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际政治理论(1109)说课材料
政治学国际政治理论知识点

政治学国际政治理论知识点国际政治理论是研究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现象的学科,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国际政治理论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相关议题。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派,其核心观点是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者,追求国家利益是其行为的核心动机。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是一个无情、竞争激烈的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基于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著名的现实主义学者有麦金德尔、弗吉尼亚·艾兹、汉斯·摩尔斯坦等。
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立面,强调合作、相互依存和国际法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并非唯一的行为者,非国家行为者和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由主义强调规则、合作和民主价值观的推动力,认为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国际和平与繁荣。
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包括凯特·纳什、约瑟夫·奈等。
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是由各种构建的观念、权力关系和身份认同所决定的。
在建构主义的眼中,国际政治并非纯粹源于国家利益和权力斗争,而是由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所决定,这些交流和行动是在特定的意义和文化框架下进行的。
著名的建构主义学者有亚历山大·文登罗斯、贾基·伊夫斯等。
四、依赖理论依赖理论是一种批判理论,强调国际关系中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依赖理论认为贫穷国家的发展受到富裕国家的控制和剥削,国际体系对其不利。
依赖理论的学者认为,需要通过改变国际现有的经济及政治结构,来解决发展差距的问题。
著名的依赖理论学者有安德烈·弗朗克、费尔南多·亚历山德罗等。
五、国际制度主义国际制度主义强调国际制度和规则的重要性,认为这些规则可以促进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合作和稳定。
国际制度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并维护国际秩序和规则,可以减少国际冲突和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
国际政治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政治概论教学大纲jcxmd 发表于: 2008-8-30 13:43 来源: 纵横天下网国际关系社区----中国国关在线,国际关系论坛一、国际政治与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理论建设国际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范畴3、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及其学科特点4、理论建设的主要困难和努力的方向5、国际政治研究的实用方法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政治学1、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3、中国国际政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1、西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西方理论的学派分歧3、西方理论的评价和借鉴四、国际政治理论与中国外交讨论题:1、如何看待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的产生、发展、或学派分歧)?2、怎样理解“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这一命题?第一章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一、国际政治体系1、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系统论在国际政治学中的应用2、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和演变3、国际关系的历史类型:帝国、商业城邦、现代国家二、国际政治格局1、国际政治基本格局格局与体系国际政治格局2、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型3、国际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的组合分解两极的国际政治格局多极的国际政治格局三、国际政治秩序1、秩序与体系、格局2、国际秩序的发展与演变3、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讨论各主要大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观点中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讨论题:3、论述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的关系。
4、从国际政治学角度,评述“欧洲中心论”。
5、围绕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展开的争论说明了什么问题?6、如何理解当前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多极化,还是单极化?第二章国际政治体系的行为主体一、国际政治行为体1、国家行为体及其特征2、非国家行为体及其特征二、民族与国家1、近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2、民族国家与国际体系3、民族主义与当前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的瓦解与民族主义的复兴多极化趋势下的民族主义三、国家利益1、确定国家利益的标准2、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和目标3、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4、综合国力及其判定四、国家对外战略1、国家的对外交往职能2、国家对外目标的形成与对外关系3、内政与外交的关系4、大国战略五、外交政策1、影响外交政策的基本因素2、外交政策的决策讨论题:7、阐述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中心地位。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研究方法;理解国际政治学是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发展过程,理解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掌握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第二节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二、二、方法论概述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跨国主义、建构主义三个主要学派的发展过程;理解和掌握现实主义、跨国主义、建构主义学说对于国际关系研究主题的主要观点。
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一、一、古典现实主义二、二、新现实主义三、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新发展四、四、对现实主义的批评第二节跨国主义一、一、理想主义二、二、新自由主义三、三、民主和平论四、四、对跨国主义范式的批评第三节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一、世界体系理论二、二、规范理论三、三、女性主义理论四、四、批判理论五、五、历史社会学六、六、后现代主义七、七、建构主义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关系行为体的一般特征,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理解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形成、类型及所具有的特点,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掌握主权国家的含义,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第一节国家行为体一、一、主权的概念二、二、主权受到的影响与制约三、三、有关国家类型的讨论第二节非国家行为体一、一、政府间组织二、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三、三、跨国公司四、四、其他行为体第三节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第四章国际体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体系架构的主要理论形成过程及社会建构理论观点;理解掌握国际权力结构与国际合作体制的主要观点。
第一节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一、一、权力的概念二、二、影响权力的因素三、三、国际权力结构第二节相互依赖与制度合作一、一、国际合作的概念二、二、国际体制第三节观念互动与社会建构第四节应怎样看待国际体系?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安全概念的内涵;理解现代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出发点和战略选择;掌握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安全战略观点。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大纲)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二、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三、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1.什么是国际政治?汉斯·J·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昆西·赖特:国际政治是“一门艺术,它影响、操纵或控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团体。
促进某些团体的目的的实现,反对其他团体的相反目的的实现”。
梁守德:“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体间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民主、人权与主权、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的关系的统称。
”周敏凯:国际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多种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与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各种联系”。
王逸舟:“国际政治”是相对于“国内政治”而言的,但理解上又有多义:一种是指国家之间的政治,英文里叫“politics among nations”,通常是指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宣战等;另一种是指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英文为“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止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生态组织、恐怖组织等,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
我们不妨将前一种称作狭义的国际政治(又叫“国家间政治”),后一种则为广义的国际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
2.什么是国际政治学?周敏凯: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主权国家及其他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与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
教材观点: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国际政治学原理

《国际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刘长敏编写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前言 (5)第一章导论(9学时) (6)第一节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6)一、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范畴 (6)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6)三、国际政治研究的实用方法 (6)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7)一、国际政治学形成的条件 (7)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7)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与演变 (7)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学理论 (8)一、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基本方法 (8)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重要理论 (8)第四节中国的国际政治学 (9)一、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立与发展 (9)二、中国国际政治学的现状 (9)三、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框架 (9)思考题 (9)拓展阅读书目 (9)第二章当代西方国际政治学基本理论(9学时) (10)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10)一、理想主义学派 (10)二、现实主义学派 (10)三、新现实主义学派 (10)四、新自由主义学派 (10)五、建构主义学派 (11)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11)一、均势理论 (11)二、霸权理论 (11)三、相互依赖理论 (11)四、世界体系理论 (11)思考题 (11)拓展阅读书目 (11)第三章国际政治行为主体(9学时) (13)第一节国际政治行为体 (13)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13)二、国家政治行为体及其特征 (13)三、非国家行为体及其特征 (13)第二节民族与国家 (13)一、近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13)国际政治学原理二、民族国家及其特征 (14)三、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14)第三节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 (14)一、国家利益及其特征 (14)二、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 (14)三、综合国力及其判定 (14)第四节国家对外决策 (15)一、国家对外目标 (15)二、国家外交决策过程 (15)三、影响外交政策的基本因素 (15)四、外交政策的决策模式 (15)思考题 (15)拓展阅读书目 (16)第四章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9学时) (17)第一节国际政治体系 (17)一、国际政治体系的内涵 (17)二、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17)三、国际政治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17)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 (18)一、国际政治基本格局 (18)二、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18)三、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模式 (18)第三节国际政治秩序 (19)一、秩序与格局 (19)二、国际秩序理论的演进 (19)三、各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19)思考题 (20)拓展阅读书目 (20)第五章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分析(9学时) (21)第一节自然因素 (21)一、自然三要素 (21)二、地缘政治学 (21)三、自然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21)第二节科技因素 (22)一、科技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22)二、科技革命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 (22)三、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2)第三节军事因素 (22)一、军事因素及其构成 (22)二、军事因素与国家对外决策 (23)三、军事因素与当代国际政治关系 (23)第四节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 (23)一、文化与国际政治 (23)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意识形态与国际政治 (23)思考题 (23)拓展阅读书目 (24)第六章国际冲突、合作与安全(9学时) (25)第一节国际冲突及合作 (25)一、国际冲突及其处理 (25)二、国际合作及其特点 (25)第二节战争与和平 (25)一、国际战争 (25)二、西方关于战争起源的理论 (26)三、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26)四、核战争时代的基本理论 (26)第三节国际安全 (26)一、国际安全的概念 (26)二、国际安全关系的不同观点 (27)三、国际安全战略选择 (27)四、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 (27)第四节国际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 (27)一、冷战结束后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27)二、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 (27)思考题 (28)拓展阅读书目 (28)其它参考文献 (29)一、建议阅读的专业书目 (29)二、建议阅读的相关学术刊物 (29)国际政治学原理前言国际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 1.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 之间)
• 2.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
• 3.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70—80年代)
• 4.冷战结束后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 来)
• 在亨廷顿看来,中华文明(实际上指中国) 和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 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 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 冲突引起的。
• 涉及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家的全球战争很 可能不会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
• 引发文明间全球战争的一个危险因素,就 是各文明之间及其核心国家之间均势的变 化。
第一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国际政治学的形成
• 国际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而逐渐形成的。
• 在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由于经济条件的限 制,不可能有国际政治学。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产生了最初的一些国 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学说。它们散见于哲学、 历史学、法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的著述中, 既不完整,也不成熟,更不可能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各国加强了 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研究。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 从思想史的发展角度看,对国际政治学的
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学 科: • 1.哲学 • 2.政治学 • 3.世界史学 • 4.国际法学 • 5.地理学 • 6.政治经济学
• 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 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 战争使人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学基本概论

2019/1/10
1.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A.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 结成为一体,使得彼此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断 加深,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 治社会。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逐渐取代自由竞争而占据统治地位,自由 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为攫取 高额的垄断利润而在经济上和领土上将世界瓜分完毕,同时,也使整 个世界形成为经济和政治上的整体,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 关系体系。 • 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 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较为专门和系统的国际政治教科 书和理论著作。 •
2019/1/10
3.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C.新自由主义学派
背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代表人物:罗伯特· 基欧汉、约瑟夫· 奈 《权力与相互依存》1977年出版
主要观点: 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 军事威胁下降,国际合作领域扩大 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样重要 国际制度与机制的重要性
2019/1/10
(1)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 世界体系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相互作用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落后 国家政治经济的双重作用 (4)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
列宁
(1)布哈林的理论贡献
( 2)列宁:与国际政治经济相关 的基本问题
2019/1/10
2.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E 马克思列宁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 马恩 列宁
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论
国际政治理论PPT

主讲人:李京 专业:政治学
作者简介
肯尼思· 华尔兹 名字又被翻译做沃尔兹 1924年6月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 1950年和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分别获得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校任教。曾担任美国对 外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学会会长等职,并荣获"詹姆斯· 麦迪逊 政治科学杰出学术贡献奖"。 1994年退休,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终身荣誉教授。其主要 著作有《人、国家与战争》(1959)《对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 《国际政治理论》(1979)。其中《国际政治理论》一书自出版以来便 被誉为"当代经典",迄今为止是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最大、引用率最高 的著作。
谢谢观看!
第二章还原主义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还原主义理论”:集中讨论了几个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理论,来思
索不同类型理论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2 还原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内部力量产生外部后果,国际系统也只不过
被视为一种后果而已。
3 还原方法:为了解释某一集团的行为,从而对其组成成员的心理进行
研究的方法,其实质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
内容要点
1.
2.
3. 4. 5.
6.
7. 8. 9.
规律与理论 还原主义理论 系统方法与理论 还原方法与系统方法 政治结构 无政府秩序与均势 结构性原因与经济效果 结构性原因与军事效果 国际事务管理
第一章规律与理论
理论定义:
一,它被视为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或现象的规律的集合或系列。但理论并非 只是规律的集合,而是对规律的解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规律指出 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而理论则解释这种联系为何存在。 二,即理论解释规律,规律有别于理论,区别之一就在于规律可以被发现, 而理论只能被构建。如果假设得到确认,便被称之为规律。而理论只能通过 简化来建立,简化使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得到彰显,并揭示出必然的因果联 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020/6/29
二、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内容
现实主义学派继承了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 等近代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家关于国际社 会“自然状态”的分析传统和理论思想。 • 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 志”; •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 各国在对外目标上均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 权力和利益是影响对外决策的核心因素。
1.政治关系是由深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
2.以权力界定利益(interest defined in terms of power)的原则是政治现 实主义的主要标志;
3.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interest defined as power)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但决定政治行为的具体利益及权力的内容和运用方式取决于制定对 外政策时的政治和文化环境;
10
二、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德华·卡 尔
2020/6/29
11
2020/6/29
二、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
• 爱德华·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 • 《二十年危机(1919-1939)》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
• 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1856 -1924)
14点和平纲领(14点原则)
6
2020/6/29
一、理想主义
(三)理想主义学派的影响 • 国际联盟、联合国:世界政府和集体安全理念 • 1995,世界贸易组织(WTO):自由贸易思想 • 美国:理想主义(自由主义)
7
二、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学派兴起的背景
2020/6/29
人性恶的哲学假设
(细节上的不同论 证)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8
2020/6/29
二、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学派兴起的背景
背景: • 二战的爆发宣告了理想主义学派的破产,权力
和利益战胜了道德和伦理。 • 因此出现了以政治现实主义为基础,强调权力
4.普遍的道德原则无法抽象地适用于政治领域,必须依据政治活动的 结果来判断;
5.具体国家的道义要求与普遍的道德法则不能等同;
13
6.政治领域具有独立性,权力政治是最高的准则。
2020/6/29
二、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内容
• 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1904-2005) “遏制政策”,“八千字电报”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 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 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第七章-国际政治理论 (20141109)
2020/6/29
一、理想主义
(一)理想主义学派兴起的背景
乌托邦主义 自想主义
(一)理想主义学派兴起的背景
•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催生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同时,也推动 了理想主义学派的成型和繁荣。
• 世纪之交,战争频发,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激 起了许多政治家和学者开始思考战争因何而起,以及如何 才能避免战争等重大问题。
(1)
(2)
(3)
(4)
(5)
(6)
5
一、理想主义
(二)理想主义的基本内容
2020/6/29
• 代表人物
• 早期理想主义者
[英]弗朗西斯·布雷德利(Francis Bradley)《伦理学研究》;
[英]伯纳特·博赞克特(Bernard Bosanquet)《哲学上的国家 理论》;
[美]乔塞亚·罗伊斯(Josiah Royse)《忠诚的哲学》。
•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 ) 《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
• 亨利·基辛格(Henry A.Kissinger,1923-) 《核武器与对外政策》
14
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学派的简单对比
2020/6/29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 当时社会科学研究深受18世纪启蒙主义(Enlightenment)、 19世纪理性主义(Rationalism) 思潮的影响,于是出现了所 谓研究国际问题的理想主义学派。
• 威尔逊(美国总统):建议国际联盟,处理国家间的纷争等
3
一、理想主义
(二)理想主义的基本内容
2020/6/29
理想主义学派提倡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主张通过道义 和精神的教育唤醒人类的良知;通过加强国际规范,健全 对各国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通过建立世界政 府或超国家的世界组织来避免战争,维持和平。
1939:An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y, (1939)
12
二、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内容
2020/6/29
• 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rthau,1904-1980)《国家间政治》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1948) “现实主义 六原则”: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 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 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15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 精神和理想是最高存在,理性高于现实;
• 道德和忠诚是拯救世界的关键,健全国际法;
• 改变无政府状态,建立国际组织和世界政府;
•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
• 主权国家间在和平问题上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
• 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4
2020/6/29
一、理想主义
(二)理想主义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