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冷态试验方案解析
锅炉参考资料冷态试验方案

丰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厂TG-90/3.82-MS型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 炉)冷态试验方案编制: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年月日一、概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之前,必须进行锅炉本体和有关辅机的冷态试验,以了解各运转机械的性能、布风系统的均匀性及床料的流化特性等,为热态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与依据,保持锅炉顺利点火和安全运行。
二、编制依据1. 《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19953.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4. 《锅炉设计说明书》5. 《锅炉使用说明书》6. 《锅炉运行规程》三、设备概况丰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厂锅炉为太原锅炉厂生产的TG-90/3.82-MS 型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锅炉,可掺烧50%生物质,燃烧效率达97%,尤其可燃烧含硫较高的燃料。
该锅炉是自然循环的水管锅炉,采用由绝热式旋风气固式旋风分离器组成的循环燃烧系统,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过热器分高低二级过热器,中建设喷水减温器,尾部设三级省煤器和一、二次风预热器。
四、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1 主要设计参数:额定蒸发量90t/h额定蒸汽压力 3.82MPa额定蒸汽温度450 C给水温度150 C一次风预热温度147 C二次风预热温度147 C排烟温度130 C热效率设计煤种全煤87.34%,掺烧50%生物质91.68%脱硫效率> 90%低位发热量烟煤成分16700KJ/Kg生物质成分17090KJ/Kg低热值燃料的颗粒度要求< 8mm2主要辅机设备规范引风机:引风机配用电动机:一次风机:一次风机配用电动机:二次风机:二次风机配用电动机:五、试验的目的1. 鉴定一、二次风机的风量和风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满足沸腾燃烧所需要的风量和风压;2 .测定布风板空板及料层阻力特性;3. 在规定料层高度下检查布风板配风是否均匀,沸腾时有无死角;4. 确定冷态沸腾临界风量,用以计算热态运行时的最低风量;5. 给运行提供可靠数据,确保锅炉在最佳状态下稳定燃烧。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方案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方案a.锅炉概况及烟风系统概述每台锅炉配有两台引风机,两台离心式一次风机和两台离心式二次风机。
b.试验目的对锅炉风烟系统进行通风试验,目的是检验系统及转机整体运行情况,掌握转机及系统中烟风挡板的调节特性,标定压力、流量测量仪表,测量及调平四角各层一次风速,为锅炉的启动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资料。
c.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1) 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密封风机、空气预热器、电气除尘器等设备安装及分部调试结束;2) 各风烟道挡板包括给煤机出口挡板、燃烧器入口挡板均已调试结束,大风箱及所有风烟道安装完毕且密封;3) 检查并确认所有烟道、风道内部做业已结束,且清理干净,无遗物。
4) 电气除尘器、空气预热器、以及炉底等处的灰渣斗已封闭,相应的放灰阀调试结束;5) 风烟系统的所有热工、电气仪表经过校验,指示准确;辅机的联锁保护、炉膛压力保护、声光报警信号试验合格;6) 试验用测试元件加工且安装完毕,现场照明充足,无杂物堆放;7) 通风试验所需临时测点已安要求安装完毕。
8) 检查辅机试运记录(包括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空气预热器)是否完善,辅机的质量检查验评表是否完善。
9) 按辅机调试方案相关内容检查辅机的联锁保护试验是否合格,记录是否齐全。
d.试验项目及步骤通风试验前按照烟风系统和辅机的启动规程,启动空气预热器、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维持炉膛压力-70Pa,逐渐增加送一次风量和二次风风量,并在最大通风量工况下运行30分钟。
在此期间注意检查各风门挡板的动作时否正常、各种风压风量测量装置的读数是否合理、各辅机的运行是否有异常等,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在锅炉通风正常后,根据试验要求调节风量和风压,调节各烟风挡板的开度。
每次改变工况后,应稳定5分钟再进行测量。
1) 一次风机入口风量的测量按照正式测量元件的读数,选取三个相差较大的工况在一次风机入口的临时测点处对一次风机风量进行测量,同时记录正式测量元件的测量值。
冷态试验方案(3).

浦城圣农生物质发电厂项目冷态试验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冷态试验方案(一)编制依据1.《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4.《锅炉设计说明书》5.《锅炉安装说明书》6.《锅炉使用说明书》7.《热力计算汇总》8.《烟、空气阻力计算书》9.《锅炉运行规程》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发量 75t/h最大连续蒸发量 82.5t/h额定蒸汽温度 45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5.3 MPa给水温度 153 ℃锅炉排烟温度≤145 ℃排污率≤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设计热效率 87.73 %燃料消耗量 18.4 t/h一次热风温度 207 ℃二次热风温度85 ℃一、二次风量比一次风60%,二次风40%循环倍率 20锅炉飞灰份额~70 %设计燃料鸡粪(2)点火及助燃用油锅炉点火用油:0#轻柴油恩氏粘度(20℃时) 1.2~1.67°E硫<0.2%凝固点≤0℃闪点 65℃低位发热值 10000kcal/kg(二)试验目的1.对锅炉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是检验系统及转机整体运行情况,掌握转机及系统中挡板的调节特性,标定压力、流量测量仪表,测试流化床的空板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冷态下确定灰循环系统的特性,冷渣器工作特性,为锅炉的启动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资料;2.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调整、测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锅炉燃烧系统最佳运行方式,从而保证锅炉着火稳定、燃烧完全、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及热负荷分布均匀,防止结焦和燃烧设备燃损,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汽温、汽压稳定,以适应机组负荷变化的要求。
(三)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1.试验所需的测点、脚手架安装搭设完毕;2.床内无杂物(包括回料装置),床上风帽小孔无堵塞;3.风烟系统应安装完毕,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并经验收合格;4.二次风机和引风机试运转完毕并验收合格,电气联锁能正常投入;5.风烟系统的所有风门远方操作机构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开关应操作灵活,指示开度与实际开度应一致;6.锅炉人孔门应齐全,开关灵活严密,炉底排渣口、分离器放灰口和除尘器下灰口应密封不漏风;7.炉膛风烟系统、设备上的压力、温度、流量、电流、电压等表计应全部投入使用,并指示正确;8.准备符合设计要求的足够底料,以备冷态试验及点火时使用;9.在一、二次风机出口安装风量和风压测点,在除尘器进、出口安装风量风压测点;10.根据调试人员的要求在有关风量测点处安装测试所需有关脚手架、平台;11.所有妨碍测试工作的杂物、脚手架应清理干净,试验时应中止一切影响测试的工作(如:保温、电焊、油漆、做地平等);12.试验用所有的脚手架、平台爬梯必须牢固安全;13.现场照明已安装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分析课件

根据气体成分的分析结果,研究不同气体成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 烧效率的影响,提出优化气体成分的建议。
问题诊断与改进建议
问题诊断
根据试验数据的结果分析,诊断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冷态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如温 度分布不均、床层阻力过大等。
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优化炉膛结构、调整风量等,以提高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性能。
作者2,文章名称2,期刊名 称2,年份2,页码3-4.
参考文献3
作者3,文章名称3,期刊名 称3,年份3,页码5-6.
参考文献4
作者4,文章名称4,期刊名 称4,年份4,页码7-8.
致谢
感谢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和贡献者,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本次试验分析提供 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感谢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提供者,他 们的支持和协助使得试验得以顺利进 行。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试验过 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专业知识 和经验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 保障。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试验的人员,他们 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为试验的成功做出 了重要贡献。
需的测量仪 器、工具和设备,如温度 计、压力表、热电偶、摄 像机等。
人员配备
组织一支专业的试验团队, 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 安全人员等,确保试验的 顺利进行。
试验流程与标准
试验流程
严格按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试验 流程进行操作,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 作、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试验后的总结与分析等。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料 位、流量等数据。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提取有用的信息, 如热效率、燃烧效率等。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

严密性试验(漏风试验)
漏风试验应在冷状态下,以正压、负压试验的方 法,检查锅炉各部的严密性。用负压或正压试验 检查锅炉本体及烟道的严密性,其程序是:
1、严密关闭人孔门、检查门、电动排渣阀、给煤 机电动出料阀。
2、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保持燃烧室负压50~ 100Pa。对于微正压燃烧室,保持燃烧室风压接近 于正常运行数值。
3、用小火把(或其它方法)靠近炉墙及烟道进行 检查,如负压燃烧室漏风,则火焰被吸向不严密 处;微正压燃烧室则相反。在漏风部位画上记号, 试验完毕后予以堵塞。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是在布风板不铺床料 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保持 炉膛负压在-20 ~ -70Pa,试验风量可按 10000Nm3/h(标准条件)的差值递增或递 减,记录一次风风室压力和炉内密相区下 部床压,二者的差值即为布风板的阻力, 绘制冷态的一次风量与布风板阻力关系曲 线,通过温度的修正,相应可得出热态的 一次风量与布风板阻力关系曲线。
测量临界流化风量的方法:将床料填加至 一个高度,增加一次风量,初始阶段随着 一次风量增加,床压逐渐增大,当风量超 过某一数值时,继续增大一次风量,床压 将不再增加,该风量值即为临界流化风量。 另外,也可用逐渐降低一次风量方法,测 出临界流化风量。
记录风量和床压值,绘制一次风量与床压 的关系曲线。此时做的流化风量一般都比 较偏大,也可以根据经验,逐渐增加风量 到一定值,用工具来实验流化的程度。然 后在用递减或递增的方法来实验最小流化 风量。
7、流化床床面清理干净,确认小风帽无堵 塞。
8、风系统流量计、风压表、差压计等安装 调试完,并且要求可靠,能随时投入使用。
9、给煤系统分部试运行合格。煤斗清理封 闭,并可随时投入使用。
锅炉冷态试验调试方案

锅炉冷态试验调试方案7.7.1 目的1)检查锅炉烟风系统、燃烧系统及其主要辅机的设计安装情况2)标定、二次风测速元件,为热态运行时控制风速及燃烧调整提供有关数据。
3)掌握配风规律,了解炉内空气动力特性,为合理组织炉内空气动力工况提供依据,并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7.7.2 编制依据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则》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4)锅炉厂产品设计说明书及图纸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7.7.3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1)锅炉本体、烟风系统、制粉系统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
2)送、引风机、制粉系统分部试运转合格。
3)烟风系统的伺服机构能准确投用。
4)冷态试验所需要的测点全部安装完毕,测速元件加工完毕并验收合格。
5)与锅炉烟风系统有关的热工表计齐全并能准确投用。
6)测点处无固定平台或扶梯者,应按试验要求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各测点处应有足够的照明。
7)试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准备完毕。
7.7.4 试验方法与步骤1)烟风系统挡板检查试验前对系统内所有挡板开关程度及灵活性、开关方向、内外指示、远操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进行检查。
2)燃烧系统检查检查并测量各燃烧器喷口截面尺寸、燃烧器安装的相对标高,校核各喷口倾斜角度与炉外执行机构处指示值的一致性,检查油枪与点火器的进退和到位情况。
3)测速元件流量系数标定一、二次测速元件流量系统标定。
制粉系统各测速装置标定4)炉内空气动力场试验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根据自模化原理和冷热态时燃烧器各射流动量比相等的原则,确定各喷口的冷态风速,以模拟热态运行工况。
用风速仪测量三种试验工况下的炉内速度分布情况。
用飘带对各一次风气流作示踪测定。
5)炉膛的出口气流速度分布测试在水平烟道处用风速仪测量气流分布,了解炉膛出口气流偏差情况。
7.7.5 试验项目1)检查校正烟风系统各挡板的实际开度与外部指示及表盘指示是否一致,并检查其灵活性与严密性。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技术方案1试验目的通过本试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炉内气流的分布、扩散、扰动、混合是否良好,实际切园的大小、位置等。其结果可以帮助分析锅炉燃烧设备及各风粉管道的设计、安装、配风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安装验收、投产、热态燃烧调整试验提供参考依据。2引用标准、依据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96版)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96版)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96版)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2.5.《xxxxx锅炉设计说明书》3设备简介3.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名称单位额定蒸发量t/h额定蒸汽温度℃额定蒸汽压力MPa锅筒工作压力MPa给水温度℃3.2煤粉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名称单位一次风速度m/s一次风率%二次风总风率%二次风风速m/s上二次风风率%中二次风率%下二次风率%边界二次风率% 4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4.1锅炉的烟风系统、制粉系统、燃烧设备安装完毕,内部所有异物已清除、并经通风试验合格。4.2锅炉的送、引、一次、排粉风机试运转合格,能进行可靠操作。4.3试验所需测点已经安装完毕。4.4各人孔门、安全门、检查孔均处于关闭状态,防爆门正常。4.5各烟、风系统风门、挡板的实际开度与指示的一致性经校验合格,各烟、风系统挡板门应开关灵活、固定可靠,全部能操作。4.6各烟风管道系统压力指示能正常投入,能正确显示。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在炉内最下层二次风口下边缘以下500mm截面处搭设一试验平台(铺满竹排并留一上下孔),要求平台牢固,能承载10人在上面工作的重量。在12m运行层,平右侧人孔门炉膛内,搭设一个3×3m的小平台,旁边装设1m高防护栏杆,要求牢固可靠,并搭设一个脚手架与上下孔连接,要求牢固,上下方便。5.2在炉内每个角的向火侧分别搭设一个10m高的脚手架,要求牢固可靠,可以承载2人上下行走,且不阻碍喷口气流。5.3在炉膛内布置36V行灯4盏,满足照明需要。.4炉膛外左侧人孔门处设联系人员一名,负责炉内外的通讯联络。6试验内容及步骤6.1炉内网面布置在炉膛下层一次风喷口中心标高截面处用铁丝布置一个“十”字形网面,用铁丝按锅炉厂说明制作两个切圆,安装在“十”字形网面中心。网面布置时,调试所试验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和检查。具体作法:平炉膛下层一次风喷口中心标高用两根铁丝拉“十”,找出炉膛中心,在中心上布置切圆,由四角A层一次风喷口中心各拉一根铁丝与切圆相切,在铁丝上沿喷口中心按喷口长度间距用电工胶布缠绕,作为A、B层一次风气流衰减度测量测点。在“十”铁丝上沿炉膛中心按300mm间距用电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缠绕,作为下层一次风切圆测量测点。6.2燃烧器检查对燃烧器安装情况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燃烧器喷口的形状是否与图纸相符,油枪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实测一组燃烧器喷口的实际尺寸;测量燃烧器的垂直度,检查燃烧器中心线安装是否垂直。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6.3各风机投运下总风压调整按照规程要求,先启动一侧引、送风机,待正常后,再启动另外一侧引、送风机。两侧风机均启动正常后,保持两侧引风机开度一致,两侧送风机开度一致,使两侧风机并列投入运行。调节送、引风机,逐渐增加各风机出力,调整锅炉总风量至试验要求。调整一、二挡板,使燃烧器出口风速达到满负荷条件下的冷态模拟值。调整好引风机静叶开度,维持炉膛负压在-30~-50Pa的范围内。系统稳定后,对烟风系统吹扫20分钟,准备进行炉内空气动力场测量。6.4炉内空气动力场测量一、二次风速调整到试验所需的冷态模拟值后,开始进行以下项目测量:6.4.1用热式风速仪测量下层一次风喷口出口气流衰减特性,了解出口气流的衰减特性。测量时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2人,对喷口的出口气流沿喷口中心轴线对风速进行实测。6.4.2用热式风速仪测量一、二次风喷口出口实际风速;6.4.3用热式风速仪测量下层一次风实际切圆的大小及位置,了解炉内气流的空气动力场情况;6.4.4用热式风速仪测量贴壁风风速大小,对风速较高的地方做好记录。7安全技术措施7.1试验设安全员一名,专门负责安全工作。7.2炉膛内搭的棚架工作平台一定要牢靠,炉膛内碎物、易燃物应清理干净。试验人员进入炉内前先启动风机清扫炉内一小时。7.3参加试验的人员应注意人身安全,进入炉内应着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风镜及耳罩;在平台上行走应注意防止坠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7.4电线、电源插座应绝缘良好,无漏电,并置于人孔门旁侧一米以上处。7.5在风机运行和并列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各风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7.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如有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试验。8试验组织及人员分工8.1调试人员负责整个试验的指挥与协调,并负责提供对设备操作的要求及试验的技术指导。负责整个试验的观测、测试、记录工作。负责向参加试验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负责对搭设的平台、脚手架,安装的照明、测点进行验收。8.2安装单位根据试验要求,负责炉内测风平台、脚手架的搭设,照明的安装,试验所需测点的安装,并负责设备的维护,配合试验的进行。8.3电厂运行单位负责试验期间的设备运行操作、监护,按调试措施积极配合调试人员做好工作。8.4监理单位在全过程中行使质量监理职责。
5#锅炉冷态通风及流化试验调试方案讲解

目录1. 目的 (2)2. 依据 (2)3. 设备及系统特性介绍 (3)4.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 (6)5. 试验项目 (7)6. 调试步骤 (7)7. 各单位分工 (9)8.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10)1 目的锅炉冷态通风及流化试验主要是为了测试锅炉烟风系统和炉膛冷态下的空气动力特性,摸清烟风系统、布风板和料层阻力构成情况,检验冷态烟风系统和料层流化的动态参数,为热态运行床压控制及风量分配提供依据、保证锅炉合理的燃烧工况,满足机组整套启动需要。
2 依据2.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管道篇)2.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年版)》2.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2.4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年版)》2.5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相关规定》2.6 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标准2.7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2.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9 《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4版)》2.10 锅炉厂资料2.10.1 《锅炉使用说明书》2.10.2 《锅炉烟风阻力计算书》2.10.3 《锅炉设计说明书》2.11 《锅炉烟风系统图》3 设备及系统特性介绍3.1系统介绍锅炉型号:YG-75/3.82-M1生产厂家:济南锅炉厂;本锅炉为中温中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水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额定蒸发量 75 t/h额定蒸汽温度 45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3.82 MPa给水温度 150℃锅炉排烟温度 150℃排污率 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85 %脱硫效率 85 %钙硫摩尔比 1.5~2燃料消耗量 18.83 t/h燃料的颗粒度要求≤13mm石灰石颗粒度要求≤2mm一次热风温度 150 ℃二次热风温度150℃一、二次风量比 60:40循环倍率 25 ~ 30锅炉飞灰份额 60 %锅炉外形尺寸宽度(包括平台) 11700mm深度(包括平台) 15100mm锅筒中心标高 30500mm本体最高点标高 33550mm 3.2 烟风系统主要辅机规范3.2.1 引风机选型参数表3.2.2 一次风机选型参数表3.2.3 二次风机选型参数表3.2.4 罗茨风机选型参数表4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4.1 冷态通风试验前,必须按照安装验收条件的要求,完成验收,有完整的交接资料,有关部门均已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冷态试验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人:日期:一、锅炉冷态试验的目的:1、为锅炉点火启动、热态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必须的参数依据。
2、掌握锅炉以及主要辅机的冷态特性,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并为消除缺陷提供依据。
二、冷态试验的条件及准备:1、锅炉所有的检修项目结束,检修工作票全部收回。
2、锅炉各人孔门、检查孔确定无人后关闭严密。
3、施工用的脚手架全部拆除,锅炉平台、楼梯栏杆完整,通道通畅无障碍,现场照明充足,消防器材齐全。
4、各部膨胀指示器完整无卡涩,刻度清晰,并指示在冷态标注位置。
5、锅炉所有表计完整,指示正确。
6、准备好足够的试验用床料,床料一般用从炉底排出的炉渣,床料粒度要求和正常运行时燃料的料度(0-9mm)大致相同。
7、检查和清理风帽,防止风帽堵塞,检查风帽和布风板连接是否严密和牢固。
8、准备好试验用的各种表格、纸张等。
三、主要试验内容:1、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2、冷态床料阻力特性试验;3、布风均匀性试验;4、锅炉辅机电气连锁试验;5、油枪雾化试验;6、锅炉保护试验;7、电除尘器空载升压试验;8、锅炉水压试验。
四、冷态试验方法:1、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测定布风板阻力时,布风板上无床料,开始测定时,关闭所有炉门。
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逐渐开大调节风门挡板,缓慢、平滑地增加风量。
一般每次增加4000—6000mз/h风量,记录一次风风量、风压、风温和风室风压的数据,一直增加到最大风量。
然后再从最大风量逐渐减少,并记录相对应的风量、风温、风压。
用上行和下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布风板阻力的最后数据。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布风板机阻力的风量变化关系;曲线进行数学处理,即可得到布风板阻力的计算公式。
试验时负压50-100Pa。
2、冷态料层阻力特性试验测出在布风板上分别铺上400--500mm厚度时的风量、风温和风室压力,只有在床料接近临界流化时风量调节幅度要小一些。
此时测出的风室压力为料层阻力与布风板阻力之和,将测出的风室风压减去同风量下的布风板阻力,就得到了料层阻力。
把它们描绘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并用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了不同料层厚度下料层阻力与风量的关系曲线,即料层阻力特性曲线,根据冷态特性曲线可以确定冷态临界流化风量,并可推算出热态最低运行风量。
3、布风均匀性试验检查布风均匀性的方法通常是在布风板上铺一定厚度(300--400mm)且物理特性与锅炉运行床料相近的物料。
启动送、引风机,慢慢增大风量,观察床料的运动情况,继续加大风量,到料层完全流化起来,维持运行5分钟,迅速停止一次风机、引风机,关闭风门调节挡板。
检查料层表面情况,若料层表面平整,说明布风均匀,物料流化良好;若料层表面不平整,说明布风不均匀。
料层厚的地方表明风量较小,低洼的地方表明风量较大。
发现这种情况时,可以检查一下风帽是否堵塞,或局部地方是否有漏风,并及时处理。
4、锅炉辅机电气连锁试验辅机电气试验的要求:锅炉启动前。
必须做联锁和各种保护试验,验证其可靠性。
静态试验:A 、通知热工人员,准备做各辅机静态联锁及MFT等校验。
B、将风机送上控制电源(6V辅机开关拉试验位置,400v辅机跳开一次电源)。
C、在DCS上依次启动个辅机,并将各转机联锁投入。
D、三种方法验证:DCS上停引风机,就地事故按钮停引风机,紧急停炉按钮,按要求也可以每种方法试验一次。
E、实验合格标准:各风机能一次跳闸,DCS上显示跳闸状态,报警栏报警,闪动,事故喇叭叫。
动态试验:A、阀门和档板的远方操作试验;a) 电动门试验:控制完好,全关全开灵活,门无卡涩,DCS显示状态正确。
b) 调节门、调节档板、电动远程操作全开全关一次,传动装置灵活,就地和DCS上开度指示一阀门输入值OP与反馈值FB应一致。
B 、风机动态试验:汇报值长,联系电气人员送上动力电源,通知辅机人员检查风机,待检查合格后能在DCS上启动个风机,按静态试验的方法做试验,验证是否合格。
事故按钮试验:依次启动风机,运行正常后用事故按钮停止(可以转机试转,动态试验一起做)。
5、油枪雾化试验A、启动油系统B、将油枪从燃烧室内撤出,将油枪头放在一容器内。
C、打开该炉油隔离阀,油枪入口阀、调整油系统循环调节阀、缓慢增加油枪前油压,观察油枪内喷出油的情况。
D、喷出油呈白色汽雾状且油枪无油滴下时为雾化良好,此时的油压,即为最低雾化油压,记录该油压。
E、当油压升2.0mpa时,油依然眉宇良好雾化,停止雾化试验,清理或更换喷咀。
F、雾化试验结束后,开启油系统压力调节阀,关闭试验锅炉与油系统隔离阀,油枪入口阀,停止油泵,关闭油泵前后6、锅炉保护试验A 主燃料切除保护(MFT)B MFT动作条件在MFT总联锁投入情况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动作MFT;a) 同时按两只锅炉主燃料切除保护。
b) 上层或下层炉膛平均床温高于990℃。
c) 炉膛压力+2389Pa延时10秒。
(三选二)d) 炉膛压力-2389 Pa延时10秒。
(三选二)e)CRT上水位和甲乙测电接点水位+200mm延时10秒。
f) CRT上水位和甲乙测电接点水位-280mm延时10秒。
g)、引风机跳闸。
h) 一次风机跳闸;二次风机跳闸。
l) 上层或下层炉膛平均床温低于650℃,且点火器未投运。
j) 两台高压流化风机跳闸。
C、主燃料(MFT)切除时,将导致以下动作:三台给煤机跳闸。
7、电除尘器空载升压试验A、实验目的:为了确保工况下的正常运行,检验电场及电器控制部分质量,检验电缆以及电瓷件的绝缘性能,检验电器控制性及电器元件的可靠性。
B、实验条件:a)、应确认电除尘器内部及外部所有检修工作已经结束。
电场内无残留杂物。
b)、电场绝缘合格。
C)、电除尘器本体人孔门已经关闭。
尽量避免大风、雷雨天进行实验d)、阴、阳极振打机构试运转完毕、系统完好,记录齐全完整,具备投运条件。
e)、电加热系统试运检查无断路现象,温升速度、温控范围均达到要求,具备投运条件,且投入电加热器不少于8小时。
C、试验方法:四个电场绝缘测试合格后,通知电气运行送电,依次启动四个电场并认真记录各电场一次电流、一次电压以及二次电流、二次电压值。
8、水压试验A、水压试验的目的:主要检查锅炉承压部件的强度和潜在故障,以及相通的汽水系统的严密性、可靠性。
B、水压试验的有关条件:a)凡是经过大、小修或承压部件进行检修后都应进行工作压力的水压实验;特殊情况下(锅炉为新建、锅炉停炉半年以上、锅炉大面积更换承压部件)需做超压实验应经总工批准.b)工作水压试验压力为5.90Mpa(汽包的压力为准)。
C)锅炉超压试验压力为汽包工作压力的1.25倍,即为1.25×5.90=7.38 Mpa(汽包的压力为准)。
d)水压试验由检修单位总负责人主持,检修人员撤离现场,由运行人员操作。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无人监视。
C、水压试验的范围:a)从主给水门后、水冷壁、汽包、省煤器、过热器、减温器和联箱;高过集汽联箱主汽门,定排总门前的汽水系统。
b)定排、事故放水、各疏水门二次门前以及连续排污、汽水取样和热工测量表记一次门前的汽水管道。
C)加药泵出口门后及联箱。
D、水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检修单位应在水压试验前8小时通知运行生产部,以便备有足够的除盐水。
b)水压试验前,检修负责人应检查水压试验范围内的所有检修工作应全部结束;汽水系统的停役单、工作票已全部终结,确认无误后汇报运行班长或司炉。
C)水压前,热工应具备不少于两块经过校对的、精度不低于0.5级的压力表。
d)检查关闭所有疏水、放水、排污、冲氮、取样二次门,连排一次门,集汽联箱出口门及旁路,开启并汽门前疏水到无压疏水。
开启本体各空气门,对空排汽一、二次门,投入汽包双色水位计(做超压试验时应解列),照明良好刻度清楚。
解列2#安全门脉冲一次门和主汽压力保护(做超压试验时应解列1#安全门脉冲一次门)。
开启汽包就地水位压力表、汽包电接点压力表、主汽压力表、给水压力表的一次门联系邻炉关闭冷炉上水门。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汇报值长,开始向锅炉上水。
E、水压试验操作:a)完成检查和准备工作,向锅炉上水:b)待空气门冒水后逐个关闭,对空排汽管见水后关闭一、二次门。
C)待检修负责人同意之后,锅炉开始升压,调整给水小旁路的开度,控制升压速度在每分钟0.15——0.2MPa以内,当压力升至1.0MPa和5.82Mpa时分别停止升压,由检修及运行人员进行检查;但在5.82Mpa时,严密关闭给放门,维持5分钟,由检修人员查漏;若做超压试验,应在工作压力试验合格后解列就地双色水位计,解列2#安全门脉冲一次门和将2#安全门压力继电器出系;然后以0.1Mpa/min的速度继续升压至7.38 Mpa。
关闭进水阀门,等待20分钟,然后以0.1MPa/ min的速度降至汽包的工作压力5.82Mpa进行全面检查。
F、降压:a) 锅炉水压试验结束,并接到检修负责人的通知后,微开取样门进行去压,控制降压速度每分钟不大于0.5MPa。
b)降压至0.1MPa时,开启各空气门进行泄压,然后进行放水,使汽包水位放至正常水位。
c)若进行了超压试验,结束后应投入以前解列的水位计及安全门的机械和热工部分。
G、水压试验合格标准:a)关闭上水门停止上水后(在给水门不漏情况下),经过5分钟,压力下降不超过0.2Mpa。
b)承压部件无漏水及湿润现象。
C)承压部件无残余变形的迹象。
d)如进行超水压试验,当汽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承压部件有无漏水等异常现象,若情况正常,解列就地水位计后再将压力缓慢升至超压试验压力,升压速度控制在每分钟0.1Mpa为宜,停止升压,保持5分钟,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
H、水压试验注意事项:a)在升压过程中发现承压部件有泄漏时,应暂停升压;待消除缺陷后再升压。
b)超压试验不得连续做两次,在超压期间任何人不得站在焊接堵头的对面等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受压部件上做任何检查。
C)上水温度应与汽包壁温差值<50℃,严格控制升压速度。
d)水压试验中,紧固各设备螺栓应在压力降至0.3MPa进行。
e)进行水压试验时,必须专人监视控制压力。
f)升压时,必须使用旁路及专用阀门控制升压速度。
附锅炉冷态试验表格:表一锅炉启动前的试验记录表二表三表四表五表六试验时间:值长:参加实验人员:记录人: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