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证合一"是哪五证北京将实行五证合一 2016五证合一办理流程
市场与食品安全法规知识有奖竞答题

市场与食品安全法规知识有奖竞答题1、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指哪五证?()A、工商营业执照B、组织机构代码证C、税务登记证D、社会保险登记证E、统计登记证F、食品经营许可证2、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小个专”党建工作,“小个专”指什么?()A、小微企业B、个体工商户C、专业市场D、非公有制企业3、市场监管部门目前的投诉举报电话有哪几个?()A、工商百事通12315B、质量技术监督12365C、食品药品监督12331D、1104、印台区负责市场与食品安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是什么?()A、区食品安全委员会B、区市场与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委员会C、区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D、区市场监督管理局5、印台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是什么?()A、工业强区B、果业立区C、文化兴区D、旅游富区6、各镇办下设的市场与食品监督管理所有无行政处罚权?A、有B、无C、经有行政处罚权的法定机构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7、省食药局对加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安全管理有哪些规定?()A、一次就餐人数在50人以上,由举办者或承办者提前3天向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
B、就餐人数在200人以上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监督员提前一天对其聚餐活动进行现场检查。
C、乡村厨师由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负责进行备案登记,签订《乡村厨师食品安全承诺书》。
D、聚餐的食品必须按品种留样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
8、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开展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是什么内容?()A、消费者登陆市食药局网站“你点我检”栏中,在公布的食品品种中选择自己关注的食品种类。
B、关注市食药局微信公众号“铜川食品药品监管”,在公布的食品品种中选择关注的食品种类。
C、市食药局根据消费者点击统计,确定消费者关注最多的20种食品,组织开展监督抽检。
D、及时在市食药局网站公布结果,回应百姓关切。
9、从事食品摊贩经营应当办理什么手续?()A、到市场监管局办理营业执照B、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C、到市场监管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D、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办理食品摊贩登记卡10、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每年在什么时间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A、1月1日至3月31日。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业务学习

X X
说明
机 构 类 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 别 划码 代 码
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
校 验 码
1位,9代表工 商登记管理部 门
1位,1表示企 业,2表示个体 工商户,3表示 农民专业合作 社。
6位, 330281表 示余姚 9位,即原组织 机构代码别号适用标准
(四)注销登记
国税
《清税证明》 《清税申 报表》 清税申 报信息
企业
工商
地税
除了企业填写《清税申报表 》,结清税款、缴销发票、注销各种税控 设备及其他注销事项按原办法操作。
谢谢!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业务学习
余姚国税丈亭分局
一、基本情况
(一)内容
企业“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是将由市场监管、质监、国税、地税、 人力社保、统计部门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改为由申请人一表 申请,市场监管部门(或行政服务综合窗口)统一收件,与质监、国 税、地税、人社、统计部门协同,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企业 营业执照(正副本),从而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原需 要使用税务登记证等证件办理相关事项的,一律改为使用“五证合一” 后的营业执照办理。 企业向市场监管部门(或综合窗口)递交一套申请资料,填写一份表 格。市场监管、质监、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等部门通过“五 证合一”数据交换(暨市场主体协同管理)系统完成部门之间的信息 传输、数据交换和全部审批流程,实行档案互认、信息共享。
1、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的公 告》2015年第66号 2、文件主要内容:
序号 1 2 类型 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 和其他组织 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体 工商户以及以居民身份证、回乡 证、通行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 明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 已设立但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 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自然 人等其他各类纳税人 临时纳税人 适用纳税人识别号 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身份证件号码”+“2位顺序码” 组成 。顺序码从“00”开始,自第 二家经营单位起,加“+01、 02、……、99 ” 编码规则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发布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的通知》 (税总发〔2013〕41号) “L”+“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 “L”+“身份证件号码”组成
三证合一和五证合一的关系

一、三证合一和五证合一的关系三证合一是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挂号证这三证合为一证。
五证合一是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挂号证、社会保险挂号证和计算挂号。
关于五证合一:1、五证是指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变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2、五证合一是在2015年9月后的“三证合一”的基础上进行的登记制度改革,并且在2017年12月31日前原证件照继续有效,直至2018年1月1日,一律统一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3、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工商户是不需要办理“五证合一”的,所有在之前已经按照“三证合一”登记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不需要重新申办“五证合一”登记。
关于三证合一:1、三证合一的三证指的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2、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五证合一办理流程1、换发新版“营业执照”(工商部门)核发新营业执照后,纳税人将持有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各一份,建议申请多个副本,便于企业经营。
2、重新刻制“发票专用章”(公安部门)发票专用章中要求刻入税务登记证号,号码升位后,纳税人要及时申请刻制印章。
另外,有些单位其他印章也可能涉及税号变化,如合同专用章,请务必及时更换。
3、税务登记信息(税务部门)将原纳税人识别号变更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办理变更升位。
4、税控设备变更发行(税务部门)号码升位后,纳税人开票系统要重新发行。
重要提示:①变更当月纳税人变更当月请勿领票、开票;②税号升位前,如有空白发票,建议开完所有发票并完成验旧,开不完票的全部作废并完成验旧;③已开票、已认证的,变更次月申报后不能远程清卡,可能需要到办税服务厅异常清卡;④企业有未认证的购方税务登记证号为旧税号的抵扣联,在变更为新号后将无法认证,需换票。
2022办理五证合一流程

2022办理五证合⼀流程相信很多⼈都听过“五证合⼀”,为了简化企业办事材料,如各类⾏政审批、银⾏、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事务处理,五证合⼀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在此,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五证合⼀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家阅读,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办理五证合⼀流程1、提交材料带着以上材料交到你登记的⼯商局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若没问题,他会给你《五证合⼀受理通知书》,资料不全的,他会指出,你补全后再去提交即可。
2、⼯商局或市场监管局审批⼯商局或市场监管局⼀般在2个⼯作⽇内完成营业执照审批⼿续后,会将申请资料和营业执照信息传⾄信息共享平台。
3、质监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质监局收到平台推送的申请资料和营业执照后,会在1个⼯作⽇内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续,并将组织机构代码反馈⾄平台。
4、税务登记证号、统计登记证号、社会登记证号国地税、统计局和⼈社部门收到平台推送的申请资料、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后,会在1个⼯作⽇内分别办理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和社会保险登记证相关⼿续,并分别将税务登记证号、统计登记证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反馈⾄平台。
5、领取营业执照⼯商局或市场监管局收到所有反馈信息后,会于1个⼯作⽇内“五证合⼀”在系统平台上打印出载有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和统计登记证号的营业执照,然后通知申请⼈取照。
注:申请⼈持《五证合⼀受理通知书》取照(或邮寄)若全程顺利的话,这样算下来就5个⼯作⽇,也就是⼀周的时间可以完成换发五证合⼀营业执照。
⼆、相关规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登记制度改⾰的通知》的通知规定:2016年9⽉20⽇⾄2017年12⽉31⽇为五证合⼀改⾰过渡期,原发的⾮多证合⼀营业执照继续有效;2018年1⽉1⽇过渡期结束后,所有企业⼀律使⽤加载统⼀代码的营业执照,未换发的证照不再有效。
在其中,⼤家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12⽉31⽇前,五证合⼀过渡期结束,届时⾮多证合⼀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将统统不再有效。
实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实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实施方案一、前言为了进一步营造便利创业创新环境,提升企业注册登记效率,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次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目标是将企业的多个证照合并为一个证照,减少企业的行政审批环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提高办理效率。
以下是该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1.把“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向全国各个地区。
2.加快实施工作,确保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
3.提高企业开办环境,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投资兴业。
三、实施措施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a)确定各级政府对企业登记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b)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登记的标准和程序。
c)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企业注册登记。
2.建设统一的企业登记平台a)搭建全程电子化的企业登记平台,实现企业登记的全过程在线化。
b)统一企业注册登记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全国各个地区的一致性和互通性。
c)推动“一照一码”制度的实施,为每个企业分配唯一的标识码。
3.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a)减少办理企业登记的材料和环节,简化手续。
b)实施“一次办好”原则,确保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
c)推行异地办理,让企业注册登记可以在户籍不在当地的情况下办理。
4.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a)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联动与协同,实现信息共享。
b)统一各类证照的编号和信息,确保数据互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c)构建统一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5.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a)开展相关政策的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b)宣传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c)发挥媒体的作用,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的认知和理解度。
四、实施时程安排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2024年1月-2024年6月2.建设统一的企业登记平台:2024年7月-2024年12月3.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2024年1月-2024年6月4.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2024年7月-2024年12月5.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2024年1月-2024年12月五、预期成效1.提高企业开办效率,减少创业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资讯摘要国务院办公厅于今日(7月5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通知要求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
名词解释“五证合一”“五证合一”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的协同登记制度,是在“多证联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审批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发证部门的受理窗口、申报表格、材料规范、审批流程、打印发照等,达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证照”的改革目的。
通知原文五证合一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在全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是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
为加快推进这项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部署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精心组织实施,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是:——标准统一规范。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登记、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确保全流程无缝对接、流畅运转、公开公正。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问题解答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问题解答一、什么是“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本市自2016年9月26日起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以下简称“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在原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四证合一”的基础上,将社会保险登记证纳入,通过“一表申请、一窗受理”的方式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同时为便利企业,将“一证通”数字证书调整到工商登记大厅发放。
二、“五证合一”登记实行后,企业如何办理社会保险业务?关于“五证合一”社会保险登记工作,企业可查阅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或“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csibiz)”发布的《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关于做好“五证合一”社会保险登记工作的通知》(京社保发〔2016〕30号),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业务。
社会保险咨询服务电话:12333。
三、哪些类型的主体适用此登记制度?本市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含分支机构,以下统称“企业”)均实行“五证合一”登记。
个体工商户暂不纳入改革范围。
个体工商户申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的,可以享受“五证合一”登记政策。
四、“五证合一”登记实行前登记的企业如何换发营业执照?原已按照“四证合一”登记模式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无需重新换发营业执照。
尚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可以随变更登记一并换发。
换发营业执照时,已经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的企业,不再收缴原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五、“五证合一”登记实行后,原登记企业换发营业执照是否有时间限制,未换发的证照可以使用到什么时候?“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设立过渡期,本市至2017年12月31日止。
过渡期内,原已按照“四证合一”登记模式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继续有效。
尚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继续有效。
五证合一的变更流程2016

更。 第四步:国税改好时钟,回来抄报税后再去国税办理后当场就可以买发票了 6 这一步可以在丈亭办理现代办
五证合一变更的流程 1 工商所先变更 2 月底,未用完的空白发票全部作废或退回
次月,完成申报、报税、税款入库-->去国税变更税号要带营业执照、公章、
3 金税盘或税控盘,发票领用簿、最后一份发票存根联
再到国税窗口确认启用18位税号由于税号变更,在确认启用18位税号后,您 单位 还需办理以下事项:1. 重新发行CA证书。(携带:“CA”数字证书key, 即:U盘 ;地点:国税大厅)2.重新办理电子申报登记。(地点:国税大厅)3.重新 4 发行税 控的空白发票;地点:国税大厅。建议:当月重新发行后再开票。)4.重 新签 订银行扣款协议。(携带:营业执照、企业公章等,具体请咨询相关银行。 地点 地税税号变更,带营业执照、公章等前往所属区域地税大厅变更。地税CA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证合一"是哪五证北京将实行五证合一2016五证合一
办理流程
五证合一"是哪五证? 北京将实行五证合一2016五证合一办理流程
北京就是继“三证合一”、“四证合一”后,现在的北京也是会将迎来“五证合一”的时代。
记者从北京市工商局获悉,9月26日起,本市将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改革范围包括全市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含分支机构)。
个体工商户暂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不过个体工商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也可享受“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政策。
据了解,“五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及统计登记证。
今后,申请人在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时,只需要填写“一张表格”,向工商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能拿到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必再到人力社保部门和统计部门办理相关许可证。
企业已按照“三证合一”登记模式领取加载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就不需要重新申请办理“五证合一”登记。
登记机关会将相关登记信息发送至社保经办机构等单位。
中金网9月26日
北京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五证合一”改革主
要是与人力社保部门完成数据对接,以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登记,未来登记环节将进一步减少,审批效率继续提高,办证时间大幅缩短,创业准入的成本有所降低。
五证合一是指那五证?
五证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
五证合一方便在哪儿?
简单点就是: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证照
复杂点就是:“五证合一”是由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等部门之前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的流程,改为由申请人“一表申请”、工商部门统一收件,并与质
监、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部门并联审批,统一核发加载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和统计登记证号的营业执照(正副本),以“一照五码”实现“五证合一”。
营业执照统一加盖工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章。
五证合一怎么办理?
申请人只需在新设立的“五证合一”综合受理窗口填写一张涵盖市场监管(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等五个部门相关内容的申请表,提交一份资料即可。
企业申请“五证合一”流程
提交资料
市场监管登记窗口收到申请人申请资料后,经审核,申请资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向申请人出具《“五证合一”受理通知书》,并及时将相关申请信息录入企业注册登记系统,进入联合审批流程;申请资料不齐全的,市场监管登记窗口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补办通知书》。
同时,综合窗口对受理的相关资料进行拍
照或扫描,并及时传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