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年秋季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理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综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综试题 含答案

黄冈中学2013年秋季高三期末理综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N:14 O:16 Fe:56 Cu:64 S:32K:39 Ni:59 F:1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表示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c结构B.携带物质X到a的是rRNAC.此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密切联系D.在e结构内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 2.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则不发生Na+的运输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能稳定遗传B.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D.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4.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系列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图甲),图乙表示测量的弯曲角度(α值)随生长素浓度增加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胚芽鞘弯曲的生长与体内其他激素无关B.由于重力因素,若将图甲中胚芽鞘切段倒置会有相同的实验结果C.由图乙可看出,生长素既能促进胚芽鞘生长,也能抑制胚芽鞘生长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4 mg/L左右5.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命题人:胡启新校对人:陈绍金审稿人:胡启新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C.与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无关D.在国际单位制中一定等于1【答案】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只有F和a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例系数k才为1,故D正确.2.如图所示,A、B是两只相同的齿轮,A被固定不能转动,若B齿轮绕A齿轮运动半周,由图中B位置转到图中C位置,则B齿轮上所标出的竖直向上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答案】A【考点】圆周运动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做曲线运动D.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答案】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 、由图看出,图象的斜率不断变化,小车的加速度不断变化,所以小车先做变加速运动,后做变减速运动.故A 错误.B 、由图读出,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故B 正确.C 、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C 错误.D 、图中每一小格为“面积”为0.1,面积超过方格一半算一个,不足半格舍去,总共有86格,所以总“面积”为8.6m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为8.6m .故D 正确.4.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作用,力F 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物理试题f黄冈市2013年秋季高三期末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答案及评分建议22.(1)1.050 (2分),t(1分); V(2)2222()-2d d t t a L=乙甲() (2分)(3)能(2分) 23.(1)B (1分),E (1分) (2)如图所示(3分) (3)增大(1分),6.5±0.2(该范围内均可,2分) 24、(12分)解:(1)设此人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1=4m/s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m =4m/s ,从静止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 1,加速的位移大小为s 1,从B 点返回A 点过程中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L ,由运动学方程可得: v m =a 1t 1 ①(1分)112mv s t =②(1分)L -s 1= v m t 2 ③(1分)由①~③式并代入数据可得: t 2=2s (2分)(2)设此人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3;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2=8m/s 2,减速运动位移大小为s 4,的时间为t 4,由运动学方程可得: v m =a 2t 4 ④(1分)442mv s t =⑤(1分)L -s 1-s 4= v m t 3⑥(1分)12134AB BA v t t v t t t +=++ ⑦(2分)由②式及④~⑦并代入数据可得:1213AB BA v v =(2分)25、(17分) 解:(1)设金属杆OD 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有:212E B l ω=①(3分)金属杆OD 转过60°时,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2分) 由题意可知: R AD =R DC =2r ②(2分)由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电路外电阻 R =AD DCAD DCR R R R +③(2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OD RU E R r=-+ ④(2分)R DC由①~④式可得:24ODB l U ω=-(2分)(2)设金属杆OD 转过θ时,由题意可知:R AD =6r θπ⑤(1分)R DC =6(4)r θπ-⑥(1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 R r=+ ⑦(2分)由①③式及⑤~⑦式可得:2222(21218)B l I rωπππθθ=+-(0≤θ≤23π) (2分)26、(18分)解:(1)由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仑兹力提供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20v qv B m R=①(2分) 由题意可知: R =l②(2分)由①②式可得:0qBlv m=③ (2分)(2)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为a ,粒子从P 点静止释放到达x 轴过程中由速度位移关系式有:202v al =④(1分)粒子从H 点水平射入,在电场中作类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 到达x 轴,y 方向的速度为v y水平方向位移大小: x =v 1t ⑤(1分) 竖直方向:2142l at = ⑥(1分)224yl v a =⨯ ⑦(1分)由③~⑦式可得:2lx =(1分)2y qBlv m=⑧(1分)所以粒子进入磁场的位置坐标为(l 21-,0),速度方向与x 轴成450. (1分) 粒子到达x轴时的速度为合v =⑨(1分)由①⑧⑨式及已知量可得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道半径:2r l =(2分) 由几何关系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Q 的中点,粒子出磁场位置为NQ 的中点,即粒子出磁场的坐标为(2,ll --),如图所示。

湖北省黄冈市育英高中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育英高中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013年秋育英高中高三年级期中调研检测物 理 试 题本卷满分共110分,考试总时间90分钟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B .kg 、s 、N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2.在一根绳下串联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并使两球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如图1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 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 口光滑。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90°,质量为m 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 ,质量为m 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 ,则(A ..T=.N=m 2g D .N=4.如图2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 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 .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 .6s ~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 25.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 3,如图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

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 B .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 C .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重力所做的功最多 D .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6.“嫦娥三号”探月工程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m m )(12-图3图2为0g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三年级物理试题命题学校:红安一中 命题教师:杨金安 审题教师:郑天安 李绍宝考试时间:2013年11月8日10:20~11:50 试卷满分: 11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给5分,选错为0分。

)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F 1=10N ,F 2=2N 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物体运动方向向左B .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C .撤去力F 1后物体最终会停下D .撤去力F 2后物体最终会停下2.自行车的小齿轮A 、大齿轮B 、后轮C 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B =4R A 、R C =8R A ,如图所示.当自行车正常骑行时A 、B 、C 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A ∶a B ∶a C 等于A .1∶1∶8B .4∶1∶4C .4∶1∶32D .1∶2∶4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木块相连.木块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在木块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使木块缓慢下移0.1m ,这个过程中力F 做功2.5J ,此时木块刚好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木块下移0.1m 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A .等于2.5JB .大于2.5JC .小于2.5JD .无法确定 4.有一质点从x 轴的坐标原点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四个图中a 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x 表示质点的位移,则下列四个图中可能正确的是5.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若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一个质量为m 0的质点到质量为M 0的引力源中心的距离为r 0时,其万有引力势能为E P =-GM 0m 0r 0(式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一颗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轨道半径为r 1的圆形轨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要使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为r 2,则卫星上的发动机所消耗的最小能量为:(假设卫星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计一切阻力及其它星体的影响)A .E =GMm 2(1r 1-1r 2)B .E =GMm (1r 1-1r 2) C .E =GMm 3(1r 1-1r 2) D .E =2GMm 3(1r 2-1r 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给5分,选对但------------不全给3分,有选错或都不选为0分.)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A .运动周期相同B .运动线速度相同C .运动角速度相同D .向心加速度相同7.物体以υ0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一切阻力,当运动至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的大小相等B .瞬时速度的大小为5υ0C .运动时间为2υ0gD .运动位移的大小为22υ02g8.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始终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 ,此时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 (x +L )B .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 (x +L )C .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 (x +L )-fLD .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L9.如图所示,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 (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 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 上.现把与Q 大小相同,电性相同的带电小球P ,从斜面上的N 点由静止释放,N 点距离弹簧有一段距离,在小球P 与弹簧从接触到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P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小球P 和弹簧刚接触时其速度最大 C .小球P 的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总和增大 D .小球P 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0.如图,在xOy 坐标系所在的平面中,将一负检验电荷Q 由y 轴上的a 点移至x 轴上的b 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 ;若从a 点移至x 轴上的c 点时,也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 .那么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能是 A .存在场强方向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B .存在场强方向沿x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C .处于第I 象限某一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 .处于第I 象限某一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三、实验题:(11题6分,12题10分,共16分)11.(6分)实验中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通过改变小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 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通过加减小车中的砝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M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中的一部分,取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 x 1=3.20cm , x 2=4.74cm , x 3=6.30cm , x 4=7.85cm ,x 5=9.41cm ,x 6=10.96cm.(1)由上述数据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加速度、质量、合外力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故实验中应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是 .(3)若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则该图像不过原点原因是 . 12、(10分)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了多种方案来测量滑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其中一种方案所用的测量工具只使用了刻度尺,该方案的做法如下:(1)将滑块从如图装置的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滑下,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在C 点.(2)此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所填物理量应用字母符号表示并说明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3)μ的表达式为:μ= .(用(2)中字母符号表示) (4)为了使测量尽可能精确,应改变 进行多次测量,求μ的平均值.(5)考虑滑块滑至斜面底端B 时,因与水平面碰撞仅保留了水平分速度而进入水平轨道,则所测得的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13题8分,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4分,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υ0=2m/s 、加速度a =2m/s 2沿斜面加速向下滑行,在到达斜面底端前1s 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715L ,其中L 为斜面长.求: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 和斜面的长度L .14.“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绕月极地卫星.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绕行周期为T M;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 E ,轨道半径为R 0;地球半径为R E ,月球半径为R M .已知光速为c .(1)如图所示,当绕月极地轨道的平面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垂直时(即与地心到月心的连线垂直时),求绕月极地卫星向地球地面发送照片需要的最短时间; (2)忽略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对绕月卫星的影响,求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丙15.如图,光滑固定斜面倾角为α,斜面底端固定有垂直斜面的挡板C ,斜面顶端固定有光滑定滑轮.质量为m 的物体A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挡板上的质量也为m 的物体B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 上方的一段绳平行于斜面.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D 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 离开挡板但不继续上升.若让D 带上正电荷q ,同时在D 运动的空间中加上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D ,则这次B 刚离开挡板时D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6.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原点处有一物体,质量m =5kg ,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8,物体受到沿坐标轴的三个恒力F 1、F 2、F 3的作用而静止于水平面.其中F 1=3N ,方向沿x 轴正方向;F 2=4N ,方向沿y 轴负方向;F 3沿x大小未知,从t =0时刻起,F 1停止作用,到第2秒末,F 1再恢复作用,同时F 2停止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m/s 2.(1)判断F 3的大小是否一定等于3N ;(要求有必要的计算推理过程.) (2)求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求第2s 末物体速度的大小; (4)求第4s 末物体所处的位置坐标;2013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三年级物理试题答案11、(1)1.55 (2分) (2)控制变量法 (2分)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2分)。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命题人:徐仁华校对人:陈训毅审稿人:胡启新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B.17世纪,牛顿通过他的理想实验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首次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D.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M和m,M>m,两小车相距为L,人的质量也为m,另有质量不计的硬杆和细绳。

第一次人站在A车上,杆插在B车上;第二次人站在B车上,杆插在A车上;若两种情况下人用相同大小的水平作用力拉绳子,使两车相遇,不计阻力,两次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A.t1等于t2 B.t1小于t2C.t1大于t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6.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组成车队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s,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忽略汽车的大小)()A.2va B.2va C.2sv D.sv17.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的A、B两点分别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在AB两点间取一正五角星形路径abcdefghija,五角星的中心与AB连线的中点重合,其中af连线与AB连线垂直。

现将一电子沿该路径逆时针方向移动一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点和g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h点和d点的电势相等C.电子在e点的电势能比g点电势能大D.电子从f点到e点再到d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8.如图所示,L1、L2、L3为相同的灯泡,A B变压器线圈的匝数比为123::3:1:1n n n ,(a )和(b )中灯泡L2、L3消耗的功率均为P ,则图(a )中L1的功率和图(b )中L1的功率分别为( )A .9P 、19PB .9P 、49PC .19P 、9PD .19P 、49P19.如图所示,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 ,距磁场区域的左侧L 处,有一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 ,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 使线框以速度v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电动势E 为正,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时磁通量φ的方向为正,外力F 向右为正。

湖北省黄冈市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湖北省黄冈市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力B. 加速度C. 时间D. 位移2、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外力突然作用于该物体使其加速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C. 外力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D. 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3、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慢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不变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其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B、物体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D、物体受到支持力作用5、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大小为10 N的恒力作用,如果物体与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是0.2,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²)A) 2 m/s² B) 3 m/s² C) 4 m/s² D) 5 m/s²6、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和q2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如果将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两倍,并且同时将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加到原来的两倍,那么新的作用力大小会是原作用力大小的多少?A)1/2 FB)1/4 FC)FD) 2 F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所以物体的速度在逐渐增加D、物体的速度不变,但方向可能改变,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题干:下列关于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功是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度,单位是焦耳(J)。

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6份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6份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英语试题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文数试题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4年11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黄冈中学2014年秋季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值: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愤懑.(mǎn)隽.永(juàn)仆.倒(pū)剑拔弩.张(nú)B.蜕.变 (tuì) 侈.谈(chǐ)镣.铐(liáo)义愤填膺.(yīng)C.说.服 (shuō) 弱冠.(guàn)寰.宇(huán)人才济济.(jǐ)D.戕.害(qiāng)碑帖.(tiě)恓.惶(xī)繁文缛.节(rù)答案.C (懑mân,弩nǔ,镣liào,帖ti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轧账惺忪恶耗婆娑起舞B.商榷孱弱弭谤坚忍不拔C.敕造作揖懵懂笑魇如花D.飘缈秉性衷肠残羹冷炙答案.B(噩耗,笑靥如花,飘渺/缥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今年的全国新能源推广会上,专家们指出,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有效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据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一角色就是以我们黄冈地区的王近山将军为创作而成的。

③一个人要想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如果他完全脱离社会,不但不能取得成功,会走向失败。

A.遏制原型反而 B.遏止原型而且C.遏止原形而且 D.遏制原形反而答案:A(“遏制”的“制”是指控制住,而“遏止”的“止”强调使停止,治理环境恶化是个逐步的过程,不能“遏止”,只能“遏制”;“原型”特指叙事类文本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而且”表递进关系,“反而”表示与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中学2014年秋季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则(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左B .A 点场强一定大于B 点场强C .电场力做负功D .电势能增加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了引力常数为GB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为G ,并直接测出了地球的质量D .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和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3.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s 末到达C 点并关闭发动机匀减速前进,再经6s 到达B 点停止.已知AB 长为30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C 点时速度大小为3m /s B .通过C 点时速度大小为6m/sC .AC 段位移为15mD .汽车在AC 段平均速度大于CB 段平均速度.4.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 长度大于原长。

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右拉A ,直到把A 拉动。

在 A 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 的弹力F 1大小和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大小的变化情 况是A .F1保持不变,f 始终减小 B .F 1保持不变,f 先减小后增大 C .F 1始终增大,f 始终减小D .F 1先不变后增大,f 先减小后增大5.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的A 、B两物体用一轻质弹簧连接着,B 的上端用一平行斜面的细线拴接在斜面上的固定装置上,斜面的倾角为30°,当细线突然断开时, A 、B 两物体的瞬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g 、g B .g 、12g C .0、g D g 、06.已知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9倍,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则 ( )A .火星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几乎相等B .人在火星上体重会变大C .在火星与地球上以相同速度竖直跳起,在火星上会跳得较高D .在火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7.如图(a)所示,OA 是某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Ox 是与电场线重合的坐标轴,OA 间的电势ϕ在x 轴上分布如图b 所示,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OA 由O 点运动到A 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O 、A 两点的电场强度O A E E < B .电场线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C .电子在O 、A 两点的速度o A v v > D .电子在O 、A 两点的电势能PO PA E E <8.如图所示,平行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知,带电量为1×10-2C 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 点运动到B 点,动能损失了0.1J ,若A 点电势为10V ,则( ) A .B 点的电势为零 B .电场线方向向左C .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①D .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②9.公园里的“飞天秋千”游戏开始前,座椅由钢丝绳竖直悬吊在半空.秋 千匀速转动时,绳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 θ,其简化模型如图所 示.若要使夹角 θ 变大,可将 ( ) A .钢丝绳变长B .钢丝绳变短C .增大座椅质量D .增大角速度10.如图所示,竖直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木板,木板上方放一质量为m 的物块,木板和物块间不粘连,一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块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在撤去F ,木板和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B .木板对物块做正功,物块的机械能增加C .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物块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大xA O(a)AB① ②二、实验题(共计15分)11.(6分)要测量一定值电阻R x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E (电动势3V,有内阻),电压表V(量程为3V ,内阻非常大,可视为理想电压表),电阻箱R ,单刀单掷开关K 1,单刀双掷开关K 2,待测电阻R x ,导线若干。

(1)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测量R x 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若某次测量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 ,K 2接a 时电压表示数为U 1,K 2接b 时电压表示数为U 2,则待测电阻R x 的计算表达方式R x = 。

12.(9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 , 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木块的加速度 为a ,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 .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 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 1=1.21cm ,x 2=2.32cm , x 5=5.68cm ,x 6=6.81cm .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计40分)13.(8分)A 、B 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 车在A 车前84m 处时,B 车速度为4m/s ,且正以某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此时B 车的速度为16m/s ,A 车一直以20m/s 的速度在后面追赶,经过12s ,A 车追上B 车,问B 车的加速时间是多少?木块 电火花计时器14.(12分)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00,有一质量m=2.0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的顶端A 滑至底端B ,然后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

若A 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5.0m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 取10m/s 2,求: (1)物体由A 滑到B 所经历的时间t ;(2)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还能滑行多远?(不计斜面和地面接触处的能量损耗)15.(20分)如图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点O ,用一根长度为l =0.40 m 的绝缘细线把质量为m=0.20 kg ,带有q = 6.0×410-C 正电荷的金属小球悬挂在O 点,小球静止在B 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037.求:(1)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 将小球拉至位置A 使细线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通过最低点C 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 的大小.(3)如果要使小球能绕O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在A 点时沿垂直于OA 方向运动的初速度v 0的大小。

(g 取10 m/s2,sin 037=O.60,cos 037=0.80)四、选做题(共计15分,16、17两题选做一题) 16.【物理一选修3-4】(15分)(1)(6分)一根粗细均匀的较长绳子,右侧固定。

现使左侧的S 点上下振动, 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第一次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 B .该波的频率逐渐减小C .此时P 点向下运动D .此时S 点向下运动E .S 点的起始振动方向是向上的(2)(9分)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 ,AB 边竖直,一纸面内的单色光束从玻璃砖的C 点射入,入射角θ从0°到90°变化,现要求只考虑能从AB 边折射的情况(不考虑从AB 上反射后的情况),已知:α=45°,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

则求;①能从AB 边出射的光线与AB 交点的范围宽度d ; ②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间t 。

17.【物理一选修3-5】(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方程式238234492902U Th He →+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B .方程式123112H H He γ+→+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C .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D .氢原子从基态跃迁至某激发态要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E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会产生光电效应。

(2)(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M = 2kg 的长木板C ;离板右端x = 0.72m 处静止放置质量m A =1kg 的小物块A ,A 与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在板右端静止放置质量m B = 1kg 的小物块B ,B 与C 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B 均可视为质点,g = 10m/s 2.现在木板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 =3N , 到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时撤去力F 。

问:①A 与B 碰撞之前运动的时间是多少?②若A 最终能停在C 上,则长木板C 的长度至少是多少?C参 考 答 案1A 2D 3B 4B 5C 6C 7 BCD 8BC 9AD 10AB 11. (1) (3分)(2) 211x U U R R U -=∙(3分) 12.(1)交流 细线与长木板平行(答“细线水平”同样给分)(3分)(2)()mg m M aMg -+ (3分) (3)1.12 (3分)13.解:设B 车加速时的加速度为a ,加速时间为t ,由题意有 V B +at=V B ’………………………………………………①(2分) V A t 0=V B t+at 2/2+V B ’(t 0-t)+x 0………………………………②(3分) 联立①②并代数数据可得t=6s ,a=2m/s 2 (3分)14解:(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 mg =θsin 得2/5sin s m g a ==θ (3分)物体沿斜面由A 到B 的位移为m 1030sin S AB =︒=h设物体由A 到B 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则221at S AB =解得:s aS t AB22==(3分) (2)由动能定理得:2210mv fs -=- (3分) 其中mg f μ= 在B 点速度at v =代入已知,得s=10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