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伪装与隐身技术资料

合集下载

隐身与伪装技术PPT课件

隐身与伪装技术PPT课件
• 技术:仿生学
.
8
隐身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他设计多个学科领 域,将设计、材料和物理化学性能结合起来,以使军用装备(主要是战机 和战舰)实现对雷达波隐身的功效。著名的隐身战机有美国的f-117“夜鹰”、
B-2“幽灵”战略隐身轰炸机
.
9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了B-2“幽灵”
架次,出其不意地摧毁了伊拉 机会。在发动机的尾气中,还喷入
克的许多重要军事目标,自身
却无一损伤,从而使F-117大 .
显神威,并引起国际间的瞩目。
氟氯硫酸液,以消除目视尾迹。另 外,机身上还涂有深灰色的隐身涂 料,对于雷达、红外和可见光都有 10 隐身能力。机翼面积大,可以使机
伪装技术
• 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是
.
2
隐身技术分类
(1)雷达隐身技术 (2)红外隐身技术 (3)电子隐身技术 (4)可见光隐身技术 (5)声波隐身技术
.
3
(1)雷达隐身技术
• *外形隐身技术 • *材料隐身技术 • *抑制物体本身的电磁辐射技

.
“海影”号隐身潜艇
--采用具有吸波、透波能力的材料是物体隐身的一个 重要技术措施 --隐身材料主要分为雷达吸波材料和雷达透波材料两 种 --在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方面,通常雷达透波材料所 起的作用不大,主要使用雷达吸波材料
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伪装的基本原理是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可 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波段的散射或辐射特性上的差别,以隐蔽真 实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 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
• 伪装技术的特点:综合化、机动化、规模化、智能化、快速化。

车辆伪装教案

车辆伪装教案

车辆伪装教案【篇一:20131216伪装与隐身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教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授课人:恽安平教学时间: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教案提要教学题目: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军事高技术对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学好科技知识献身国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二、军事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30分钟战(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引导、问题思考- 1 -《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设计- 2 -- 3 -- 4 -【篇二:三年级科学教案】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2)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能力培养:(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

单元综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或许对什么是科学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打开科学之门》作为开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探究的欲望,初步地认识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1.草地上有什么第一课时: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伪装与隐形

伪装与隐形

关于伪装与隐形的一点小知识隐形技术是一门年轻的技术,同时又是古老的技术。

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和外国的科幻小说里,不止一次描述了‘隐身大侠”或隐身骑士的来无影去无踪。

这种神话幻想,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隐形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应用和延伸。

是现代综合伪装的典型代表。

它的出现使伪装由防御走向进攻性,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它不仅可以使自已通过隐真获得自主权。

而且可以通过示假迷惑对方,从而增强武器系统的威力和作战效能。

采用隐形技术的武器系统不易被对方发现,或等到对方发现时,对方的防御系统已经根本来不及作出有效的反应了。

所以,美国前总统里根说,隐形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军事方面具有革命性的发展。

隐形技术又称为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

它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

它综合了诸如动力学,材料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众多领域,主要包括有源隐形技术和无源隐形技术两大类。

有源隐形技术主要是利用光或电子于扰手段隐蔽已方目标,例如施放光或电子于扰探测系统迷盲,施放诱饵使敌方探测系统跟踪假目标等。

这类技术主要是靠增加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雷达,红外探测仪器等探测系统出现大面积虚假信号,来达到隐形目的的。

目前人们所说的隐形技术。

主要是指无源隐形技术。

它是靠减少武器等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敌方各种探测系统不能发现或发现概率极低,等到发现时防御系统已经来不及反击了的技术。

目前,上述各种隐形技术的研究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反雷达探测和反红外探测隐形技术是当前发展的重点,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应用于研制隐形侦察机,隐形轰炸机,隐形战斗机,隐形巡航导弹,且已获得了成功。

隐形武器为什么能够隐形呢?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可见光,雷达、红外隐形等基础知识谈起。

由于物质内部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所有物质都发射电磁辐射。

辐射的波长分布和辐射强度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发射率。

隐身与伪装技术教案资料

隐身与伪装技术教案资料
隐身与伪装技术
Carol
隐身技术
• 隐形技术(stealth technology)俗称隐身技术,准确的术语应该是“低
可探测技术”(lowlbservabletechnology)。即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 的技术手段来改变己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方 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使己方目标,己方的武器装备不被敌方的探测系 统发现和探测到。隐形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它的出 现,使伪装技术由防御性走向了进攻,有消极被动变成了积极主动,增 强部队的生存能力,提高对敌人的威胁力。
红外隐身技术
• 红外隐身技术是为了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降低红外探测系
统的探测能力。
• 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降低红外辐射强度 调节红外辐射传输过程
电子隐身技术
• 电子隐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为抑制目标本身所发生的电磁信号特征的
隐身技术 飞机、直升机、导弹等目标自身的电磁辐射主要是其所载的各种电子设 备,如雷达、雷达高度表、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电子对抗系统(雷达干 扰机、通信干扰机等)、无线电信标等。
伪装技术
• 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是军队战
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伪装的基本原理是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可见光、红外、 微波等电磁波波段的散射或辐射特性上的差别,以隐蔽真实目标或降低目标的 可探测性特征,模拟或扩• 伪装技术的特点:综合化、机动化、规模化、智能化、快速化。 • 基本原理:一方面要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热红外、微波波段等电磁波的散
• 技术:仿生学
隐身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他设计多个学科领 域,将设计、材料和物理化学性能结合起来,以使军用装备(主要是战机 和战舰)实现对雷达波隐身的功效。著名的隐身战机有美国的f-117“夜鹰”、

伪装与隐身技术(课堂PPT)

伪装与隐身技术(课堂PPT)
(1) 按运用范围分类 – 战略伪装 – 战役伪装 – 战术伪装
.
6
◆战略伪装:指对军事战略全局采取的一系 列伪装措施,通常由最高统帅部组织实施。
◆战役伪对兵力兵器部署、配置、调动采 取的伪装,通常由战役军团司令部组织实施。
◆战术伪装:指对战术兵团、部队、分队的
伪装迷彩可分为保护色迷彩、变形迷彩、 仿造色迷彩、光变色迷彩、多功能迷彩等。
.
12
◆保护色迷彩
火炮
.
13
◆变形迷彩
.
14
◆仿造色迷彩
.
15
◆植物伪装技术
植物伪装技术是利用种植植物、采集植 物和改变植物颜色等方法对目标实施伪装的 技术。
.
16
◆人工遮障伪装技术
利用各种制式伪装器材设置对目标进行 遮蔽的屏障,伪装遮障由遮障面和支撑构件 组成,有叶簇式薄膜伪装网、雪地伪装网、 伪装伞、反雷达伪装网、反中红外侦察伪装 遮障和多频谱伪装遮障等。
.
24
(2)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技术为了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 辐射特征,降低红外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
●其主要技术措施: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降低红外辐射强度 ◆调节红外辐射传输过程
.
25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使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处于红外探测 器的响应波段范围之外,或者使目标的红外 辐射避开大气窗口而在大气层中被吸收和散 射掉,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
◆减少无线电设备; ◆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改进电子设备; ◆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 ◆避免电子设备天线的被动反射; ◆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等。
.
29
(4)可见光隐身技术
可见光隐身技术上指对可见光波段的光学 探测、跟踪、瞄准系统(如可见光像机、电视 摄像机等)进行隐身所采取的技术。

伪装与隐身技术ppt课件

伪装与隐身技术ppt课件

1991初,海湾战争。美军首次使用ADM-141“空射战术 诱惑”无人机攻击伊军防空阵地。
精选课件
14
隐身技术及简要原理
精选课件
15
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又叫隐形技术,就是指消除,降低或 改变了兵器在动态时所特有的雷达波,红外线 辐射,声响和可见光等物理信息特征,使现行 侦查设备探测不到或者探测距离缩短,制导武 器难以跟踪或跟踪困难的技术。
精选课件
13
四 伪装在现代战争的应用
伪装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曾发挥重要的作用,例: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施放烟幕使埃军反 坦克导弹的命中率降低了%80
越南战争。越军烟幕弹使美军激光制导炸弹不能命中发电 厂
1982年,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使用无人机假目标诱骗叙 军雷达开机,6分钟内摧毁叙军19个防空导弹阵地
精选课件
25
隐身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
精选课件
26
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
精选课件
雷达截面积为0.025到0.01平方米
27
精选课件
28
隐形 军 舰
世界上第一型号称能够实现完全隐身的军舰, 瑞典“维斯比”级情形护卫舰
精选课件
29
其他隐 形 武器
隐形坦克
隐形导弹
精选课件
30
我国隐身技术的发展已取得重大的突破。如将隐 身材料用于歼-10,可使其RCS从5.4平方米减少 为1.5平方米等。到最新的歼-20则会用等离子体 隐身技术,反无源探测涂料等可以使中国四代重 歼隐身性能达到或超越F-22。
精选课件
16
1. 雷达隐形技术
雷达隐身的基本基本原理——目标雷 达截面积(RCS)及其影响因素
精选课件

军事理论课·伪装与隐身技术

军事理论课·伪装与隐身技术

角反射器
偶极子反射体
龙伯透镜反射器
伪装网
示假技术
FALSE TECHNIQUE
示假技术是指在战争中散步假情报、实施佯动、设置假目标等使敌认假为真,以做出对其不利 的反应所采取的措施。 高技术条件下,侦察器材主要以光、声、热、电为识别目标的依据,因此示假技术主要有光、 声、热、电模拟等。
战略示假
瞒天过海, 争取战争的主动权
反可见光探测隐身技术
ANTI VISIBLE LIGHT STEALTH TECHNOLOGY
原理
减少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 度和运动的对比特征。
常用方法
改进目标外形的光反射特性,控
制目标的光度和色度,控制目标照
明和灯光,控制目标火焰和烟迹信 号等。
反声波探测隐身技术
ANTI ACOUSTIC STEALTH TECHNOLOGY
2016
SCIENCE TOOL
1.2 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伪装技术的原理
一方面 要减少目标在光学、热红外、微波波段等电磁波的 散射或辐射特性的差别 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性 另一方面 要模拟和扩大目标与环境的这些差别 以构成假目标欺骗对方
1.3 技术分类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反声波探测隐身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控制目标声波辐射特征,降低声波
探测概率。 主要措施是改进发动机的结构,采用超低噪声发 动机;应用吸声和阻声材料;采用减振和隔声装置; 合理进行目标整体设计,以减少共振现象产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伪装与隐身技术

伪装与隐身技术

伪装与隐身技术(二)伪装技术主要包括天然、迷彩、植物、人工遮障、烟幕、假目标、灯火与音响等技术。

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防热红外伪装技术、防激光伪装技术、防雷达伪装技术和防毫米波伪装技术;加速发展隐形伪装技术。

伪装措施:防雷达侦察设置防雷达网和防雷达假目标;防光电侦察利用天然伪装和不良天候,人工遮障覆盖,防紫外线、激光涂料涂敷,变形迷彩遮盖,释放烟幕、气溶胶,制造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第三张PPT看图,动物的伪装与隐身凭着我们的肉眼,乍一看很分辨出图中有一只蜥蜴。

动物巧妙的运用自身的颜色长年累月的伪装着,隐身于自然之中。

既迷惑了敌人,也能不动声色的降低猎物的警觉性。

如此完美,一石二鸟的计谋自然也被聪明的人类运用在各个领域。

所以今天我将十分荣幸的浅析下在军事方面伪装与隐身技术是如何的如鱼得水。

第四张PPT军事伪装和隐身技术有很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光学、电学、声学、热学、化学、植物学、仿生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等。

针对高技术侦察的特点,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是为减少目标和背景在光学,热红外、无线电波等方面的反射或辐射能量差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

第六张PPT伪装自古就为兵家所重视。

《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我国古代战争中就有很多的伪装的成功战例。

例如春秋时期就有平阴之战,战国时期的即墨之战。

在飞机出现后,在飞机出现后,随着无线电技术特别是雷达的问世,最早的“隐身”材料也随之出现。

从而以减小雷达截面为主要目标的实用的第一代隐形飞机——F117A“夜鹰”于1975年问世。

有44架夜鹰参加了海湾战争,共出动1271架次,攻击了巴格达95%的重点目标,无疑损失成为引人注目的高技术武器系统。

同时在那个年代由于它机体表面几乎全部涂覆了黑色的雷达吸波材料被称为“黑色喷气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装与隐身技术
(教案)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授课人:恽安平
教学时间: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教案提要
教学题目:伪装与隐身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
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军事高技术对国防现代化建设重
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学好科技知识献身国防事业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
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方法:战(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引导、问题思考
- 1 -
《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设计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