布局主要立足点在促进商业的交易,所以城市总体的布局没有严格按照儒家思想的学说。

除了皇城、宫城内部布局采取轴线布局,外城的布局比较自由,大街道一般都与商业结合,形成商业街,有集中的市,也有分散的商业街道,市和坊无坊墙。

2、答:城市的产生是在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后,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才出现了以交换产品的场所-市。

所以早期的城市是从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