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各章习题Word版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例题与习题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例题与习题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例题与习题一、练习题1.立方势箱中的粒子,具有的状态量子数,是A. 211 B. 231 C. 222 D. 213。

解:(C)。

2.处于状态的一维势箱中的粒子,出现在处的概率是多少?A.B.C.D.E.题目提法不妥,以上四个答案都不对。

解:(E)。

3.计算能量为100eV光子、自由电子、质量为300g小球的波长。

( )解:光子波长自由电子300g小球。

4.根据测不准关系说明束缚在0到a范围内活动的一维势箱中粒子的零点能效应。

解:。

5.链状共轭分子在波长方向460nm处出现第一个强吸收峰,试按一维势箱模型估计该分子的长度。

解:6.设体系处于状态中,角动量和有无定值。

其值是多少?若无,求其平均值。

解:角动量角动量平均值7.函数是不是一维势箱中粒子的一种可能的状态?如果是,其能量有没有确定值?如有,其值是多少?如果没有确定值,其平均值是多少?解:可能存在状态,能量没有确定值,8.求下列体系基态的多重性。

(2s+1) (1)二维方势箱中的9个电子。

(2)二维势箱中的10个电子。

(3)三维方势箱中的11个电子。

解:(1)2,(2)3,(3)4。

9.在0-a间运动的一维势箱中粒子,证明它在区域内出现的几率。

当,几率P怎样变?解:10.在长度l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处于量子数n的状态。

求 (1)在箱的左端1/4区域内找到粒子的几率?(2)n为何值,上述的几率最大?(3),此几率的极限是多少?(4)(3)中说明什么?解:11.一含K个碳原子的直链共轭烯烃,相邻两碳原子的距离为a,其中大π键上的电子可视为位于两端碳原子间的一维箱中运动。

取l=(K-1)a,若处于基组态中一个π电子跃迁到高能级,求伴随这一跃迁所吸收到光子的最长波长是多少?解:12.写出一个被束缚在半径为a的圆周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粒子的薛定锷方程,求其解。

解:13.在什么条件下?解:14.已知一维运动的薛定锷方程为:。

和是属于同一本征值得本征函数,证明常数。

量子统计力学经典习题(大题)参考资料

量子统计力学经典习题(大题)参考资料

一.简述理想波色气体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解:产生的原因:理想玻色系统最突出的特征是粒子间存在统计吸引,因此玻色粒子倾向于具有相同的量子数。

对一个粒子数守恒的系统,这一性质导致出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玻色子具有整体特性,在低温时集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量子态(基态);而费米子具有互相排斥的特性,它们不能占据同一量子态,因此其它的费米子就得占据能量较高的量子态,原子中的电子就是典型的费米子。

在1924年玻色和爱因斯坦就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另外的一种物质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即当温度足够低、原子的运动速度足够慢时,它们将集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量子态。

此时,所有的原子就象一个原子一样,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德布洛意关系,λdb=h/p 。

粒子的运动速度越慢(温度越低),其物质波的波长就越长。

当温度足够低时,原子的德布洛意波长与原子之间的距离在同一量级上,此时,物质波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其性质由一个原子的波函数即可描述; 当温度为绝对零度时,热运动现象就消失了,原子处于理想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特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粒子凝聚到k=0的状态,本质上是粒子在动量空间的凝聚,而不是坐标空间的凝聚,实质上是一级相变,具有一级相变的特征。

这种凝聚来源于体系的量子力学效应,即波函数的对称性,它与粒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但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只能出现在粒子数固定的系统中,对于总粒子数N 不等于常数的系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凝聚。

例如,光子声子便是这样的系统。

二. (7.1)通过研究占有数><εn 的数量级,试证明:我们把级数(7.1.2)式中)0(≠ε的有限的项数与)0(=ε的部分合并,或者把它们包括在对ε的积分之内,这对(7.1.6)式右边的各个部分都是无差别的。

解:z z V ez d m V N -+-=⎰∞-111)2(20121233βεεελπ∑∑-==-εβεεε11111e z V n V V N V n V n V n V n n V i ki i μ+++++=∑= 2111 考察其中任一项1111-=-ie z V Vn i βεm p i 22=ε → )(122322i l V m (和归一化的分立谱) 0≠i ε ∴2i l 为三项不同时为零的整数的平方和又0≠i ε0>i βε 10≤≤ξ223112*********ii i l h mV V e V e z V Vn i iββεβεβε=≤-≤-=- 当∞→V 时,0→V n i即:011→∑=ki i n V ()(∞→V从数量级来看V n g V N 0233)(1+=ςλ加上∑=ki i n V 11后无影响 又考虑∑=ki i n V 11的积分形式,02)2(21)2(2121233121323→≤-⎰-εβπεεπεβεm he zd h m V V )(∞→V 从数量级看:Vn g V N 0233)(1+=ςλ 加上⎰--εβεεεπ01213231)2(21e zd h m V V 后无影响.三、(8.1)设用虚线表示在低温下的费米分布,如图8.11所示,该虚线在Fεε=处与实际曲线相切。

量子力学习题及答案

量子力学习题及答案
?2k ( 7 )
(7)代入(6)
csin2kk22a?dcos2k2a??kccos2k2a?
k21
kdsin2k2a
1
利用(4)、(5),得
k1k2kasin2k2a?acos2k2a??acos2k2a?2kdsin2k2a
1
a[(
k1k2k?2k)sin2k2a?2cos2k2a]?0
1?a?0
?
2
2?
??4
??0?e?4(b?x)对于区域Ⅰ,u(x)??,粒子不可能到达此区域,故?1(x)?0
而. ????2? (u0?e)
2
0?
2
?2?①
??2? (u1?e)
3
???
2
?3?0 ②
??2?e4
???
2
?
4
?0
对于束缚态来说,有?u?e?0
∴ ????k21?2?0 k22? (u0?e)
因此k1x
??1?ae ?
3
?fe
?k
1x
由波函数的连续性,有
?1(0)??2(0),?a?d(4)
?1?(0)???2
(0),?k1a?k2c (5)??(2a)??1a
3?(2a),?k2ccos2k2a?k2dsin2k2a??k?2k2
1fe(6)
?1a
2(2a)??3(2a),?csin2k2a?dcos2k2a?fe
1???k1?1?1?2?(u0?e)?????2??k22?2?0 (2) k22?2?e?2
束缚态0<e<u0 ??
??3??k2
1?3?0 (3)?1x
1?ae
?k?be
?k1x

量子力学练习题题库(可编辑)

量子力学练习题题库(可编辑)

量子力学练习题题库量子力学练习题本练习题共352道,其中(一)单项选择题 145题,(二)填空题100题,(三) 判断题50题,(四) 名词解释32题,(五)证明题25题,(六)计算题40题。

做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强调对量子力学概念、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

2.注重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及其简单的应用,如:无限深势阱、谐振子和氢原子等重要问题的求解及其结论,并与其对应的经典理论进行比较,力争把量子力学理论融汇贯通。

3.数学手段上,应多看示例,尽量避免陷入过多的、繁难的数学计算中。

4.通过完成练习题,使自己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通过把实际物理过程用数学模型求解,培养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45题)1.能量为100ev的自由电子的De Broglie 波长是A. 1.2B. 1.5C.2.1D. 2.5.2. 能量为0.1ev的自由中子的De Broglie 波长是 A.1.3 B.0.9C. 0.5D. 1.8.D. 2.0.4.温度T1k时,具有动能为Boltzeman常数的氦原子的De Broglie 波长是A.8B. 5.6C. 10D. 12.6.5.用Bohr-Sommerfeld的量子化条件得到的一维谐振子的能量为()AB C D6.在0k附近,钠的价电子的能量为3ev,其De Broglie波长是A.5.2B. 7.1C. 8.4D. 9.4.7.钾的脱出功是2ev,当波长为3500的紫外线照射到钾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最大能量为C. 0.25JD. 1.25J.8.当氢原子放出一个具有频率的光子,反冲时由于它把能量传递给原子而产生的频率改变为ABC D9pton 效应证实了A.电子具有波动性B. 光具有波动性.C.光具有粒子性D. 电子具有粒子性.10.Davisson 和Germer 的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B. 光具有波动性. C. 光具有粒子性 D. 电子具有粒子性.11.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设粒子的状态由描写,其归一化常数C为A BC D12. 设,在范围内找到粒子的几率为A B C D13. 设粒子的波函数为 ,在范围内找到粒子的几率为ABCD14.设和分别表示粒子的两个可能运动状态,则它们线性迭加的态的几率分布为 A B. + C. + D. +.A.单值、正交、连续B.归一、正交、完全性C.连续、有限、完全性D.单值、连续、有限.A.波动性是由于大量的微粒分布于空间而形成的疏密波B.微粒被看成在三维空间连续分布的某种波包C.单个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D. A, B, C.17.已知波函数, ,,其中定态波函数是A B.和C D.和.18.若波函数归一化,则19.波函数、为任意常数,A.与描写粒子的状态不同 B.与所描写的粒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的比是1: C.与所描写的粒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的比是 D.与描写粒子的状态相同.20.波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式是A BC D21.量子力学运动方程的建立,需满足一定的条件:1方程中仅含有波函数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 2方程中仅含有波函数关于时间的二阶以下的导数.3方程中关于波函数对空间坐标的导数应为线性的. 4 方程中关于波函数对时间坐标的导数应为线性的.5 方程中不能含有决定体系状态的具体参量. 6 方程中可以含有决定体系状态的能量. 则方程应满足的条件是A. 1、3和6B. 2、3、4和5. C. 1、3、4和5. D.2、3、4、5和6.22.两个粒子的薛定谔方程是A B C D.23.几率流密度矢量的表达式为 A B CD24.质量流密度矢量的表达式为A B C D25. 电流密度矢量的表达式为AB CD26.下列哪种论述不是定态的特点A.几率密度和几率流密度矢量都不随时间变化 B.几率流密度矢量不随时间变化 C.任何力学量的平均值都不随时间变化 D.定态波函数描述的体系一定具有确定的能量.27.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质量为的粒子的能级为A.,B.,C., D28. 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质量为的粒子的能级为 A., B., C., D29. 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质量为的粒子的能级为A.,B., C., D30. 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质量为的粒子处于基态,其位置几率分布最大处是 A., B.,C.,D31. 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质量为的粒子处于第一激发态,其位置几率分布最大处是A., B., C., D32.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粒子,其体系的A.能量是量子化的,而动量是连续变化的 B.能量和动量都是量子化的 C.能量和动量都是连续变化的D.能量连续变化而动量是量子化的.AB C D34.线性谐振子的第一激发态的波函数为,其位置几率分布最大处为ABCD35.线性谐振子的 A.能量是量子化的,而动量是连续变化的B.能量和动量都是量子化的 C.能量和动量都是连续变化的D.能量连续变化而动量是量子化的.36.线性谐振子的能量本征方程是AB C D37.氢原子的能级为A..B..CD38.在极坐标系下,氢原子体系在不同球壳内找到电子的几率为AB C D39. 在极坐标系下,氢原子体系在不同方向上找到电子的几率为A B C D40.波函数和是平方可积函数,则力学量算符为厄密算符的定义是A B C D41. 和是厄密算符,则A.必为厄密算符.B.必为厄密算符C.必为厄密算符D. 必为厄密算符42.已知算符和,则A.和都是厄密算符B.必是厄密算符C.必是厄密算符D.必是厄密算符.43.自由粒子的运动用平面波描写,则其能量的简并度为A.1B. 2C. 3D. 4.A B C D.45.角动量Z分量的归一化本征函数为A BC D是的本征函数,不是的本征函数 B.不是的本征函数,是的本征函数.C 是、的共同本征函数. D. 即不是的本征函数,也不是的本征函数.47.若不考虑电子的自旋,氢原子能级n3的简并度为 A. 3 B. 6 C.9 D. 12.48.氢原子能级的特点是 A.相邻两能级间距随量子数的增大而增大 B.能级的绝对值随量子数的增大而增大 C.能级随量子数的增大而减小 D.相邻两能级间距随量子数的增大而减小.49一粒子在中心力场中运动,其能级的简并度为,这种性质是库仑场特有的B.中心力场特有的. C.奏力场特有的 D.普遍具有的.50.对于氢原子体系,其径向几率分布函数为,则其几率分布最大处对应于Bohr原子模型中的圆轨道半径是 A B C D51.设体系处于状态,则该体系的能量取值及取值几率分别为 A BC D52.接51题,该体系的角动量的取值及相应几率分别为 A B C D53. 接51题,该体系的角动量Z分量的取值及相应几率分别为 A BC D54. 接51题,该体系的角动量Z分量的平均值为A B C D55. 接51题,该体系的能量的平均值为A..B..CD56.体系处于状态,则体系的动量取值为A B C D57.接上题,体系的动量取值几率分别为 A. 1,0. B. 1/2,1/2C. 1/4,3/4/ D. 1/3,2/3.58.接56题, 体系的动量平均值为A B C D59.一振子处于态中,则该振子能量取值分别为A BC D60.接上题,该振子的能量取值的几率分别为A B. ,. C.,D61.接59题,该振子的能量平均值为 B C D62.对易关系等于为的任意函数 A..B..CD63. 对易关系等于 A BC D64.对易关系等于A B CD65.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66.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67. 对易关系等于A B CD68. 对易关系等于A B CD69.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0.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1.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2.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3.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4.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5.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76. 对易关系等于A B C DA B C D78. 对易式等于m,n为任意正整数A B C DA B C D80对易式等于c为任意常数A B C D81.算符和的对易关系为,则、的测不准关系是A BC D82.已知,则和的测不准关系是A B C D83. 算符和的对易关系为,则、的测不准关系是A B CD84.电子在库仑场中运动的能量本征方程是A BC D85.类氢原子体系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其能量表达式为A B C D86. 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质量为的粒子,其状态为,则在此态中体系能量的可测值为A., B,C., D87.接上题,能量可测值、出现的几率分别为 A.1/4,3/4B. 3/4,1/4C.1/2, 1/2D. 0,1.88.接86题,能量的平均值为A., B., C., D89.若一算符的逆算符存在,则等于A. 1B. 0C. -1D. 2.90.如果力学量算符和满足对易关系, 则A. 和一定存在共同本征函数,且在任何态中它们所代表的力学量可同时具有确定值B. 和一定存在共同本征函数,且在它们的本征态中它们所代表的力学量可同时具有确定值.C. 和不一定存在共同本征函数,且在任何态中它们所代表的力学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值.D. 和不一定存在共同本征函数,但总有那样态存在使得它们所代表的力学量可同时具有确定值.可取一切实数值 B.只能取不为负的一切实数 C.可取一切实数,但不能等于零. D.只能取不为正的实数.92.对易关系式等于A BCD93.定义算符, 则等于A B C D94.接上题, 则等于AB C D95. 接93题, 则等于AB C D96.氢原子的能量本征函数A.只是体系能量算符、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函数,不是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 B.只是体系能量算符、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不是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函数 C.只是体系能量算符的本征函数,不是角动量平方算符、角动量Z 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 D.是体系能量算符、角动量平方算符、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共同本征函数.97.体系处于态中,则A.是体系角动量平方算符、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共同本征函数 B.是体系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函数,不是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 C.不是体系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函数,是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 D.即不是体系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函数,也不是角动量Z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98.对易关系式等于A B C D99.动量为的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在坐标表象中的表示是,它在动量表象中的表示是ABCD100.力学量算符对应于本征值为的本征函数在坐标表象中的表示是AB C D101.一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状态为,其中、是其能量本征函数,则在能量表象中的表示是A..B..C..D102.线性谐振子的能量本征函数在能量表象中的表示是 A B CD103. 线性谐振子的能量本征函数在能量表象中的表示是 A B C D104.在的共同表象中,波函数,在该态中的平均值为AB CD. 0.105.算符只有分立的本征值,对应的本征函数是,则算符在表象中的矩阵元的表示是以本征值为对角元素的对角方阵B一个上三角方阵. C.一个下三角方阵.D.一个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等于零的方阵.107.力学量算符在动量表象中的微分形式是 ABCD108.线性谐振子的哈密顿算符在动量表象中的微分形式是 A B CD109.在表象中,其本征值是 AB0 C D110.接上题, 的归一化本征态分别为 A BC D111.幺正矩阵的定义式为 ABCD112.幺正变换 A.不改变算符的本征值,但可改变其本征矢. B.不改变算符的本征值,也不改变其本征矢 C.改变算符的本征值,但不改变其本征矢D.即改变算符的本征值,也改变其本征矢.113.算符,则对易关系式等于 ABC D114.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中第个能级的表达式是考虑二级近似ABC D115. 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中第个能级的一级修正项为 A BC D116. 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中第个能级的二级修正项为 A B C D 117. 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中第个波函数一级修正项为 ABC D118.沿方向加一均匀外电场,带电为且质量为的线性谐振子的哈密顿为 A BCD119.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的适用条件是A B C D 120.转动惯量为I,电偶极矩为的空间转子处于均匀电场中,则该体系的哈密顿为A B C D121.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中,波函数的一级近似公式为A B C D122.氢原子的一级斯塔克效应中,对于的能级由原来的一个能级分裂为五个子能级 B. 四个子能级C. 三个子能级 D. 两个子能级.123.一体系在微扰作用下,由初态跃迁到终态的几率为A BC D写出体系的哈密顿 B选取合理的尝试波函数.C 计算体系的哈密顿的平均值 D体系哈密顿的平均值对变分参数求变分.电子具有波动性B.光具有波动性. C. 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 D. 电子具有自旋.126.为自旋角动量算符,则等于A BC .D127. 为Pauli算符,则等于A B CD128.单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值为A B C D129.单电子的Pauli算符平方的本征值为A0 B1 C. 2D. 3.130.Pauli算符的三个分量之积等于A. 0 B1CD131.电子自旋角动量的分量算符在表象中矩阵表示为A B C D 132. 电子自旋角动量的y分量算符在表象中矩阵表示为A B C D 133. 电子自旋角动量的z分量算符在表象中矩阵表示为A B C D 134.是角动量算符,,则等于A BC. 1 D. 0135.接上题, 等于A B C D. 0.136.接134题, 等于A B C D. 0.137.一电子处于自旋态中,则的可测值分别为A B .C D138.接上题,测得为的几率分别是A B CD139.接137题, 的平均值为0 B C D140.在表象中,,则在该态中的可测值分别为 ABC D141.接上题,测量的值为的几率分别为A B.1/2,1/2. C.3/4,1/4. D.1/4, 3/4.142.接140题,的平均值为A B C D143.下列有关全同粒子体系论述正确的是A.氢原子中的电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组成的体系是全同粒子体系 B.氢原子中的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体系是全同粒子体系 C.光子和电子组成的体系是全同粒子体系 D.粒子和电子组成的体系是全同粒子体系.144.全同粒子体系中,其哈密顿具有交换对称性,其体系的波函数 A.是对称的 B.是反对称的 C.具有确定的对称性. D.不具有对称性.145.分别处于态和态的两个电子,它们的总角动量的量子数的取值是0,1,2,3,4B.1,2,3,4. C. 0,1,2,3 D.1,2,3.(二) 填空题(共100题)1pton效应证实了。

量子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量子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Wnl (r)dr Rnl2 (r)r 2dr
例如:对于基态 n 1, l 0
W10 (r) R102 (r)r 2

4 a03
r e2 2r / a0
求最可几半径
R e 2 r / a0
10
a03 / 2
dW10 (r) 4 (2r 2 r 2 )e2r / a0
x)

k
2
2
(
x)

0
其解为 2 (x) Asin kx B cos kx
根据波函数的标准条件确定系数A、B,由连续性条件,得
2 (0) 1(0) B 0
2 (a) 3 (a) Asin ka 0
A0
sin ka 0
ka n
(n 1, 2, 3,)
[1 r
eikr
r
(1 r
eikr )

1 r
eikr
r
(1 r
eikr )]er
i1 1 11 1 1

2
[ r
(
r2
ik
) r

r
(
r2
ik
r )]er

k
r2
er
J1与er 同向。 1 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
习题
(2)
J2

i
2
(
2
* 2
2*
解:U (x)与t 无关,是定态问题
薛定谔方程为

2
2
d2 dx2

(x) U (x) (x)

E (x)
在各区域的具体形式为:
x0

量子力学第三章习题与解答(doc)

量子力学第三章习题与解答(doc)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一维谐振子处在基态t i x e x ωαπαψ2222)(--=,求:(1)势能的平均值2221x U μω=; (2)动能的平均值μ22p T =;(3)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

解:(1) ⎰∞∞--==dx e x x U x 2222222121απαμωμωμωμωππαμω ⋅==⋅=2222221111221ω 41= (2) ⎰∞∞-==dx x p x p T )(ˆ)(2122*2ψψμμ ⎰∞∞----=dx e dx d e x x 22222122221)(21ααμπα ⎰∞∞---=dx e x x 22)1(22222αααμπα][222222222⎰⎰∞∞--∞∞---=dx e x dx e x xααααμπα]2[23222απααπαμπα⋅-=μωμαμαπαμπα⋅===442222222 ω 41=或 ωωω 414121=-=-=U E T (3) ⎰=dx x x p c p )()()(*ψψ 212221⎰∞∞---=dx ee Px i xαπαπ⎰∞∞---=dx eePx i x222121απαπ⎰∞∞--+-=dx ep ip x 2222222)(21 21αααπαπ ⎰∞∞-+--=dx ee ip x p 222222)(212 21αααπαπ παπαπα2212222p e -=22221απαp e-=动量几率分布函数为 2221)()(2απαωp ep c p -==#3.2.氢原子处在基态0/301),,(a r e a r -=πϕθψ,求:(1)r 的平均值;(2)势能re 2-的平均值;(3)最可几半径; (4)动能的平均值;(5)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

解:(1)ϕθθπτϕθψππd rd d r re a d r r r a r sin 1),,(0220/23020⎰⎰⎰⎰∞-==⎰∞-=0/233004dr a r a a r04030232!34a a a =⎪⎪⎭⎫⎝⎛=2203020/232020/232202/2322214 4 sin sin 1)()2(000a e a a e drr e a e d drd r e a e d drd r e ra e r e U a r a r a r -=⎪⎪⎭⎫ ⎝⎛-=-=-=-=-=⎰⎰⎰⎰⎰⎰⎰∞-∞-∞-ππππϕθθπϕθθπ(3)电子出现在r+dr 球壳内出现的几率为 ⎰⎰=ππϕθθϕθψω02022 sin )],,([)(d drd r r dr r dr r e a a r 2/23004-=2/23004)(r e a r a r -=ω 0/2030)22(4)(a r re r a a dr r d --=ω令 0321 , ,0 0)(a r r r drr d =∞==⇒=,ω当0)( ,0 21=∞==r r r ω时,为几率最小位置/22203022)482(4)(a r e r a r a a dr r d -+-=ω08)(230220<-=-=e a dr r d a r ω ∴ 0a r =是最可几半径。

(完整)高等量子力学习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高等量子力学习题汇总,推荐文档

第一章1、简述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答:QM 原理一 描写围观体系状态的数学量是Hilbert 空间中的矢量,只相差一个复数因子的两个矢量,描写挺一个物理状态。

QM 原理二 1、描写围观体系物理量的是Hillbert空间内的厄米算符(Aˆ);2、物理量所能取的值是相应算符A ˆ的本征值;3、一个任意态总可以用算符A ˆ的本征态ia 展开如下:ψψi i i iia C a C==∑;而物理量A 在ψ中出现的几率与2i C 成正比。

原理三 一个微观粒子在直角坐标下的位置算符i x ˆ和相应的正则动量算符i pˆ有如下对易关系:[]0ˆ,ˆ=j i x x ,[]0ˆ,ˆ=j i p p ,[]ij j i i p x δη=ˆ,ˆ 原理四 在薛定谔图景中,微观体系态矢量()t ψ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薛定谔方程给()()t H t ti ψψˆ=∂∂η在海森堡图景中,一个厄米算符()()t A H ˆ的运动规律由海森堡方程给出:()()()[]H A i t A dt d H H ˆ,ˆ1ˆη= 原理五 一个包含多个全同粒子的体系,在Hillbert 空间中的态矢对于任何一对粒子的交换是对称的或反对称的。

服从前者的粒子称为玻色子,服从后者的粒子称为费米子。

2、薛定谔图景的概念?答:()()t x t ψψ|,x =<>式中态矢随时间而变而x 不含t ,结果波函数()t x ,ψ中的宗量t 来自()t ψ而x 来自x ,这叫做薛定谔图景.3、 已知.10,01⎪⎪⎭⎫⎝⎛=⎪⎪⎭⎫ ⎝⎛=βα (1)请写出Pauli 矩阵的3个分量; (2)证明σx 的本征态).(211121|βα±=⎪⎪⎭⎫ ⎝⎛±>=±x S 4、已知:P 为极化矢量,P=<ψ|σ|ψ>,其中ψ=C 1α+C 2β,它的三个分量为:求证:答案:设:C 1=x 1+iy 1,C 2=x 2+iy 2则:P x =2(x 1x 2+y 1y 2) P y =2(x 1y 2-x 2y 1) P z =x 12+y 12-x 22-y 22 P 2=P x 2+P y 2+P z 2=4(x 1x 2+y 1y 2)2+4(x 1y 2-x 2y 1)2+(x 12+y 12-x 22-y 22)2=4(x 12x 22+y 12y 22+x 12y 22+x 22y 12)+(x 14-2x 12x 22-2x 12y 22-2x 22y 12-2y 12y 22-2x 22y 22+y 14+x 24+y 24) =(x 14+2x 12x 22+2x 12y 22+2x 22y 12+2y 12y 22+2x 22y 22+y 14+x 24+y 24) =(x 12+y 12+x 22+y 22)2 =(|C 1|2+|C 2|2)2 5、6、证明不确定关系.————答案:对于两个可观测量A ∧和B ∧成立不等式:(1)先证明一个引理----schwarz 不等式:对于两个态矢|α〉和|β〉,必有:(2)此不等式类似于对实欧式空间的两个矢量a,b ,必有:(3)对任意复常数λ,我们有:(4)取||βαλββ〈〉=-〈〉,代入上式可得(2).现在证明(1)式:取(5)这里用态|〉来强调对任何ket 矢量都适用,于是(2)式给出:(6)因:(7)其中对易子,,A B A B ∧∧∧∧⎡⎤⎡⎤⎢⎥⎢⎥∆∆=∆⎢⎥⎢⎥⎣⎦⎣⎦是一个反厄米算符,它的平方值恒为纯虚数,而反对易子},A B ∧∧⎧∆∆⎨⎩是厄米算符,它的平方值恒为实数,于是:的模的平方等于。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习题解答完整版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习题解答完整版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1. 一维运动粒子处于⎩⎨⎧≤>=-)0(0)0()(x x Axe x xλψ的状态,式中λ>0,求(1)归一化因子A ; (2)粒子的几率密度;(3)粒子出现在何处的几率最大? 解:(1)⎰⎰∞-∞∞-*=0222)()(dx e x Adx x x x λψψ令 x λξ2=,则323232023202224!28)3(88λλλξξλξλA AA d e A dx ex Ax=⨯=Γ==-∞∞-⎰⎰由归一化的定义1)()(=⎰∞∞-*dx x x ψψ得 2/32λ=A(2)粒子的几率密度xe x x x x P λλψψ2234)()()(-*==(3)在极值点,由一阶导数0)(=dxx dP 可得方程0)1(2=--xe x x λλ 而方程的根0=x ;∞=x ;λ/1=x 即为极值点。

几率密度在极值点的值0)0(=P ;0)(lim =∞→x P x ;24)/1(-=e P λλ由于P(x)在区间(0,1/λ)的一阶导数大于零,是升函数;在区间(1/λ,∞)的一阶导数小于零,是减函数,故几率密度的最大值为24-e λ,出现在λ/1=x 处。

2. 一维线性谐振子处于状态t i x Aet x ωαψ212122),(--=(1)求归一化因子A ;(2)求谐振子坐标小x 的平均值;(3)求谐振子势能的平均值。

解:(1)⎰⎰∞∞--∞∞-*=dx e Adx x222αψψ⎰∞-=02222dx e A xα⎰∞-=222ξαξd e Aαπ2A =由归一化的定义1=⎰∞∞-*dx ψψ得 πα=A (2) ⎰⎰∞∞-∞∞--==dx xe A dx x xP x x222)(α因被积函数是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积分应为0,故 0=x (3)⎰∞∞-=dx x P x U U )()(⎰∞∞--=dx e kx x 22221απα ⎰∞-=0222dx e x k x απα⎰∞-=222ξξπαξd e k⎥⎦⎤⎢⎣⎡+-=⎰∞-∞-0022221ξξπαξξd e e k⎰∞-=02221ξπαξd e k 2212ππαk=24αk =将2μω=k 、μωα=2代入,可得02141E U ==ω 是总能量的一半,由能量守恒定律U T E +=0可知动能平均值U E U E T ==-=0021和势能平均值相等,也是总能量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各章习题
习题一
1.1、一颗质量为20克的子弹以仰角30º初速率500米/秒从60米的高度处射出。

求在重力
作用下该子弹着地前的轨道以及射出50秒后对射出点的位矢、速度、动量、角动量、动
能和机械能。

(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米/秒2
,地面为零重力势能面)。

1.2、在极坐标平面中任取两点P 1和P 2,但它们和极点三者不共线。

试分别画出在P 1和P 2处
的极坐标单位矢。

1.3、在球坐标系中任取一点P ,试画出P 点的球坐标单位矢。

1.4、对于做斜上抛运动的子弹,以抛出点为坐标系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试分别选取两组不
同的广义坐标,并用之表示子弹在任一时刻的直角坐标。

1.5、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

试说明一个孤立氢原子体系是基本形式的Lagrange
方程适用的体系。

1.6、证明: Lagrange 方程的基本形式(1.59)式可写为如下的Nielsen 形式:
αα
αQ q T q T =∂∂-∂∂2 ,s ,,2,1 =α 1.7、设一个s 自由度的体系的广义坐标为αq ),,2,1(s =α。

试证明存在一个任意可微函
数),,,,(21t q q q F s ,由它与该体系的Lagrange 函数构成的如下函数
dt
t q q q dF s )
,,,,(L L 21 +
='
满足Langrange 方程(1.67)式。

1.8、设一个s 自由度的体系的广义坐标为αq ),,2,1(s =α,满足Langrange 方程(1.67)
式的Lagrange 函数为),,,,,,,,(L 2121t q q q q q q s s 。

设存在另一组广义坐标αξ,),,2,1(s =α,且有变换方程
),,,,(21t q q s ξξξαα =,s ,,2,1 =α 此变换叫做点变换。

证明: 若通过上述点变换将),,,,,,,,(L 2121t q q q q q q s s 变
换为),,,,,,,,(L L 2121t s s ξξξ
ξξξ =,则有 s dt d , ,2 ,1 ,0L )L ( ==∂∂-∂∂αξξα
α 这就是说,Lagrange 方程的形式与所选用的广义坐标无关。

1.9、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质量为M )引力场中做周期运动。

以地心为极点在轨道平面
上建立极坐标系),(ϕr ,并选极坐标为广义坐标。

1)、写出该物体的Lagrange 函数,广义动量,所受的广义力,并由Lagrange 方程导出
该物体的径向和横向运动方程; 2)、写出该物体的Hamilton 函数, 并由Hamilton 正则方程导出该物体的径向和横向运动方程。

1.10、一个体系由n 个粒子组成,粒子质量分别为i m ),,2,1(n i =。

此体系在外势场中运
动,第i 个粒子在此外势场中的势能为)(i i r V ,第i 个粒子的动量为i p
, 这n 个粒子间
的相互作用能为),,(1n r r V。

1)、写出该体系的Lagrange 函数和Hamilton 函数;
2)、写出原子序数为Z 的原子中的电子体系的Lagrange 函数和Hamilton 函数。

1.11、写出一个自由粒子在球坐标系中的广义动量及Hamilton 函数。

1.12、若函数φ及ψ均为正则变量αq 、αp ),,2,1(s =α及时间t 的函数,即
, );,,,;,,,(,
);,,,;,,,(21212121t q q q p p p t q q q p p p s s s s ψψφφ==
它们的泊松括号],[ψφ定义为
∑=⎪⎪⎭


⎛∂∂∂∂-∂∂∂∂=s
q
p p q ,1][αααααψ
φψφψφ 证明: 1)、
][,H t
dt d φφφ+∂∂=; 2)、Hamilton 正则方程可有如下形式
s 1,2,..., ],[ ],[===ααααα,H q q ,H p p
其中,H 是体系的Hamilton 量。

3)、s 1,2,...,, ,],[==βαδαββαp q 。

1.13、试写出一个单原子分子的能量曲面方程,并计算能量曲面所包围的相体积。

1.14、一个双原子分子的运动通常包括分子质心的平动、两个原子绕质心的转动和原子间的
相对振动。

试写出一个刚性双原子分子(即不考虑原子间的相对振动)的能量曲面方程,并计算能量曲面所包围的相体积。

1.15、一容器内装有一种单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设容器体积为V ,分子总数为N ,分子
质量为m 。

1)、写出此单原子分子气体的哈密顿量H 。

2)、计算此系统能量的曲面E H =所包围的相体积的大小。

1.16、已知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在力F
的作用下在一个固定的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若在此水
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则y x e y K e x K F
21--=,其中,1K 和2K 均为常量。

试计算 该粒子能量为ε时能量曲面所包围的相体积。

1.17、试利用Kronecker 符号、Levi-Civita 符号的定义、行列式运算规则和Einstein 求和
约定验证或证明:
1)

k
j i k
j i k j i ijk
333222111 δδδδδδδδδε=; 2)、
kr
kq kp jr
jq jp ir iq ip pqr
ijk δδδδδδδδδεε =;
3)、jm
jl im
il im jl jm il lmk ijk δδδδδδδδεε =
-=;
4)、il ljk
ijk δεε2=; 5)、6=ijk ijk εε
1.18、试利用Einstein 求和约定证明:
1)、B A A B B A A B B A
)( )() ( )()(∇•+∇•+⨯∇⨯+⨯∇⨯=•∇
2)、)()()(B A A B B A
⨯∇•-⨯∇•=⨯•∇。

1.19、一个质量为m 荷电q 的粒子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E 和匀强磁场B
中运动。

试选直角
坐标为广义坐标, 坐标原点为电势零点, 分别写出在对称规范和Landau 规范下该粒子的Lagrange 函数和Hamilton 函数,并分析Hamilton 函数表达式的能量组成形式。

1.20、试由Maxwell 方程组(1.159),并利用式(1.150)推导式(1.179)。

复习总结要求一
1a 、用一句话概述本章内容。

1b 、用一段话扼要叙述本章内容。

1c 、以两粒子体系为例,推导基本形式的Lagrange 方程、保守系的Lagrange 方程和Hamilton
正则方程。

1d 、以习题1.19中的体系为例,仿照§ 1.7,从基本形式的Lagrange 方程出发推导Lagrange
方程。

1e 、系统地总结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重要结论和结果以及基本技能。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