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手术记录:双侧鼻内筛窦开放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双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狭窄
术后诊断:通过手术,患者双侧鼻窦炎得到有效治疗,鼻息肉被完整摘除,鼻腔狭窄问题得到缓解。
手术方式:
双侧鼻内筛窦开放术是通过在鼻腔内部进行小切口,使用显微镜和高级鼻内窥镜技术,对双侧筛窦进行开放。
此手术旨在清除鼻窦内的炎症病变组织,并改善鼻腔通气。
麻醉方式:
本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患者不会感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
手术经过:
1.在全身麻醉后,医生首先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铺巾。
2.使用显微镜和高级鼻内窥镜技术,医生打开筛窦口,并清除筛窦内的炎症病变组织。
3.医生使用特殊的仪器,如鼻窦钳、刮匙等,将筛窦内的炎症病变组织彻底清除。
4.医生将鼻腔内的病变组织清除干净后,进行止血和鼻腔填塞。
5.完成手术后,将清除出的病变组织送往病理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和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
2.术后患者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待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离开。
3.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清理鼻腔内的痂皮和
分泌物。
4.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动作,以免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和出血。
5.术后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
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功能锻炼,如定期冲洗鼻腔、使用药物等,以促进
鼻腔的通气功能恢复。
7.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和治疗。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103例临床疗效分析

①手术要 点 :手术摘 除鼻腔 内单发性 、多 发性鼻息 肉及鼻 甲息 肉
样病变黏膜,术前术中考虑是否同时开放筛窦。②鼻内镜手术的适应
证 :经过 系统 的鼻 窦穿刺 、抗 炎、负压置换 等保守治疗 后仍无法控 制
来自中鼻道窦口、筛窦和鼻道复合体 ,鼻黏膜由于高度水肿而由窦 口、中鼻道向鼻腔膨出下垂。鼻息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窦炎,
1 . 2方法
2结
果
13 0 例患者中,痊愈7例 (1 5 4 7 . %),有效2 例 (33%),无 8 4 2. 0 效5 (. %),总有效率为9. % 例 48 5 55 1
3讨 论
鼻息肉是由于鼻黏膜长期变态反应或其他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水
肿 ,发 病率 为l 2 %~ %,哮 喘患者 尤高 ,为3 % 5 % 0  ̄ 0 。鼻 息 肉大多
一
病情的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患者,在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的情 况下,都可 以做 鼻 内镜 手术。另外 ,鼻 内镜手术 还适用于 儿童鼾 症 ,鼻 咽癌活检 ,鼻腔 、鼻窦异物的取 出 ,慢性泪囊 炎的手术治 疗等 等 。高 血压 、有 出血倾 向者 、严重 心肺 功能 不全者 禁用 。③手术 方
嗅区黏膜慢性炎症导致的嗅觉障碍,头痛,鼻息肉坠入后鼻孔还可引
起咽鼓 管咽 口阻塞 ,从而引起 耳鸣 、耳 闷,听力下 降等一系列耳 部症
状[ 4 1 。传统的鼻息肉切除术 由于出血多、照明差,很难将鼻息肉完全
切 除,故极易复发 。随着鼻 内镜技术在 临床上的普遍 应用 ,克服 了以 上 的不 足。 现将笔者 对 13 鼻息 肉患 者实施 鼻内镜 手术治疗 收到 了 0例 良好的效果 ,现汇报如下。 1资 料 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0例疗效观察

疗总有效率 为 8 7 . 8 0 %, Ⅲ型治疗 总有效 率 为 8 3 . 3 3 %; 术后 鼻塞治愈率 为 8 1 . 2 5 %, 脓 涕缓解 率为 7 O . 0 0 %, 头 昏头痛治 愈率为 9 0 . o 0 %; 且术 中术 后无 一例发 生严 重的 眶 内及 颅 内
并发症 。
8 1 . 2 5 %, 脓涕缓解率为 7 0 . 0 o %, 头 昏头 痛 治 愈 率 为 9 0 . 0 0 % 。术 中术 后 无 一 例 发 生 严 重 的 眶 内及 颅 内
并发症 。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 慢性鼻 窦炎鼻息 肉疗效显 著 , 具 有创伤 小 、 术 中术后 痛苦轻 微 、 术后
观 察
田卫卿
【 摘要 】 目的 探讨经鼻 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 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本 院收治的慢性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8 0例 , 给予经鼻 内镜手术治疗 , 观 察期治疗 效果 。结果 I型 2 7例患者 中 , 治愈 2 5
例, 好转 2例 , 总有 效率 为 1 0 0 . 0 0 %; 1 I型 4 1例 患者 中, 治愈 3 0例 , 好 转 6例 , 无 效 5例 , 有效 率 为 8 7 . 8 0 %; Ⅲ型 1 2例患者 中, 治愈 7例 , 好 转 3例 , 无 效 2例 , 总有 效率 为 8 3 . 3 3 %。术后 鼻塞 治愈率 为
2 . 1 手术 治疗效果
8 0例患者均 随访 1 2—1 8个月 , 疗效标
侧或 双侧 鼻腔 内见荔枝 肉样组织 或 中鼻 甲水肿 , 伴 中下 鼻道 脓性 分泌物 。按照 中华 医学会 耳鼻 咽喉科 学分 会关 于慢 性 鼻 窦炎鼻息 肉的 临床 分 型分 期标 准 … , 8 O例 患者 中 I型 1
手术记录:鼻息肉摘除术

手术记录:鼻息肉摘除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XX,男,XX岁,因长期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等症状就诊。
经过耳鼻喉科医生诊断,患者患有鼻息肉,需进行鼻息肉摘除术。
手术方式: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鼻内窥镜在可视条件下,使用显微器械进行息肉摘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鼻息肉摘除术。
麻醉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入手术室后,麻醉师会进行麻醉诱导,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同时,患者需接受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措施。
手术经过:
1.医生会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充分的收缩和清洗,以便于鼻
息肉的暴露和摘除。
2.在确认鼻腔内无出血和息肉位置后,医生会用显微器械将息肉轻轻夹起,然后使用
吸管将息肉吸出。
3.摘除息肉后,医生会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以清除残留的息肉和血块。
4.最后,医生会将取出的鼻息肉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和治疗方案。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需住院观察并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预防感染和出血。
2.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患者在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挖鼻孔等动作,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
4.患者在术后应保持鼻腔干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应注意保持充足
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利于身体恢复。
5.患者在术后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泡热水澡等行为,以免引起鼻腔出血。
6.若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出血、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对策

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8-01-18T11:34:48.0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4期作者:杨春霞雍晓霞[导读] 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对策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其尽快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金昌 7371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鼻息肉摘除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疼痛护理与口腔护理,关注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建议。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后,实验组中,2例患者不满意,11例患者一般满意,十分满意患者为12例。
对照组中,5例患者不满意。
可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对策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其尽快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鼻息肉摘除术;鼻息肉;术后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86-02在临床治疗中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鼻涕多、鼻塞或头痛等,临床上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1]。
为研究分析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对策,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充分知情同意。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27岁到60岁,平均年龄为(45.30±4.30)岁,11例患者为女性,14例男性。
实验组中,年龄范围为26岁到62岁,平均年龄为(45.45±4.21)岁,12例患者为女性,13例男性。
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等。如何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对此我们在
治疗 过程 中重视 手术时机 的选 择 。术前非 手术治疗 控制胆道感染 , 常规使用 抗生 素预 防感 染 ,重症胆 管炎治 愈或胆 道引 流后3 个 月再
手术 。术后 仍然要重视 患者的炎性反 应处理 ,对 切 口进行护 理 ,避
21 O
吉林 医学2 0 1 3 年1 月第 3 4 卷第 2 期
管结 石 的6 8 例 患者进 行 病例 对照研 究 , 对 比腹腔 镜 和开腹 手术 的 临床疗 效 ,现报 告如 下 。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资 料 :选 择 2 0 0 9 年6 月 ~2 0 1 1 年6 月 我 院收治 的胆囊 合 并 胆 总管 结 石 的 患者 6 8 例 ,所 有 患者 人 院时 均有 右 上 腹 痛 、黄
表 1两组患者的胆总管的通畅程度 【 例( %) 】
2 . 2 疗 效 观 察 :两 组 患者 经 过 治疗 后 ,不 良反应 的发 生情 况 见
区医师, 2 0 0 7 , 9 ( 1 0 ) : 3 5 .
表2 。两组 患者 经过 不 同的治 疗后 ,术后 有切 口感 染 者4 例 ,均 出 现 在对 照组 ,合 并肺 部感 染者 6 例 ,试验 组2 例 ,占5 . 9 % ,对 照组 4 例 ,占l 1 . 8 %;胆 漏 的发 生率 为 8 . 8 % ,为 3 例 。 总的发 生 率对 照
【 4 ] 赵智力, 韩朝阳, 付艳忠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体会
[ J 】 . 中国 医药 指南 , 2 0 1 0 , 8 ( 3 6 ) : 2 7 1 . [ 收稿 日 期 :2 0 1 2 . 1 0 . 2 4 编校 :朱 林】
鼻息肉镜下术100例手术疗效观察

鼻息肉镜下术100例手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的疗效。
方法:2010.2-2013.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本组ⅰ型患者总有效率达94.1%,ⅱ型达84.4%,ⅲ型达76.2%,术后眶周瘀斑或气肿2例,保守治疗1月后痊愈。
结论: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疗效满意,但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注意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鼻内镜;鼻息肉慢性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
传统手术治疗主要为摘除鼻息肉,但术后复发率比较高[1]。
鼻内镜手术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改善鼻腔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
对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1岁,平均40.5岁,病史8月~10年。
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发作的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ct扫描。
按照临床分型标准ⅰ型34例,ⅱ型45例,ⅲ型21例。
1.2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抗生素3d,上颌窦及鼻腔冲洗1次,术前1周每天给予30mg泼尼松静脉滴注,术前1天及术后1天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
85例用局部麻醉,其余采用全身麻醉。
两种麻醉均用肾上腺素和地卡因混合溶液浸润小棉球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
在鼻内镜下切除息肉,再将患者的上颌窦、筛窦、蝶窦依次开放,并将其内的息肉摘除。
伴有中鼻甲肥大的患者行中鼻甲前外侧缘及下缘部分切除术,伴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手术。
术中确定蝶窦,有病变者开放蝶窦,术腔填塞止血海绵。
术后第2天抽出止血海绵,每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清洗鼻腔两次,连续冲洗2周。
术后2周第一次复查,3个月后每2月复查一次,随访1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产生;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腔粘膜部分水肿,肥厚,少许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内镜观察术腔粘连,窦口狭窄,脓性分泌物形成。
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办?有效方法是这样的

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办?有效方法是这样的当发现鼻子里长一个小肉疙瘩的时候,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并不大,可以做一个小手术就能解决了,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事项,手术后要懂得正确护理。
★一、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办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1、激光微波手术激光微波不仅可以用来治疗鼻息肉,还可用来治疗鼻炎,咽炎等疾病,但其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还是存在复发率,并不能彻底的根治。
2、鼻内筛窦切除术可以减少传统刀械对於黏膜的拉扯,进而减少流血,术后粘黏的副作用。
使用该手术彻底的话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手术使需要充分开放筛房,然后将筛窦内息肉完全摘除。
3、手术切除术手术时会采取局部麻醉,用圈套器套住根蒂处,迅速拉出鼻息肉,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将鼻息肉彻底摘除,这是降低手术后复发率的保障。
★二、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回事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有可能是鼻息肉。
建议:应该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一下,如果是鼻息肉就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休息,多喝开水,饮食以清淡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煎炸食物。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注意:鼻子里面长肉疙瘩也有可能是上火所导致。
一定不要用手去碰他,这样会导致感染的,可以在平时用红霉素软膏来擦拭。
另外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热水,多吃点清淡的,适当的可以喝点清茶。
★三、鼻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事项鼻息肉术后需要注意的环节有很多,而饮食就是鼻息肉术后最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
1、手术第二天进清淡容易消化软食,第三天可以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
不要吃过硬的食物,避免牵扯到伤口,引起疼痛、出血。
同时应该要注意每天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鼻息肉患者少吃油(油食品)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
鼻息肉患者适宜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易咀嚼的食物,稀钣、面食、蒸蛋、鱼肉等。
3、鼻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还有禁止烟、酒、辛辣物、咖啡、油炸物、较热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06T14:04:49.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黄翠霞曹惠萍
[导读] 鼻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耳鼻喉科疾病,主要由于鼻腔鼻窦粘膜受到重力影响。
黄翠霞曹惠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广州 510655)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B组患者运用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A组患者运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结果 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B组患者治愈率(p<0.05);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息肉摘除术鼻息肉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24-01
鼻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耳鼻喉科疾病,主要由于鼻腔鼻窦粘膜受到重力影响,产生下垂情况,进而导致出现组织水肿现象,重则导致患者出现中耳炎、心、肺以及咽喉炎等并发症[1]。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2例鼻息肉患者采取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2例。
A 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29.8±2.3)岁,14例单侧,18例双侧,病程3~16年,平均病程(3.1±0.6)年;B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0.1±2.4)岁,13例单侧,19例双侧,病程2~15年,平均病程(3.3±0.5)年。
所有患者均伴有流脓涕、头痛以及鼻塞症状,并且无哮喘史、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史以及变应性疾病史等。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运用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运用表面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法对患者麻醉,患者平躺于床位或者仰卧30°;如患者是单发性息肉,使用息肉钳将患者息肉蒂部直接去除,或者运用圈套器将其套取除掉;如患者为多发性息肉,要快速准确的将其直接摘除,与此同时,开放筛窦或者去除部分中鼻甲,如术后患者大量出血,对患者病变组织进行常规送检;如患者为后鼻孔息肉,直接运用钩或者圈套器将其去除。
术后,患者服用抗生素、鼻腔喷雾糖皮质激素或者使用纤毛功能恢复剂等方式进行常规护理,并定期对鼻腔进行清理。
1.2.2 A组
A组患者运用鼻息肉摘除术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步骤按照A组治疗方法进行,运用鼻内筛窦切除术时,如手术过程中将筛泡显露出来,使用直头咬钳将筛泡壁咬破,然后进入到前组筛窦,将前组筛窦气房去除,操作时注意避免给筛前动脉等器官造成损伤,进而导致发生框内血肿症状;清楚完前组筛窦后,开始向四周逐渐扩展,去除后组筛窦气房,确定好位置后,快速将筛房咬除,避免造成筛房出血。
整个手术过程中可以保留中鼻甲,如中鼻甲发生病变,则要将其去除。
术后按照A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窦口良好开放,窦腔粘膜无皮化现象且没有脓性分泌物;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窦腔粘膜局部形成水肿或者肉芽组织,且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脓性分泌物较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A组患者治愈率为81.3%,B组患者治愈率为56.3%,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术后1例框内血肿,并发症为3.1%;B组患者2例窦口狭窄,1例鼻腔粘连,2例框内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5.6%。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鼻息肉主要存在患者鼻腔的筛泡、鼻道、上颔窦、鼻顶部以及筛窦部位,主要由炎症刺激黏膜引起,其具有术后复发症多、病因复杂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疗主要运用手术治疗[2]。
相关文献表明,运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鼻通气、提高窦腔分泌物的引流,但是具有根治不彻底、易复发问题。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能够有效防止息肉复杂、并将窦内病变粘膜进行彻底清除,具有显著治疗效果[3]。
在本组研究中,A组患者运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运用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B组患者治愈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运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患者,能够提高治愈率,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古观保,揭苏平,黄小梅.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11):107.
[2] 李峰.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449-450.
[3] 李卫平.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04):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