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阅读答案
钟晗《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钟晗?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提起红树林,可能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它的作用却丝毫不因受关注程度低而减弱。
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生长于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
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唯一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了海岸森林的脊梁作用,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兴旺,因此它能吸引大量鱼、虾、蟹等生物来此觅食栖息,繁衍后代。
此外红树林区还是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生产繁殖的场所。
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其中又以东亚的较为繁茂。
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海岸。
其中广西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3强。
在太平洋西,无论是种类还是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美丽的红树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更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的表达。
调查研究说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还有159种变种的藻类。
红树林对人类也具有巨大生态效益。
由于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兴旺,能牢固扎根于海滩淤泥中,形成一道与海岸线平行的天然屏障,故可有效抵御和降低自然灾害对堤围的危害。
据专家们保守估计,中国红树林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每年23.7亿元,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直接和间接价值没被计算的在内,如景观生态价值、湿地系统营造价值、风险及污水去除价值、降低赤潮发生频率、自身药用价值、经济用材价值等等,如果这些工程均被科学地计算在内,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将大大提高。
因此,红树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珍贵财富。
可就是这样一个海岸守护神,仍然没有摆脱被人类破坏的命运。
东南亚可谓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状况也令人担忧。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地区的独特植物群落,它们生长在海水和淡水的交界处,是海岸线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红树林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们能够在盐分浓度高、水深变化大、土壤贫瘠等恶劣条件下生长,为沿海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树林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
首先,它们能够稳定海岸线,防止海浪侵蚀和风暴潮的侵袭。
其次,红树林能够净化海水,吸收废水和污染物,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此外,红树林还是许多鱼类、贝类、虾类等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红树林的面积在不断减少。
一些地区的红树林被砍伐、填海、开垦,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海岸线退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污染物的排放也给红树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让红树林在沿海地区继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
1.在文中,“厄运”指的是战争的威胁和危险。
XXX知道自己可能会面临死亡,但仍然选择留下来,与家人一起面对“厄运”。
2.从画线句子可以看出侵略者的残忍和傲慢。
中尉厉声喝道,夺回烛台,不允许XXX使用灯光,这表现出侵略者的霸道和不顾他人生命安全的本性。
1.请问这篇短文的主题是什么?2.文中提到了哪些关于马的知识?3.马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怎样的地位?4.你对马有什么样的了解或感受?答案:1.马2.马的起源、马的特点、马的品种、马的用途等。
3.马在人类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战争工具,还是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同时也是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中的重要角色。
4.回答因人而异。
在山间高高地耸立着,它们是这里的标志。
它们的树干笔直,枝叶茂密,像两个巨大的伞盖,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舒适。
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在松树下休息,或是在树荫下聊天、嬉戏。
在松树下,人们会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宁静和安详,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被树荫挡在了外面,只有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放松。
《红树林》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

《红树林》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2分)红树林①红树林,顾名思义应是“红色的树林”。
然而,当人们走进红树林时却发现,这里的树全是绿色的。
难道红树林名不副实?其实红树林是外表不红而“心”红。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构成,这些植物的树千里富含单宁旦表皮破裂,单宁与空气接触氧化后,树就会变成红色。
红树林之名便由此而来。
②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湖间难涂上。
为了在海浪的袭扰中占有“一席之地”,红树植物练就了许多“独门绝技”。
③红树植物具有动物一样的胎生习性。
在春秋两季完成开花结果后,红树植物的果实并不急着落地发芽,而是继续在母树上生长,萌生出胚轴,胚轴成熟后才会离开母树,散落到海滩上,遇到适宜的环境,便会扎根发芽。
④由于生长的海岸环境风浪大,土壤泥泞松且厌氧,为能“立足”,红树植物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
为抵海浪的冲击,它们从树干基部长出支柱根。
支柱根牢牢抓住地面,使红树植物在风浪摧残中屹立不倒。
为呼吸到足够的氧气,红树植物“绞尽脑汁”,让部分根出土壤,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呼吸根。
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部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提高了的氧气和水分的输送。
⑤为了能在海水中生存,大多数红树植物都拥有“拒盐”的本领。
它们的根系通过构建特的“半透膜”体系,将海水中的盐分自动过掉,直接从海水里吸收淡水。
还有一些红树植物是通过叶片的分泌腺体,将含盐水液排出体外,待水分蒸发后,叶片上会析出白色的盐晶体,这种现象被称为“泌盐”。
⑥作为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两栖植物”,红树林占全球地表面积极少,看上去很不起眼儿,但它们在生态保护方面却是“多才多艺”。
首先,红树林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它孕育了众多蟹类、贝类、螺、昆虫等底栖动物,还有以它为食的鱼虾和鸟类。
其次,红树林是抵御灾害的生态屏障,其茂密的树枝和发达的根系能抵台风、海啸、风暴湖。
《红树林》阅读题及答案

《红树林》阅读题及答案
导语:阅读短文《红树林》,答复后面练习题。
下面是为您收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
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
”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
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
倘假设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1.文中的“胎生”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在文中用“”画出描写“胎生”过程的内容。
3.语段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4.与“倘假设”意思相同的词语有、。
5.语段最后一句话说明了红树的特点。
1.表特殊含义
2.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
3.拟人
4.假使如果
(答案不唯一)
5.生命力顽强。
五上课内阅读

一、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完成下列问题。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天马,,,,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使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líng lín )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luò lù),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1、根据原文内容,把“——”处补充完整。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既……又……”造句。
3、作者按照从____到_____的顺序介绍了“天马”的外形。
二、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并填空回答问题。
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这4行诗从正面描写了马的____动态,分别从马的____、_____和_____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行诗借写马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三、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3、这段话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的”的是什么3、“这几分钟见到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观潮》,回答问题。
那条白线很快的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层楼高的白色城墙。
红树林说明文阅读答案3篇

红树林说明文阅读答案3篇红树林说明文阅读答案1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个脉络要搞清楚,否则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
4.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段落寻找答案,让自己的题目做正确。
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阅读练习题,应该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
6.对于阅读要怀着自己兴趣,不断的思索,读出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的水平。
红树林说明文阅读答案2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要防止下列几种毛病:1.归纳不完整,有重要遗漏。
2.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读者。
3.概括的角度不对。
4.分不清信息的主次,不能整体上把握文章。
考生在概括归纳时必须分清主次,学会排除冗余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
5、不能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想当然,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了作者的观点,不是随文就理,而是越俎代庖。
6、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分散在文章的各个段落、层次、渗透在字里行间,作者在文章中引述的材料和观点,也往往分散在各个角落,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整体把握,才能正确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无论是分析还是概括,都要从命题出发,看命题要求从哪个角度,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析或概括。
分析要注意分为哪些部分,是否交叠,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概括也要注意综合哪些内容,怎样整合,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
其表述因文体、风格、表达需要等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有的直接说出,有的间接表现(如取譬设喻);有的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如抓住一些议论性语句。
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
五年级语文下册《红树林(节选)》阅读练习

《红树林(节选)》五年级阅读
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拄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
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1.红树林的奉献精神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红树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几组排比句,来抒发自己对红树林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阅读附答案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阅读附答案阅读《红树林的生态价值》一文,完成小题(共7分)①提起红树林,可能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它的作用却丝毫不因受关注程度低而减弱。
②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
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③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世界上至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
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还有159种变种的藻类。
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④红树林对人类也具有巨大生态效益。
由于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牢固扎根于海滩淤泥中,形成一道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天然屏障,故能有效抵御和降低自然灾害对堤围的危害。
⑤据专家们保守估计,中国红树林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每年23.7亿元。
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直接和间接价值没被计算在内,如景观生态价值、湿地系统营造价值、风险及污水去除价值、降低赤潮发生频率、自身药用价值、经济用材价值等等。
如果这些项目均被科学地计算在内,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将大大提高。
因此,红树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岸守护神,仍然没有摆脱被人类破坏的命运。
东南亚可谓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
印度尼西亚原有红树林250万公顷,1969年后的短短10年就有70万公顷变成了稻田和养虾塘,到2000年又有50万公顷红树林被农田取代;泰国也有1/4的红树林荡然无存。
另外,加勒比海地区的红树林同样命运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树林》阅读答案
红树林
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diǎn,zhuì)海滩。
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
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
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仅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一棵棵红树带着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现在滩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③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一种”胎生植物”。
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落于地,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来。
倘若被海水冲走,在海上漂流两三个月也不会死,一旦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一至二年便繁衍成林。
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④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
长势良好的红树林能为鸟类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成为鸟类的”天堂”。
据有关部门调查,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122种,以鹭鸟为主,最珍贵的鸟类也来此居住,如属全球性保护的卷羽鹈鹕,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白琶鹭、黑脸琶鹭、小青脚鹜等。
每当秋冬季节,候鸟南迁,这儿便成了鸟类的乐园。
清晨,百鸟比翼,啼声清脆,令人□□□□(xīn,kuàng,shén,yí)。
落潮时,海风吹拂,海浪声里夹杂着红树林的涛声,树上雀鸟啁啾,树下鱼虾跳跃……充满了一派生机。
因此,红树林成了人们休闲赏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⑤红树林素来被人们誉为忠实的”海上卫士”。
它深深地把根扎进海岸滩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些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并借助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固堤护岸。
⑥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
据测算,100米宽的,红树林带,能把10级台风刮起的波浪化为平波。
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平方米红树林一年净释放的氧气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这比一般的城市绿地高出4—5倍。
⑦由于红树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植物,因此世界上有红树林的国家都把它列为生态保护对象。
我国也于1986年批准20个红树林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厦门部分沿海滩涂的土壤和水域特征非常适合于红树林的生长,一些有识之士已提议将红树林作为旅游项目和环保项目来开发。
例如,在马銮湾地区的规划建设问题上,专家们就普遍认为马銮湾的护岸建设不一定全部采用钢筋水泥的传统做法,可以考虑用红树林来护岸,既能保护环境又能美化城市景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树林会成为海湾型城市的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注释:[啁啾zhōujìu]形容鸟叫的声音。
阅读上文,回答问题。
1.根据语境和提供的注音,在文中空格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diǎn,zhuì)(xīn,kuàng,shén,yí)
2.将第③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转换成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3.这篇说明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红树林的价值?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4.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2)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平方米红树林一年净释放的氧气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这比一般的城市绿地高出4—5倍。
5.揣摩第①、②、④段中的描写性语句,从总体上简要说说这些描写在本篇说明文的内容方面和语言方面所起的作用。
6.第③段只说红树的繁殖方式”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但并没有明说”一般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请结合你平时对植物的观察和认识,简要说明”一般常见的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
7.有关专家提议在厦门建一个红树林生态公园。
请你帮忙写一条旅游广告语,要注意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且语言要尽可能优美一些,最好能让游客过目不忘。
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参考答案:
1.点缀,心旷神怡
2.感叹句,例:红树林的”胎生繁衍”真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啊!双重否定句,例:红树林的”胎生繁衍”不能不说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主要看是否符合句式的要求,且基本保留原意。
3.第一,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
第二,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第三,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
第四,红树林能固堤护岸,是忠实的”海上卫士”。
第五,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
第六,红树林能净化海域环境。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主要看能否把握文章说明内容和文章条理。
4.(1)否。
”部分”一词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2)否。
此句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红树林与城市绿地的比较,更清楚地说明红树林在净化海域环境方面的作用。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5.内容上,描绘了红树林的美,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
语言上,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主要看能否体会出说明文中运用描写的作用。
6.开放题。
主要看能否说明清楚跟红树不同的繁殖方式,并且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
7.开放题:主要看能否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语言是否简洁优美。
8.或欣赏、或质疑,或联系生活实际,角度不拘。
具体可从选材、情感、语言、结构、写法……任选一点谈谈。
②主要看是否展示出学生个性化的、有新意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