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商孟洛川经典语录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2015-08-09 15:55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孟洛川正式拜士朋为师。
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如上言语,被士朋当头呵斥,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子牙之于治国;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
课堂上,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法则和“术”是方法谋略。
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
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2015-08-09 15:55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孟洛川正式拜士朋为师。
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如上言语,被士朋当头呵斥,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子牙之于治国;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
课堂上,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法则和“术”是方法谋略。
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
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
《一代大商孟洛川》

《一代大商孟洛川》师傅说过的经营手法和论语100一. 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死与生的儒家辩证关系.二. 孟洛川收购棉花时和它嫂嫂之间的矛盾.....利益三.它师傅的几棵珠子是什么意思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1)道与术: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
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
所以,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a. 三谋:人谋、事谋、物谋;b. 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批注1: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
还要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要善于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福祸利弊。
也要善于传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
批注2: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
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经风雨,粜出泣鬼神。
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批注3:先予而后取,乃是大智慧。
这个道理是平衡。
在经商的过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各方得不到平衡,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如果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那么最终,谁的目的都达不到。
予,就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和冲突的最好办法。
通过这一办法,解决了利益各方之间的平衡,最后得到了取的目的。
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批注4:无事时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时如无事般镇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批注5:直养无害,曲能有成,曲直之道,即方圆之道。
批注6: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境界。
一,大象无形,大爱无言,大道无名,大商无算…二,三千三百西江水,风天气色求商人。
三,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作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孟洛川经典台词

陶朱商经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暇;若问大商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財自道生利緣義取大商無算大商之道范蠡和西施归隐后学经商,后来成为一方富贾,这就是后来的陶朱公,经商心得而著【陶朱商经】写了为人处事要圆滑,通变。
【鬼谷子】一书则讲利用,人有七情六欲,吃五谷杂粮。
人都有两面性,怎样把优点和缺点都加以充分利用,就需要你揣摩人的心理,抓住人的弱点。
而【论语】百儒之首的经典巨著,没有一个字谈及经商,一个‘和’字却讲出了中华五千年的精髓,和者,合也,和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商逐利,中伤逐名,大商则名利皆无。
商者,国事,家事,。
商者,大爱,大道,大德。
商者,利人,利事,利家,利国。
一部一万六千八百字的论语把家事,国事,天下事用一个‘和’字表达的淋漓尽致。
大商与小商的区别: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
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
所以,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谋者,韬略也,汉书艺文志云:谋略,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天下之谋略,无论应用于何时何事,时谋,地谋,人谋这三则。
陶朱公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和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这三谋三略,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
“两权相害取其轻!两利相害取其重。
”“无事时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时如无事般镇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一代大商孟洛川》笔记

《一代大商孟洛川》经典语录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第二集孟洛川正式拜李士朋为师。
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李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如上言语,被李士朋当头呵斥,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
课堂上,李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内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李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范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法则和“术”是方法谋略。
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
李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
第三集路是自个走出来的,点子是自个想出来的无事如有事提防,方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一代大商孟洛川成功之道

一代大商孟洛川成功之道——商人的智慧摘要:山东商人孟洛川是一个有大气魄的中古著名商人。
从孟洛川的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的经商以及做人之道:他经商智慧与胆识,他做时的与人为善。
作为一个21世纪的新鲜人类,我们能从孟洛川的经商之道中学到什么启示呢?从孟洛川的为人处世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关键字:孟洛川、经商、魄力、善举、智慧、道义目录(一)商人的“正负”之辩(二)孟洛川的经商智慧(三)孟洛川的为人智慧(四)孟洛川的成功对于后人的启示正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就是文人墨客们对商人的一贯态度。
所谓“士、农、工、商”,既然商总是排在最后面被人贬低,那到底为什么人们的生活中却又对商人这个职业不可或缺呢?众所周知,商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交换媒介的作用。
没有商人,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正常运作就显得十分困难了。
可以说商人为我们的物质文化的丰富和繁荣起着重大的引导作用。
从来都是商人传输什么我们就消费什么。
但是就是有人说:“商者,非事生产者也,此乃不劳而获也,岂非奸乎?”那么,商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呢?这就需要大智慧了。
“陶朱商经石中玉,鬼谷兵法璧有瑕。
大商之道何处得,半部论语治天下。
”经商之道在与商人的明智做人、慧眼识人、精明用人、聪明用人。
那么,作为一代大商孟洛川是如何运用他的精明的头脑,将商人的智慧发挥得淋漓精致的呢?孟洛川(1851~1939) 名继笙,字洛川。
山东省章丘市旧军镇人。
著名商人。
祖辈为地主兼商人。
1869年18岁时年始经商,即到北京负责庆祥、瑞生祥等企业的经营。
从此一生掌管孟家企业。
他在涉足企业的最初20余年间,生意有较大发展。
在孟洛川掌管起家族的丝绸店的时候山东遇到了棉虫灾害,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急剧下降,于是,孟洛川选择了在上海进购洋纱。
于是,他与银鹰银行签订了6万担的大单生意。
但是上海是一个有地方规矩的地方,光签单不成,还得兼顾上海本地生意人的利益。
孟洛川作为一个外地商人,在上海签订了如此的大单,却没有与本地的商人打好招呼,这样生意是做不成的。
经商之道:极力推荐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及观看经典总结

经商之道:极力推荐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及观看经典总结《一代大商孟洛川》是以中华老字号“瑞蚨祥 ”创始人孟洛川为原型的36集商业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孟主人公洛川18岁起继承祖业“瑞蚨祥”商号,并凭借自己的胆识将其发展为民族品牌的故事,展现了一代大儒商的风范。
而他与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也十分引人注目。
剧情简介 1867年,山东章丘的一间茶馆里。
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了祖传的一箱元宝。
三兄弟千恩万谢,临别时,青年告诉大家:敝姓孟,名继笙,草字洛川。
孟洛川之母高夫人,向以孟子的母亲为榜样,眼下,面对着连续气走了三位先生的儿子,她忧心忡忡。
北京传来消息,绸布店因为得罪了恭王府的澄贝勒,而惨遭封门。
孟洛川临危受命,代表三伯出任瑞蚨祥临时商务主政,前往北京。
年少轻狂的他,非但没有为店铺揭封,反而相继受到了岳父的驱逐和澄贝勒的羞辱,北京瑞蚨祥掌柜含恨而死。
山东爆发棉灾,一省的布号岌岌可危。
孟洛川在河北争取货源时,由于济南分号掌柜艾中庆的错误,货源被另一孟家商号谦祥益抢去。
由此开始引发孟洛川与艾中庆的矛盾。
恰在此时,孟洛川发现了由洋纱和土纱混织而成的洋经土纬布。
孟洛川看到了挽救布行的希望。
然而此事却再一次引发了孟洛川与艾中庆的冲突。
孟洛川决定自行其道。
正在为资金发愁时,孟觐侯介绍孟洛川与天津江湖人物龙爷做生意,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这时,孟洛川遇到了青楼女子钟六姐儿,两人一见倾心。
在龙爷等人的帮助下,六姐儿离开青楼,与孟洛川走到了一起。
乱军起义,朝廷命山东巡抚丁宝祯为战事收尾。
在丁宝祯苦于没有筑防费用时,孟洛川出资助饷,并换取了三十年的茶叶专卖权。
为了筹集筑防饷银,也为了盘活资产,孟洛川开办钱庄,并实施了一项重大举措,发行债券。
在得知孟洛川与艾中庆的矛盾后,孟觐侯与龙爷背着孟洛川,设计陷害艾中庆,导致艾中庆含冤自尽。
其子艾隆标入店。
得孟洛川资助,丁宝祯顺利向朝廷复命。
为了答谢孟洛川,丁宝祯帮助孟洛川与未婚岳父消除前嫌,孟洛川与王雪莹完婚。
孟洛川的经商口诀

孟洛川的经商口诀作为一个资深的商人,孟洛川有着自己的一套经商口诀。
这些口诀不仅帮助他在商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对后来的创业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孟洛川的这些经商口诀吧。
第一条:经营合法孟洛川认为,一家公司的合法性是经营成功的前提条件。
各项手续必须全部齐全,包括注册、税务等等。
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合法性也意味着公司的信誉度,只有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够长远经营。
第二条:流程透明透明的流程能够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孟洛川认为,流程透明不仅能够让公司更高效地运作,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核心竞争力。
要让流程透明,需要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规定,全面记录交易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第三条:市场导向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以此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应对方案。
孟洛川认为,市场导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四条:精益求精企业的品质和服务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孟洛川强调,要让自己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感到更加满意,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五条:创新思维孟洛川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
创新思维涵盖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多个方面。
只有经常进行创新,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断前进,留给消费者无限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孟洛川的这些经商口诀无论对于初创企业还是已经经营多年的大企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将其落实于日常的经营中,一步步做好每一个环节,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大商孟洛川》经典语录第一集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第二集孟洛川正式拜李士朋为师。
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李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如上言语,被李士朋当头呵斥,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
课堂上,李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内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李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范畴。
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浆。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无以方向,无浆无以动力。
道是方向,术是法则;道是法则,术是谋略;货通天下,利射四海。
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
李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
第三集路是自个走出来的,点子是自个想出来的无事如有事提防,方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为敌,我要让他心存忌惮为友,我也要让他心服口服虽然,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却要迂回行动。
直养无害曲能有成曲直之道即方圆之道直中见曲曲中见直,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家无常道既知,法已晓,历练便是最好的老师第四集情合情分缘聚缘散天意使然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荀子有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缘聚缘散自有期陶朱商经明奥理,鬼谷六韬藏玄机;野鹤归去闲心远,大鹏展翅正当时。
没有了拐杖,自己走路,难免摔跤,无论摔多少跟头,都要站起来。
第五集古人云:欲授之学,先问其志;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对于商人来说,财富就是商人的尊严,就是商人的价值;文人可以靠他的文章诗词说话;商人靠的是财富,财富就是商人的文章诗词。
大商之路没有止境,须要不断的去追求,不断的去探索。
世上的人,总是各有各的行道,各有各的出路,各有各的爱好和追求别人有的,商人可以有,别人没有的,商人也可以有,商人不偷不抢不劫掠,他们是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富,用财富来实现人生抱负。
沿路看看街市的行情,考察考察,这是商人必备的条件。
大生意靠的是商机,如果商机你抓不准的话,很可能就让别人抓走了,那时候,大钱小钱帐面上的钱,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这些了做生意,没有百算百准的,不必沮丧。
这句话没错,可是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我们这票生意是怎么丢的,为什么丢的,有什么教训,今后我们怎么改进,你要是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今后我们会犯同样的错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事物由常而变乃是一柄双刃之剑,既可变而为利,亦可变而为弊常中求变,因势利导才行。
生行莫入,熟行莫出,生意忌变,买卖求稳。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化无常难求财舍而生,取而死,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本事而又心慈手软的人不可怕,没本事而又心狠手辣的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人是有本事而又心狠手辣的人。
大失败成就大英雄!义利并举,内圣外王!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孟洛川为什么跌倒了还能东山再起?万担棉纱烧了5万担,三家商号盘给艾隆标,其中两家商号是祖传的,这搁谁都是天大的打击,但孟洛川却跌倒了还能站起来,这得益于:1、家人的支持,孟洛川的母亲不愧是伟大的母亲,在儿子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决定以土地换资金,支持儿子重振瑞蚨祥,还有他的妻妾2、朋友的帮助,兆奎为了帮孟洛川放下旗人的面子开成衣店,孟觐侯、沙闻英、袁子兰、周雅雯等众多朋友,还有他的伙计都是孟洛川东山再起重要因素3、抓住机遇,移民布是孟洛川东山再起的契机,用贷纱放织的方法解决了货源的问题,使艾隆标阴谋破产4、善于总结,棉纱烧了5万担,三家商号盘给艾隆标,孟洛川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及时总结经验,再次验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说法5、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心中有大道,具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论语批注: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璧有瑕,一代大商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真正的生意经先予后取,大智慧!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己有利而于人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己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奸商也!短时间让客户欣喜若狂不如长时间让客户不失望圣人亦求达,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不畏穷,穷则独善其身。
《一代大商孟洛川》经典对白小孟(张桐饰)说:“商人大都是不循规蹈矩的,仍容易走上不教不孝的歧途。
”雪莹(张蓓蓓饰)说:“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商,仅靠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是远远不够的。
”小孟问:“那还要怎么样?”雪莹说:“你不喜欢四书五经,这个就是大学的开篇啊。
”“哎,你说来我听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与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好,你把大商之道,比喻成明明德和天下平,太好了。
”“这也是我第二次去老李书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孟洛川的经营理念,所展示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演绎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以道家的大爱无疆、以儒家的仁德为核心;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
驰骋商场,叱咤风云,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商道的有机结合。
观后感:近年来多体现我国近代实业商贾的影视剧集,实举之例尤其以清朝中后期大商巨贾为多,观后的确收获颇丰!自《红顶商人胡雪岩》到《乔家大院》,由《大染坊》再到《旱码头》,独《一代大商孟洛川》更为精深透彻。
中国在那一时期的国力形势可谓孱弱疲沓,备受列强凌辱摧残,仍处于萌芽之态的我商业发展可谓忍辱负重,不堪重负,独商贾之家辈出英才,逆流而生,逆境而长,曰:风天气色数商人。
说到孟洛川势必要提及百年老字号“瑞蚨祥”此题引着实令人入境,饶有兴趣的追寻其传奇般经商立号之履历。
瑞蚨祥百年以来始终坚持“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宗旨。
百余年来瑞蚨祥始终保持老店全、新、优的经营特色。
“全”就是从低到高档次齐全:“新”就是新品种新花色不断推陈出新:“优”就是集各地优质面料荟萃一堂供广大顾客挑选。
并一直奉行百年老店的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十六字方针“。
第六十九世传人孟洛川继承祖业,做了家族绸布商号“裕富祥”的商务主政,孟洛川以其家族在旧军镇发家的实力,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便极力向京、津、沪等大城市拓展。
委托在北京前门外布巷子经营寨子布多年的本族兄弟孟觐侯在大栅栏开了瑞蚨祥绸布店。
面向皇宫贵族、达官显贵、梨园艺人、大家闰秀、小家碧玉乃至平民百姓等各个阶层。
北京瑞蚨祥是孟氏家族在全国开设的二十四家商店中最大的一家。
开业后生意兴隆、日进斗金,一时间名声大作。
当时北京曾流传着向别人谝富的一首歌谣:“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
”可见当时的瑞蚨祥是何等的风光。
新中国的第一面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就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批示由“瑞蚨祥”制作的。
这是瑞蚨祥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丝绸业的骄傲。
今天的瑞蚨祥人正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开拓新领域,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经营科学技术,决心让瑞蚨祥这颗明珠大放异彩。
瑞蚨祥经理时常教育全体员工:“我们要珍惜瑞蚨祥这块很引人的金字招牌和殊荣,一定要把生意做得更好,为国家多做贡献,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人民”。
就剧情而言可谓贯穿孟洛川一生经商做贾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中国商人在那时的风骨和睿智。
经商以积著交易之理,籴盈粜缺,取有平无,大则利国便民,小则富家裕室,人我两利。
这可能就是那时商贾的处世理念和宗旨,也展示出那时商业并未像今世般如此千头万绪,繁复不堪。
孟氏立志革新,引进洋纱生产“洋经土纬”新布种,又开办钱庄,发行债券,推行“贷纱放织”的新式生产经营方式,使商号得到空前的发展。
与此同时,孟洛川无意间与前商号掌柜的儿子艾隆标结仇,艾隆标利用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国内战局,使孟洛川的事业受挫。
孟洛川痛定思痛,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遵循圣人教诲诚信经商,终于东山再起,重振“瑞蚨祥”。
后来在与日寇的经济蚕食政策之下仍以睿智击溃之。
在经商的历程中,孟洛川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奉行“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信条,盈利后筑路修桥,兴办义学,赈灾济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贾服儒行、经世济民的儒商风范,广为百姓称颂,堪为一代大商之楷模!在那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自闭的年代,商贾之家终有敌国之富也只能屈居末流阶层,备受官匪欺负凌辱,讹诈盘剥。
商人可悲的境地无不体现那时闭关自守,保守迂腐的社会状况。
其经商之难,图利之囧可窥一斑。
书写此文并非一味品味古人经商传奇,而感悟其中文理之道视为精髓!孟洛川一剧中曾经颂道:半部《论语》可成大商之道。
表面颇有重儒术用以彰商道大行其法,其实更重要的是《论语》中更多的是以古人之鉴教化人性从善。
人性正道也就是经商之根本。
商者,国为先,己为后;客为先,店未后;信为先,利为后。
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唯有此道方为大商名贾之境界。
孟洛川从师学艺时接受了儒学精深的处事之道。
其精髓贯穿于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之间。
又如《汉书艺文志》云:谋者,韬略也。
谋略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
天下之谋略无论运用于何时何地何事,都必用到时谋,地谋,人谋这三则。
并通晓陶朱公所著之《陶朱商经十八法》的三谋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
也正因为孟洛川极高的悟性和处事为人的原则,加之其精于变通之术。
他深谙商道之本,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也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终于成就了一代纵横商海,吞吐宇宙的大商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