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作品欣赏》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范文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范文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雕塑的概述:雕塑的定义、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佛像雕塑、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神器雕塑等。

3. 代表作品欣赏:兵马俑、石窟雕塑、佛像、石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难点: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展示法: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雕塑。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雕塑的欣赏和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古代雕塑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雕塑。

3. 展示: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雕塑的魅力。

4. 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就展示的古代雕塑作品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7. 拓展:推荐学生参观博物馆、石窟等实地了解中国古代雕塑,拓宽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古代雕塑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雕塑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收集中国古代雕塑的图片,包括兵马俑、石窟雕塑、佛像等。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设计

问题情境: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一、陵墓雕塑1、秦始皇陵兵马俑1)什么是“俑”?2)已静写动的艺术手法3)兵马俑的布局赏析作品,欣赏兵马俑雕塑,分析其中的艺术特色,体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1)人殉制的废止2)无数直立静止的重复3)不同职责士兵俑的位置4)高度写实的细节5)文官俑百戏俑4)兵马俑的细节刻画5)文官俑百戏俑思考题:为什么把兵马俑陪葬坑设在封土以东1.5公里的地方?而这又与我国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有什么关系呢?2、霍去病墓雕塑1)霍去病墓的墓冢2)四件石雕的艺术手法3)马踏匈奴3、唐代随葬品赏析作品,体会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石雕用圆雕与浮雕结合线雕的手法,简练传神。

用写意手法,突出对象的神韵寓意的手法,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寄托了对英雄的歌颂和哀思欣赏不同朝代陵墓雕塑。

体会陵墓雕塑寄托的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愿景。

而宗教雕塑则是人民对于神明和信仰世界的美好想象。

1)昭陵六骏2)三彩骆驼载乐俑二、宗教雕塑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1)云冈石窟○1面相○2衣着2)龙门石窟○1面相○2衣着3)敦煌石窟欣赏四大石窟宗教雕塑代表作,体会艺术特点,体会古人虔诚的宗教观念对比两座石窟大佛造像的异同:同:皇室出资开凿,依山而建;异:朝代不同,雕塑风格不同雲曜五窟反映了犍陀罗雕塑风格,属于早期佛教雕塑特点;卢舍那大佛相貌更像中国人,反映了佛教本土化的趋势。

敦煌第45窟彩塑菩萨像,突破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更富有婷婷婀娜的姿态之美。

4)麦积山石窟总结:传统雕塑反映了怎样的人文观?陵墓雕塑体现了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宗教雕塑则体现了虔诚的宗教信仰。

反映了南朝时期追求清秀脱俗的时代审美总结回顾,回答问题1、探究与发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中国传统雕塑了吗?2、评价3、课堂提升中国传统雕塑是我国传统人文观的反映,这些雕塑作品的布局、造型和色彩无不折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是默默无闻的中国古代工匠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构成华夏文明的珍贵遗产,更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奇迹。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古代雕塑,除前一部分介绍的古代陵墓雕刻外,遗存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分布全国各地的石窟雕塑和寺庙、祠庙彩塑。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系统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研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综合手段。

四、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不同类型传统雕塑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2.能够运用雕塑相关术语联系人文历史等知识鉴赏雕塑作品;3.通过对传统雕塑的学习,增强爱国情感,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传统雕塑承载的古人文化观念。

教学难点:结合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知识分析、理解、评价中国古代传统雕塑。

六、教学过程:学生阅读本课内容直接导入课题并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中国雕塑发展简述中国雕塑艺术肇始于新石器时代,历先秦三代,经秦汉、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达到鼎盛。

(二)传统雕塑的分类材质——陶塑、石雕和泥塑等。

功能用途——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教学活动1、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塑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形成了特定的丧葬观念,所以中国古代陵墓的地下,地上设施和随葬品都要模仿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场景。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

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

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篇一: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 1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2345【篇二:第六课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引入:说起雕塑人们都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大卫》p90、《维纳斯》p78、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思想者》p104、等等西方雕塑作品。

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现代很多中国雕塑系学生去西方学习雕塑艺术,一位美国雕塑家这样说:“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名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不可及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成就,到底好在哪里,美国雕塑家为什么那么说?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参考美术的定义说明)⊙雕塑的基本形式: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二、古代雕塑:1、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p33~34◎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p35◎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中国雕塑作品欣赏第一节课:《千手观音像》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千手观音的风格特征;2.谈论学生对观音的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感受千手观音的神圣;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千手观音像》的绘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1.了解千手观音的形象特征和神圣意义;2.掌握绘制《千手观音像》的基本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图片欣赏和教师讲解,了解千手观音的形象特征;2.引导学生感受千手观音的神圣;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实现作品的美观。

第二节课:《秦兵马俑》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小型版的秦兵马俑的制作。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1.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2.掌握小型版秦兵马俑的制作方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图片欣赏和教师讲解,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小型版秦兵马俑的制作;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实现作品的美观。

第三节课:《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毛泽东像胸像的制作,并配以相应的背景,达到作品的鲜明效果。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1.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的历史和制作工艺;2.掌握毛泽东像胸像的制作方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图片欣赏和教师讲解,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的历史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毛泽东像胸像的制作,并配以相应的背景,达到作品的鲜明效果;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实现作品的美观。

第四节课:《大雁塔》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大雁塔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征;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大雁塔的造型,并配以相应的背景,达到作品的鲜明效果。

第1课 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中国雕塑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3.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雕塑艺术的能力;4.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难点:掌握中国雕塑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雕塑作品,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基本认识,准备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0分钟)从商代青铜器到唐代石窟雕刻,介绍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中国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

3. 雕塑的基本构成要素(20分钟)讲解雕塑的基本构成要素:形体、比例、姿态、表情等,让学生了解雕塑作品的组成结构和特色。

4. 中国雕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30分钟)介绍中国雕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包括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角度的雕刻,以及刀法、捏法、切削法等不同雕刻方式。

5. 欣赏和表达(25分钟)以雕塑作品为例进行欣赏,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思维,创作一件自己的雕塑作品。

6. 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回顾,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2.作业评估:设计一个雕塑作品并附文案。

五、拓展延伸1.参观当地的雕塑艺术馆或博物馆;2.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更多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雕塑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中国雕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等方面,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雕塑艺术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雕刻技法的理解速度较慢,需要更好的引导和练习。

以后可以加强相关技法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技能。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和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重要美术作品欣赏:介绍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3. 中国美术家的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著名美术家及其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和重要作品。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中国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或制作,体验中国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作品欣赏》等。

2. 教具:幻灯机、图片、绘画工具等。

3. 教室环境: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绘画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学生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绘画和制作实践中的表现和创作能力。

3.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国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介绍2.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3. 第三课时: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欣赏4. 第四课时:中国当代绘画作品欣赏5. 第五课时:中国雕塑和建筑艺术欣赏6. 第六课时:中国美术家介绍7. 第七课时:学生绘画实践(一)8. 第八课时:学生绘画实践(二)9. 第九课时: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美术作品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介绍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流派、风格等。

3. 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展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讲解作品背景、艺术特点等。

4. 欣赏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展示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讲解作品背景、艺术特点等。

5. 欣赏中国当代绘画作品:展示中国当代绘画作品,讲解作品背景、艺术特点等。

八美术上册第一课《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八美术上册第一课《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授课目的:1 、知识目标:①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雕塑睁开历程。

③让学生能对其代表作品欣赏,认识其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增添学生的经历,积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3、感情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授课重点:认识中国古代雕塑的的睁开历程及表现现形式。

授课难点: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代表作品。

授课准备:课件授课过程:一、导入:提问二.新知表现:1、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分别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雕塑作品来自哪里,以及它们不同样的风格。

中国雕塑艺术, 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闪亮明珠。

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上都有鲜亮的民族特色。

2、宗教雕塑。

除了陵墓雕塑,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宗教雕塑,最着名的是什么?分析这些雕塑的特色及其年代。

3、民俗雕塑。

民间有很多雕塑,像西汉的彩绘陶乐舞杂技俑,说唱俑等,它们的做工精巧,表现方法多样。

4、陵墓雕塑:1,中国最着名的陵墓是〔〕?2,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兵马俑的雕塑,请同学们告诉我看到这些雕塑,你的感受是什么?3,从将军俑和射俑的神情中,你看出了什么?三、坚固新知。

1、对照三个年代的雕塑特色。

2、认识雕塑使用的资料。

雕塑,它们都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3、鉴赏雕塑作品。

〔小小判断家〕同学们对雕塑有了这么多认识,现在我这有六个雕塑作品,想请同学们帮我做个判断,告诉我它们分别是哪个年代的雕塑。

小组合作谈论,告诉我你的判断结果及解析。

四、欣赏雕塑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版美术教材第11册第2课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美术教案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小学伍翀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雕塑的种类,以及了解中国雕塑的发展史,从雕塑的外型、色彩、花纹等方面去了解每个朝代雕塑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雕塑的发展史。

2.能从色彩、外型、花纹去欣赏。

3.说说自己身边的雕塑作品,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雕塑的朝代发展史。

教学难点:
找找身边的雕塑作品,能从多方面去欣赏它们。

工具准备:
课件、范画、校本教材。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师问:“雕塑材料有哪些种类?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
生:材料有很多种,有石雕、铜雕、木雕等。

师简介:雕塑是集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二、新授内容:
1.师:中国雕塑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它们。

1)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
2)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3)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

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兵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马俑身材矫健、活灵活现。

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画,神态万千、精细逼真,秦俑坑发掘的铜马车更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

充分体现了主导那个时代的高大、雄健的风尚。

4)汉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

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其中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
5)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及金雕塑。

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

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雕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

6)元明清雕塑(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

明清雕塑有明显追随唐宋风格的痕迹,造像多为彩塑,即泥塑彩绘。

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日趋世俗化、民间化,形成了工巧繁缛、萎靡纤细、色彩亮丽的艺术风格。

7)现代雕塑(公元1911年后)。

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前后到30年代,许多青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

他们归国以后,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促进了中国各种形式雕塑的发展。

三、生对不同朝代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四、师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的架上雕塑、大型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城市环境雕塑民间雕塑与大型泥塑群像等雕塑艺术都有了长足发展,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美丽的雕塑作品,希望大家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