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ppt62 人民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百家争鸣.ppt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精选ppt
11
知识归纳: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信
主要思想 ②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
(2)孟子
政。 ③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精选ppt
5
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和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至圣)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亚圣)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2、主张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精选ppt
15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社会稳定: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个人修养:
精选ppt
16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精选ppt
1
教学目标
❖ 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 主张。
❖ 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哲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百家争鸣》ppt课件(62张PPT)

•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如: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宋应星对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见卓识(《天工开物》书名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徐光启利用外国传教士采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笼络统治者以换取传教有利条件的做法,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战国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 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战国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孙武 春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
孙膑
兵家 孙膑 战国
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 矣” 。
孙武名片
孙膑名片
兵圣 孙武
兵家 孙膑
• 春秋晚期
杰出的军
事家,兵
家创始人
孙武
著有《孙 子兵法》
继承发展了 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 孙武 仁义,提出
孙膑 “战胜而强立,
故天下服 矣” 。
百家争鸣ppt60(2份打包) 人民版

33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 • 法家的法治思想—— • 孔子的教育思想——
• 墨家的兼爱、非攻——
“以德治国” “以法治国”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 业教育等 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34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主要思想
提倡“仁”和“礼”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11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
阅读下列材料:
亡。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思想;“君舟民水”.
12
知识归纳:
荀子 主要 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 , “君舟 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等唯物思想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5
6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2、主张
7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材料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墨 子
主张
非攻
尚贤
节俭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特点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29
知识巩固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 墨家 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 其国,谁攻?
《百家争鸣》PPT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生平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后期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 想家,大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西周 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 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的
1、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
《荀子》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 《道德 后期 能够相互转化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经》
“道圣”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庄子》
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战国 主能张 提“倡兼节爱俭”、“非攻”选贤任《墨子》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 子》
春秋 孙武 末期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法》
“武圣”
孙膑 战国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兵孙法》膑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 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 和人性。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直接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 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 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发 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在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 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 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后期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 想家,大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西周 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 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的
1、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
《荀子》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 《道德 后期 能够相互转化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经》
“道圣”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庄子》
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战国 主能张 提“倡兼节爱俭”、“非攻”选贤任《墨子》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 子》
春秋 孙武 末期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法》
“武圣”
孙膑 战国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兵孙法》膑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 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 和人性。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直接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 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 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发 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在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 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 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8张PPT).ppt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出土的《论语》竹简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5.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
“罢黜子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学
院
韩国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 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 2024年2月12日,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 孔子课堂。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的思想核心 仁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 生观有重要影响。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
做人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正气凛然,具 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讨论探究:结合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说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原因有哪些?(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
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学而不厌 C.温故知新
B.因材施教 D.不耻下问
【B】
中考真题演练
5.(2024·四川成都·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A.道德规范要求 C.人才选拔途径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5.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
“罢黜子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学
院
韩国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 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 2024年2月12日,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 孔子课堂。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的思想核心 仁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 生观有重要影响。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
做人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正气凛然,具 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讨论探究:结合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说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原因有哪些?(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
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学而不厌 C.温故知新
B.因材施教 D.不耻下问
【B】
中考真题演练
5.(2024·四川成都·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A.道德规范要求 C.人才选拔途径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4张PPT)

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材料五可以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德治”),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位置)而众 星共之(环绕)。道(治理百姓)之以政(政令),齐(约束) 之以刑(刑法),民免而无耻(没有廉耻之心);道之以德 (道德准则),齐之以礼(礼法),有耻且格(自省改过)。
——《论语·为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课标要求) 4.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价值,自觉继 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自主学习
自主 学习
老子和孔子的生活年代:春秋后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仁” 百家争鸣出现的时期: 战国时期
影响较大的学派有: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探究学习
一.社会背景(百家争鸣的原因)
诸侯争霸,士人崛起
型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不断瓦解,新制度逐渐建立, 经济发展,诸侯战争不断。随着政治经济不断发生变化, 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 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一系列主张并对后 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孔子 没落的贵族 墨子 卑微的工匠 韩非 高贵的王族
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多,主要 分为:儒、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 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
➢所谓“争鸣”,辩论。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孔子的生平,掌握其主要思想和 成就。(课标要求) 2.识记百家争鸣中道家、儒家、墨家、法家代 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课标要求) 3.知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原因及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42张(共42张PPT)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主张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 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 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 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 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 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 “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孙
著作 《孙子兵法》
子 兵
法
》
三、百家争鸣
5、 “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 不断,地主阶级的兴起,周朝旧制度的崩溃等),他们提出各种 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6、“诸子百家”如何“争鸣”?
道家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庄子》 《韩非子》
三、百家争鸣 墨家学派代表人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生平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 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 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 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著作 《墨子》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 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 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三、百家争鸣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孟 子
生平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主要代表之一。
百家争鸣PPT实用课件62

(1)“齐物” (2)“逍遥”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 “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 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 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 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 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 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 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 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
战国 战国
战国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
主张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励 耕战
“兼爱”“非攻”
1.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 的是( A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当仁不让于师也
3
百家争鸣原因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⑴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⑵经济:井田制崩溃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
⑷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猜一猜 他是谁?
孔子生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主张对现代中国社
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 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道家: 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
以弱胜强等 法家: 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墨家: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严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主张对现代中国社
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 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道家: 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
以弱胜强等 法家: 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墨家: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严于
律己等
2.影响
P(7)第三段
四、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思想 (1)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2)提倡 “非攻 尚贤 尚同 非乐 非命 节用 节葬” 2.墨子思想的影响
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 战国
战国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
主张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励 耕战
3.荀子 (1)早期儒家思想的总结者 (2)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 (3)认为学习的目标是认识和把握 “礼”
二、老庄之学
1.老子 阅读教材,结合下面出示的《老子》摘录,归纳老子的基本 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⑴“道”的哲学概念 ⑵辩证法思想 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学派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韩非子
墨子
历史时代 春秋
战国 战国
周末-春秋
主要思想 “仁”和“礼”;提出“德政”; 文化教 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提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 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
学以致用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 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 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 让他们个球!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纣说:痛快; 武王说:我也反了; 商亡了...... 幽王说:点火; 褒姒说:刺激; 周也亡了......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 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 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领域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文化贡献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主要内容
“仁”(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敬鬼神而远之”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 发展
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总体概括
思中
想国
的传
儒 家
演统 思 想
变文 的
化
演 变
主
流
春秋战国形成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汉代成为正统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
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 宋明发展为理学 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明清新发展
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 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1)“齐物” (2)“逍遥”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 “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 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 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 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 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 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 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6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孟子
(1)“仁政”的学说 (2)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民本思 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民本思想
如何评价孟子?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 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 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孟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案例·展示
现在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电部门通知, 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 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 问题的办法。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墨家:加强节约宣传,身体力行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2
一、百家争鸣
概念呈现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代表社会各阶 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 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 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_____说:我仁;孟子说:我义;_____说:我无为;
______说:我逍遥;_____说:把他们全抓了。
你答对了吗?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典例2·展示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该如 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3
百家争鸣原因
⑴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⑵经济:井田制崩溃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 ⑷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猜一猜 他是谁?
孔子生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三、法家思想 秦始皇佩服 的“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 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 株 待 兔
三、法家思想
1.主张 (1)将法、术、势相结合, (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 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 “是古非今”。 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