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增值税的制度增值税暂行条例主要内容增知识讲解
主要税收制度-增值税的法律规定(ppt)

税率的调整通常由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以平衡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税率的调整可以是对现有税 率的调整,也可以是增设新的税率。税率的调整通常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谨慎决策。
04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的定义
计税依据是指税务机关在征收增值税 时,用于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依据。
纳税人的分类
纳税人分类标准
01
纳税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经营规模、经营行
业、经营方式等。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02
根据经营规模和会计核算健全程度,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
和小规模纳税人。
其他分类
03
根据需要,还可以将纳税人分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
税纳税人等。
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纳税人的权利
税率的种类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标准,税率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详细描述
根据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和纳税人身份的不同,税率可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根 据征收范围的不同,税率可分为一般税率和零税率;根据纳税人身份的不同,税 率可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税率的调整
总结词
税率的调整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
主要税收制度-增值税的法律 规定(ppt)
目录
• 增值税的基本概念 • 增值税的纳税人 • 增值税的税率 •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01
增值税的基本概念
增值税的定义
01
02
03
增值税
指对商品(或服务)在流 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 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 流转税。
主管税务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核, 并根据税法规定和优惠政策条 件进行审批。
增值税的税务法规及相关解释

增值税的税务法规及相关解释增值税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流转中,按照流转环节累计计征的一种营业税,它是一种以增值额为基础计算征税的税种。
在我国,增值税法规及相关解释对于增值税的纳税人、纳税义务、税率、税务登记、减免、征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增值税纳税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者进口货物,应当依法为增值税纳税的单位和个人。
主要的纳税人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
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并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缴纳增值税。
二、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包括:1. 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货物和劳务价格计算和缴纳增值税;2. 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填制税务报表,并按期提供相关资料;3. 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缴纳增值税。
三、增值税的税率增值税按照不同的行业和商品的性质,分为不同的税率档次。
一般来说,增值税的税率分为17%和13%两个档次,其中17%适用于一般商品、工业品等;13%适用于特殊商品、部分农产品和服务业。
四、增值税法的申报纳税及征收管理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申报纳税,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税务机关依据纳税人的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和审核,并进行相应的征收管理。
同时,税务机关还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税务查验等工作,以确保税法的正确执行。
五、增值税的减免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各行业的发展,我国对于特定行业和企业实行增值税的减免政策。
例如,对于小微企业、农业生产者等,可以享受增值税的减免政策。
此外,对于部分农产品、生产资料等,也可以享受特定的减免政策。
六、增值税的相关解释为了明确和统一增值税的征收标准和操作规则,税务机关发布了一系列的解释性文件,例如,增值税专项发票管理办法、增值税发票填开要点等。
这些解释性文件对于增值税纳税人的税务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有哪些内容?那么,下面就随CN 人才公文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维护国家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
第三条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
第四条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增值额。
第五条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六条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二)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三)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四)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五)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第七条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税:(一)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二)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
第九条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收:(一)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的;(二)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三)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条纳税人应自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内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土地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政策解读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政策解读首先,关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计税方法。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的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货物、劳务、应税服务的交易以及进口货物。
对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根据条例的规定,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分为综合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
综合计税方法是指按照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之差来确定纳税额;而差额计税方法是指按照销售额减去进项税额来确定纳税额。
根据现行政策,一般纳税人采用综合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采用差额计税方法。
其次,关于增值税的税率和税率优惠政策。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我国增值税的税率分为三档,即17%、11%和6%。
其中,17%适用于一般应税项目;11%适用于农产品、石油天然气等少数应税项目;6%适用于金融、生活服务等特定应税项目。
此外,根据条例的规定,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税项目,如农产品销售等,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再次,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管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必须依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登记、存档和申报。
同时,增值税发票作为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办理有关税收业务时的重要凭证,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填写,合规开具和使用增值税发票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环节。
最后,关于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抵扣机制。
我国增值税制度实行了进项税额抵扣的政策,即纳税人购进货物、接受劳务、应税服务等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抵扣进项税额,同时对于不符合抵扣条件的进项税额,可以以后期进项税额予以冲减。
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如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等,我国还实行了增值税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综上所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政策为我国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详细规定。
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计税方法、税率和税率优惠政策、发票开具和管理、税收优惠政策和抵扣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规定,以保证税收的公平、合理和高效。
增值税的税务政策和法规解读

增值税的税务政策和法规解读增值税是一种以实物和劳务的交易额为征税对象,按一定比例向纳税人征收的间接税。
作为中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值税的税务政策和法规对于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增值税的税务政策和法规进行解读。
一、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增值税是以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基础的税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价款销售额等不同环节进行征收。
增值税的基本原理是价款增值原则,即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发生的增值作为税基,然后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征收。
二、增值税的税率和税基调整增值税的税率和税基调整是税务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国家根据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需要,对增值税的税率和税基进行调整,既可以提高税率,也可以降低税率。
同时,税务部门还会根据企业的纳税条件和实际情况,对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进行调整。
三、增值税的税前扣除和税后抵扣增值税的税前扣除和税后抵扣是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和税收负担的重要因素。
税前扣除是指纳税人在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时,可以在税款计算前将增值税的扣除调整为进项税额。
税后抵扣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款时将进项税额与销售额相抵销,减少实际应纳税额。
四、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和支持一些特定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国家会给予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率、减免税款、暂停征收等。
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符合条件的政策,申请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经营成本和税负。
五、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和程序进行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
纳税人需要准确计算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税务部门进行申报和缴纳。
同时,纳税人还需要保留相关的税务凭证和账簿,以备税务部门的核查和审查。
六、增值税的违法和处罚如果纳税人在增值税的计算、申报和缴纳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税务部门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增值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暂行条例关键信息项:1、增值税税率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3、增值税计税方法4、增值税的征收范围5、增值税的减免政策1、增值税税率1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分为 13%、9%、6%三档。
111 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税率为13%。
112 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税率为 9%。
113 销售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租赁服务除外)、生活服务、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税率为 6%。
12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3%,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1 发生应税销售行为,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211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212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22 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23 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3、增值税计税方法31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为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32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4、增值税的征收范围41 销售货物411 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笔记+导图】增值税暂行条例征税原理逐条解码—学习笔记及思维导图(开篇絮语)

【笔记+导图】增值税暂行条例征税原理逐条解码—学习笔记及思维导图(开篇絮语)有不少从事财税工作的小伙伴是刚刚踏入财税领域,可能通过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职业考试,但在解决税收实务工作的具体问题时却无法掌握好政策的适用方向,该如何分析具体实务问题以及如何参照相关的税收法规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项工作或许才是小伙伴们“真正头疼”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方税务局都会定期更新最新财税政策并指导纳税人如何解决实务问题,但对方毕竟不是企业人员,很多人也没有从事过具体的企业财务工作,大多问题的解答只是机械引用税收法规或者浮于表面,有时给出的依据也是驴唇不对马嘴,让抓耳挠腮的小伙伴们更是哭笑不得,根本解决不了实务问题。
在财税咨询群里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小编在【爱问财税】公众号里曾发过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纳税申报表中设置了各个表间的逻辑计算公式、具体填报说明及涉及的税收法规依据等。
但很多小伙伴反馈,即使拿到如此详尽的纳税申报表,或许能应对公司的普通业务,但是遇到新颖或复杂的业务还是无从下手。
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编结合自己从事财税工作经历告诉小伙伴们:你不是一个人。
这或许跟我们的教育培训体系相关,纵使通过了众多考试(当然考试有助于系统的学习知识等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后来才发现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实务工作中不知道该咋用或者根本用不上;而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的很多所谓的财税专家培训的内容大多也不接地气,要么“显得”高大上,要么根本无法落地实施,所谓的税收筹划风险极高或者说根本就是不符合税收规定的。
追究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税收法规的理解不通透、不全面、不彻底。
试想,如果你了解了税收法规背后设计的原理你会怎样呢?没错,你会考虑这样的设置符不符合常理?符不符合实际?会不会造成误解?与国家税收政策执行后的结果预期是否相符?是不是有例外情形?例外情形又该如何考虑?是否应该考虑单独出一份政策文件?......看看,换位思考的力量竟是如此强大,如果你是税收法规制定者,你对这些税收政策就会如数家珍,知道它背后设计的原理,也清楚知道设计时的漏洞,以及为这个漏洞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增值税法律制度概述,增值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第11讲主讲老师:赵钢幻灯片2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概述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货物和劳务税。
(二)特点1.增值税是一个“中性”税种;2.增值税实行“道道课征、税不重征”;3.增值税税负在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合理分配。
幻灯片3二、增值税的类型根据增值税税基和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是否扣除及如何扣除的不同,各国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计算应纳税额时,除扣除中间产品的已纳税额,对外购固定资产还允许扣除折旧部分所含税款的增值税。
增值税的类型幻灯片4消费型增值税,计算应纳税额时,除扣除中间产品的已纳税额,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允许一次性从当期销项税额中全部扣除。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后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实现了“增值税转型”。
消费型增值税幻灯片5三、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三种:税基列举法、税基相减法和购进扣税法。
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购进扣税法。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幻灯片6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四、增值税纳税人(一)纳税人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幻灯片7【单选题】甲工厂向乙工厂购买了一批原材料生产塑胶制品,然后将其生产的产品按出厂价销售给批发商丙,丙以批发价销售给零售商丁,丁又以零售价销售给消费者。
按照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在上述交易过程中不需缴纳增值税的环节是()。
A. 甲工厂生产加工环节B. 甲丙之间的交易环节C. 丙丁之间的交易环节D. 丁向消费者销售的环节例题幻灯片8【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的纳税环节。
增值税的纳税环节包括生产销售、批发和零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营业税
营业税是以纳税义务人从事经营活 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 种,属于商品课税范畴,具有计算征税 简便的特点。
1、征税范围:交通运输业、建 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 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 产、销售不动产、娱乐业
2、纳税人:凡从事上述经营活动 的单位和个人
3、税目和税率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 业税率为3% 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 动产税率为5% 娱乐业税率为5%~20%
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所得税(简称外资企业所得税)
①涉外税制建立的原则 维护国家权益、遵守国际税收协定、税 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
②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 企业。目前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包括五种类型: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 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⑤预提所得税:预提所得税是指所得来源 地国家对境外纳税人从本国取得的所得,在每 次支付款项时由支付单位扣缴所得税的一种方 式,这种方式要求不得扣除成本、费用。
4、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简称房地产)所取得的 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及租金后的余额,即 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我国的土地增值税属于所 得课税的性质。
二、所得课税作用
积极作用在于所得课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 要手段,是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和稳定的经济杠杆, 是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
缺欠在于所得税的开征及财源受企业利润和人均 收入水平制约。所得税采用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 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计 征管理比较复杂,需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
e.在我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 而有来源于我国的股息、利息、租金、 特许权使用费等项所得的外国公司、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③税率:外资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税率 为30%,附加地方税3%,同国际比较适度,同内资 企业保持一致。
④计税依据:外资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是 应纳税所得,即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 用及损失后的余额。
5、农(牧)业税 农业税是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
由农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 个税种。
农业税的特点:以总收益为征税对 象、征收入库有季节性、征收制度地方 上有较大自主性、税负稳定。
从事农业生产拥有收成的农民、国 营农场、企业事业单位、部队即为农业 税的纳税人。
农业税的计税依据是常年产量。 农业税的税率是地区差别的比例税率。
4、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第二节 所得课税
所得课税是指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的总称。所得额是指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 过各种形式,从全社会的国民收入(V+M)总额 中分配到的收益额。
一、所得课税的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 相对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
三、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课征对象是企业生产和经营及其他 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纳税人: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都是企业 所得税的纳税人。 计算依据和税率,应税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 纳税人指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取得收 入的外籍人员。 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内容见教材P224)
税率规定了几种不同的税率: ①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 率 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 所得、租赁经营所得,使用5%~35%的五级超额 累进税率
③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按应 纳税额减30%实际税率为14%
④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⑤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转让所得、保险所得和其他所得,适 用20%的比例税率
消费税征收制度的主要内容 1、征税范围 我国计征消费税的品目有11个,包括烟、酒、 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汽油、柴 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烟花爆竹 等。
2、纳税义务人。凡从事应税消费品 生产和进口的单位和个人。
4、计税依据 消费税对具体的课税对象采取从 价定率征收和从量定额两种征税方 法。
4、我国增值税的制度 (《增值税暂行条例》 主要内容)
①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②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③增值税的税率(基本 ④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实行 税 率 17% , 低 税 率 价外计算方法 13%,出口适用零税率)
⑤按购进扣除法计算应纳税 额,实行根据发票注明税金 进行税款抵扣制度
(二)消费税
消费税的课征对象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凡从 事生产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消费 税的纳税人。它是在对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 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主要是为 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