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准备、回采巷道概念

合集下载

0-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0-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一、煤田、矿区、井田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称为矿区。

3.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部分煤田。

三、煤层的分类(1)按煤层倾角的大小,可分为缓倾斜(含近水平)、倾斜煤层和急斜煤层。

地下开采近水平煤层 8°以下缓倾斜煤层 8°~ 25°倾斜煤层 25°~ 45°急倾斜煤层 45°以上(2)按开采煤层的厚度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地下开采 (m)薄煤层 1.3以下中厚煤层 1.3 ~ 3.5厚煤层 3.5以上(3)按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煤层。

四、矿山井巷名称矿山井巷:在地下开采中,为解决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形态分类按井巷的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1、直立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2、水平巷道3、倾斜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如斜井、上山、下山、斜巷等。

4、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通地表的地下巷道(有水平的,也有倾斜的),如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二)按服务范围分类矿山巷道按服务范围不同,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1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

(一)井下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25-20-14-12-5-4-3-1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12-3-4-5-9-11-15-19-20-25;污风-23-17-8-7-6-排入大气。

3、运料排矸系统:2-3-4-5-9-11-15-23-254、排水系统:20-22-21-15-11-9-5-4-2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二、井田划分的原则1、井田范围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2、井田尺寸应合理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关系(特别是深部和浅部)三、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一)垂直划分(二)水平划分三)按煤组划分(四)按自然条件划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1、阶段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采区巷道有关知识

采区巷道有关知识

采区巷道有关知识采区巷道是指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的上山、下山、车场、硐室、变电所、工作面上、下顺槽、切眼等。

运输巷道是指按运输方式分类:如井底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煤炭一般采用轨道电机车或皮带机。

运输材料等一般采用轨道电机车。

采区运输:运输煤炭一般也是皮带机或轨道,运输材料矸石等采用轨道。

进风巷、回风巷是指按风流分类:矿井一般是主要运输大巷进风、总回风巷回风。

采区一般是轨道上山进风、皮带机上山回风。

工作面一般是下顺槽(皮带机顺槽)进风、上顺槽(轨道顺槽)回风。

准备、回采巷道是指按服务范围分类:为全矿井或一个生产水平服务的巷道,如主要运输大巷、综回风巷等叫开拓巷道。

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叫准备巷道,如采区里的轨道上山(下山)、皮带机上山(下山)、采区车场、变电所、石门等。

为一个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叫回采巷道,如工作面上、下顺槽、切眼采区巷道是个大的概念,是一种巷道类别。

它在与主要井筒、运输水平大巷、总回风巷在一起叙述时,用以表示一个采区单元的所有巷道,采区巷道是一个采区所有巷道的总称,有采区上山(或下山)、采区各种车场、采区进回风巷、采区各类硐室、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和专用排瓦斯巷及运输巷等。

并由这些巷道构成。

准备巷道、回采巷道也是一种巷道类别,准备巷道主要是用于划分准备煤量时用的,它包含了采区的各条上(下)山、采区石门等,并由这些巷道构成。

回采巷道主要是用于划分的回采煤量时用的。

回采巷道主要是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和专用排瓦斯巷及运输巷等,并由这些巷道构成。

工作面运输巷及工作面进风巷、工作面回风巷、采区运输巷及采区进风巷、采区总回风巷、上部车场、采区轨道上(下)山、人行通风上山等,是根据每一条具体巷道的用途进行准确命名后的具体名称。

风桥是为了解决两条巷道平交时通风风流不能混合时设置的桥形巷道,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巷道在另一个巷道的上方或者下方跨过去,风流不混合风门是为了隔断风流而设置的设施,有调节风门和风门之区分切眼是开掘出的巷道用来安装采煤设备的场所,回采期间就成为工作面了运输顺槽是连接工作面的一条巷道,一般安装带式输送机运出工作面采出的煤炭。

煤矿开采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名词解释
24、直接顶的初次跨落:是指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一定距离后,直接顶悬露达到一定跨度,就要对采空区顶板进行初次放
顶,使直接顶跨落下来的过程。
25、基本顶的初次跨落:是指直接顶初次跨落后,随着采煤工作面继续推进,直接顶不断跨落,基本顶悬露跨度逐渐增大并产生弯曲,当达到极限跨度时,基本顶将出现断裂,进而发生跨落。
70、多轮顺序放煤:是将工作面分成2~3段,每个段内同时开启相邻两个放煤口,每次放出1/3到1/2的顶煤,按顺序循环放煤,将该段的顶煤放完,然后再进行下一段的放煤,或者各段同时进行。
71、单轮间隔放煤:是指间隔一架或若干支架打开一个放煤口,每个放煤口一次放完,见矸关门。
72、线路联接点:是指轨道线路中直线和直线间的联接线路。
62、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作业形式:是指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安排3个作业班,2个班采煤,1个班半班采煤半班准备。
63、追机作业:是指依照普采工作面的生产过程,组织挂梁、推移输送机、支柱和回柱放顶等专业工作组,在采煤机割煤后顺序跟机进行作业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
64、分段作业:是指在采煤工作面除采煤机司机、机电工、泵站工、钻眼爆破工、作缺口等与工作面长度无关的专职工种外,将工作面的采支工组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小组2~3人,按工作面的长度分为几段,各工作小组在本段内完成采煤过程中除落煤外的各项工作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
44、仰斜开采:是指倾斜长壁工作面自下而上推进采煤。
45、俯斜开采:是指倾斜长壁工作面自上而下推进采煤。
46、最小控顶距:是指回柱放顶后,采煤工作面沿推进方向的最小宽度。
47、最大控顶距:是指回柱放顶前,采煤工作面沿推进方向的最大宽度。
48、放顶步距:是指采煤工作面沿推进方向一次放顶的宽度。

采矿学

采矿学

概念及名词解释:煤矿开采学:是研究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采煤系统:回采巷道与采场的回采工作在时间上的配合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称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叫采煤系统。

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回采工艺的组合。

新的设备具有新的回采工艺,要求有新的采煤系统。

采煤系统又会促进回采工艺的改造,互相影响。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常用的三种基本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方式(炮采工艺方式)、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

煤田: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

矿井: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构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井型: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不同而划分的矿井类型。

矿井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量。

掘进率:井田一定范围或一定时间内,掘进巷道的总长度与采出总煤量之比。

截深:采掘机械工作机构每次切入煤体或岩体内的深度。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的一部分井田。

开采水平: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井底车场:位于井筒附近联络主,副井及开采水平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联络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的枢纽。

石门:岩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石门盘区:自水平大巷开掘石门作为盘区主要运输巷道的盘区。

硐室:专门用途,在井下开凿和建造的断面较大且长度较短的空间构筑物。

开切眼:沿煤层倾斜方向在采区走向边界处的煤层中开掘斜巷,连通区段运送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该斜巷称开切眼。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准备巷道有:采区、盘区上下山;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区段或分带集中巷;采区、盘区或带区硐室(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任务3 矿井开拓、准备与回采的概念

任务3 矿井开拓、准备与回采的概念

二、按巷道的空间形态划分 三种: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垂直巷道
立 井
暗 立 井
溜 井
水平巷道
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倾斜巷道


暗 斜 井




二、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 的运输与提升,矿井通风及排水,人员安 全进出,材料、设备、矸石的运输;供电、 供气、供水等所经的巷道线路及其实施, 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 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
井 底 车 场
石 门
主要 运输 及回 风巷道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斜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
立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
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和井筒连接处的 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石门:穿过各岩层掘进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 斜交的水平巷道。
主要运输及回风大巷:沿走向掘进,供全矿 井或某一个水平运输、回风用的水平巷道, 多数开掘在岩层内,也可开掘在煤层内。
●神东大柳塔矿综采面长400米,采高6米, 推进长度6000米,工作面年产1024万吨。
运料系统
运煤系统
通风系统
Zs
三 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
1、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巷道进入煤 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称为 井田开拓。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 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 (1)井筒(硐)形式 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 合开拓和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开采水平数目 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多水平开拓。 (3)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可分为:分煤层大巷开拓,即每个煤层设 置大巷;集中大巷开拓,即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各 煤层联系;分组集中大巷开拓,即将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置集中大 28 巷。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2、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阶段;3、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4、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5、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6、井底车场——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7、前进式回采——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采区边界推进,称为前进式回采;8、矿山压力——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作用在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9、沿空留巷——在采煤工作面采过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10、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11、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后移输送机。

这种支护方式适用于顶板中等以下的采煤工作面。

1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每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是每次落煤的深度和循环落煤次数的乘积;13、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14、倒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16、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17、运输大巷——为水平或一个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18、生产掘进率——生产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m/万t19、采场——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

20、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概论

采煤概论

1.煤层层面等高线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

2.矿井储量矿井储量是指矿井范围内的煤炭埋藏量,是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矿井储量分为: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远景储量、矿井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3.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阶段(或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4.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5.回采巷道为工作面采煤直接服务的巷道,如区段上、下平巷和开切眼等。

开拓、准备和回采是矿井生产建设中紧密相关的三个主要程序解决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矿井生产系统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6.井田开拓从地面开掘一系列井巷进入煤层的过程称为井田开拓。

7.再生顶板分层开采时借助采空区上覆顶板岩层压力,压实已塌落的矸石而形成的顶板。

8.采煤系统采煤巷道掘进和回采工作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巷道布置系统。

也即为采煤系统。

9.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艺与采煤系统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配合的总称。

10“三下”一上"三下一上"采煤是指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采煤。

1.井田划分的原则?①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②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③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如大断层、河流,城镇和铁路等)④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2、井田内的再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划分?(1)井田划分阶段阶段划分及特征①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的长条部分。

②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

阶段垂高与水平高度之间的关系为:水平垂高可以等于阶段垂高,也可能大于阶段垂高。

(2)阶段内再划分①分区式②分段式③分带式布置④整阶段布置⑤连续式(3)井田分区域划分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和煤层埋深的增加,矿井井田范围越来越大,这就势必造成井下运输距离、通风线路、管线敷设过长,给生产和管理带来困难。

煤矿知识

煤矿知识

煤矿知识一、什么是巷道?矿井井巷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大巷:煤矿术语之一。

就是井下的主要巷道。

巷道 workings地下采矿时,为采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而掘进的通道。

根据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3类:①直立巷道。

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包括立井、盲立井。

立井中直接与地面相通,专门或主要用于提升矿石的称主井;作提升废石、矸石、下放器材、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用的称副井。

盲立井不与地面直接相通,又称暗立井。

专门用来溜放矿石的暗井称溜井。

②水平巷道。

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

如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包括担负主要运矿任务的主平硐、担负辅助运输的副平硐和专作通风用的通风平硐等;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其长轴线与矿体走向斜交或直交。

平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方向与矿体走向平行,布置在矿体内的称脉内平巷,布置在岩石中的称脉外平巷。

③倾斜巷道。

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

如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与地面直接连通的倾斜巷道——斜井,用于开采某水平以上或以下矿体的上山道或下山道、斜坡道和天井等。

巷道断面形状多为拱形、梯形或矩形,围岩松软的为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

如围岩不稳定,须进行支护,根据围岩稳定程度、涌水量、断面形状和大小、服务年限等因素,选择喷射混凝土、锚杆、金属钢筋混凝土或石材等支护形式。

1、垂直巷道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一般位于井田中部。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

溜井——担负自上而下溜放煤炭或矸石任务的暗井。

2.水平巷道平硐——有出口直接通到地表的水平巷道称为平硐。

石门——和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煤门——开掘在煤层中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达地表,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3.倾斜巷道斜井——有直接出口通达地面的倾斜巷道。

暗斜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用作相邻的上下水平联系的斜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其中垂直巷道有立井(竖井),暗立井、溜井;倾斜巷道有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水平巷道有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每一项的具体解释就不用一一介绍了。

二、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又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1、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或者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如主、副井和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和采区运输石门等井巷,以及掘进这些巷道的辅助巷道都属于开拓巷道
2、准备巷道
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运输、通风巷道叫准备巷道。

属于这些巷道的有: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巷、区段石门、采区车场等。

3回采巷道
形成采煤工作面及其服务的巷道。

属于这类巷道的有:采煤工作面的开切眼、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准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区,以便构成采区的生产系统。

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

这里有一些相应的名词解释,楼主可以借鉴一下
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所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或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分阶段、小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阶段大巷、水平大巷或主要平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主要风巷总进风巷、总回风巷、主要进风巷和主要回风巷的总称。

进风巷进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

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进风用的叫总进风巷;为几个采区进风用的叫主要进风巷;为1个采区进风用的叫采区进风巷,为1个工作面进风用的叫工作面进风巷。

回风巷回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

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回风用的叫总回风巷;为几个采区回风用的叫主要回风巷;为1个采区回风用的叫采区回风巷;为1个工作面回风用的叫工作面回风巷。

专用回风巷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

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区,专用回风巷内还不得行人。

发热量的单位:
热量的表示单位主要有焦耳(J)、卡(cal)和英制热量单位Btu。

焦耳是J (Joule的简写),是能量单位。

1焦耳等于1牛顿(N)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

1MJ=1000KJ
焦耳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采用的热量单位,也是我国1984年颁布的,1986年7月1日实施的法定计量热量的单位。

煤的热量表示单位:J/g、KJ/g、MJ/Kg。

卡(cal)是我国建国后长期采用的一种热量单位。

1cal是指1g纯水从19.5度加热到20.5度时所吸收的热量。

欧美一些国家多采用15Ccal,即1g纯水从
14.5C加热到15.5C时所吸收的热量。

1cal(20Ccal)=4.1816J
1cal(15Ccal)=4.1855J ,平时工程中说煤的发热值是多少多少大卡,1大卡=1000
卡=千卡(大卡,也被记做大写字母C,最常见于食品标注)。

焦耳、卡、Btu之间的关系1Btu=1055.79J(≈1.055×1000J) 1J=9471.58×10的负7次方Bt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