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AST分型

合集下载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多种心源性疾病引起的脑栓塞
经典TOAST分 型
小动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整理课件
符合以下三条中的其中一条即可 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高凝状态、血液系统疾病、
吸毒等 不能找到病因
两个或以上病因共存
大5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皮层累及或皮层下梗死灶大 于1.5cm
必须有相应颅内外大动脉粥 样硬化性狭窄>50%的证
排除了其他病因
整理课件
CISS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穿支动脉疾病
其他
粥样硬化性 穿支闭塞
动脉到动脉
23
栓塞
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
混合型
主动脉弓
颅内外 大动脉
整理课件
玻璃样变
粥样硬化
原因不明
整理课件
CISS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13
整理课件
14
经C典ITSOSA分ST分型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动脉粥样硬 化
心源性
穿支动脉疾 小动病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整理课件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多种心源性疾病引起的脑栓塞 符合以下三条中的其中一条即可
经典TOAST分型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
发表时间:1993年
发表地点:美国
名称:TOAST (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类肝素药物(Org 10172))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简述脑梗死的toast分型

简述脑梗死的toast分型

简述脑梗死的toast分型
脑梗死的TOAST分型是一种病因学分型,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脑梗死病因学分析方法之一。

TOAST分型将脑梗死分为5个类型,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疾病、穿支动脉疾病、其它病因、病因不明确。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包括主动脉弓的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外的大动脉硬化等。

其中,颅内外的大动脉硬化包括载体动脉硬化的斑块堵塞了穿通支、动脉到动脉的栓塞、低灌注以及栓子清除率下降导致的脑血管病等。

心源性疾病:由心源性疾病产生的栓子导致脑动脉的闭塞,例如心房颤动或卵圆孔未闭导致右向左的分流引起的栓塞等。

穿支动脉疾病:所有穿支动脉梗死都属于穿支动脉病。

其它病因:包括血管炎症、不良变性等疾病。

病因不明确:病因不确定的情况包括多病因的可能、没有确切病因和目前还没有做好检查等情况。

完整版本TOAST分型.docx

完整版本TOAST分型.docx

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TOAST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 5 个类型 , 各类型的病因不同,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1.1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约占 17.3%,这一类型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波检查发现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狭窄≥动脉横断面的50%)。

血管造影或MRA显示颈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50%。

其发生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患者如出现以下表现,对诊断LAA 有重要价值,(1) 病史中曾出现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 IA ), 多为同一动脉供血区内的多次发作;(2) 出现失语、忽视、运动功能受损症状或有小脑、脑干受损症状;(3) 颈动脉听诊有杂音、脉搏减弱、两侧血压不对称等;(4) 颅脑 CT或 MRI 检查可发现有大脑皮质或小脑损害,或皮质下、脑干病灶直径>1.5 cm ,可能为潜在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5) 彩色超声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可发现相关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程度>50%,或有闭塞;(6)应排除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脑卒中。

1.2 心源性脑栓塞( CE)约占9.3%,这一类型是指包括多种可以产生心源性栓子的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脑栓塞。

(1)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与 LAA相似 ;(2) 病史中有多次及多个脑血管供应区的 TIA 或卒中以及其他部位栓塞 ;(3) 有引起心源性栓子的原因 , 至少存在一种心源性疾病。

3 1.3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 SAA)约占 30.9%,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项标准之一即可确诊。

( 1)有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卒中病灶的最大直径 <1.5 cm ;( 2)临床上有非典型的腔隙梗死的症状,但影像学上未发现有相对应的病灶;(3)临床上具有非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的表现,而影像学检查后发现与临床症状相符的<1.5 cm的病灶。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TOAST,即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

根据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脑影像-CT/MRI、心脏检查-超声心动等、颅外动脉超声、动脉造影及血液凝血功能检查)等结果信息,把缺血性卒中分为5种类型:LAA,CE,SAA,SOE,SUE。

每种类型又分为“很可能”和“可能”2个级别。

“很可能”指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及其他诊断性检查化验结果均符合此种类型,且排除了其他病因;“可能”指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资料支持,但未能排除其他病因。

TOAST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embolus/thrombosis)*Cardioembolism (high-risk/medium-risk)*Small-vessel occlusion (lacune)*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a. Two or more causes identifiedb. Negative evaluationc. Incomplete evaluation*Possible or probable depending on results of ancillary studies.A "probable" diagnosis is made if the clinical findings,neuroimaging data, and results of diagnostic studies are consistent with one subtype and other etiologies have been excluded.A "possible" diagnosis is made when the clinical findings andneuroimaging data suggest a specific subtype but other studies are not done.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各亚型特征1、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诊断标准:①临床所见包括皮层功能障碍(失语、忽视、部分运动受累等)、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②既往间歇性跛行、同一供血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颈动脉杂音、脉搏短绌等有助于临床诊断;③脑CT/MRI上,大脑皮层或小脑病变及脑干或皮层下半球梗死直径>1.5cm的病灶提示潜在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来源;④超声或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外责任动脉>50%狭窄或闭塞,如超声或造影检查正常或仅有轻微硬化,则不能做此类型诊断;⑤通过相应检查排除心源性栓塞。

toast分型诊断标准

toast分型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诊断标准及其优缺点分析TOAST分型是一种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进行分类的方法,由美国学者Adams等于1993年提出,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这一类型的患者具有颅内、颅外大动脉或其皮质分支因粥样硬化所致的明显狭窄(>50%)或有血管堵塞的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临床表现:包括失语、忽视、意识改变及运动障碍等皮质损害;脑干、小脑损害体征;间歇性跌行、同一血管支配区域的TIA;颈部血管杂音或搏动减弱等病史。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脑部CT或核磁共振提示大脑皮质、脑干、小脑或半球皮质下梗死灶直径大于1.5cm。

辅助检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或DSA显示,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大于50%。

但应排除心源性栓塞的可能。

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或血管造影无异常所见或改变轻微,则该型诊断不能确立。

心源性脑栓塞(CE)这一类型的患者由来源于心脏的栓子致病。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同LAA型。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临床表现:若患者于发病前有一根以上血管所支配区域的TIA或脑卒中,或存在系统性栓塞,则支持心源性栓塞型的诊断。

辅助检查:应可以确定至少有一种栓子是来源于心脏。

应排除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栓塞或血栓形成。

对于存在心源性栓塞中度危险因素,且无其他病因的患者,应定为"可能"心源性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这一类型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卒中、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

无大脑皮质受累的表现。

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支持该型诊断。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临床表现: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3项标准之一即可确诊。

TOAST分型ppt课件

TOAST分型ppt课件

❖除之前三种常见病因以外的病因, 如各种原因血管炎、结缔组织病、 血液病、遗传性血管病以及吸毒等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TOA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病因分型的发展
2011年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 2009年欧洲国际卒中专家的A-S-C-O分型 2007年韩国改良TOAST 2005年美国的SSS TOAST 2001年英国南伦敦改良TOAST 1993年首次提出TOAST分型
TOAST分型(1993)
10
TOAST 分型
(1993)
混合型
Gao S. et al. Front Neurol. 2011;2:6
多病因
无确定病因 检查欠完整
S. Gao et al. Front Neurol. 2011;2:6 Page 3 Overview of CISS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CISS诊断标准
1
2
3
4
5
颅内外LAA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TOA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H P Adams, Jr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page 36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完整版)TOAST分型

完整版)TOAST分型

完整版)TOAST分型的患者应进行血液学检查,遗传性血管病的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

1.5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UDE),约占42.3%,这一类型是指无法明确病因的脑卒中,可能与微小血管病变、心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表现为突发性神经系统缺血症状,但常规检查无法发现明显异常。

对于这一类型的患者,应进行更加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TOAST分型是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5个类型。

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约占17.3%,心源性脑栓塞(CE)约占9.3%,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约占30.9%,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约占0.2%,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UDE)约占42.3%。

对于每一种类型,都有特定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需要根据TOAST分型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血流速等多种类型,需要进行详细的血管影像学检查。

小动脉病变则需要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查,以了解血流灌注情况。

心源性卒中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脏检查,以排除心脏病变引起的卒中。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占据了一定比例。

应该对缺血性卒中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

常见的分类包括LAA、CE、SAA和SOE,其中LAA、CE和SAA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而SOE则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检查。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常见病因,需要进行详细的血管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血管病变的具体情况。

小动脉病变则需要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查,以了解血流灌注情况。

心源性卒中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脏检查,以排除心脏病变引起的卒中。

总之,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类和检查方法需要引起重视。

脑梗死TOAST分型及分型标准

脑梗死TOAST分型及分型标准

脑梗死TOAST分型及分型标准脑梗死是指脑动脉或其分支的血流受到阻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其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的头痛、言语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

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不同的分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对于脑梗死的分型及分型标准的了解,对于临床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TOAST分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脑梗死分型方法,其全称为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该方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5种类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脑梗死和未能确定原因的脑梗死。

首先,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指由于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等导致的脑梗死。

其临床表现包括肢体瘫痪、失语、偏瘫等。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溶栓、手术等方法。

其次,心源性脑梗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变导致的脑梗死。

其临床表现包括突发性头痛、面瘫、失语等。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凝、溶栓、手术等方法。

第三,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是指由于小脑动脉、穿支动脉等病变导致的脑梗死。

其临床表现包括肢体轻瘫、失语、偏瘫等。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溶栓、手术等方法。

第四,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脑梗死是指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梗死,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病、血管炎等。

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因不同原因而异。

最后,未能确定原因的脑梗死是指无法确定导致脑梗死的具体原因。

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因不同情况而异。

在TOAST分型中,脑梗死的分型不仅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还对于预后的判断和康复治疗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对于脑梗死的临床医生来说,了解TOAST分型及其分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其他的脑梗死分型方法,如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Bamford分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源性卒中
穿支动脉疾病
穿支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
其他病因
诊断 标准
➢ 感染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 ➢ 血管相关:脑动脉夹层,烟雾病 ➢ 遗传性:遗传性易栓症 ➢ 血液系统:红细胞增多症 ➢ 血管炎:SLE,白塞氏病 ➢ 其他:淋巴瘤
病因不明确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H P Adams, Jr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page 36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与LAA相似; 病史中有多次及多个脑血管供应区的TIA或卒中以及其他部位栓塞; 有引起心源性栓子的原因,至少存在一种心源性疾病。
H P Adams, Jr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page 37
❖存在一个以上的病因,但难以归 类到上述任一病因分型中;检查阴 性未找到病因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TOAST分型的缺陷
Landau WM, et al. Stroke. 2005, 36, 902-904
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H P Adams, Jr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page 36
❖颅内小动脉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 梗死,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无 大脑皮层受损表现,影像学要求正 常或梗死灶直径<1.5cm
❖除之前三种常见病因以外的病因, 如各种原因血管炎、结缔组织病、 血液病、遗传性血管病以及吸毒等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TOA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缺血性卒中的TOAST分型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脑梗死但病因不同
TOAST第一次把辅助检查作为分 型的重要依据
强调辅助检查的重要性,弱化临床表现
尽管在早期批评TOAST分型的声音中,有人把 需要辅助检查才能很好地进行TOAST分型作为其缺 点之一,但从后续在此基础上演变的分型中可以看 到辅助检查被不断强调,如果我们现在还只是根据 临床表现和一张头颅CT来治疗脑梗死已远远不够。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TOA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H P Adams, Jr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page 36
混合型
Gao S. et al. Front Neurol. 2011;2:6
多病因
无确定病因 检查欠完整
S. Gao et al. Front Neurol. 2011;2:6 Page 3 Overview of CISS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CISS诊断标准
1
2
3
4
5
颅内外LAA
病因分型的发展
2011年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 2009年欧洲国际卒中专家的A-S-C-O分型 2007年韩国改良TOAST 2005年美国的SSS TOAST 2001年英国南伦敦改良TOAST 1993年首次提出TOAST分型
TOAST分型(1993)
10
TOAST 分型
(1993)
TOA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相关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及其分支 狭窄程度>50%,或有闭塞;排除心 源性栓塞所致的脑卒中
Adams HP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William M. Landau and Abdullah Nassief, Stroke.2005 Page 902 label yellow
CISS(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穿支动脉疾病 其他病因
病因不确定
主动脉弓
颅内外 大动脉
载体动脉斑块 动脉到动脉 低灌注/
堵塞穿支
栓塞 栓子清除下降
H P Adams, Jr et al. Stroke. 1993;24(1):35-41 page 36
患者如出现以下表现,对诊断LAA有重 要价值:
TOAST分型(1993)
大动脉粥样 心源性脑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
硬化性(LAA)
(CE)
(SAO)
其他原因 (OC)
不明原因 (SUD)
❖心源性疾病产生的栓子导致脑动 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