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电路典型故障及分析
轨道电路故障分析与处理

轨道电路故障分析与处理轨道电路用来检查进路是否空闲,反映区段或进路的锁闭和解锁状态,监督列车和调车车列的运行情况。
当轨道电路故障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有车占用无红光带。
2、无车占用亮红光带。
原因分析:一、有车占用无红光带:当有车占用时控制台无红光带显示故障是非常危险的,当发生这类故障后应首先通知车站值班员停用设备,然后进行处理。
这类故障发生的原因一般在室外设备,可先检查控制台光带表示灯是否有故障,以及轨道继电器是否落下或接点卡阻或粘连等。
这类故障发生在室外设备的主要原因:1、在道岔区段轨道电路,设有轨端绝缘但没有设在受电端的双动道岔渡线或测线上,因轨端接续线或岔后跳线断开、脱落,而造成死区段。
2、轨面电压调整过高或送电端可调电阻调整的阻值过小,造成轨道电路不能正常分路。
3、一送多受轨道区段,因各受电端距离较远,轨面电压调整不平衡,有个别受电端轨面电压过高而造成分路不良。
4、因钢轨轨面生锈,车辆自重较轻或轮对电阻过大等,使车辆轮对分路不良。
5、室外发生混线,有其他电源混入,或牵引电流干扰等使轨道继电器误动。
二、无车占用亮红光带:发生这种故障时,应先在控制台观察故障现象,做出初步判断。
如果几个轨道电路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应重点在分线盒检查轨道电源熔断器熔丝和送电电缆芯线;若相邻两个轨道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一般是相邻两轨道电路轨道绝缘双破损;只有一个轨道区段亮红光带,应首先在分线盘处测试送电电缆端子有无电压,若有电压。
确认为室外故障时,再去室外处理。
判断轨道电路是开路故障还是短路故障是分析故障的关键。
轨道电路开路故障:轨道电路开路后继电器落下,控制台点亮红光带。
开路故障应查钢轨接续线、道岔跳线、箱盒与轨面的引导线(是否断线)。
轨道电路短路故障:短路故障应查绝缘,绝缘破损;其他异物短路,如铁丝等金属褡裢或跳线、引导线混线造成。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施工典型故障分析及预防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施工典型故障分析及预防摘要: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高度风险点,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为了克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现场采用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解决。
本文通过对现场施工改造过程中发生两起典型故障的分析,提出了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改造施工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
关键词:高压脉冲典型故障预防1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现状目前我局站内电气化区段以25Hz相敏轨道电路为主,25Hz相敏轨道电路虽因具有诸多优点而得以推广使用。
但由于原设计轨面电压过低和终端阻抗选取值较小,在轨道较长时期不过车导致钢轨生锈时,出现了大量的分路不良区段,对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多年来一直是行车安全控制中的高风险点。
目前采用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对现有25Hz相敏轨道电路进行改造,是解决分路不良最好的技术方案之一,通过逐步采用技术改造,可大量减少现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减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对行车安全的干扰。
2、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的特点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是在以前高压不对称轨道电路的基础上改进的,它在保留高压不对称电路设备简单,分路安全,可以防护极性交叉和断轨检查等优点的基础上选用军品级别的电子元器件,同时开发研制了用于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的抑制器和隔离匹配盒,克服了电子元器件故障率高,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叠加电码化等缺点,使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可以有效的增加轮轨击穿能力,提高轨道电路的分路灵敏度,解决分路不良问题。
3、改造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的典型故障分析3.1宝鸡南站施工改造后扼流变压器线圈击穿故障分析宝鸡南站1DG是在3V化轨道电路基础上改造的高压脉冲区段,该区段开通正常运行半年后出现红光带,故障时现场测试通道电压如表一3.2、固川站高压脉冲电路区段机车信号掉码故障分析固川站7DG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改造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区段开通正常运行一个月之后,机信反馈在该股道1G区段运行时有机车信号掉白灯现象,该股道是到发线,电码化电路如图一1道由1G、7DG、5-7WG三个轨道电路区段组成,采用25HZ 叠加移频方式实现电码化,发码方式为列车占用发码,该轨道两端设置S1FS、X1FS两个发送送盘发送不同载频的移频信号,机车接收运行方向的移频信息。
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轨道电路是指用于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系统的供电和信号控制系统。
在实际运行中,轨道电路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及时排查和处理轨道电路故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轨道电路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法。
1.轨道电路电源故障:电源故障是轨道电路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不稳定、电源线路短路、电源开关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检查电源电压,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检查电源线路,排除短路问题。
-检查电源开关,确认开关是否正常。
2.轨道电路接触不良:接触不良是轨道电路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是由于接触器松动、电缆接头腐蚀、连接线松动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检查接触器,确保接触器紧固牢固。
-检查电缆接头,清洁接头并检查是否腐蚀。
-检查连接线,确保连接线紧固。
3.信号传输故障:信号传输故障可能是由于信号线路故障、信号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检查信号线路,排除线路故障。
-检查信号设备,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4.轨道电路短路故障:轨道电路短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线路绝缘损坏、设备线路短路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检查线路绝缘情况,修复绝缘损坏部分。
-检查设备线路,排除线路短路问题。
5.轨道电路地线故障:地线故障可能是由于地线松动、断裂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检查地线连接情况,确保地线连接牢固。
-检查地线是否断裂,修复或更换地线。
6.轨道电路信号冲突:信号冲突可能是由于信号设备设置错误、信号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检查信号设备设置是否正确,进行校正。
-检查信号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修复故障设备或更换设备。
7.轨道电路地震故障:地震可能导致轨道电路出现各种故障,如线路破裂、设备松动等。
处理方法如下:-进行地震后的检查,排除破裂和松动问题。
-进行地震后的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总之,对于轨道电路常见故障的处理,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排查,修复故障设备或更换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低
低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低
低
低
低
接收和发送缆同时断或 是电源公共部分出故障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2 3
5
1 4
6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一、ZPW-2000A轨道电路 1.故障范围判断 结合上表,可以快速判断故障范围,因电缆存在 分布电容问题及ZPW-2000A轨道电路为高频轨道电路 ,一定要慎用电流表对故障性质进行判断。 主轨入和小轨入电压均正常,但轨道电路仍然存 在红光带时,则通过轨出1和轨出2的电压值来判断故 障部位。只有轨出1或轨出2电压变化时,排除衰耗盒 背面电压调整跳线无异常后,则可能是衰耗盒内部存 在故障。如轨出1和轨出2均正常,则可能是接收盒( 主、备同时)故障,或是衰耗盒至接收盒之间配线故 障。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案例3:某站14477G红光带不灭故原因分析如 下:
(3)因此相邻站14489G的XGBJ并接了一个 XGJ,由于14489G接收盒的14494G并机接收盒故 障,14489G主接收盒一个盒子的XGJ条件电源同 时带不动两个继电器,故当列车通过14489G时 XGJ落下后,当列车出清时XGJ线圈上的电压只 10.2V,XGJ无法吸起。造成相邻站的小轨条件未 送给南昌站,致使该站的14477G亮红光带。
名称 XGR ZGR 前方区段XGR 初步分析原因 接收端等阻线(含)至 室内部分电路故障。 (小轨道纳入联锁的后 方区段会同时亮红光带) 纯主轨道内传输部分故 障。 发送端等阻线(含)至 室内部分电路故障。 接收端室内器材故障。 纯小轨道内传输部分故 障。(小轨道纳入联锁)
低
低
正常
正常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指铁路轨道上的电路断路或故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对列车行驶安全和正常的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对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设备老化铁路轨道上的电路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比如接触网、信号设备、电缆等,这些老化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发生故障,从而引起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现象。
2. 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也是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比如大雨、大雪、强风等,铁路轨道电路设备容易受到侵蚀和损坏,从而引发分路不良的问题。
3. 人为操作不当的人为操作也是造成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之一。
比如设备维修保养时的操作不当,或者施工作业中的疏忽大意等,都有可能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4. 设计缺陷在铁路轨道电路的设计中,如果存在缺陷,比如电缆走线不合理、设备选择不当等,也容易引发分路不良的问题。
5. 非铁路人员进入当非铁路工作人员进入轨道电路区域,进行一些不正当的操作行为,也会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发生。
1.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对轨道电路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备老化、天气恶劣等情况下,通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更换,可以有效避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发生。
2. 强化保护措施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可以加强对轨道电路设备的保护措施,比如加装防护设施、增加设备维护人员的巡视频率等,以有效防止轨道电路设备受损和分路不良的发生。
3. 完善操作规程对铁路轨道电路的操作规程进行完善,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保证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因为人为操作导致分路不良的问题发生。
5.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铁路轨道电路区域的安全管理,严禁非铁路人员进入,对已进入的人员进行有效管控,防止他们的行为对轨道电路的安全造成影响。
轨道电路的设置和常见故障

图2-13 辙叉将轨道电路短路
图2-14 极性绝缘和道岔跳线
任务一 认识轨道电路
3.侵限绝缘
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的分界绝缘应安装在道岔警冲标(警告停车列车不准 越过的标志)内方,距离警冲标不小于3.5 m的地方。因为当列车或车辆的 车轮停在警冲标内方的轨道电路区段内时,若分界绝缘与警冲标的距离小 于3.5 m,则其车钩及车身边缘可能侵入邻线的建筑接近限界,危及邻线上 通过列车的安全,这是不能容许的。若实在不能满足此要求,则该绝缘节 称为侵限绝缘。当相邻两组道岔警冲标之间的距离不足7 m时,其中间安装 的分界绝缘也称为侵限绝缘。如图2-15所示,侵限绝缘在信号设备平面图 上以圆圈表示。无论电务作业或工务作业,在确认作业影响范围时,必须 考虑有无侵界绝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任务一 认识轨道电路
2.红光带故障 红光带故障是指轨道区段无车占用时,控制台或显示器相应的
区段显示红色光带。造成这类故障的原因有轨道电路送电电压低, 道床潮湿、轨道电路有断线或断轨情况等。这类故障主要影响车 站和区间的行车效率。
任务一 认识轨道电路
拓展阅读
50 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
50 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主要有多个区段红光带、单个区段红光 带以及分路不良等。当有故障时,应迅速判断轨道电路故障发生在 室内还是室外。正确的方法是在分线盘甩开外线测量空载电压。若 测试电压为交流24~28 V,则证明故障在室内;否则,故障在室 外。
任务实施成绩: 日期:
THANKS
任务实施
认识轨道电路
任务工单
任务名称 操作方法:
构建工频轨道电路
姓名 日期
1.完成工频轨道电路的构建。
2.利用轨道电路检查是否有车占用、传输控制信息等功能时, 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铁路信号轨道电路介绍及故障分析

铁路信号轨道电路介绍及故障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铁路“事业”也蒸蒸日上,铁路信号对于铁路运行、铁路发展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核心性的。
铁路信号关乎行车质量,是行车安全运行,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因素。
当铁路信号系统出现一些故障时,铁路信号会出现弱化,错误等情况,严重干扰行车安全,必须及时进行故障检修,确保铁路安全行车。
文章对铁路信号系统及故障维修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铁路信号系统故障维修工作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了铁路信号故障维修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铁路信号系统;故障;措施引言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轨道电路会不断采集列车的运行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控制中心,然后由控制中心分析当前列车的运行状态,从而判断列车运行是否安全,并为列车的运行提供信号支持。
因此,一旦轨道电路出现故障,那么列车将无法及时得到数据反馈,这样就会造成其他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类似故障,需要详细了解铁路信号轨道电路,并掌握各种故障出现的原因,接下来才能有效解决。
1铁路信号轨道电路的组成铁道信号轨道电路有导体、钢轨、绝缘送电端设备、受电端设备等部分组成。
其中钢轨连接线、25Hz轨道、扼流连接线、ZPW-2000A轨道调谐引接线等构成了导体。
钢轨绝缘的方式有机械绝缘和电气绝缘两种,其中应用机械结缘的是25Hz 相敏轨道电路,应用电气绝缘的是ZPW-2000A型轨道电路,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一般在接近站内的区段使用的都是机械绝缘,比如站内一离去区段和三接近区段。
轨道电源、变压器、熔断器以及防雷设施等都是送电端设备。
扼流变压器、轨道变压器、限流电阻、防雷设施、继电器等都是受电端设备。
2铁路信号轨道电路故障2.1联锁设备断电故障铁路信号机连锁设备系统中,UPS担负着设备的供电需求,连锁上下位机的安全用电和部分网络设备供电。
上位机的作用是人和电脑沟通的桥梁,是实现信号集中管控的关键要素;下位机的作用是控制者现在所有设备的反馈情况,将所有设备的运转情况都反馈在下位机上,实现对所有设备的检测[1]。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低
低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低
低
低
低
接收和发送缆同时断或 是电源公共部分出故障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2 3
5
1 4
6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一、ZPW-2000A轨道电路 1.故障范围判断 结合上表,可以快速判断故障范围,因电缆存在 分布电容问题及ZPW-2000A轨道电路为高频轨道电路 ,一定要慎用电流表对故障性质进行判断。 主轨入和小轨入电压均正常,但轨道电路仍然存 在红光带时,则通过轨出1和轨出2的电压值来判断故 障部位。只有轨出1或轨出2电压变化时,排除衰耗盒 背面电压调整跳线无异常后,则可能是衰耗盒内部存 在故障。如轨出1和轨出2均正常,则可能是接收盒( 主、备同时)故障,或是衰耗盒至接收盒之间配线故 障。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案例3:某站14477G红光带不灭故原因分析如 下:
(3)因此相邻站14489G的XGBJ并接了一个 XGJ,由于14489G接收盒的14494G并机接收盒故 障,14489G主接收盒一个盒子的XGJ条件电源同 时带不动两个继电器,故当列车通过14489G时 XGJ落下后,当列车出清时XGJ线圈上的电压只 10.2V,XGJ无法吸起。造成相邻站的小轨条件未 送给南昌站,致使该站的14477G亮红光带。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二、25HZ轨道电路 1. 故障判断 根据相位角情况和电压的情况判断故障的性 质:基本原则相位角升高,电压下降为短路故障 ;相位角下降,电压下降为开路故障。但特殊情 况如下: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二、25HZ轨道电路 1. 故障判断 (1)完全短路的故障相位角会到0度,小 心误判,但认真查看故障开始时故障相位角曲线 一般都会有出现相位角上升的趋势。 (2)断轨时的故障曲线电压会下降至一半 ,相位角会升高,有时高达200-300度,也容易 误判为短路故障。 (3)3V化25HZ轨道电路适配器故障电压下 降一半左右,很容易误判为与相邻区段绝缘节头 短路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典型案例分析—区间分路不良
3、发生地点及特点 1)列车日行车对数少; 2)交流牵引电流换相点处; 3)列车断电惰性时;
4)夏季落雨后1小时;
5)连续丧失分路时间多不超过2~8秒; 6)尚无列车停留丧失分路记录。
8
典型案例分析—区间分路不良
4、解决方法
1)利用锈层U-I特性的非线性; 2)提高分路灵敏度; 3)正确确定道砟电阻Rd,由 Rd=f(U轨入)| f0、L为定值。
11
典型案例分析—雷电防护
1、 发生 从2009年起至今客运专线雷害事故已发生 20站(含中继站) 次。 2、认识过程
1)音频轨道电路系统室内多采用电子设备,诸多条件端口
均易引入纵向雷电损坏设备,从故障—安全考虑:发送、接 收器信号输出、输入端口采用低转移系数隔离变压器隔离纵 向高压,其余端口实为“悬浮”。 2)客专轨道电路室内设备屏蔽线对地电容、其他客专子系 统纵向防雷接地以及电源屏二次侧防雷接地均弱化了系统纵 向防雷性能,使雷害增加。
12
典型案例分析—雷电防护
3、改造方法 1) 加强关键点的抗电强度; 2)在电源其他指标允许情况下,取消二次侧防雷接地点; 3)在处理好电磁兼容标准前提下,列控各子系统均同步 实施或尽量接近悬浮等。 4)优化防雷环境,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严格执行“脏线” 与“净线”分开。
13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5、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6、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的列车丧失分路 7、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8 、站内轨道电路单相回流中断 9、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0、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5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6、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7、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后列车丧失分路 8、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9 、站内轨道电路单向回流中断 10、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1、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24
典型案例分析—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 后列车丧失分路
1、发生
一体化站内轨道电路主线与分支侧线采用并联设置方式,每
18~20m设置一处钢轨连接线,20m钢轨移频阻抗为
0.228~0.42Ω,当一处以上连接线发生断线时,实际分路电阻 从0.25欧姆上升到0.48欧姆以上。 2、解决方法 单一音频轨道电路难以解决该问题,只能加装双引接线,加
26
典型案例分析—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1、发生 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绝缘节破损,信号向邻区段传输,造
成邻段机车信号错误接收,信号升级(2010年,沪宁发生一
次)。
2、原因分析 一体化移频轨道电路无绝缘破损防护技术条件。 3、解决办法
加强维护(含绝缘完好检查及室内干扰量测试)。
桥梁; (5)隧道 ;(6)轴温探测仪地面与钢轨连接部分等。
16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5、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6、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的列车丧失分路 7、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8 、站内轨道电路单相回流中断 9、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0、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27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6、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7、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后列车丧失分路 8、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9 、站内轨道电路单向回流中断 10、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1、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17
典型案例分析—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1、发生 大瑶山隧道曾发生调谐区断轨故障,被轨道电路设备检查。 2、原因分析
既有线“小轨道”有“调谐区设备故障检测”及“调谐区
断轨检查”的功能,并纳入联锁。 由于2000A上道初期调谐区设备处钢轨连接线施工质量不 良,造成“小轨道”易出故障,加上送端第三(或四)电容 断线易造成“红光带”,根据现场呼声,客专已把“小轨道” 从联锁中移出。
4)Rd取值由估值3Ω·km提高到5Ω·km(无砟);
由估值2Ω·km提高到6Ω·km(有砟); 法国有砟轨道电路由原估值4Ω·km改为实际≥ 8Ω·km。
5)、Rf(标准分路电阻)由0.25Ω提高至0.5Ω或0.6Ω;
6)、目前已开通线路通过提高发送器功率、修订调整表的 办法解决,分相区现场试验尚未发现调整后丧失分路现象。
29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6、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7、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后列车丧失分路 8、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9 、站内轨道电路单向回流中断 10、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1、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10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6、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7、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后列车丧失分路 8、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9 、站内轨道电路单向回流中断 10、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1、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9
典型案例分析—区间分路不良
7)建议接收器采用15秒的吸起延时; 8)建议采用类似站内轨道电路三点检查方法;
以上1~6为加强措施,7、8为系统有效措施
应强调的两个问题:
1)鉴于目前电容质量的高可靠性,电容应视为可靠环节, 不再考虑一个电容故障不造成“红光带”的约束,“可靠性” 让位于“安全性”; 2)电容施工时钻孔及安装方式应按标准操作。 5、区间分路不良的解决过程可视为总结经验,靠国际标准的 过程。
20
典型案例分析—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1、发生
在现场多次发现区间及站内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间距错
误,间距过短在故障时易构成较低的轨道电路外回路阻抗, 不易检查断轨。 2、解决办法 检查不达标的间距(客专区间≥1200m,既有线≥1500m),联 系有关方解决。
21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6、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7、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后列车丧失分路 8、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9 、站内轨道电路单向回流中断 10、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1、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14
典型案例分析—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1、发生 1)北京燕郊因单边钢轨通过被短路的架空地线火花间隙 与钢轨连接线造成较大的其他频率干扰,由部检验车查出。
2) 上海局单边钢轨通过轴温探测系统的地面设备金属件
通过绕接钢丝接地,引入较大的其他频率干扰。 3) 1998年上海局新桥车站上行二接近因送、受端变压器 箱连接线均碰箱体两点接地,造成第三轨,列车丧失分路。 4) 1999年济南局因更换钢轨与扣件相碰,构成第三轨, 造成列车丧失分路。
28
典型案例分析—站内轨道电路单向回流中断
1、发生 2011年蔡中银车站因单向回流中断,造成27.5kV牵引电流 通过启动的机车电机接至无回流点的钢轨,造成转辙机电机
通过电缆及室内监测设备印刷板接地转动,致走行列车部分
脱轨。 2、原因
站内牵引单相回流通畅是保证轨道电路工作安全,避免导致
危险侧的措施。 3、解决办法 用维修保证单端回流的可靠。
6
典型案例分析—区间分路不良
1、发生
自2010年郑—西客专个别区段反映分路不良,到2011年武
汉局上报分相区分路不良,客运专线区间分路不良开始受大家 关注。
2、发生的原因
客运专线具有车轮与轮轨碾压面窄、车辆运行平稳、车轮 运行过程中车轮摆动小等特点,但是客运专线车轮与钢轨两者 硬度相近,自然摩擦除锈效果差。
强维护、巡检保证,国外亦然。
25
主要内容
1、 区间分路不良 2、 雷电防护 3、 钢轨接地危险性及防范 4 、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5、 复线线路完全横向连接最小间距 6、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7、 站内道岔并联分支连接线断线后列车丧失分路 8、 站内移频轨道电路绝缘破损,机 车信号误动升级 9 、站内轨道电路单相回流中断 10、 同方向载频信号邻线干扰 11、动车组侧线启动越过无连通回流 的绝缘节,烧钢 轨及 绝缘节
18
典型案例分析—调谐区故障危险性及防护
3、解决方法 1) “小轨道”功能有三: (1) 断轨检查;
(2)绝缘破损检查及防止信号越区二次接收;
(3)短体快车的有效分路。 为此当报警后应及时处理。
2)在采用双连接线、施工工艺有保证以及全密封电容高质量
前提下,应考虑“小轨道”重新纳入联锁,减免维修压力。
2. 从目前的客观现实及轨道电路长远发展明确防范措施;
3. 提出加强“维护”工作的建议意见; 4. 讲课中随时提问,集中答疑,不重过程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