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对比论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对比论证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对比论证课件

高考满分作文示例文段
从容是面对得失时坦然置之的豁达。2000年奥运会上,面 对枪靶,44岁“高龄”的王义夫一枪失准,最后关头的二次 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 的遗憾。然而,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步枪选手埃蒙 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 却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又一次 与金牌擦肩而过。
彰显特征,揭示本质 论证充分,论点突出 事实鲜明,印象深刻。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海尔集
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抓住了中国加入 WTO的机遇,在菲律宾建立了海外第一家工 厂,而后在中东、东非、美欧各地区国家建 厂,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当金融危 机来袭时,海尔同样抓住机遇,开发农村家 电市场,使其在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相比 之下,清朝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
《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 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 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本段用
的论证方法指
出:学习应积累、坚持、用心, 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论证了中 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愚昧落后,错失发展良机,最终灭国。
修改示例: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海尔集团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抓住了中国加入 WTO的机遇,积极在海外建立工厂,短短数 年由一家作坊式企业成长为集研发与销售于一 体的企业集团。相比之下,曾经风光一时的相 机巨头拍立得公司,没能紧跟市场趋势,研发 新技术,销售市场逐渐萎缩,被后来者居上, 最终以破产告终。这告知我们,当机遇来临时, 必须细心谋划,果断出击,否则后悔莫及。海 尔集团正是抓住了技术革新的机遇,成为著名 的企业。

对比式议论作文写作教案

对比式议论作文写作教案

对比式议论作文写作教案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讲了“差别式议论作文”!我听得有点晕乎乎的,但老师说这像是在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老师举了个例子,说要写“我喜欢的读书”。

随后,她把我们分成两组,一组说“为什么不很喜欢念书呢”,另一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不都很喜欢念高中”。

我们组要讲读书的好处,另一组要讲念书的坏处。

我当时就想,读书有什么不好呢?你以为有人不喜欢获得知识和快乐吗?
但老师说,这叫“对比”。

她告诉我,那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读者清楚念书到底会有什么好结果。

游戏又开始了,我才突然发现,我组的同学都很兴奋,我们说了好多读书的好处,像手中掌握了魔法一样。

另一组同学却有些失落,他们说读书会让人沉迷其中,会浪费时间,但他们的语气里好像也藏着钦佩。

后来,老师说,只有这样对比,我们才能更哲理地表述事物,才能描写得更有说服力。

我总觉得写作文就像大变活人一样,如果掌握了方法,就能把平凡的文字都变得精彩。

我只希望我以后能写出更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和文章,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2. 难点:如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喻和对比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比喻论证:(1)讲解比喻论证的概念和特点。

(2)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体会比喻论证在文章中的作用。

3. 讲解对比论证:(1)讲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特点。

(2)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体会对比论证在文章中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比喻论证写一段话,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 让学生运用对比论证写一段话,比较两种不同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2. 阅读一篇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文章,分析其论证方法及效果。

3.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尝试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如有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能力。

3. 写作进步: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中的写作进步,评价学生对所学论证方法的实际运用效果。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如《孟子》中的比喻论证和《论语》中的对比论证。

2.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实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比论证学案.doc

对比论证学案.doc

《对比思维》一纸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对比思维论证分析观点,掌握运用对比论证法。

2、过程与方法:讲、评、悟让学生在课中明确技法,在训练中掌握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认识水平。

重难点:掌握和运用对比思维法一、课前预习(一)了解高考方向标:在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发展等级分20分,给分的标准是:1、深刻2、丰富3、有文采、4、有创意。

对“深刻”的要求是这样表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性。

要求文章:一能透过现象深人本质,具有深邃的见解;二能进行深入地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能做到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给人启发,令人深思,催人奋进。

要做到观点鲜明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对比思维进行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更具说服力。

(二)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诗句的填空。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思考:这些何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手法:效果:二、课堂研讨:探究对比思维在论证片段具体操作技法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语段的结构特点,归纳对比思维在论证片段方法和步骤。

(议一议)【示例】俗话说:勤能补拙。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2. 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3. 对比论证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论证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是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3. 讲解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提出论点、选择对比对象、列出对比项目、分析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4. 讲解对比论证的注意事项:对比对象要有针对性、对比项目要全面、对比分析要深入、结论要合理。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对比论证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和效果。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对比论证的概念、作用、结构和步骤等知识点。

2. 对比论证示例文章: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3. 练习纸:供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作文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练习作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点评:选取几篇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3. 拓展练习:布置一道对比论证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对比论证部分,让学生了解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2. 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中的对比论证方法,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3. 反馈与修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对练习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对比论证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难点1. 对比对象的选择:如何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对比对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在论证中的作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定义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4.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例子,并进行展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设计:评价学生设计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例子是否合理、具有说服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掌握程度。

六、课前准备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参考资料:相关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文和案例。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

七、教学内容1.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的方式,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抽象、难理解的观点,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2. 对比论证:通过比较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突出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或优势,从而支持论点。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理解程度。

2. 讲解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具体运用方法。

3. 分析教材中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构。

4.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例子。

2016对比论证教学设计

2016对比论证教学设计

对比论证方法训练内容分析:论证方法中,除了举例论证外,学生常用的还有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包括正反事例对比、同一事物正反两方面对比、假设与现实对比等。

对比论证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学情分析:对比论证是一种非常好的说理方法,学生写议论文时往往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即使运用了,有时找不好比较点。

如果找好了比较点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将大大提高说理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找好比较点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理。

2.培养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的能力。

3.学会以理服人。

教学重难点:找好比较点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本课1.投影:一幅照片:《水灾中的美国大兵和中国战士》水灾中的美国大兵和中国战士问:(1)看这幅画,你对中国战士怎么评价?问:(2)老师是通过什么手法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可能答:对比。

教师:对比是一种修辞方法,如果运用对比的手法说理,它就是一种论证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说理。

二、知识导引1.看看韩愈《师说》中的一个段落,运用了哪些对比方法说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教案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课堂练习Hale Waihona Puke (难点巩固)学以致用:
议论文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学会比喻论证】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
《劝学》
难点名称
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分析荀子证明“学习不可以停止”的理由,要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必须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还要让人们彻底理解和接受,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文中,荀子并不是反复强调学习有多么重要,也没有直截了当的说明,而是通过写一般事物受到外物的影响,会发生变化,人借助外物,可以弥补不足,来说明学习对人具有重要作用。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1 、运用精彩的比喻,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
示例:
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 ; 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的“我的疑问”,老师做收集,将成为课堂的生成部分。
(四)课中探究
一、了解对比的类型
横向对比: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
点拨:时间:古——今 同一时代不同的人
空间:中——外 同一地域不同的人
领域:政治、经济、体育、历史、文学
纵向对比: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称为纵向比较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议一议:文中运用了哪些素材,是用什么写作技巧将这些素材组合在一起的?
★、确定文段所要阐述的观点,明确观点的要件
★、围绕观点,做对比选材。
★、找出对比点,紧扣观点进行分析
★、 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
基本模式:
分论点→正反(人、事、理)对比论证→进一步讲道理,突出中心论点
2、习作例文
良知是文明至上的产物,无论权利高低,无论贫穷还是落后,只有没有把内心最深处良知丢掉,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幸福满足的。“做生意要讲究道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郭文香如是说。 20多年来,她救助了110余名轻生及离家出走者,使其扬起生命的风帆。这份美丽的大爱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净化了社会浮躁的情感。然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很多人不恪守职业道德,做着有悖良心的事情。2010年3月,香港的一位导游小姐,因顾客不肯买她指定商家的产品,就对游客破口大骂。相比而言,她的行为显得多么龌鹾与不堪。人而无德,生而何益。让我们告别野蛮、凶恶、仇恨、贪婪,让自己的心灵没有畸形,把善与爱传递下去!
二、探究对比论证法具体操作技法——如何运用?对比才妙!
1、范文引路,感悟技巧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由此看来,“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
调整为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调整为比较合理的社会逻辑: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2、站在悬崖边往下看,必须是个勇士;走下悬崖,却只要是个傻瓜:一步之差,却拉开了勇士与( 傻瓜 )的距离。
3、读书,钻不出来的是蛹,钻出来的是钻出来的是蝶。
4、缩小了自己,才能才能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学生活动
(一)导入激趣:请看图片,姚明和球星的图片,比一比,谁更高?对比之中见高下,对比之中见美丑。在议论文中,巧用对比,让你妙笔生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比论证法。
(二)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对比论证概念。
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对比可以是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对比,称为纵向比较。
(三)基础导学
1、“对比之妙,妙在何处?”
妙在:亮度、梯度、深度、力度等,在对比中凸显事物特征,突出文章主旨。
在自然界,高山与细石,长河与涓流,苍松与灌木,大象与飞蚤,稍加对比,大小之别,顿即显现。在人世间,正义与邪恶,英勇与懦怯,慷慨与吝啬,一经对照,正反之异,泾渭分明。可以说,对比就是一付灵验的“鉴别剂”。正因为这样,人们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就常常将互相对立和矛盾的概念,将互相反对和矛盾的判断,特意摆在一起进行评论,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有力的映衬。
2、你会得出什么结论?(自由展示)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结论是)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登徒子好色赋》
对比论证
课题
对比论证
课时
2
授课班级
考点、知识点
文言知识积累、文章的写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议论文对比论证法的效果,掌握运用对比论证法。
2、过程与方法:讲、评、悟让学生在课中明确技法,在训练中掌握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认识水平。
重、难点
如何步步深入进行论证
学习内容
8、(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_______。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5、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好人低下头,坏人就会抬起头来,当善良低下头来,邪恶就会抬起头来,当勇气低下头,恐惧就会抬起头来。
6、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7、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______________(1)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____(2)综上所述,不难看出:____。(3)
(1)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鵲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 (2)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创造“贞观之治”的局面呢? (3)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