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清平乐 六盘山课件
合集下载
第 课《清平乐六盘山》课件

具体描述
诗歌中“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南方 根据地的深深怀念和不舍;而“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 二万”则表现了作者坚定的抗日决心和毅力。
诗词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比喻等 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 动、形象。
具体描述
如“天高云淡”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 面,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 志;“屈指行程二万”则用象征手法, 形象地表达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革命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文学创作
诗词创作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清平乐六盘 山》等优秀诗词,掌握诗词创作 的技巧和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学
创作水平。
PART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清平乐六盘山》,了 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掌握诗词 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华传
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诗词成就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600余首诗词,很多诗词在文学艺术上可与古今诗坛大家相并列。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咏 出这首词。1947年9月19日,毛泽东 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我亦有生以 来第一次翻越六盘山,纵情吟诗。征 衣未解再跨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更喜峰峦增秀色,更喜松柏傲霜雪。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统文化的热爱。
主要内容
讲解《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诗词意境、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韵味和美 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手 法,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和体验诗词的美感。
作业布置与要求
诗歌中“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南方 根据地的深深怀念和不舍;而“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 二万”则表现了作者坚定的抗日决心和毅力。
诗词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比喻等 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 动、形象。
具体描述
如“天高云淡”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 面,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 志;“屈指行程二万”则用象征手法, 形象地表达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革命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文学创作
诗词创作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清平乐六盘 山》等优秀诗词,掌握诗词创作 的技巧和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学
创作水平。
PART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清平乐六盘山》,了 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掌握诗词 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华传
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诗词成就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600余首诗词,很多诗词在文学艺术上可与古今诗坛大家相并列。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咏 出这首词。1947年9月19日,毛泽东 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我亦有生以 来第一次翻越六盘山,纵情吟诗。征 衣未解再跨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更喜峰峦增秀色,更喜松柏傲霜雪。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统文化的热爱。
主要内容
讲解《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诗词意境、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韵味和美 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手 法,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和体验诗词的美感。
作业布置与要求
《清平乐·六盘山》 精品PPT课件

望断: 望得久,望得远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漫卷:遍卷、席卷
长缨: 本指长绳,这里指革 命武装 缚住:擒住 苍龙:指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军队
作品译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 边。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 二万里的路途。
主 要 作 品 :
西江月 井冈山
采桑子 重阳
浪淘沙 北戴河
水调歌头 游泳
菩萨蛮 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
卜算子 咏梅
念奴娇 井冈山
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 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 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 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它生 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 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 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飘飘 ,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说明 了革命正迅速发展,长征已取得了重大的胜 利 。 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作用都 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 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长城绵亘万里,雄冠天下,不到长城非
好汉是句俗语,意思说:“没见过长城 雄伟的面貌,怎么可能有阔达豪迈的胸 襟呢?这句话其实不是讨论什么是好汉, 而是对长城的赞美之辞。
全词造语朴实自然,意境高远, 感情充沛而又生动形象。
毛泽东用高妙的手法轻松
写出了自己悠闲中又有些沉重、
清平乐六盘山PPT

谢谢
“长城”是什么意思?“屈指”是什么意思? 从这句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长缨是什么意思?”“苍龙”又是指的什么?从这句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写作特点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 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 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 情景交织,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对六盘山风光的赞美. 读出诗人坚毅的性格,面对困难英勇无 畏的态度,历尽艰辛的自豪。 作者有把握未来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小结:
全词有情有景,情景交融。雄浑豪放,金声玉振。充分 表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激昂的战斗精神,极富感染力。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 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 随 意化出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 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颜师古注引 汉代服虔曰:“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取 此意,亦可解,因太岁系凶神恶煞, 这里引伸为蒋介石 反动集团就是“苍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 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夺得最后的胜利。
清平乐六盘山PPT
清平乐 六盘山 1935.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 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 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 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 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 10月7日,在六盘山的 青石嘴,红军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 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 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 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清平乐六盘山》课件PPT

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社会背景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为民族解放和人民 幸福而奋斗。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背景,也表达了毛泽 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02
描绘了六盘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和豪情。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象征意义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也象征着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
诗词意境解析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象征意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激发爱国情怀
作品描绘了红军英勇无畏的形象, 激发了后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 豪感。
传承红色文化
作品作为红色经典,传承了红色文 化,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动诗词创作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对后来的诗词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历代评价
01
02
03
文学价值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 高的价值,被认为是中国 现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详细描述: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 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 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详细描述: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思想,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来暗示和隐 喻,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04
《清平乐六盘山》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清平乐六盘山》课件
目录
•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 《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解析 • 《清平乐六盘山》的文学价值 • 《清平乐六盘山》的影响与评价 • 《清平乐六盘山》的延伸阅读
社会背景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为民族解放和人民 幸福而奋斗。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背景,也表达了毛泽 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02
描绘了六盘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和豪情。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象征意义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也象征着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
诗词意境解析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象征意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激发爱国情怀
作品描绘了红军英勇无畏的形象, 激发了后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 豪感。
传承红色文化
作品作为红色经典,传承了红色文 化,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动诗词创作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对后来的诗词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历代评价
01
02
03
文学价值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 高的价值,被认为是中国 现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详细描述: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 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 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详细描述: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思想,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来暗示和隐 喻,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04
《清平乐六盘山》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清平乐六盘山》课件
目录
•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 《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解析 • 《清平乐六盘山》的文学价值 • 《清平乐六盘山》的影响与评价 • 《清平乐六盘山》的延伸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通用课件

作者介绍
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将领,有“词中 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
分析其他作品中的语言和意境
要点一
语言风格
要点二
意境表现
辛弃疾的词作语言风格豪放、雄浑,善用比兴手法,寓情 于景、寓景于情。
他的词作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 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
创作指导
清平乐六盘山通用课件
主题导 入
引入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南宋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 百姓生活困苦。
历史背景
清平乐六盘山是南宋时期的一首 词,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局势 紧张。
介绍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 创作背景:清平乐六盘山的作者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 中,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心中忧虑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表 达了他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课程中还涉及了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 思维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了 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
地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课后进行了一些小测验和作业, 发现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知识方面 表现良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
清平乐六盘山的词牌名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韵律优美,表达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富有表现力。
分析词牌名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比喻、拟人、叠字、对仗等手法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
清平乐六盘山的词牌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叠字、对仗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词牌名更加 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六盘山》|语文A版 (共14张PPT)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52021/8/5August 5,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清平乐·六盘山
认一认
屈程眺 据窑朽
词语仓库
长缨 缚住 眺望 会师 吟诵 苍龙 根据地 瓦窑堡
天高云淡 红旗漫卷 大雁南飞
小词典
眺望:从高处远望 她继续眺望当地的风光
吟诵: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自读小提示:
1.这篇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分 别是----和----。请用笔写明。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部分: 1.组员齐读第二部分。
2.用~~~~画记毛泽东主席与红 军员翻越六盘山时的句子。
3.讨论:此时红军和毛泽东主 席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语 可以看出?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2.想一想:这个故事是在一个 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伟 大 的 领 袖 毛 主 席
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
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 攻重镇。1934年10月,红军 为了保存实力北上抗日,开 始长征。
红军四渡赤水
红军抢渡大渡河
红军翻过雪山
红军穿越荒无人烟的草地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 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 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 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 量。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ppt课件

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
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红军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
翻过的严峻高山有:十八座
主要 有: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等。
全词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潘岳的《秋兴赋》中的:“雁飘飘而南飞。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
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
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 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 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
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 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过草地 1
红军过草地 2
翻过的严峻高山有:十八座
主要 有: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等。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如秦少游的“目断征鸿南去。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
此诗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
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
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 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 么?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 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 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 情景交织,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对六盘山风光的赞美. 读出诗人坚毅的性格,面对困难英勇无 畏的态度,历尽艰辛的自豪。 作者有把握未来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 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 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
《清平乐_六盘山》.ppt(上课用)

解释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 和格律的。
认一认
望断:久久地望着,直到看不见,望尽。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
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漫卷:遍卷、席卷。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缚住:擒住。 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作者自注:“苍 龙,指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时全 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 旗飘飘,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 旋向前。说明了革命正迅速发展,长 征已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 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 天,红军战士将消灭日本帝国主义, 夺得最后的胜利。
长城绵亘万里,
雄冠天下 ,不到长城 非好汉是句俗语, 意思说 :“没见过 长城雄伟的面貌, 怎么可能有阔达豪迈 的胸襟呢? 这句话其实不是讨论什么是 好汉 ,而是对长城的赞美之辞 。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六盘山主 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海拔 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 才达顶峰,故名“六盘山”。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 家、军事家、诗人。是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袖。
想一想: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2.学了诗歌后,你觉得毛泽东是一 个怎样的人?
(抱负远大、豪情万丈、乐观无畏 、壮志满怀)
屈指:屈指计算。从爽朗、•舒畅之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清平乐·六盘山
伟 大 的 领 袖 毛 主 席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过草地 1
红军过草地 2
红军过草地 3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红 军 爬 雪 山 一
红军爬雪山二
吟诵: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想一想
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 想象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 情吗?
解释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盘山,红军长征 即将胜利,能不高兴吗?在 这漫长的长征路上苦难重重, 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从未畏 难过。收集长征路上的小故 事。
知识链接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 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 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 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 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 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军爬雪山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 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熟读这首词。
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 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 什么?
认一认
词语仓库
红旗 长缨 苍龙 长城 幸福 自豪 战士 缚住 苍龙 革命 坚定 信心
小词典
眺望:从高处远望 她继续眺望当地的风光
清平乐·六盘山
伟 大 的 领 袖 毛 主 席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过草地 1
红军过草地 2
红军过草地 3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红 军 爬 雪 山 一
红军爬雪山二
吟诵: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想一想
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 想象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 情吗?
解释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盘山,红军长征 即将胜利,能不高兴吗?在 这漫长的长征路上苦难重重, 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从未畏 难过。收集长征路上的小故 事。
知识链接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 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 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 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 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 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军爬雪山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 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熟读这首词。
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 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 什么?
认一认
词语仓库
红旗 长缨 苍龙 长城 幸福 自豪 战士 缚住 苍龙 革命 坚定 信心
小词典
眺望:从高处远望 她继续眺望当地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