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需肥规律

合集下载

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需肥规律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小麦需肥规律小麦需肥规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上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20天。

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化验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 100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斤左右,五氧化二磷斤,氧化钾2-4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

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是不同的。

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 30%-40%左右,在开花以后仍有少量吸收。

小麦对磷、钾的吸收,在分蘖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30%左右,拔节以后吸收率急剧增长。

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约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

钾的吸收以拔节到孕穗、开花期为最多,占总吸收量的60%左右,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最大。

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

拔节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需要较多的氮、钾营养,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增粒。

抽穗、扬花以后应保持足够的氮、磷营养,以防脱肥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促进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增加粒重。

冬小麦的需肥规律冬小麦从出苗到成熟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等。

其中碳氢氧三元素约占小麦干物重的95%,主要是从空气和水中吸取,其余各种营养元素主要是靠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含量虽然不多,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缺少任何一种元素都会使小麦生长不正常而影响产量。

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比较多,需要量较大,属大量元素,而土壤中往往供应不足,需要靠施肥来补充。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施肥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关键。

以下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需肥量和施肥方法也不同。

苗期:苗期需施足量的氮肥,以提高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
的合成能力。

分蘖期:分蘖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促进分蘖和根系的发育。

拔节期:拔节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小麦生长和穗粒发育。

灌浆期:灌浆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增加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
利用效率。

成熟期:成熟期需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以增强小麦
的抗旱、抗逆性能和提高品质。

2.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
(1)合理施肥量: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避免浪费肥料和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2)优化施肥时间:选择在小麦需要的生长阶段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避免肥料损失和浪费。

(3)科学配方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科学配制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4)培养优质小麦:小麦品质和产量受土壤和肥料的影响较大,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5)注意保护环境:在施肥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和水环境,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对磷肥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因此土壤中的磷素含量和磷肥的施用方式对小麦的吸收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土壤中,磷素主要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

有机态磷占总磷量的70%以上,但易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态磷而被小麦吸收。

无机态磷主要是指过磷酸钙等易溶性磷肥,占总磷量的30%左右。

无机态磷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小麦吸收利用。

因此,为了小麦是需磷较多的作物,磷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麦苗期,磷素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在拔节至开花阶段,磷素能促进茎秆粗壮、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提高籽粒产量。

因此,合理施用磷肥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对磷肥的需求量因品种、生长环境、产量水平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要吸收1.0-1.5千克磷素。

在小麦苗期至拔节期,吸收的磷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4,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吸收的磷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4,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吸收的磷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2。

因此,为了满足小麦不同生育期对磷肥的需求,需要合理钾肥需求小麦是需钾较多的作物,钾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麦苗期,钾素能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在拔节至开花阶段,钾素能促进茎秆粗壮、增加籽粒淀粉含量和提高籽粒产量。

因此,合理施用钾肥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对钾肥的需求量因品种、生长环境、产量水平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要吸收2.0-2.5千克钾素。

在小麦苗期至拔节期,吸收的钾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3,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吸收的钾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3氮肥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

小麦通过根部吸收氮肥中的氮素,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参与细胞代谢和能量生成等生命活动。

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肥的需求不同。

在播种期至分蘖期,小麦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小,但随着分蘖增加和茎叶生长,对氮肥的需求逐渐增大,特别是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对氮肥的需求达到高峰。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一、基肥。

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黏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

高产田,一般亩施45%复合肥40~5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中低产田,可亩施45%复合肥30~40公斤。

二、种肥。

一般可在播种时,每亩施用复合肥4~5公斤,避免用量过大,确保一播全苗。

三、追肥。

(一)返青、起身肥。

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或氮肥15~2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二)拔节肥。

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20~30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

(三)孕穗肥。

有条件的地块,在孕穗期结合浇水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10公斤,能有效地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

(四)叶面肥。

在小麦灌浆初期结合小麦穗蚜防治,每亩喷施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40公斤,可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 1 -。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磷(P205),钾(K20),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平均量为;磷(P2O5);钾(K2O),平均量为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需肥规律: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玉米施肥量: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kg玉米需要施氮素5kg,磷2kg,钾3kg,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小麦施肥方案

小麦施肥方案

小麦施肥方案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施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施肥方案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麦施肥方案。

一、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播种前或者播种后的早期阶段,给小麦施加基础肥料,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通常可以选用氮、磷、钾等主要肥料进行基础施肥。

氮肥是小麦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磷肥有助于根系的发育和养分吸收,提高抗逆性。

钾肥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追肥追肥是指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的生长需求,及时给予适量的肥料。

一般可以在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等关键时期进行追肥。

在拔节期,小麦需要大量的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分蘖和穗的形成。

在孕穗期,适量的钾肥和氮肥可以增加籽粒的灌浆,提高产量。

在灌浆期,适量的氮肥和磷肥可以增加籽粒的充实度,提高品质。

三、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小麦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提高植株的养分吸收效率。

叶面喷施可以在生长期的任何时候进行,可以在基础施肥和追肥的基础上进行,有助于补充植株生长过程中的微量元素。

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加产量和品质。

四、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多种养分,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有机肥可以与化肥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小麦施肥方案应该根据当地土壤的性质、小麦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期的特点来制定。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农民朋友们在种植小麦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施肥,做到既保护环境又增加收益。

希望以上小麦施肥方案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小麦丰收!。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特征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

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施肥技术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不同阶段的施肥技术也不同,主要有:①施足基肥。

小麦施足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

底肥的数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

碳铵由于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追施后如不及时灌水容易使氮素损失,因此,各地推广碳铵作底肥时深施。

如果碳铵全部作底施,从施肥到小麦拔节、孕穗,至少要经历个4~5月,虽然冬春温度低加上深施,损失较少,但碳铵的肥效很难维持到小麦生育后期。

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肥,或全部作底肥。 砂薄型低产田: 砂薄型低产田:要采取少量多次,底肥和追 肥各半。 中高产田:总氮量的50%~70%作底肥,50 中高产田:总氮量的50%~70%作底肥,50 %~30%作追肥。 %~30%作追肥。
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
二、冬小麦施肥
二)冬小麦的施肥量
产量 500kg/ 亩 600kg/亩 氮(N) 12~16 kg/亩 14~20kg/亩 磷(P2O5) 6~8 kg/亩 8~10kg/亩 钾(K2O) 5 kg/亩, 10kg/亩,
追肥:不施底肥,幼苗生长细弱的豆田可追施10不施底肥,幼苗生长细弱的豆田可追施1015公斤(13-18-14)复合肥+5公斤尿素/亩; 15公斤(13-18-14)复合肥+5公斤尿素/ 大豆开花结荚期需肥最多,在此期间不能封行的 豆田初花期追施高氮硫酸钾复合肥10kg/亩。 豆田初花期追施高氮硫酸钾复合肥10kg/亩。 叶面追肥:在豆荚形成后,喷(13-18-14)溶液。 叶面追肥:在豆荚形成后,喷(13-18-14)溶液。
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
四、玉米施肥
二)常见的几种施肥方法 2、在底肥的基础上追肥一次。 视底肥品种和数量的多少,底肥充足可在 (穗肥)大喇叭口期追肥一次。底肥不足可 在拔节期追肥一次。
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
四、玉米施肥
二)常见的几种施肥方法 3、不施底肥,两次追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 口期)。 高产田可前轻后重(4 高产田可前轻后重(4:6) 中低产田前重后轻(6 中低产田前重后轻(6:4)
磷有利根瘤菌发育,增加花芽分化数量,减少落花落
荚,促进早熟和(s 荚,促进早熟和(s)提高含油量。 钾、氮苗期加速营养生长;后期钾、磷加速物质转化。
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 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 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时,我省2月下~3月上。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 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 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 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我省3月中下旬。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
1.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 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 发育。
2.阶段发育的特性
①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水、 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 用。
②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停止 但不能倒行。
面积(万亩) 6296.18 321.49 400.19 205.94 213.13 131.34 429.10 658.96 558.84 364.36 212.25 66.03 338.55 458.75 489.54 683.47 764.24
总产(吨) 18898210 944540 1421143 668142 630578 374427 1275204 2211846 1884874 1005204 700557 205254 1041427 1605625 1566229 1640029 2035094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到成熟
①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 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 渐减少。
③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④主攻方向: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 合生产率(干物质克/日·米2),保证有足够的营 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
我省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 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 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
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 ④主攻方向: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③顺序性 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 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3.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必须 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实的时期,此 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不同的小麦 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
4.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 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 大作用,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 进行,低于4℃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
1.播种期:播种的日子,我省9月下旬~10月上旬。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 米时,我省10月上中旬。
3.分蘖期: 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我省10月中下旬。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 的日期,我省11月底12月初。
二)、山东省小麦生产简况
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收获 面积60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总产 150亿kg以上,单产250~300kg,面积和总产居全 国第二位,仅次于河南(总产有时超过河南)。
全省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滨州 德州 聊城 临沂 菏泽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 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我省5月中旬开始灌 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 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 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②完 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 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单产(公斤) 300 294 355 324 296 285 297 336 337 276 330 311 308 350 320 240 266
二、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一)、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 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 很大,我省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小麦的一生中,在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 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 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 期。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 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我省4月上中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 全伸出(叶耳可见),我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 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我省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 顺序中下→上部→下部。我省5月上从起身到抽穗 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 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 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④主攻方向: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 长协调。
小麦概述
小麦是世界各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的
主要食粮。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其中碳水化合物含 量约为60~80%,蛋白质8~15%,脂肪1.5~2.0%, 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维生素等。报导表明, 目前各种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太微,不能被人体 吸收利用,还得靠食物来补充。麦麸是优良的精饲 料,麦秆是编织造纸的好原料。目前世界小麦播种 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5亿多吨,居世界各种作物之 首。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产 国有原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英国,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 217.5万亩平均亩产521kg,小麦面积单产最高的是 德国,亩产1333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