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况 调 配奶 粉 补 充 营 养 , 配 方奶 中 缺 少 足 够 分 泌 药 物 , 促 进肠 胃吸 收 、 收 敛 止 泻等 类 药 维 生 素 和 矿物 质 , 应 该 在适 当 物 。 ( 3 ) 中医 中药 : 多为 秋 季水 冯用 药 , 如 马 也称 作 秋 季 腹 泻 。 轮状 病 毒 侵 入 肠 道后 , 使 的免 疫 物 质 、 小肠 绒 毛 细 胞 受 损 , 小 肠粘 膜 回收水 、 电解 的时 候 添 加 辅食 , 逐 渐 过渡 到 正 常 饮 食 。 尽 蹄 香 、 铁苋菜 , 也 有 复 方 的 中药 【 4 】 。
健康 婴 幼儿 粪便 为每 天 1 0 g / k g以 下 , 3
岁以后每 E l 大 便排便量接近成 人。 腹 泻 是
婴 幼儿在 刚出生的时候 免疫 力低下 , 灯烤 , 但须防凌伤 。 婴 儿 食 后 应 清 洁 口腔 , 社 区 医 院 的 护 士 应 该 加 强 家 庭 随 访 的 次 否 则易 出 现鹅 口疮 。 如 果 出 现这 种 情 况 , 可
儿能量。 如 母 亲 母 乳不 足的 , 应 该 选择 合 适 泻 为 主 , 目前 研 究 试 用 药 物 较 多 , 但 效 果 尚
吸 附性 大 肠杆 菌 和 沙 门 氏菌( 2 ] 其 中最 常 见 的 配 方奶 , 根 据 小 儿 的 出生 情 况 、 生 后 的 情 难 肯 定 。 对 此 类冶 疗 仍 有 不 同 意 见 , 包 括 抗
便 次 数 比平 时 增 多 , 大于3 次 以上 , 或 粪便 面 对 家 长 进 行 宣 教 , 为 小 儿 营 造 一 个 干 净 日可 多 用 几 次 1 。 小 儿 的 床 边 应 该 加 防 护
的 含 水量 超 过 8 0 %。 其 中大 便性 状 改 变 比次 卫 生 的 成 长 环 境 , 不 吃过 夜 过 期 过 凉 过 热 栏 , 护士要 加强巡 视次 数 , 保 证 小 儿 的 安 减 少受 伤 害 的 危 险 。 家 长 也 要 给 小 儿 心 数 增 多 更 重要 …。 严 重 的腹 泻 会 导致换 裤 子 , 保持 臀 部 全 ,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什么是秋季腹泻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

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

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

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

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常见的四个原因: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

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

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

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小儿秋季腹泻》课件

《小儿秋季腹泻》课件
特点
发病急,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 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每天 可达十余次。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感染后,在肠道内复制并损伤肠黏膜,导致肠功能紊乱,水和电解质 平衡失调,从而引起腹泻。
流行病学特点
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为小儿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 防秋季腹泻。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带小儿去人群密集 的场所,减少与患病者 的接触机会。
家庭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如出现严重腹泻、脱 水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调整饮食
补充水分
保证小儿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可以 适当给予口服补液盐。
对于腹泻严重的小儿,应暂时停止添加新的 辅食,以减轻肠胃负担。
诊断依据
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小 儿秋季腹泻。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进行鉴别,如细菌性痢 疾、轮状病毒感染等。
治疗建议
根据患儿病情,建议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 补充水分等综合治疗措施。
案例总结
疾病特点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秋季,由轮状 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呕 吐、发热等症状。
《小儿秋季腹泻》 ppt课件
目录
• 什么是小儿秋季腹泻 • 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与诊断 • 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 •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 小儿秋季腹泻的案例分析
01 什么是小儿秋季腹泻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 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 发生在6个月到2岁之间的婴幼儿 。
02
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中的至少两种。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如果孩子得的是轮状病毒性腹泻,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

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治疗的几个重点预防脱水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汤加盐溶液或口服补液盐(ORS)给孩子服用。

①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钟。

预防脱水:先给20~40ml/kg,少量多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

剂量服法同上。

③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500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1000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2000ml。

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

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不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可选用药物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

所以孩子腹泻尤其病毒性腹泻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粘膜保护剂。

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有效品种有: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整肠生、乳酶生、妈咪爱,优之元等等。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课件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课件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围绕《儿科护理学》第四章“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三节“小儿秋季腹泻”进行深入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秋季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护理要点及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秋季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其临床表现。

2. 学会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健康,提高家庭护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秋季腹泻的发病机制和护理要点。

教学重点:秋季腹泻的预防、护理和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秋季腹泻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关注,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讲解:(1)病因及发病机制:讲解轮状病毒感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秋季腹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介绍秋季腹泻的典型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等。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秋季腹泻患儿的护理视频,让学生了解护理过程。

4. 例题讲解:(1)预防秋季腹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如何对秋季腹泻患儿进行家庭护理?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例题进行讨论,回答问题。

6. 护理要点讲解:详细讲解秋季腹泻的护理要点,如饮食调整、水分补充、体温监测等。

7.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强调家庭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卫生习惯、隔离措施等。

六、板书设计1. 秋季腹泻病因及发病机制2. 秋季腹泻临床表现3. 秋季腹泻预防措施4. 秋季腹泻护理要点5.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秋季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列出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

(3)谈谈你对家庭护理注意事项的认识。

2. 答案:(1)病因:轮状病毒感染、气候变化等;发病机制:病毒侵入肠道,引起肠道黏膜损伤,导致腹泻等症状。

(2)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等;护理要点:饮食调整、水分补充、体温监测等。

秋季腹泻预防和护理

秋季腹泻预防和护理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预 防
小儿秋季腹泻预防之六:春捂秋冻要适宜,注意足、腹部保暖
① 孩子爱动,如果穿的过厚,孩子稍微一活动就会出一身汗, 风一吹一冷一热最容易受凉了。穿的少了吧,如果孩子耐寒 性差会真的给冻出病来。秋季早晚温差大,可以给孩子外面 穿件容易穿脱的外套,可以根据温度情况穿脱。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预 防
小儿秋季腹泻预防之三:注意饮食卫生
① 俗话说“病从口入”,搞好饮食卫生是预防洁工作。 ③ 孩子的奶瓶、碗、勺等做好消毒工作,每天都要用开水煮一
下。 ④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预 防
第四部分
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护 理
第一:泡脚 3岁以下的小孩子,洗脚也可以治腹泻。
具体方法是:律草20g(最好用新鲜的律草30g)、石榴皮10g(鲜石榴皮 30g)。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前提是大便 常规检查没有细菌感染。律草和石榴皮都是中药,都具有收敛作用。小儿 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得好。用这两样药泡脚,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和温热 的理疗作用,起到涩肠止泻效果。
第二部分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原因
01 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
1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断奶、辅食添加不当、进食过多等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可导致腹泻。
2
秋季早晚温差大,温度忽高忽低,家长给孩子穿衣不当引起的感冒、腹部受凉会导致腹泻。
3
孩子体质弱,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造成的孩子免疫系统下降时容易被轮状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腹泻。
01 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
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 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无脱水即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温馨提示-关于小儿秋季腹泻

温馨提示-关于小儿秋季腹泻

唐尼翰博温馨提示——秋季腹泻小常识及预防措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

这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

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因此也称为秋季腹泻。

病因:1、消化系统不成熟2、免疫功能不成熟3、轮状病毒感染4、温差大流行季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1)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2)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3)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症状表现:(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

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腹泻的预防措施:(1)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 不要带幼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

(3) 幼儿使用的玩具,能够触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冲洗。

(4) 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

(5)餐具、炊具用前清洗、消毒,用后晾干。

(6)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7) 多组织孩子参加户外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8)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腹泻的高发季节就是在夏秋季节,除呼吸道感染病以外是最常见多发疾病之一。

是由于在夏天到秋天的换季时间里,天气的忽冷忽热,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腹泻的症状。

人们出现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的出现。

因此就需要大家多了解季节性腹泻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做到积极的预防和护理。

一、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如果人们患有秋季腹泻的话,会出现拉肚子、呕吐、大便的次数增多的现象,而大便是呈蛋花汤样的。

秋季性腹泻一般起病比较急,往往会和感冒、咳嗽、鼻塞流鼻等一块出现。

除以上症状之外,部分的人还会出现低中度的发烧、发热现象。

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分,这时就需要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如果补液不及时会出现脱水症状,导致人们出现嗜睡,尿量减小的情况。

二、秋季腹泻出现的人群分布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有明显的差异。

年龄较小的儿童出现秋季腹泻的疾病人数最多,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

由于夏季的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冰冷的食物,这样会刺激到自身的肠胃,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过量的饮用冰冷的食物是年龄较小儿童出现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

在成年的人群中,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新鲜的食物和冰冷的饮料等所引起的秋季腹泻。

在老年的人群当中,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节省,过多的食用变质的饭菜所导致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

三、秋季腹泻出现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夏天向秋天过渡的时候天气忽冷忽热,雨水较多。

一方面外界的湿润环境为肠道繁殖病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外界自然环境水源的污染,当人们食用不卫生的水后,就会出现疾病。

秋季初期人们也容易出汗,这样通过大量的饮水来补充自身的水分,这样会使胃液得到稀释,使肠胃局部的抵抗力降低,这样使病菌的侵入就更加的轻松。

在夏秋季节的时期里,人们会选择在这个季节里进行旅游、聚会、出去游玩等娱乐活动。

人们的日常生活就缺乏规律性,长期的熬夜、饮食不健康的食物就会使自身的抵抗力全面的下降,这时病菌侵入到身体内就更加的容易。

如果人们在这个时期里长时间的出现暴饮暴食,吃冰冷、油炸的食物,就很容易出现秋季性腹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

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98.4%,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儿治疗和护理后总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对症严格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整体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腹泻;相关因素;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发,临床一般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呈现为蛋花汤以及水样,并常伴有腹胀、腹痛、血便、发热、呕吐等症状,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相对更高。

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腹痛剧烈,部分小儿难以耐受,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严重者会出现脱水以及心肌炎等症状,甚至并发肠出血、肺炎以及脑炎等严重的疾病,直接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1]。

如能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同步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

笔者所在医院即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92例秋季腹泻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进行了有效护理,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92例秋季腹泻患儿,均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护理。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62例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男34例,女28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1.7±0.2)岁。

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男17例,女13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8±0.4)岁。

所有患儿中,70例出现呕吐;31例出现发热;83例出现脱水,7例重度脱水,58例中度脱水,18例轻度脱水。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参照腹泻临床病理学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均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5次/d以上,呈现蛋花汤状或水状;多数伴有发热和呕吐以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均于秋季发病,且起病急;大便行镜检一般无脂肪球等异常征象。

1.3 方法
纠正患儿体内电解质、水以及酸碱度的平衡,并纠正饮食,根据患儿情况合理用药,重度脱水患儿补充血容量,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严密观察。

1.4 护理干预对策
1.4.1 基础护理对患儿的大便及时收集并进行检验,同时对大便的颜色、气味以及性状等予以认真观察,并对患儿的体温、血压、呼吸等情况做好严密监测,一旦出现伴随症状,要及时对症进行初步处理。

1.4.2 健康指导对患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长患儿饮食器具消毒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消毒方法,每次应在滚烫的开水中煮30 min以上;患儿的食物要保证新鲜和洁净;为患儿添加辅食要逐步增加,避免一次添加量和种类过多,导致患儿不易消化引发腹部不适;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对患儿做好保暖;断奶时不可选择夏季;避免使用抗生素等。

通过全面对患儿家长进行指导,对患儿有效治疗的配合,以及防止患儿今后再次出现腹泻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2]。

1.4.3 饮食护理应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重度患儿应暂停进食,可适当进水;轻度患儿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使用难消化的食物。

腹泻症状减轻后,禁食患儿可先从流质以及半流质的食物开始进食,且进食量逐步增加。

母乳喂养的患儿喂养要规律,在患儿每日的大便次数少于5次后,方可加奶喂养。

1.4.4 臀部护理腹泻时大便次数频繁易导致患儿臀部出现炎症,以嘱家长保持患儿臀部的干燥洁净,每次便后注意使用温清水清洗干净;同时,每次清洗后要涂抹氯锌油以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处理完毕后用纸尿裤包裹患儿的臀部[3]。

1.4.5 用药护理保证药物的合理配用,并嘱家长正确的用药方式,并对患儿用药后的基本情况做好严密观察。

对输注的药液,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控制好输注的速度,防止过快;同时根据患儿的治疗情况适时对用药量进行调整。

1.4.6 其他护理对患儿做好全面的相关护理。

医护人员在与患儿接触中要注意洗手,并做好患儿的隔离;同时,对患儿的口腔做好护理,防止口腔细菌带入腹内;另外,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消除家长的顾虑,并鼓励家长主动积极帮助患儿配合治疗。

1.5 评价指标
(1)对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有效:大便水状或蛋花汤状明显改善,临床相关症状明显减轻,镜检显示为正常。

治愈:大便性状转为正常,其他相关症状均消失,镜检显示为正常。

无效:大便性状仍为水状或蛋花汤状,其他相关症状基本未见改善,镜检多数显示含有脂肪球[4]。

(2)对患儿家长进行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问卷调查,按照基本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予以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整体治疗效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6.7%。

观察组整体效果明显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98.4%,对照组为86.7%。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影响秋季腹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1)季节影响。

秋季早晚温差比较大,患儿适应力往往较弱,容易因温度的忽高忽低出现腹部受凉,并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2)轮状病毒入侵。

轮状病毒是导致患儿出现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如果食物以及使用的器皿不能及时予以消毒处理,很容易引发感染,且秋季更多见[2]。

(3)自身免疫能力较弱。

由于患儿的身体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内分泌系统尚不完善,肝肾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而自身的免疫力较低,无法及时予以抵抗,因此易出现腹泻。

(4)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鉴于抗生素在我国临床的大量使用,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比率也比较高,患儿一旦出现炎症情况时,广谱性抗生素经常使用,致使患儿对病菌的侵入抵抗能力相对降低;而同时,在患儿出现秋季腹泻症状后,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而是通过抗生素对抗,往往不仅不能起到对病菌的抑杀作用,且由于抗生素对腹泻病菌并无实际作用,而容易导致腹泻的加重。

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比较常见,受季节温差因素影响,以及小儿自身免疫力和消化功能相对较弱等原因影响,同时由于饮食用具消毒不彻底等原因,小儿在秋季较容易受到轮状病毒的侵染而出现腹泻症状,且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

一旦患病后多数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大便次数明显增加,且呈现为水状或蛋花状,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并对患儿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同时,由于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存在转为肺炎和脑炎等严重病症的可能性,增加了患儿家长的担忧。

及时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药物有效治疗,同时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进行科学的喂养和护理,并帮助患儿家长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对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此研究即在采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同时进行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性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臀部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并对患儿家长的心理进行了有效护理,结果显示对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较之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8%,常规护理组为86.7%;另外,患儿家长对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上,护理干预组达到98.4%,常规护理组为86.7%。

综上所述,对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对症严格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整体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浅析小儿秋季腹泻的季节性[J].光明中医,2011,5(6):62-64.
[2]张晓红.小儿秋季腹泻90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7(24):346-348.
[3]吴慧.护理干预在婴幼儿秋季腹泻病人中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1):23-25.
[4]付勤.小儿秋季腹泻24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4(16):125-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