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百家争鸣》ppt课件30(45张PPT)

《百家争鸣》ppt课件30(45张PPT)

宗旨:
研究儒学思想,继承儒学菁华,发 国际儒扬学儒联学合会精神(英,文名以简促称进:I人CA类)由之中自国、由韩平国、日
。 本 国、台美湾等国地,、区和德 与国 儒平、 学发新研展加究坡有与、关繁越的荣南学.等术国团家体和共中 同国 发香 起港 ,、 于中
1994年10月5日在中国北京正式宣告成立,是具有法人地 位的国际性学术团体。联合会永久会址设在中国北京。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 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庙
孔氏家族的墓地
曲阜孔林
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府
1、孔子人生经历(书36页)
• 少年: • 青年: • 中年: • 晚年:
2、孔子的思想与主张
孔子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它体现 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政治上主张什么?
(1)《法制时空》的主持人:
(2)《军事天地》的主持人:
(3)《教育论坛》的主持人:
(4)《人与自然》的主持人:
当堂训练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B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 )
《墨子》书影
《庄子》书影
庄子
韩非子
《韩非子》书影
《孙子兵法》书影
孙武
孙膑
灵活多变的战略 战术
儒家、法家、道家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怎样?
儒家: 以德治国
法家: 以法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和民心。
穿越时空
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纷纷应聘,假 如你是台长,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下面 栏目安排最适合的主持人。

【历史】百家争鸣(课件2)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历史】百家争鸣(课件2)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法家 韩非: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课堂练习 1 . (24年广东清远一模)对联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有着重大价值。“讲屋 宏开,群仰海邦领袖; 吟坛载启,争承尼父渊源。”此对联体现孔子教育 方面的主张是( ) A.豫时孙摩 B.有教无类 C.仁者爱人 D.因材施教
2 . (24年广东中山一模)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之前尧舜用禅让的 方式传承帝位,受人尊敬,被誉为圣王,但燕王禅让给大臣却使燕国因内 乱而亡国……由此看来,是非善恶随时势而变化。该观点属于 ( )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战国时期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百家”为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十家。
“争鸣”是指各学派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 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 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救世的主张。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即贫穷)的颜 回,穷居卫国的曾参都成为孔门高足。又如: “子路,卞之野人(即乡野之人);子贡,卫之 贾人(即富商巨贾);颜涿聚,盗也(即盗贼); 颛孙师,驵也(即马匹交易);孔子教之,皆为 显士。” ——《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尸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3.影响 (1)古代:
三、百家争鸣
2.代表派别
“兼爱”、“非 墨 墨 攻”、节俭、贤人 家 子 治国
著作 《墨子》 战国时期,出现了 兵 孙 吴起、孙膑等兵法 家武家 著作 《孙子兵法》
墨子 【相关史事】 《墨子》一书包含许多科学理论。其中,《经上》 《经下》等篇目被合称为《墨经》,论述了数学、力学、 光学等相关的许多基本要素,记载了杠杆、小孔成像等 方面的研究。《墨子》中的《城守篇》详细介绍了城门 结构、城池防御设施构造、弩机等器械制造工艺,对我 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百家争鸣【课件】

何为百家?

“百家”为泛指,

意为数量多,主要

分为儒,墨、道、

法、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

家、小说家等十家。

何为争鸣?
是指各学派或思想家 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治国救世的
主张。
二 百家争鸣
Q1:战国时期为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一: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
好恶殊方。……(诸子)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原因一:王室衰微、诸—侯—变班法固的《需汉要书和·士艺阶文层志崛》起
材料二: 原因二: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三 :“西周时,“学在官 府”,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知识, 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下层贵族 降为平民者有之,官方学者流落 民间者有之,因而出现了文化知识 下移的现象,文化知识开始传播 到社会上,学在“私家”,私人 讲学之风兴起,打破了“官学”独 占局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7课 百家争鸣
一 老子和孔子 二 百家争鸣
看课标 培素养
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 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学习目标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 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史料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 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 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百家争鸣》PPT精品课件

《百家争鸣》PPT精品课件

4.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这一举动( D)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D.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5.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下列最能体
现孔子这一思想的是( A )
A.有教无类
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 学派 □12儒__家__的代表人物

主张实行“□13仁__政__”;提出“民为
思想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
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墨子像
荀 学派 □14 _儒__家_的代表人物
百 子 思想 主张实行“□15礼__治__”,明确尊卑等级

学派 □16 _道__家_的代表人物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情境导入 2019年9月28日上午,公祭孔子大典在山 东曲阜孔庙举行。每年的9月28日,来自海内 外的嘉宾都会在曲阜孔庙的大成殿,祭祀和 追怀中国古代伟大的先贤孔子。 孔子为什么会受到后人如此的尊敬?他 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带着这些问 题,我们开始进入今天的学习。
”这一观点出自于( C)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8.战国时代是我国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亚圣”孟子 思想的是( B )
A.提出“仁”的学说,重视“礼” B.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 ” C.主张礼法结合,隆礼而重法 D.主张全面加强君权,实行“法治”
9.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主张君主“以法为本”“操术以御下”,
(2)材料二中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电 影《墨攻》中的主角革离应该属于哪一学派?这一学派有哪些主张?

第八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1张PPT)

第八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1张PPT)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 国之君,你会采纳哪家 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1.山东曲阜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 名城之一,是因为春秋时期,这里诞生过一位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位思想 家是( A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2.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生活年代 创立学派
春秋时期 儒家学派
读故事 观现实 悟思想
马棚失火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外面回家,他看见马棚烧 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苛政猛于虎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 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1、核心思想“仁” 2、反对苛政 为政以德
孔子在教育上提出了 哪些主张?
教育上的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与方法。
子路向孔子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 去做么?” 孔子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孔子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公西华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 三思而行。
《诗经》 《尚书》 《礼经》 《易经》 《乐经》 《春秋》
孔子的言论记录——《论语》
山东曲阜的孔庙
分布各地的文庙
分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
(一)诸子百家
庄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道儒墨法
阴阳



纵横
邹衍

《百家争鸣》PPT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百家争鸣》PPT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生平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后期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 想家,大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西周 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 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1、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
《荀子》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 《道德 后期 能够相互转化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经》
“道圣”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庄子》
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战国 主能张 提“倡兼节爱俭”、“非攻”选贤任《墨子》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 子》
春秋 孙武 末期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法》
“武圣”
孙膑 战国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兵孙法》膑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 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 和人性。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直接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 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 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发 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在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 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 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1张PPT)
3. 地位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 大教育家 。
2
孔子像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和政治主张【阅读P37第二自然段】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并将“仁”作为处
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
2、孔子在政治上推出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 以德治国 ,要求统治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 和 社会变革
温故知新 1 早期国家的产生
温故知新 2 社会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期,同时也是一次社会大 变革的时期。结合所学知 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
在哪些方面?
经济方面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孟子
5、“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 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面对春秋战国局 势,你认为哪一学派 的主张对当时的统治 者来说最有用?
1994


界 遗 产 名 录 》
年 山 东 曲 阜 孔









百家争鸣

3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百家争鸣

3
何谓“百家争鸣”?【阅读教材P39倒数第 2 自然段】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 哪一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 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却 处处碰壁,孔子思想主张 为什么会被各国统治者拒 绝?
春秋时期分裂割据,各诸侯国 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 以图自强,孔子“仁”和“礼” 的思想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孔子的思想不符合统治者需要,那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 想又有怎样的发展呢?请大家完成以下表格
据统计《论语》中109次提到“仁,这反映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
核心思想:“仁”,“ 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如何实现仁: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材料七: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 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士人崛起。
一、概念解读
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环境宽松。
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士人崛起。
面对社会急剧变化,各个学派提出不同的见解,在春秋战国时 期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哪些?
一 老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 楚国人,道家学派的 创始人。姓李名耳, 做过周朝的史官,管 理王室的藏书。他学 识渊博,据说孔子曾 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老子
春秋楚国人, 姓李名耳
材料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 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之难治,以 其上之有为。 ---------《道德经》 上述材料反映了老子的哪一思想 主张?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发生什么社会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