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稀释剂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稀释剂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稀释剂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稀释剂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稀释剂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急性,吸入1000ppm以上会抑制神经系统,严重时会昏厥,100ppm会刺激眼鼻喉,250ppm会催泪。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正常储存下安定,高温下会放热分解及燃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下受污之物并使用肥皂与清水清洗接触部位,若刺激感仍未消除,请快速就医。
眼睛接触:使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快速就医。
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并快速就医。
食入:立即饮用大量开水并快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应配戴安全手套、安全护目镜、安全衣物。
使用适用之灭火器材,但应严防密闭空间中救火作业人员缺氧。
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氧化剂、火花、雾滴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个人应配备使用适当防护具,无适当防护具勿碰触外泄物。
保持通风,隔离热源、火源及氧化剂,防止氧化物流入下水道或密闭空间。
消除方法:在安全情况下设法阻漏,少量泄漏可用吸收物吸收,再置容器密闭标示,大量泄漏应通知环保单位及供应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容器应于密闭并加标示,应隔绝火源、热源及不相容物-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适存温度-10~30℃以下,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PGMEA:100ppm(1993~1994)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防有机蒸汽之呼吸防护器眼睛防护:安全护目镜身体防护:防渗围裙手防护:防渗手套其他防护:污染衣物应清洗再使用或丢弃,使用此物后应彻底洗手,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及饮食。
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 S-6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技术说明书编码:HJ-01-2008生效日期:2008-01-11消防应急救援:11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甲苯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1,4—二甲苯 4-5% 106-42-31,2—二甲苯 76-80% 95-47-61,3—二甲苯 12-16% 108-38-3低碳醇类 3-7% ----其他 0-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沮、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易燃,有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灭火注意事项:站在上风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消除方法:无资料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无资料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用管道输送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按混二甲苯计中国MAC:100mg/m3 苏联MAC:50mg/m3美国TWA:OSHA 100ppm,434mg/m3;ACGIH 100ppm,434mg/m3美国STEL:ACGIH 150ppm,651mg/m3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性的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混合物,有类似甲苯的气味;Ph值:无资料熔点℃:相对密度水=1:沸点℃: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闪点℃:30 爆炸上限%V/V:引燃温度℃:525 爆炸下限%V/V: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环氧涂料的稀释剂;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聚合危害:不能出现;不聚合;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属低毒类LD50:1364mg/kg小鼠静注LC50:1947mg/m3,4小时大鼠口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刺激性:有致敏性:无资料致突变性:无资料致畸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其他: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能降解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易燃液体废弃处置方法: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33535 UN编号:1307包装标志:易燃物品包装类别:III包装方法:桶装运输注意事项:货运汽车持有有效危险化学品准运证;车辆应配制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材;严禁同氧化剂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雨淋、暴晒,在公路行驶时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夏季高温时段应避免中午高温运输,不得人货混装,随车押运员和驾驶员不准吸烟并持证操作,管道输送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及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的规定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化学物品毒性全书填表时间:2008-01-01填表部门:数据审核:本单位安全处修改说明:第一稿其他信息:。
环氧涂料稀释剂MSDS20131112

急救电话门卫化 学 品 危 害 告 知 卡(MSDS简化板)
化学品名称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危险性类别及标志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防护措施应急处理
紧急联系电话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 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操作
泄漏应急处理
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危险性概述理化特性
操作处置与储存
环氧涂料稀释剂DANGER OF FIRE- HIGHLY FLAMMABLE MATERALS
酸碱性: 中性 密度: 0.9
水中溶解性: 不溶
闪点: 21℃ 外观: 清澈透明液体
自燃温度:300℃
高温时产品可能放出有害健康产物
溅入眼睛: 立刻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 分钟,严重时到医院处理。
皮肤接触: 如果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彻底清洗,除去污染的衣鞋,出现症状时到医院处理。
吸入: 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严重时到医院处理。
摄取: 会对口腔、胃造成伤害;应立即到医院处理。
1、.接地防止静电聚集。
2、使用本品,要在无明火、无其他燃烧源
、有电器防爆保护处。
3、不使用产生火星的工具。
不吸烟4、灭火使
用干粉灭火器
环境预防:用不燃烧的材料如沙子,土,蛭石、硅藻土吸收
和控制泄露物;防止任何物料进入水路
毒性: 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
进入的主要路径: 眼睛,皮肤接触,吸入。
皮肤接触: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和刺激;
吸入:对呼吸道略有刺激;
眼睛接触:刺激眼睛;
摄取:危险,应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厂内急救EHS。
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张家港源邦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修改日期:2022/03/05MSDS编号:2203产品名称: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版本:V3.0.1产品名称:推荐用途:限制用途: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
无相关资料。
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造成严重眼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根据GB13690-2009(GHS)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类别4;急性毒性(经皮)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A;皮肤过敏类别1;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慢性水生毒性类别3。
警告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操作后要彻底清洗皮肤。
使用本产品时不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受污染的工作服不允许带出工作场所。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漱口。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如接触皮肤:使用大量水冲洗。
如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如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处需加锁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无资料。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请参阅MSDS第十二部分。
/单一物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主要成分CAS No含量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2425-79-8>99%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M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环氧类涂料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理
化
性
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溶解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氧化剂、酸类、碱类。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
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mg/m3,12小时/天,3个月,在8~10周内可见到气管、支气管粘膜损害,大脑皮质细胞营养障碍等。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啤酒酵母菌12pph。DNA抑制:人类淋巴细胞300m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7500mg/kg(孕7~19天),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20000ppm(7小时),(孕1~22天),引起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发育异常。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漆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for epoxy paint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16—00—00—3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H103环氧漆稀释剂主要有害成分浓度 CAS No.1,3—二甲苯 108-38-3 1,4—二甲苯 106-42-3 1,2—二甲苯 95-47-6 丁醇71-3 6-3甲基异丁基酮 108-10-1 挥发有机化合物(VOC)≤870 g/L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
其蒸汽对眼、粘膜、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干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症状。
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防护服,尽量在上风处灭火,可用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扑救。
稀释剂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稀释剂MSDS化-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稀释剂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稀释剂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 :稀释剂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急性,吸入1000ppm以上会抑制神经系统,严重时会昏厥,100ppm会刺激眼鼻喉,250ppm会催泪。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正常储存下安定,高温下会放热分解及燃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下受污之物并使用肥皂与清水清洗接触部位,若刺激感仍未消除,请快速就医。
眼睛接触:使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 分钟并快速就医。
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并快速就医。
食入:立即饮用大量开水并快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应配戴安全手套、安全护目镜、安全衣物。
使用适用之灭火器材,但应严防密闭空间中救火作业人员缺氧。
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氧化剂、火花、雾滴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个人应配备使用适当防护具,无适当防护具勿碰触外泄物。
保持通风,隔离热源、火源及氧化剂,防止氧化物流入下水道或密闭空间。
消除方法:在安全情况下设法阻漏,少量泄漏可用吸收物吸收,再臵容器密闭标示,大量泄漏应通知环保单位及供应商。
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容器应于密闭并加标示,应隔绝火源、热源及不相容物-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适存温度-10~30℃以下,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PGME:A100ppm(1993~1994)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防有机蒸汽之呼吸防护器眼睛防护:安全护目镜身体防护:防渗围裙手防护:防渗手套其他防护:污染衣物应清洗再使用或丢弃,使用此物后应彻底洗手,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及饮食。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稿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漆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for epoxy paint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16—00—00—3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H103环氧漆稀释剂主要有害成分浓度 CAS No.1,3—二甲苯 108-38-31,4—二甲苯 106-42-31,2—二甲苯 95-47-6丁醇 71-36-3甲基异丁基酮 108-10-1挥发有机化合物(VOC)≤870 g/L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
其蒸汽对眼、粘膜、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干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症状。
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稀释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S-6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HJ-01-2008
生效日期:2008-01-11
消防应急救援电话: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二甲苯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1,4—二甲苯 4-5% 106-42-3
1,2—二甲苯 76-80% 95-47-6
1,3—二甲苯 12-16% 108-38-3
低碳醇类3-7% ----
其他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沮、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易燃,有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站在上风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消除方法:无资料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用管道输送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按混二甲苯计)
中国MAC:100mg/m3 苏联MAC:50mg/m3
美国TW A:OSHA 100ppm,434mg/m3;ACGIH 100ppm,434mg/m3
美国STEL:ACGIH 150ppm,651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性的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混合物,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Ph值:无资料
熔点(℃):-25.5 相对密度(水=1):0.88-0.89
沸点(℃):144.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6-3.68
饱和蒸气压(kPa):1.33-1.35/32℃燃烧热(Kj/mol):4563.3
临界温度(℃):357.2 临界压力(MPa):3.70
辛醇/水分配系数:
闪点(℃):30 爆炸上限[%(V/V)]:7.0
引燃温度(℃):525 爆炸下限[%(V/V)]:1.1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环氧涂料的稀释剂。
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不聚合。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属低毒类
LD50:1364mg/kg(小鼠静注)
LC50:1947mg/m3,4小时(大鼠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有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其他: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能降解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易燃液体废弃处置方法: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5 UN编号:1307
包装标志:易燃物品包装类别:III
包装方法:桶装
运输注意事项:货运汽车持有有效危险化学品准运证。
车辆应配制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材。
严禁同氧化剂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雨淋、暴晒,在公路行驶时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夏季高温时段应避免中午高温运输,不得人货混装,随车押运员和驾驶员不准吸烟并持证操作,管道输送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及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的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化学物品毒性全书》
填表时间:2008-01-01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本单位安全处
修改说明:第一稿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