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设计
浅谈汾河水库库周库岸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

著 。但 目前年 入库 泥沙仍 侵 占库容 约 450万 m3绝 对量 还 很大 ,水库 淤 积危机并 未彻底 根除 。
汾河水 库 的 安危 ,事 关 山西 国民经 济建 设 和社 会 发展的大局 ,为防止库岸边坡继续坍塌 ,减少水库泥沙 淤积 ,减少水质污染 ,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 的综合效 益 ,保护环库周边土地和人民群众 的利益 ,保障省城供 水 ,对汾河水库库岸边坡进行防护和生态治理是十分 必要 的。
2 汾河水库库周 塌岸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减 少来 沙 量 487.5万 t,减沙 率 达 44.2% ,治理 效果 显
汾河 水库 总 库容 7.21亿 ms,但是 由于上 游 侵蚀 来 沙和库岸边坡严重坍塌 ,导致泥沙直接入库 ,致使库容 已淤积 3.7亿 m ,坝前淤积高程 已达 1 104.81 m(相应 坝高 34 ̄1m),库圆 翔 {三角洲已侵 占 凶痒容11737 4亿 m。, 水 库 库 区基 本 上处 于 黄 土丘 陵沟 壑 区 ,左右 岸 为 2 3 级黄土台地 ,黄土主要为第三纪静乐土和第 四纪黄土 (离石黄土 、马兰黄土 ),静乐红土主要分布在库 区周边 沟壑中下部 ,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广泛分布于库区周
该类 型断面缓坡分布有 当地常见植被 ,陡坎无植 可能减少施工时段 ,减轻对水库正常运行的影响。
被 ,零星分布有部分墓穴 ,陡坎顶种植林木和农作物。
(5)耐久 性 好 。水 库库 岸 环 境条 件 较差 ,所 选 工艺
根据地勘资料 ,陡坎顶及陡坎土质为湿陷性粉土 ,下限 方案 应具 有较 好耐 久性 。
塌现象极其严重 ,主要集 中在 1 125 m~1 130 m中高程 之 间 ,其 中右 岸 陡坡 段 塌岸 长 18.5 km,左 岸 缓 坡 段 塌 岸长 13.5 km。据 2008年的实地调查资料 ,水库运行 40 多年 已坍塌土方 3 529万 m ,年均 88.23万 m ;毁坏耕 地 335.8 hm ,年均 8.4 hm ;目前 尚有 32,0 km库岸仍在 继续坍 塌 。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13•【字号】并政发[2008]34号•【施行日期】2008.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并政发〔2008〕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三日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直接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存质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决定,有效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修复与保护、疏浚与治污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原则,突出重点,依法治理,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之得到修复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在汾河进入娄烦县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合理调度,达到以下目标:(一)疏浚目标:确保汾河干流188公里河道常年至少保持最低生态流量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恢复汾河自然流水;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力争通过城区主干道径流量达到 5立方米 /秒。
最终通过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
(二)治污目标: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Ⅲ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种树、种草,有效管护,加强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汾河中下游河道疏浚整治护岸工程设计

汾河中下游河道疏浚整治护岸工程设计
杨常青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通过分析汾河中下游河道河势演变特点,提出了该段河道中水河槽整治的治理思路和具体措施,根据汾河中下游河道形态和河床稳定情况,分段对护岸工程进行了设计,指出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时,应结合河流生态环境及护岸变化规律,因势利导,以固定中水河槽,保护滩地,逐步控制河流走势.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杨常青
【作者单位】山西省汾河中下游水务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5
【相关文献】
1.水下网模卵石排护岸在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河道整治工程(君山洪水港段)项目的应用 [J], 陈猛
2.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护岸工程设计理念 [J], 刘奇峰;朱元章;黄伟;陈怡君
3.侯马汾河护岸工程整治探讨 [J], 张建设
4.简易编织布模袋混凝土护岸技术在汾河上游干流河槽整治中的应用 [J], 任够平
5.人工湿地在汾河中下游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J], 陈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库岸边坡坍塌的预测和治理措施论文

库岸边坡坍塌的预测和治理措施论文摘要:通过对汾河水库的实地调查,查清了该库目前存在的地质灾害,其中不稳定斜坡6处,滑坡6处,文章以汾河水库为例探讨库岸边坡特征及进行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并对库岸边坡坍塌的预测和治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边坡特征;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汾河水库地处山西省中西部,太原市西北的吕梁山区腹地,属于太原市郊区范围。
自从建库以来,水库周边地区不断地有地质灾害,而且库岸处于湿陷性黄土区,库区塌岸问题普遍存在。
据调查,水库在蓄水初期、高水位情况下、汛期洪水到来之时,塌岸现象反映得最为强烈。
库区塌岸不仅侵蚀了大片耕地还影啊到库区附近居民住宅的安全对群众生命财产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是水库泥沙淤积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地质灾害现状1.1水库库岸坍塌地质灾害汾河水库地处娄烦县境内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第四纪沉积层,有很厚的黄土覆盖层,库岸为地形变化复杂的黄土丘陵和土石山区。
由于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和崩解性、湿陷性,并且在外在的因素影响下、在蓄水浸泡和水浪淘蚀作用下,库区塌岸现象极其严重。
据实测,库区塌岸线总长70km,已坍塌土方3529万m3,毁坏耕地约33518hm2,目前尚有47km的库区塌岸线仍然坍塌严重[6],在库岸两侧形成较为严重的库岸坍塌。
汾河水库左岸新修的公路路面出现许多裂缝,尤其是靠近库岸的公路更是严重。
1.2影响水库库岸边坡坍塌的因素水库库岸大部分为第四纪黄土属于湿陷性黄土构成库岸的第四纪黄土,黄土状亚砂土、亚黏土和黏土,垂直节理发育,在自然状态下极限稳定坡角在以上,特别是黄土所具有的湿陷性,受库水的长期浸泡,很容易形成塌岸。
首先是库岸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水理性质发生了变化,自身结构遭到破坏,引起土粒分散和位移。
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土体内摩角、凝聚力减少,抗剪强度骤然降低。
同时,随着库水位骤涨陡落以及水位降低后补给河流的地下水出流,能洗掉土体颗粒间易溶的胶结物,使土体黏结力降低,极细颗粒随地下水逸出。
汾河水库库区水土流失及边坡绿化工程设计

伸, 沟岸扩张 ; 二是降雨集中, 且多为短历时、 高强度 暴雨 , 是 造成 现代 加 速 侵蚀 的直 接 原 因 。人 为 因素 方面 : 一 是不合 理 的土地 利用 和砍林 毁草 、 超 载放牧
等 加剧 了水 土流失 ; 二 是 新 修 公路 等 基 本 建设 不 注 意水 土保 持 , 随意弃 土堆 渣 , 加 大 了水土 流失量 。
林 立地 条件 划 分 , 进 行 了库 区边坡 绿化 工程 设计 。 关键 词 : 水 土流 失 水土保 持 边坡 绿化 工程设 计 汾 河水库 库 区 中 图分类 号 :S 1 5 7 .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0 0 8 - 0 1 2 0 ( 2 0 1 3 ) 0 2 0 - 0 3 3 0 - 2
1 . 2 . 2 污染库 区水 质 , 威 胁 用水安 全
据 资料 , 在 汾河 水库 库 区总面 积 中 , 水 土流失 面 积1 2 1 0 . 0 5 h m , 占8 3 . 8 3 % 。水 土流 失 面 积 中 , 轻 度侵 蚀 4 6 9 . 2 7 h m ,占 3 8 . 7 8 % ;中 度 侵 蚀
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S o i l a n d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h a n x i
No . 2
大 量地表 径 流携 带 人 畜粪 便 、 地 面 杂 物 和残 留
类型 图 》 , 侵 蚀 地 貌 为 黄 土 梁 峁状 丘 陵 低 覆 被 极 强 烈侵蚀 类 型 区 。 区 内丘 陵起 伏 , 沟壑 纵横 , 地 形 破 碎, 土 质疏 松 , 植被稀少 , 气候干旱 , 水 土 流 失严 重 , 是库 区 泥沙 的主要 来源地 。侵蚀 以 面蚀 、 沟 蚀为 主 ,
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最新

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最新1.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汾河沿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质恶化、河岸塌陷、野生动植物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汾河生态系统,制定最新的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汾河流域的研究背景入手,介绍汾河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并介绍生态修复后的预期效果。
最后,对生态修复施工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 汾河生态系统现状与问题2.1 汾河流域的研究背景汾河流域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山西省的母亲河流。
多年以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水质污染、河岸塌陷、湿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已成为该地区关注的焦点。
2.2 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2.2.1 水质恶化由于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原因,汾河的水质恶化严重。
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导致水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2.2 河岸塌陷河岸的破坏与工业、农业活动密切相关。
不合理的河岸管理和采矿等人类活动导致河岸的塌陷,威胁到沿岸农田、村落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汾河流域的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但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活动,湿地退化现象逐渐严重。
湿地退化不仅影响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也影响了汾河的水文循环和水质净化功能。
3. 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3.1 生态修复的目标3.1.1 恢复水质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水体的净化处理,改善汾河的水质,并恢复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3.1.2 修复河岸采取合理的河岸管理措施,预防河岸塌陷,恢复河岸的稳定性,并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通过植物恢复、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措施,促进湿地的恢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3.2 生态修复的原则3.2.1 依法依规生态修复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过程必须合法合规进行。
3.2.2 综合施策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包括生态工程、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综合施策才能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侯旭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启动实施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是山西省为改善太原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文中就该工程的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方案设计,对工程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侯旭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51
【相关文献】
1.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工程三期1#蓄水池土方碾压试验成果分析 [J], 赵晋
2.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水利工程部分)金属结构设计与研究 [J], 薛桂荣
3.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J], 韩建宏
4.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暗涵地基强夯法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J], 高小军
5.生态水利在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中的应用 [J], 李婧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汾河临汾城区段治理工程设计及布置

浸没 、 耕地沼泽化等等。
3 2 工 程 规 模 .
汾河流经的市级城市有太原市与临汾市 , 而太原 市 已于 20 00年 9 月建 成汾河公园 ,公园拥有 6k m 长 、2 的湖面 , 20 m宽 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因此 , 临 汾市也应该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改造汾河 , 使之为经济
有铅丝笼块石护基工程 , 护基笼石一般深度为 16m . ; 堤防背水坡 l 15 : . 。堤顶 已进行砂石铺筑 , 成为当地 小型 车辆 的通行道 路 。 32 2 工程规模 .. 在 蓄 水 工 程 5k 长 度 范 围 内 , 河 道 纵 坡 m 1 180 按主河床下泄 l / 0 。 0年一遇洪水要求 以及现状 情况 , 采用修筑 3 条橡胶坝的蓄水方案。即在马务桥 上游 、 拟建的西关大桥上游及平 阳大桥下游作 3 条高
【 键 词 】 胶 坝 ; 理 ; 要性 ; 施 关 橡 治 必 措
【 中圈分类- ] V 5  ̄ T 8 -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0 4— 0 22 0 )6— 0 1 0 10 7 4 (0 60 0 7 — 2
1 治理 的必 要性
1 1 挖掘 城 市资源 潜力 的 需要 .
维普资讯
山西水ຫໍສະໝຸດ 利 20 0 6年 第 6期
坝袋 内外压比为 13 坝袋抗扯断强度为 2 0k /m, ., 0 N c 安全系数为 80 .。 橡胶坝的充排水采用动力充排措施 , 中控室及储 水池设在坝东侧靠近河堤的位置。中控室控制面积为
20m 一 0 每个储水池容积约为 200m 。 0 30m , 0 设计 充排管路为一套装置, 充水功率 为 6 0 h 排水功 0 / , m 率为 80m / , 2 ,h 充排水管径为 4 每个坝袋设两个 0c m, 充排水 口。 为使坝袋安全运行 , 每个坝袋均设压力 、 水 位等观测设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4-03-11;[修回日期]2014-04-20
34 山西水利
库岸周边为第三纪静乐红土和第四纪黄土(离石 黄土、马兰黄土),因护岸工程长期浸泡在水中,基底 淤泥深厚,属软弱地基,结合工程实际,按柔性基础设 计,参照《土力学地基基础》和北京密云水库水源地保 护措施,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断面尺寸深度和 宽度均取 200 cm。 3.2.3 过沟工程设计
护岸坡面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 坡面削坡和基础开挖土方,并且被许多小支沟割断, 造成工程施工不便。为了解决坡面削坡和基础开挖的 弃方,结合环库旅游观光公路的建设,将坡面削坡和 基础开挖的弃方就近运送到小支沟,在沟口筑成均质 碾压土堤,土堤两端与护岸工程相连,土堤顶高程为 1 130 m;根据交通要求,土堤顶宽为 3.0 m;参照《堤防 工程设计规范》,根据实际弃土情况,土堤背水面、迎 水面坡比分别为 1∶1.25~1∶1.5 和 1∶2~1∶5。为防止风浪 淘蚀,迎水面采用干砌石护面,厚 50 cm;干砌石下铺 设砂砾料反滤层,厚 30 cm。
根据水库库岸高度和坍塌的具体情况,按照《建 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汾河水库库岸边坡为二级工 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 1.25,坡率允许值为 1∶1.00~ 1∶1.25。按照《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汾河水库
33 2014 年 5 月
技术与应用
SHANXI WATER RESOURCES
库岸边坡为 B 类Ⅲ级工程,边坡设计安全系数为 1.10~1.00,从工程安全经济出发,汾河水库库岸边坡 稳定(设计)安全系数采用 1.10;经采用平面极限平衡 下限法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边坡稳定(设计)安全系 数为 1.10 时,坡率允许值可为 1∶1.0。结合实际地形条 件,为便于施工,1 130 m 高程以上坡率按 1∶1.0 设计; 1 130 m 高程以下根据地形坡率分别为 1∶1.5,1∶2.0 和 1∶3.0。为防止风浪淘蚀,岸坡坡面采用干砌石护面,厚 50 cm;干砌石下面铺设砂砾料反滤层,厚 30 cm。
过沟工程土堤采用均质碾压法施工,土堤要分层 夯实,每层最大铺土厚度不得大于 30 cm,碾压干容重 不得小于 1.55 t/m3。 5 结语
根据汾河水库库区地形地质情况,护岸工程形式 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 工程造价低、防护效果好、施工简便,成功解决了铅丝 石笼水下锈蚀的问题,可替代传统的铅丝石笼堆石基 础干砌石防护工程。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库区坍塌得 到综合防护,减少入库泥沙,增加水库有效库容,改善 库区生态环境,同时对保护库区周边村庄和耕地,稳 定群众生产和生活,保障引黄入并效益的持续发挥具 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常见的水库岸坡防护工程主要有铅丝石笼堆石
基础干砌石护面、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 土工布干砌石护面、土工模袋灌低标号混凝土护面、 喷射混凝土护面和植物措施护坡。铅丝石笼堆石基础 干砌石防护措施造价低、防护效果好、施工简便、应用 比较广泛。随着新材料的发展,塑格栅石笼解决了铅 丝石笼水下锈蚀的问题,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 防护工程逐步替代了铅丝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防护 工程,在水库岸坡防护工程应用较广。土工布干砌石 和土工模袋灌低标号混凝土防护工程不适宜长期浸 泡在水下。喷射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防护技术,主要 适用于岩石岸坡,造价较高。植物护坡造价低,应用较 广,但在水位波动范围内,植物品种较难选择,防护效 果不理想。参照北京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措施,从防 护效果和使用年限考虑,本次护岸工程 1 130 m 高程 以下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工程。 3.2 护岸工程设计 3.2.1 护岸工程高程确定
反滤层的反滤料不得夹有泥块或杂物,一般砂和 砾石小于 0.1 mm 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3%~5%(按重 量计);斜坡铺设反滤料时,不得将反滤材料自坡上往 下倾倒,以免颗粒分离。铺设时,应与砌石密切配合, 自下而上,随铺随砌,同时禁止在暴雨时铺设反滤料, 且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接缝处层次清 楚,防止产生层间错动或中断混淆现象,在斜面上的 横向接缝,应收成坡度不小于 1∶2 的斜坡,其各层接缝 处应铺成阶梯形的接头。 4.4 过沟工程
按设计要求挖好基础,放入编制好的塑格栅笼, 然后从基底密集向上排列块石,上下层呈“品”字形错 开,避免直缝,塑格栅用尼龙绳上下拉紧锁实,将各层
石块紧密固定,块石粒径 20~40 cm,重 30~50 kg。 4.2 干砌石护面
从基础上开始自下而上护砌,将较大的石块砌在 底层;受水流冲刷和浪击作用,采用竖立砌法砌筑,空 隙应达到最小;砌体缝口要砌紧,空隙用小石填塞紧 密,防止砌体在受到水流的冲刷或外力撞击时滑脱沉 陷,一般干砌石砌体空隙率应不超过 30%~35%。 4.3 反滤层
为防止库岸边坡继续坍塌,减少水库泥沙淤积, 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效益,保护环库周边土地和人民 群众利益,必须对汾河水库库岸边坡进行防护治理。 2 建设任务与规模
汾河水库库区库岸塌方部分主要集中在 1 125~ 1 130 m 高程,1 130 m 高程库岸长 122 km。本项目的 治理规模是对 1 130 m 高程 122 km 长的库岸线进行 治理。根据库岸塌方严重程度,按照有效防治、突出重 点、合理投资的原则,此次塌岸治理工程部分主要集 中在右岸 18.5 km 的陡坡塌方段和左岸 13.5 km 的缓 坡塌方段,设计塌岸护岸工程 24 段,总长 17.654 km。 3 工程设计 3.1 护岸工程
防护,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增加水库有效库容,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关键词]塌岸治理;工程设计;汾河水库
[中图分类号]TV6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4)05-0033-02
1 工程概况 汾河水库是山西省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在汾河
干流上修建的一座除害兴利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汾 河流域的上游地段娄烦县东北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5 268 km2。水库库岸周边为第三纪静乐红土和第四纪 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静乐红土主要分布在库 区周边沟壑中下部,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广泛分布在 库区周边的中上部及河谷二级阶地上。由于黄土的大 孔性、疏松性、湿陷性,促进了沟谷发育、沟头延伸、库 岸崩塌。水库运行 50 多年来已坍塌土方 3 529 万 m3, 毁坏耕地 335.8 hm2;目前尚有 32.0 km 库岸仍在继续 坍塌。严重的库岸坍塌,不仅减少了耕地,破坏了土地 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而且增加了水库淤积,减少了有效库容,加重了水质 污染,给省城及下游的供水、防洪等带来安全隐患。
山西水利
技术与应用·2014 年第 5 期
汾河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设计
李丙丽
(山西省汾河水库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根据汾河水库库区地形地质情况,进行护岸工程形式比选,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工
程,造价低、防护效果好、施工简便,成功解决了铅丝石笼水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蚀的问题。工程实施后使库区坍塌得到综合
小支沟有一定的汇流面积,降雨后势必产生汇 流,为了不使雨水漫堤,有效排除弃土场洪水,在土堤 1 125 m 高程处并排布设 2 根涵管,涵管采用承插式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管内径 60 cm,壁厚 10 cm。涵 管进口高程 1 125.3 m,出口高程 1 125 m。涵管出口采 用 M7.5 水泥浆砌石护砌,护砌高度 1 125 m,高程到 土堤坡脚,宽度为 2 m。为改善涵管受力条件并使基础 受力均匀,在钢筋混凝土管底部设置混凝土管垫,厚 度 0.2 m、座垫肩宽 0.2 m,总宽 1.2 m。为使涵管与坝 体密切结合,防止涵管壁产生集中渗流,在涵管周围 每隔 10 m 作一截水环,截水环顶宽 0.6 m,顶长 1.2 m, 底长 1.2 m。 4 施工设计 4.1 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
水库库岸塌方部分主要集中在 1 125~1 130 m 高 程之间,水库正常最高蓄水位 1 129 m,汛限水位 1 126 m,库水位正常变化范围 1 122~1 129 m,本着经 济合理的原则,参照已有护岸工程,将新建塑格栅石 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岸工程的顶高程定为 1 130 m, 底高程为 1 122 m,基础底高程为 1 120 m,在 1 127 m 处设 0.5 m 宽的马道。 3.2.2 护岸坡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