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120个新技术

合集下载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生物科技作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生物科技不仅涉及到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而且还能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物科技前沿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生物科技领域中的一些前沿技术。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编辑一个生物体的DNA序列的手段,包括CRISPR-Cas9、TALEN、ZFN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能够“切除”、“插入”或“修复”特定基因,进而改变特定物种的特性或治疗人类疾病。

如CRISPR-Cas9的出现使基因编辑成本降低,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二、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高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指的是研究和开发微小尺度(从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对象的新材料、新构造、新器件和新系统的科学和技术。

生物医学芯片(Biochip)、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生体传感器等均属于纳米技术应用的范畴。

生物纳米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各种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

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组织工程、生物检测、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分子诊断等方面表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一种新兴的科学领域,是将生命体系化为工程化的系统的学科,旨在设计和构建全新的生物系统或重新构造已有的生物系统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巨大潜能不仅意味着人类可以重新构造生物机体的基础架构,而且还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好处。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前景包括生产新型抗菌药物、制造新型的生物能源、生产高效农业生产手段等。

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的科学。

目前,人类基因组已经完整测序并得到指责,对于人类健康、疾病的病因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基因组学进步的推动力,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问世,基因组学的研究更具可行性和准确性。

生物学综述生命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与进展的研究

生物学综述生命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与进展的研究

生物学综述生命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与进展的研究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生命活动的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研的不断深入,生物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许多前沿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综述一些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工具,具有简单、高效、精准的特点,已经在许多生物体中成功应用。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编辑了多种生物体的基因,有效地研究了基因功能、病理生理机制和遗传变异等问题。

此外,CRISPR-Cas9系统的发展还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纠正了一些遗传性疾病,并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

二、干细胞治疗的突破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被认为是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的潜在手段。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成功治疗了一些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视网膜退化等。

同时,干细胞还被应用于组织工程,用于再生受损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这些成果为临床医学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

三、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学前沿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和生物部件,以实现特定的生物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许多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合成酶和合成细胞等,为基因工程、新药研发和能源生产等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推动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更多可能性。

四、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技术,也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还推动了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组使科学家能够用高精度修改DNA序列的工具。

最近的发展已经让这个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CRISPR-Cas9技术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生物科学研究,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遗传病。

2. 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RNA测序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测量。

通过这种技术,科学家可以研究细胞的分化和进化,并且在肿瘤学和干细胞研究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应用。

3. 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体内代谢反应的综合性技术,包括代谢物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等。

这种技术已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细胞重编程细胞重编程是利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一种类型的细胞转化成另一种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为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5.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技术可帮助科学家在细胞级别了解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这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分子机制、发现生命过程的隐含规律,并为药物设计提供启示。

6. 神经科学成像神经科学成像技术帮助科学家更细致地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

这些技术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方面都得到了广泛使用。

7.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从中提取有关生物系统的信息。

例如,科学家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来研究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代谢组数据等。

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设计和分子诊断。

总结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将持续发展。

这些技术和方法推动了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和处理生物系统的信息。

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

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

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生命科学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的科学领域之一,这个领域中不断涌现出各种革命性的技术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五个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拥有无限可能,这个技术可以创造出新的真核生物,让人可以自由地操纵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这个技术一旦成熟,或许就可以完全治愈我们许多现在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

基因编辑技术对未来的医疗,特别是个性化治疗方向,注定将有深远的影响。

二、干细胞技术干细胞可以被转化成成体细胞,如心脏细胞、神经细胞和肝脏细胞等,其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干细胞技术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代替器官捐献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培养出个性化的匹配器官。

未来,干细胞技术对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学的成功将会有重要的贡献,可能使治愈那些目前还无法治愈的疾病成为现实。

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应用到生命科学中,例如,人工智能可以为药物发现提供有效的方法。

在药物发现中,人工智能可以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药物。

研究人员已经用人工智能成功地开发了许多新的药物,特别是肿瘤治疗方面。

人工智能还能够帮助提高病人的医疗保健水平,例如通过智慧医疗管理患者的电子病历,篡改药品管理等。

四、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让人们可以通过大脑波来控制物体,例如,运动假肢等。

同时,脑机接口技术也可以学习思维和行为模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脑工作的方式。

这个技术一旦成熟,将会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向前发展。

未来的治疗趋势可能会像"黑镜"中一样,实现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操作,例如,通过脑机接口来直接传递感官体验,通过“黑镜”传递的信息,实现参与其中。

五、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微观材料的性质来设计、制造和操作材料和装置的技术。

在生命科学中,纳米技术可以用来制造人工器官和药物,纳米技术的效率相比传统的技术大大提高。

另外,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和合成方法,有望为治疗癌症等疾病带来新策略。

生命科学中的新技术

生命科学中的新技术

生命科学中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新技术不仅在医学诊疗、疾病治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生命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最近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人为干预基因序列,用来改变或修复基因。

基因编辑技术最为广泛应用的是CRISPR-Cas9技术,它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基因编辑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对基因序列中的突变进行纠正,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CRISPR-Cas9技术已被应用于修复先天性失聪基因,恢复听力的功能。

二、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是指通过对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测量,对细胞类型、组成和行为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疾病研究、干细胞治疗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揭示细胞之间的差异,更好地理解生命基础过程。

三、3D生物打印技术3D生物打印技术是指利用数字模型设计、制造生物模型的一种技术。

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人体组织、器官甚至人体器官模型。

这种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将有助于生产人体个体化的器官,并为人体器官移植提供新的途径。

四、代谢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是指通过对生物样本中代谢产物的鉴定和分析,来研究生物系统中的代谢变化。

这种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提供更精确的方法。

五、光遗传学技术光遗传学技术是指利用光感受器对细胞进行精确的调控,从而相应地改变细胞的行为。

这种技术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精细的调控,对于研究细胞行为、基因表达和传递信号至关重要。

同时,光遗传学技术对于心理学、神经科学疾病治疗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总之,这些新兴的技术在医学、基础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生命的奥秘,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生物科学创新实验40个

生物科学创新实验40个

生物科学创新实验40个以下是一些生物科学创新实验的例子:1. 遗传工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物种中,实现生物体的特定目标改造。

2. 组织工程:利用多种生物材料和细胞培养技术,重建组织和器官。

3. 基因表达调控:通过研究基因调控机制,探索基因网络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4. 纳米生物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尺度工具,开发用于生物研究和治疗的新技术和产品。

5. 单细胞测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单个细胞进行遗传物质的分析,深入了解细胞和细胞群体的功能和特性。

6. 生物芯片技术:研发新型的生物芯片平台,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筛选和分析。

7. 人工合成生物学:利用化学合成方法,设计和构建具有新功能的生物分子和系统。

8. 基因组学: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整个基因组的序列进行研究,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9. 癌症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细胞、抗体等生物分子,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治疗和预防癌症。

10. 人工智能与生物学: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对大规模生物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加速生物学研究进程。

11. 植物遗传改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遗传分析方法,改良植物基因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

12. 蛋白质工程:通过蛋白工程技术,设计和改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13. 病毒工程:利用病毒作为载体,传递外源基因至宿主细胞,用于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

14. 克隆技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复制生物体并获得同种或同源个体。

15. CRISPR/Cas9技术: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精准的基因编辑,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研究基因功能。

16. 寄生虫研究:利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寄生虫的寄生机制和宿主相互作用。

17. 神经科学研究:通过光遗传学、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8. 微生物群落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

19. 人造细胞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人造细胞,探索生命起源和细胞功能的基本原理。

生命科学相关技术

生命科学相关技术

生命科学相关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相关的技术也不断涌现,以下将介绍一些较为前沿的技术。

一、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对基因序列的精准修饰,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精准治疗、育种优化等目的。

其中较为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系统、TALEN技术和ZFN技术。

二、人工合成生命体系
人工合成生命体系是指通过化学合成等方法,将非生物体系构建成具有生物体系一些特性的各种系统。

其应用前景包括体外合成药物、人工器官等领域。

三、单细胞测序技术
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对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组的测序和分析,为基因治疗、疾病诊断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实现对生物体所有基因组的那从分析,为基因
鉴别、演化研究、基因组装等领域提供重要数据。

五、蛋白质组研究技术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能够对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不同表达、修饰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了数据支持。

以上技术都是目前生命科学中比较前沿的技术,它们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意义,让我们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更好地了解生命、探索未知。

人类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和新发现

人类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和新发现

人类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和新发现生命科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涵盖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命科学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人类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和新发现。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和最具有前景的研究之一。

这项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直接编辑DNA序列,从而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准确操控。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肿瘤以及其他一些与基因相关的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属于一项非常新的研究,再过几年,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将会在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尽管它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惊人的成果。

它的主要思想是使用已知的生物学原理和物理学原理来改变细胞的行为,以治疗人类疾病和损伤。

大多数方法的基本原则是获取患者自身的细胞,改变它们的行为,并使它们重新定位到患者的损伤部位,以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这项技术的目标是实现针对疾病的准确治疗,而不是通过使用药物来处理多种症状。

三、新型疫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疫苗已经成为许多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增加疫苗可持续性和接种率的方法。

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新型疫苗对于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至关重要。

比如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因其高效性和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四、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技术的进步,已开启了人们的医疗新时代。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技术,这项技术对于医疗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医学专业人士加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能够为整个医学领域带来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从更高层次理解疾病和病人的数据,推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五、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影像检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医学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工具,以帮助他们快速而准确地识别肿瘤或其他异常,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个新技术来源:吴永红的日志∙单分子显微成像技术单分子成像技术,现在正朝着在体的、活细胞、高灵敏、多分子、高通量的方向发展。

目前有荧光光谱显微镜、栓粒显微镜、光磁镊子(tweezer)、原子力显微镜、单分子力学光谱显微镜等等。

它们不仅可以测定活细胞、单分子、多分子的定位和动态的变化,还可以测定蛋白质与蛋白质、DNA与DNA、DNA与蛋白相互关系的改变。

它将使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生革命性变化(Nature.2008.5.29; Nature Method, 2009.3.1; 2009.3.22 )∙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机器人英国Aberystwyth大学系统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家Clare A等,发明了一种可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机器人,称为Automation of science,亦称为“亚当”。

它可以独立进行设计、推理、实验和结果分析。

并已完成了酵母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这种机器人,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目和多课题的研究和分析。

它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Science, 2009.4.3)。

∙MicroRNA介导的多能干细胞美国UCSF再生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应用一种胚胎干细胞特异的microRNA(miR-291-3P),通过脂质体代替逆转录病毒介导OCT4,Sox2和KIF4至皮肤细胞可以成功生成多能干细胞,可避免致癌风险(Nature Biotech, 2009.4)。

∙二合一抗体一般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最近美国Genentech公司,开发一种二合一抗体,它既可以与VEGF结合,又可与EGF-R (HER-2)结合,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Science, 2009.3.20)。

∙纳米蛋白质组免疫测定(NIA)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病理系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微量、敏感适合临床小样品检测的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称为纳米蛋白质组免疫测定法(Naofluidic Proteomic Immunoassay, NIA)。

它只要一滴血或针头大小的样品便可测定各种癌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和磷酸化的水平。

可以准确进行癌诊断,并指导治疗(Nature Medicine, 2009.4.12)。

∙评估心脑血管发作危险性的新工具怎样评估非ST升高的心肌梗塞患者的风险,一直是心血管界的一个难题。

美国华盛顿大学和Duke 大学的心血管科学家,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评估工具。

它包括心率、血压、RBC、肌酐清除率等8个因素,可以精确评估心血管病发作的风险(Circulation, 2009.4.15)。

此外,美国Baylor医学院亦开发了一个评估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新方法(Strok, 2009.3.12)。

∙穿戴式心脏除颤器英国Cheshir医药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可以穿戴在身上的除颤器,它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和治疗心脏病的发作和猝死,称为Lifevest (Med News Today, 2009,3.18).。

最近美国Biotronik公司也开发出一种植入式除颤器Lumax540,已获FDA批准,用于心功能衰竭病人的监测和治疗(Med News Today,2009.4.15)。

∙“洗脑”物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acktor TC研究室发现一种与记忆密切相关的PKMzeta分子,寻找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开启和关闭人类的记忆,它既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和某些记忆问题,又可抑制大脑存储的部分信息和记忆,消除人类的恐惧痛苦和不良习惯,减轻人的压力(环球科学,2009.4.15)。

∙断骨再生清华大学材料系崔福斋研究组与解放军总医院合作解析骨生成的过程和材料,研发出一种纳米晶磷酸钙胶质材料,可使断骨修复和再生(生物通,2009.4.16)。

∙手表样便携式血压计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便携式血压计,可像手表一样带在手腕上,随时监控人的血压(科技日报,2009.4.16)。

∙肿瘤生长的三维视频美国Amgen公司开发出一种三维肿瘤生长的视频图像,可以揭示观察新生血管供应肿瘤营养,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过程和清晰图像(Wired, 2009.4.15)。

∙评定肿瘤化疗效果的新方法一般评定肿瘤化疗效果需要3个月。

美国UCLA肿瘤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用PET/CT评估的新方法。

只要一周即可评估化疗的效果(Clin Cancer, 2009.4.15)。

∙体内DNA装配器(Assembler)美国Illinois大学生物工程系研发出一种DNA Assembler。

它应用重组DNA的方法和Yeast一步转化技术,可以在体内迅速地构建出生化通路,它为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工具(Nucleic Acid Res, 2009.2)。

∙细胞分栋系统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不同细胞表面滚动能力不同,设计和研究出一种细胞分栋系统。

它不仅可以分栋癌细胞,亦可以分栋干细胞,还可以用于细胞的浓缩。

方法简便,无需贵重设备,且安全不损伤细胞(Nono Letter, 2008.3)。

∙微型马达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微纳米研究室研制出一种微型马达,只有250μm。

它可以进入血管,传送血管内图像,清除斑块和血栓,进行活检和定点输送药物(易网探索,2009.1.22)。

∙人工神经网络—三维亿阻器混合芯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来分校和惠普实验室应用压印光刻技术,将亿电阻交叉开关矩阵堆叠在一个CMOS逻辑电路上,其密度为成人大脑皮层突触的10倍,可以模拟人神经网络的传递和学习功能(生物通,2008.12.3)。

∙制备蛋白芯片的新方法英国Manchester 跨学科生物中心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以又快又好的制备功能性蛋白芯片的新方法。

他们用特异性Tag进行蛋白修饰,可以让各种活性蛋白快速、高效、不失功能地固定在芯片上,且不需要进行蛋白的纯化。

它是蛋白芯片的一次新革命(JACS,2008.8.22)。

∙MicroRNA介导的多能干细胞美国UCSF再生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应用一种胚胎干细胞特异的microRNA(miR-291-3P),通过脂质体代替逆转录病毒介导OCT4,Sox2和KIF4至皮肤细胞可以成功生成多能干细胞,可避免致癌风险(Nature Biotech, 2009.4)。

∙视网膜神经环路图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眼科中心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计算机软件,可以将电子显微镜所获的视网膜的细胞图像,绘制成一种奇妙的视网膜神经环路图,可以揭示视觉生理和失明机理(Plos Biol, 2009.4)。

∙生物起搏器美国Cornell大学和Columbia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超极化环核苷酸的阀门通道(Hperpolarization Cyclic Nucleotid gated channels, HCN ),调节心脏窦房结起搏器的原理,设计出一种生物起搏器,它可以让心脏起搏,并有规律的跳动(J. Physiol, 2009.4.1)。

∙电斥力DNA芯片一般DNA芯片都需要荧光标记。

美国加州大学(UCSF)生物工程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DNA杂交时表面电荷的密度改变的原理成功设计出一种电斥力DNA芯片,其灵敏度可达pm,可在复杂的背景中测出单个碱基的错配。

它可用于建立疾病的表达谱和各种疾病的个体化诊断、风险预测和疗效评判。

且简单、廉价、无需标记和特殊仪器,一次测定只要几分钟(Nature Biotech, 2008.7)。

∙测定人类基因组区域功能的新方法美国Boston 大学和NIH生物信息的科学家Margulis EH等开发了一种探测人类基因组的新方法,它不仅可以阅读DNA的序列,更可以观察DNA的三维结构,确定DNA的沟渠、折叠和位置,分析出DNA不同区域的功能(Science, 2009.3.12)。

∙超级生物胶美国印第安大学和布朗大学应用新双月杆菌(caulobacter Crescen) 生产出一种超级生物胶,其粘合率比目前最好的胶水还要高3倍。

将对外科缝合手术产生重大影响(科学网,2月23日)。

∙防癌面贴过度日照不仅可以引起皮肤灼伤,还可以引起皮肤癌。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一种新型敷贴,可以保护皮肤,有效避免皮肤癌的发生(科技日报,3月23日)。

∙治病烟草德国Bayer 和Syngenta化学公司,应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将IL-10重组进烟草中,生产出能治疗I型糖尿病的烟草。

它可以种植。

应用这种转基因方法,还可以生产和种植抗肿瘤等多种抗疾病的烟草(BMC Biotech, 3月份)。

∙新型人造心脏印度Kharagpur理工学院,最近依据蟑螂心脏工作原理,用塑料和金属创制成一种新型人工心脏。

压力再高也不会影响心脏的运行。

其造价只要2000美元(Scientific Amer,3月份)。

∙便携式人工肺英国斯旺西大学根据吸入氧气呼出CO2原理,研究出一种只有眼镜盒大小的可到处携带的人工肺可在体外成功进行气体交换,代替肺移植,使严重肺疾患者正常生活(新浪网,3月11日)。

∙读脑机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电脑程序控制扫描方法开发出一种“读脑机”。

它可以探测人脑的思考和想象,分析人脑思维活动(Current Biolog, 2009.3;新浪科技,2009.3.16 ).此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应用近红外线成像解码技术,亦发现了一种“读脑仪”(新华网,2009.2.18)。

∙可吸收血管支架目前血管的支架主要有裸金属和药物涂塑两种,但仍有引起血栓的危险。

欧洲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吸收的血管支架,可完全避免血栓的形成和再狭窄。

在临床试用两年,效果良好。

在支架吸收后,仍保持功能(Lancet,3月份)。

∙新型手术机器人美国SRI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型手术机器人。

它由4“人”组成;一“人”掌控内窥镜进行探测,二“人”为主刀实施手术,一“人”为护理、负责消毒传递器械和清洗。

它可以通过卫星联网,进行遥控,可在战场、灾区、边远山区进行抢救手术。

机器人还可与患者谈话,使精神放松。

这样的机器人称为移动的外伤救治舱(Trauma Pod)(New Scientist,2009.3.5)。

∙通用血型的人造血细胞美国细胞生物技术公司应用胚胎干细胞诱导出几十亿个功能健全的红细胞。

它具有通用血型,不产生组织排斥,不担心感染,可以持续生产(Scientific Amer,3月份)。

∙抗炎症药物载体美国Emory大学用PCADK研发了一种新型非炎症微球状药物载体,可以携带P38抑制剂,并直接在心脏释放。

它可以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和其它多器官炎症疾病(Nature Material, 3月份)。

∙抗HIV的天然疫苗美国纽约Rockfells大学从HIV感染,不求助药物治疗而长期存活的患者身上,发现了天然免疫系统,并分离出抗HIV的抗体,可以抵御HIV感染(Nature, 3月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