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竞赛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获奖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代表队 深圳市 深圳市 深圳市 宁波市 宁波市 宁波市 广东省 广东省 广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5
林光德 唐茂银 郭朋朋 吴泽诚 毛宏伟 林涛 方鸿雁 周源 张红春 刘伟亮 蒋文帅 吴书亮 倪章龙 刘坤 杨洋 周雨 斯应彬 翟伟伟 朱轩铖 张志强 张一通 亢鹏宇 孟凯鸽 余前 王佳俊 夏卫 沈伟祥 陆锦超 范克炜
姓名 丘晓彬 孙树坛 谭纪源 胡佳丽 楼敏君 叶瀚文 欧宇恒 张锦业 郑康宁 马建强 孙佳辉 王宇航 沈丹豪 陆彬 徐文杰 古瑶 何嘉豪 陈海龙
1
3 河南省
4 河北省
5 山西省
6 天津市
7 广东省
8 海南省
9
内蒙古自 治区
10 江苏省
11 四川省
12 湖北省
13 浙江省
14 浙江省
15 浙江省
16 深圳市
17 宁波市
18 厦门市
19 青岛市
20 河南省
21 湖南省
22 河北省
23 陕西省
24 深圳市
25 河北省
26 江苏省
27 福建省
28 山东省
代表队 浙江省 浙江省 浙江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浙江省 浙江省 浙江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宁波市 宁波市 宁波市 浙江省 浙江省 浙江省 青岛市 青岛市 青岛市 宁波市 宁波市 宁波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获奖名单

附件1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获奖名单一、艺术专业技能1.民乐( 共60人)一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北京市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张佳昕刘虹2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陆嘉澍张可来3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俞静怡刘捷4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林陈颉颃蔡 超5北京市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黄子扬晏璐婷6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陈佳丽朱江波7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黄紫沐王颖8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周慧妍欧景星9陕西省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李明航韩小青10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朱晓雅高志勇二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天津市天津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刘晓琳2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王乐3陕西省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杨雷4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仇朝煦5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陈莞平6青岛市青岛艺术学校魏雅然7天津市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周航羽8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陈子文9辽宁省沈阳市艺术学校袁明钰10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尹敏11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王前12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胡嘉昕13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张佳芸14河南省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李昊成15浙江省杭州艺术学校吴脉16深圳市深圳艺术学校欧阳德慧17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薛颢18厦门市厦门音乐学校黄宇涵19宁波市宁波外事学校郑婧20天津市天津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丁一夫三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杨春晓2山东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张悦鸣3河南省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冯齐林4河北省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董自勉5山西省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段凯祥6天津市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李云轩7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刘程汝8海南省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吴 娜9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学校萨日娜10江苏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殷天瑶11四川省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何彦泽12湖北省湖北省艺术学校陈玉琼13浙江省嵊州越剧艺术学校黄伊甸14浙江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陈鑫滢15浙江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郎天宁子16深圳市深圳艺术学校潘柯辛17宁波市宁波外事学校张 晨18厦门市厦门音乐学校钟 情19青岛市青岛艺术学校冯玉泉20河南省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郭庆杰21湖南省湖南省艺术学校樊子妍22河北省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李心怡23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袁瑜绮24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马冬暖25河北省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王晨瞩26江苏省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张 颖27福建省福建省泉州艺术学校张宝莲28山东省临沂艺术学校耿 帅29天津市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王雪茹30天津市中国北方曲艺学校郭春莹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刘孟千一高 彤2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王耀弘刘兆安3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许周熠李红宾4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王 韧王茂生5河北省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康佳欢彭会蘅6湖北省武汉市艺术学校余琪菲冯春凤7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冯小明恒 红8陕西省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商月月梁安建9广东省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黄文意黄 燕10湖南省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唐 期邹 纯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北京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逄瑷嘉2浙江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吴心怡2.戏曲( 共56人)一等奖二等奖3上海市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赵雪彤4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魏弋晴5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姜舒原6河北省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康佳乐7湖北省湖北省艺术学校罗丽琴8浙江省嵊州越剧艺术学校邢景茜9山西省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马永丽10浙江省金华艺术学校张莹11山西省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李泽斌12浙江省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俞庆庆13江苏省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王英健14福建省福州市艺术学校汤文星15广东省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杨滔16山东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路彤17陕西省陕西省艺术学校何雨欣18浙江省金华艺术学校楼依婷三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张馨心2天津市中国北方曲艺学校郝莲洁3上海市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束春方4天津市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庄化宇5浙江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黄翌6山东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李璐璐7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翟禹鉴8河北省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李蜜鑫9山西省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康乃方10湖南省湖南省艺术学校张凯然11云南省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杨洋12河北省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李晓13湖南省湖南省艺术学校荣媚14河南省洛阳文化艺术学校王佳璐15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林周楠16福建省福州市艺术学校林巧凤17福建省福建省泉州艺术学校陈德佳18四川省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魏权19安徽省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洪安20湖北省武汉市艺术学校胡梓煜21河南省洛阳文化艺术学校邢金婷22河南省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邵晨23宁波市宁波外事学校沈倩24江苏省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张晓雯25江苏省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杨露26宁波市宁波外事学校陈佳颖27重庆市重庆艺术学校罗洪萍28北京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刘竞丹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1.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团体项目 共144人)一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浙江省嘉兴技师学院(中专部)钱泽伟沈金强/任晓静2浙江省嘉兴技师学院(中专部)陆忠豪沈金强/任晓静3浙江省嘉兴技师学院(中专部)钮宇晨任晓静/沈金强4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崔宁杰张凌辰/王灿田5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田早晨张凌辰/王灿田6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邹安张凌辰/王灿田7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王晨栋徐捷/安世浩8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李其栋徐捷/安世浩9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单宏威徐捷/安世浩10山东省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杨斌刘美玉/孙永梅11山东省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刘绍彤刘美玉/孙永梅12山东省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柴树金刘美玉/孙永梅13宁波市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杨齐杰夏银钢14宁波市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吴益东夏银钢15宁波市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张奕超夏银钢16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焦俊豪徐凯/张继辉17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殷超徐凯/张继辉18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许剑涛徐凯/张继辉19青岛市青岛电子学校赵瑞青王国明/刘志臣20青岛市青岛电子学校高宇王国明/刘志臣21青岛市青岛电子学校韩诚烈王国明/刘志臣22宁波市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陈溢涛陈苏权/蔡央央23宁波市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高晨阳陈苏权/蔡央央24宁波市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张石陈苏权/蔡央央二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宁波市宁波经贸学校柳益峰2宁波市宁波经贸学校莫少文3宁波市宁波经贸学校唐人杰4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梁汉颖5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吴嘉豪6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许键豪7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一强8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朱凯利9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朱泳铭10宁波市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应旭东11宁波市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徐浩翔12宁波市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周献德13广东省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吴和卫14广东省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许浩铭15广东省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蔡晓杰16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孙涛17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龚鹏飞18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陆建新19福建省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陈章斌20福建省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林光德21福建省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唐茂银22上海市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郭朋朋23上海市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吴泽诚24上海市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毛宏伟25福建省福建省邮电学校林涛26福建省福建省邮电学校方鸿雁27福建省福建省邮电学校周源28山东省淄博工业学校张红春29山东省淄博工业学校刘伟亮30山东省淄博工业学校蒋文帅31重庆市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吴书亮32重庆市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倪章龙33重庆市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刘坤34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杨洋35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周雨36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斯应彬37上海市上海市贸易学校翟伟伟38上海市上海市贸易学校朱轩铖39上海市上海市贸易学校张志强40河南省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张一通41河南省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亢鹏宇42河南省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孟凯鸽43江苏省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余前44江苏省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王佳俊45江苏省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夏卫46浙江省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沈伟祥47浙江省浙江信息工程学校陆锦超48浙江省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范克炜三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深圳市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丘晓彬2深圳市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孙树坛3深圳市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谭纪源4宁波市慈溪职业高级中学胡佳丽5宁波市慈溪职业高级中学楼敏君6宁波市慈溪职业高级中学叶瀚文7广东省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欧宇恒8广东省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张锦业9广东省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郑康宁10山东省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马建强11山东省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孙佳辉12山东省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王宇航13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沈丹豪14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陆彬15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徐文杰16重庆市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古瑶17重庆市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何嘉豪18重庆市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陈海龙19北京市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李天宇20北京市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王伟21北京市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朱绍铭22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邓邦益23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卢炳兴24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言广晋25安徽省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董荣淞26安徽省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董文俊27安徽省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冯金赢28上海市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朱佳卫29上海市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于威30上海市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邵海31北京市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刘敏彰32北京市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刘笑宇33北京市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王寅森34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江文杰35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杜伟南36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杨滨志37福建省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张旺38福建省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王伟森39福建省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江瞻哲40吉林省吉林信息工程学校任顿梁41吉林省吉林信息工程学校吉炳奎42吉林省吉林信息工程学校武士超43河南省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袁家伟44河南省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刘豪45河南省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杨淑璟46重庆市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谈涛47重庆市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李安镔48重庆市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杨代松49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谭宗杰50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陆伟51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姚荣坤52厦门市厦门信息学校王俊杰53厦门市厦门信息学校林金锐54厦门市厦门信息学校庄园昊55安徽省蚌埠科技工程学校(安徽蚌埠职业教育中心、蚌埠机电工程学校)胡开祥56安徽省蚌埠科技工程学校(安徽蚌埠职业教育中心、蚌埠机电工程学校)张青57安徽省蚌埠科技工程学校(安徽蚌埠职业教育中心、蚌埠机电工程学校)蔡永强58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物资学校方家华59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物资学校胡德庆60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物资学校宁勇强61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郑祥坤62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陈嘉炎63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黎利聪64青岛市青岛市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杨伟东65青岛市青岛市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玉龙66青岛市青岛市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陈岱阳67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吕向移68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高棋凡69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谢添70湖南省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刘旭71湖南省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杨鹏72湖南省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张永三、动画片制作1.动画片制作( 共92人)一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钟雯雯张维2江苏省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夏预张志敏3宁波市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郑鸿恺张乐天4宁波市宁波甬江职业高级中学李嘉颖桂志华5北京市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马浩李娜6上海市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付吉烨顾骏璋7北京市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熊梦湾李娜8上海市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叶锦涛龚斯文9山东省烟台电子工业学校韩学森孟建萍10山东省烟台电子工业学校李德昕孟建萍1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闵一辉钱成超12广东省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陈约燃潘欢13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龚宏诺武天歌14宁波市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周臻哲江宁15浙江省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王诚王浩冰二等奖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世奇2青岛市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刘同峰3宁波市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桑翊航4重庆市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韦松林5安徽省滁州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夏芝强6海南省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中)王之玥7上海市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仇梓卉8深圳市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林柏坤9大连市大连商业学校杨啸10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邢硕11山东省淄博工业学校贺春意12深圳市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张致豪13北京市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黄文康14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杨晶15广东省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罗家颖16厦门市厦门信息学校周维恩17青岛市青岛电子学校江晓雨18浙江省嘉兴技师学院(中专部)冯建军19上海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周容妃20福建省福建工业学校林旭东21天津市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李伋儿22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王宇23福建省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林威24湖北省当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代雪平25黑龙江省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刘鑫义26江苏省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杨双27宁波市宁波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周斌28北京市北京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律峥29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杨伟开30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刘丹31山东省淄博工业学校胡熠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广东省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罗俊健2海南省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中)杨剑3厦门市厦门信息学校蔡勉钊4重庆市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姚延严5重庆市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梅志伟6浙江省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周弢7安徽省滁州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周星宇8大连市大连商业学校王楠9深圳市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杨华锋10上海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陈庭11青岛市青岛电子学校徐衔聪12厦门市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林陈彬13安徽省合肥经济管理学校赵健涛14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卢鑫15厦门市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卢木海1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韦肖17河南省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刘晨阳18四川省成都市蜀兴职业中学杨宇歆19天津市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李彦圻20大连市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林美云21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商务学校刘亚婷22北京市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侯君洁23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职业教育中心钟昌营24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江淑莹25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亢棋申26重庆市重庆工商学校伍康星三等奖27福建省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黄秦辉28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徐佳琪29海南省海南省工业学校薛梅妍30安徽省宣城市工业学校汤 靖31辽宁省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金 瑶32河南省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宋世杰33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薛秀青34四川省四川省商贸学校冉承鑫35湖南省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唐 昊36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商务学校梁 甜37湖北省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赵海龙38四川省成都市蜀兴职业中学张琪瑞39湖南省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周渔40河南省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张 硕41辽宁省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于佳旭4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陈家恒43大连市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王 贺44海南省海南省商业学校洪振华45辽宁省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张皓源46四川省四川省商贸学校巩 文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江苏省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溧水电大)肖 曼梅白青2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沈鑫汇陈燕芳3浙江省富阳学院陈晓洋汪利章4江苏省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魏 盼冯方庆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杨洪强2宁波市鄞州区四明职业高级中学单其其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财经学校姚博文4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学校王宇婷5安徽省滁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赵 玲6云南省云南省普洱农业学校李存浩7贵州省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李忠飞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青岛市青岛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 敏2江西省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胡锦峰3福建省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吴月美4福建省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陈 芸三等奖二等奖四、手工制茶1.扁形绿茶( 共22人)一等奖5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邓青青6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秦 林7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夏秀荣8宁波市余姚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刘 彬9安徽省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叶启苗10山东省潍坊市经济学校宋文华11贵州省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彭 玉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财经学校丁彬彬刘正伟2云南省云南省普洱农业学校查有祥温雨锋3重庆市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张玲丽陈应会4山东省济阳职业中专王 强郭 凯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宁波市余姚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徐利芝2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袁丽萍3宁波市余姚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鲁 昀4青岛市青岛市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唐秀丽5江西省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匡苗苗6湖南省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罗 容7广东省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杨富锋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刘晓东2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刘 宇3浙江省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汪浩伟4四川省四川省贸易学校晏冬莉5福建省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许坤鑫6江苏省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董丽华7四川省四川省旺苍县职业中学何海军8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职业教育中心黄玉婷9湖北省五峰县职教中心张 伟10湖北省五峰县职教中心汪贵珍11安徽省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王君琪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刘小强覃立明2.卷曲形绿茶( 共22人)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3.青茶(乌龙茶)( 共14人)一等奖2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张 宜饶祖凤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贵州省贵州省经济学校季 宇2贵州省贵州省内贸学校张文仪3福建省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李锦源4福建省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李世杰5山东省济阳职业中专咸 帅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广东省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魏佳琳2重庆市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范文碧3云南省云南省普洱农业学校董仕平4贵州省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石书于5江苏省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溧水电大)王 俊6广东省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翁育滨7江苏省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蒋俊豪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指导教师1湖北省五峰县职教中心周建锋梁举凯2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李双平陈维鹏3湖北省五峰县职教中心黄少奇梁举凯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正久职业学校蒙秀燕2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李昌历3重庆市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郑红军4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学校李 犇5广东省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陈炤灵6青岛市青岛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杨 雪序号代表队学校姓名1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李军梅2福建省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廖福荣3江苏省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溧水电大)冯智鹏4江西省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余国豪5山东省济阳职业中专刘 蕊6广东省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黄荣坤二等奖4.红条茶( 共17人)三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9.16•【字号】浙教办高教[2013]93号•【施行日期】2013.09.16•【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的通知(浙教办高教〔2013〕93号)各高职(高专)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工信部、人社部等30个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举办。
2013年大赛共设14个专业大类的100个比赛项目(中职、高职各50个),是2007年以来历届全国大赛中参赛选手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比赛。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25日至6月28日在天津、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贵州、甘肃、广西、大连、宁波等16个赛区顺利举行,其中浙江分赛区共承担导游服务、中华茶艺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4个赛项。
我省通过开展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共遴选出24个院校113支队伍组成代表团参赛。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13〕10号),我省高职组代表团共获得226个奖项,其中62个一等奖、85个二等奖、79个三等奖。
现将获得各赛项一、二、三等奖的选手、优秀指导教师及所在学校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请各高职(高专)院校加大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宣传表彰力度。
继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国际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3年9月16日附件。
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理论试题

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理论试题库高职组201.特一级 A 形似雀舌,肥壮匀齐,色如象牙,叶金黄;A、黄山毛峰B、金坛雀舌C、龙井茶D、碧螺春202.特一级黄山毛峰的色泽是B ;A、翠绿色B、象牙色C、碧绿色D、黄褐色203.茶艺师在接待服务“商务顾客”时,要求站立在 D 、同时易于观察顾客、接近顾客的位置;A、吧台附近B、门口附近C、顾客旁边D、易于照看自己管辖范围204. B 外形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形似松针;A、碧螺春B、雨花茶C、六安瓜片D、临海蟠毫205.唐代宫廷茶艺通过清明节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 C 等礼仪活动时的饮茶活动来表现;A、民间文艺汇演B、每日早朝C、喜庆宴D、皇室的日常起居生活206.唐代文人茶艺的代表人物有:陆羽、 A 、皎然;A、卢仝B、苏轼C、李白D、黄庭坚207.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浇壶”的主要目的是 A ;A、保持茶壶温度B、抑制茶香散发C、动作美观D、清洗茶壶208.配料茶准备的程序要求泡茶台的中间放置茶盘,内放盖杯和 A ;A、配料缸B、赏茶碟C、开水壶D、茶叶罐209.雨花茶的干茶色泽是 D ;A、灰白B、灰绿C、黄绿D、深绿210.在茶馆没有顾客时,茶艺师 A ,同时易于观察顾客、接近顾客的位置;A、应站立在门口附近B、应四处走动巡视C、可以做私事D、可以扎堆闲聊211.禅师茶艺讲求僧侣们身体力行,自己种茶、制茶、煮茶,以茶供佛,以茶待客, C ,即物求道,不离物言道;A、以茶为生B、以茶解渴C、以茶修行D、以茶消暑212.在茶庄实行柜台服务的场所,当有三位茶艺师时应 B ;A、一起站在柜台的中间B、间距相同地站成一条直线C、一人站着待机,其他两人可以坐下休息D、站立在柜台两侧的位置213.滇红的主产地是 C ;A、安徽B、海南C、云南D、四川214.在茶馆接待服务时,茶艺师从下列 A 可以判断顾客不是第一次来消费;A、走进茶馆,直接找到位置坐下B、四处环顾后,寻找相对安静的位置C、消费中途有意识寻找洗手间D、询问消费项目和品种215.茶艺中泡茶时将茶汤倒在紫砂壶外壁,日久后壶的色泽会变得 C ;A、暗淡无光B、粗糙发黄C、古雅厚润D、暗淡发黑216.当茶庄接待过程中,观察到宾客想买价廉物美的茶自己品饮时,茶艺师 C 处理是正确的;A、推荐包装精美的礼茶B、改变了原来热情的服务态度C、经过试饮确定顾客的口味后,建议采用简易密封包装D、立即推荐价格低的茶供宾客选择217.在茶馆服务的点茶环节,当观察到顾客来喝茶的目地是与贵重宾客进行商务洽谈时,茶艺师 A 的处理是不对的;A、详细地不断地介绍茶的品饮方式B、泡好一道茶后,退离到易于照看到宾客的位置待机提供主动服务C、告诉宾客,为不打扰他们谈事,先离开,有事请招呼D、简短迅速的将茶泡好,保持一段距离站立218.配料茶主要是在茶中添加各种 D 以及可食用中草药;A、干果、鲜果B、鲜果、果汁C、果仁、鲜果D、干果、果仁219.台湾“吃茶流” 一般采用 B 泡法,理念清晰,动作简捷,较易掌握;A、大壶B、小壶C、玻璃杯D、盖杯220.罐罐茶可分为面罐茶和 C 两种;A、豆子茶B、酥油茶C、油炒茶D、咸茶221.台湾茶人称 D 为“投汤”;A、干壶B、置茶C、冲水D、斟茶222.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烘茶冲点”中的“烘茶”是 B ;A、用沸水烫热茶壶B、靠水温来烘茶C、用火将茶叶烤干D、茶壶放入壶盘中冲入开水223.在工作岗位上要求茶艺师主动服务,主要表现的“接待三声”是指 A ;A、迎宾之声、介绍之声、送客之声B、问候之声、询问之声、服务之声C、迎宾之声、茶艺之声、送客之声D、迎宾之声、演示之声、服务之声224.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若琛杯”是指精细的 B ;A、紫砂小品茗杯B、白色小瓷杯C、青色小瓷杯D、黑釉小瓷杯225.在工作岗位上要求茶艺师微笑服务、有声服务,其中“有声”服务是指 D ;A、迎宾之声、送客之声、导客之声B、迎宾之声、问侯之声、送客之声C、问候之声、询问之声、服务之声D、迎宾之声、介绍之声、送客之声226. B 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客家人聚居区;A、奶茶B、擂茶C、竹筒茶D、酥油茶227.唐代中叶百丈怀海禅师撰写 A ,将茶融入禅宗礼法;A、“百丈清规”B、“大观茶论”C、“吃茶养生记”D、“禅茶一味”228.茶馆茶艺师对销售中的茶叶要“八知道”指的是要知道茶叶的产地、价格、质量、性能、特点、用途、冲泡方法、 B ;A、品茶方法B、保管措施C、茶文化知识D、选择茶具要素229.茶艺师对要销售的商品应做到“ A ”;A、一懂、四会、八知道B、二懂、三会、五知道C、一懂、三会、八知道D、一懂、二会、三知道230.文人茶艺对茶友的选择也极为讲究,要求 B ;A、都是读书人B、人品高雅,有较好的修养C、都是喜好茶的人D、一定是会品茶的人231.在商品服务介绍时,茶艺师应善于观察顾客心理,着重做到 D 、培养顾客的兴趣、增强顾客的购买欲、争取达成交易;A、热情B、主动C、礼貌D、引起顾客的注意232.在商品服务介绍时,茶艺师应善于观察顾客心理,着重做到引起顾客的注意、 B 、增强顾客的购买欲、争取达成交易;A、在陈列商品时突出优点B、培养顾客的兴趣C、与顾客交谈了解顾客的喜好D、主动展示商品233.茶艺表演中挂画、插花、焚香、点茶统称为 C ;A、茶艺背景B、茶境C、四艺D、四绝234.在商品服务介绍时,茶艺师应善于观察顾客心理,着重做到引起顾客的注意、培养顾客的兴趣增强顾客的购买欲、 D ;A、让顾客满意B、与顾客交谈与销售无关的话题C、无目的地交谈D、争取达成交易235.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 D ;A、观看汤色B、增加茶汤浓度C、打捞添加物D、调匀茶汤236.禅师茶艺中 D 的禅宗文化思想的倡导者是泰山降魔师;A、“以茶修行”B、“茶禅一味”C、“以茶修身”D、“以茶禅定”237. D 倡导“以茶悟道”;A、荣西禅师B、隐元禅师C、皎然D、赵州从谂禅师238.姜盐豆子茶如单以 C 加茶叶冲泡,称为“豆子茶”A、青豆B、豌豆C、黄豆D、红豆239.唐代宫廷茶艺表演的主要文化内容有唐朝宫廷礼仪、服饰、 B 等;A、贡茶B、饮茶器具C、龙凤茶团D、龙凤茶饼240.下列 C 不是茶艺师为顾客推介商品时的重点;A、要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B、要使顾客自然而然地决断C、要与顾客建立和谐的关系D、要根据顾客的需要夸大介绍商品的性能241.“三道茶”是生活在美丽的苍山洱海的 C 的茶俗;A、傣族B、苗族C、白族D、彝族242.“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 D 程序;A、烫杯B、烘茶C、候汤D、品茶243.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B ”;A、始祖B、活化石C、代表D、真工夫244.文人茶艺一般选用汤味淡雅,制作精良的 A ;A、阳羡茶、顾渚茶B、蒙顶石花C、天目山茶D、芳山露芽245.在商品、服务的成交阶段,茶艺师应注意的六点是:、协助挑选、补充说明、算帐准确、D 、帮助搬运、致以谢忱;A、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顾客上B、以顾客的消费高低为参考提供的服务不同C、根据不同的消费金额包装不同D、仔细包装246.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干壶置茶”是指 C ;A、用沸水烫热茶壶B、用沸水烫热茶盅C、将茶叶放进干热的茶壶中D、用沸水淋浇茶壶外壁247.中国 B 按地区名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等四大流派;A、花茶茶艺B、工夫茶艺C、擂茶茶艺D、绿茶茶艺248.中国工夫茶艺按地区名俗可分为 A 等四大流派;A、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B、潮汕、台湾、闽南、闽北C、潮汕、台湾、泉洲、武夷山D、潮汕、台湾、泉洲、漳州249.禅师茶艺按照佛教教理选用茶具,安排茶室摆设,赋予象征意义,其中“茶勺五寸”表示B ;A、考虑周全B、点茶供养五方圣凡C、取茶用量讲究D、喝茶人数不超过五人250.被誉为中国茶道“活化石”的是 C ;A、台湾工夫茶B、闽南工夫茶C、潮汕工夫茶D、四川工夫茶251.“ A ”是将晒干的青毛茶装进香竹筒内,放在火塘上烘烤,这样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芬芳;A、竹筒茶B、咸奶茶C、龙虎斗D、酥油茶252.“工夫茶”是特指 A 的沏泡品饮方法;A、乌龙茶B、大红袍C、碧螺春D、普洱茶253.潮汕工夫茶茶艺中“淋眉”的目的是给茶壶 B ,以充分逼出茶香;A、降低温度B、进一步加温C、烘干茶叶D、洗壶254.“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D 必备的“四宝”;A、四川盖碗茶B、藏族酥油茶C、客家擂茶D、潮汕工夫茶255.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是 B ;A、玉书煨、潮汕炉、大彬罐、若琛杯B、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C、随手泡、酒精炉、孟臣罐、若琛杯D、随手泡、酒精炉、大彬罐、若琛杯256.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玉书煨”是指 C ;A、玻璃水壶B、酒精炉C、陶制水壶D、不锈钢水壶257.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潮汕炉”是指 A ;A、红泥小火炉B、陶制水壶C、酒精炉D、随手泡258.潮汕工夫茶茶艺演示基本程序的第一道是 A ;A、列器备茶B、煮水候汤C、温壶烫盅D、干壶置茶259.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烫壶温盅”程序是用 C ;A、茶水洗茶壶B、火加热茶壶C、开水烫热茶壶和茶盅D、冷水洗茶壶260.制作蒙古族咸奶茶一般采用 A ;A、青砖茶B、龙井茶C、白牡丹D、乌龙茶261.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将茶叶放进干热的茶壶中烘温的程序称为“ D ”;A、列器备茶B、煮水候汤C、“烫壶温盅”D、干壶置茶262.潮汕工夫茶茶艺中通过 B 使茶叶在壶内旋转,有利于滋味的迅速溢出;A、低冲水B、高冲水C、回旋冲水D、冲水7-8分满263.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烘茶冲点”的作用是 A ;A、提高香气、有利滋味溢出B、将茶叶烘干C、将茶叶炒干D、将茶叶晒干264.潮汕工夫茶茶艺中“淋眉”是向茶壶上浇淋 C ,以充分逼出茶香;A、冷水B、冰水C、开水D、茶水265.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泡沫称之为“ D ”;A、淋眉B、高冲C、低斟D、刮顶266.潮洲人称斟茶为“ C ”;A、冲茶B、分茶C、洒茶D、匀茶267.品潮汕工夫茶应先嗅香气后品滋味,称为“ A ”;A、品香审韵B、烘茶冲点C、摇壶低斟D、刮顶淋眉268.潮汕工夫茶以 C 为止,要求各泡的茶汤浓度一致;A、一泡B、二泡C、三泡D、四泡269.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各泡的茶汤浓度 B ;A、随心所欲B、一致C、由浓到淡D、因人而异270.香港人常说饮茶的“一盅两件”是指 D ;A、一茶壶配两个茶杯B、一茶盅配两个茶杯C、一盖杯配两个茶杯D、一壶茶配一些点心271.香港的早茶一般为一壶茶配合吃少量的食物,称之为饮茶的“ B ”;A、一壶两件B、一盅两件C、一壶两盅D、一盅两杯272.台湾“吃茶流”的主要精神中“ A ”是指通过修习茶艺来净化心灵,培养淡泊的人生观;A、净B、静C、序D、省273.台湾“吃茶流”茶具的选择以能发挥茶叶之特性且简便适手为主,一般采用 A 泡法;A、小壶B、大桶C、瓷杯D、盖杯274.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摇壶”的主要目的是 B ;A、使茶壶光润B、促进茶香散发C、抑制茶香散发D、给茶壶保温275.台湾“吃茶流”茶艺程序中,为了使茶壶的温度里应外合,,需沿着茶壶外围再淋浇一些开水称为 C ;A、赏壶B、干壶C、浇壶D、摇壶276.在提壶斟茶之前,应将茶壶放在茶巾上,擦干壶底的水后再斟茶,这一程序称为“ B ”;A、赏壶B、干壶C、淋壶D、摇壶277.台湾茶人称斟茶为“ A ”;A、投汤B、干壶C、摇壶D、浇壶278.擂茶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 B 聚居区;A、高山族B、客家人C、畲族D、苗族279. B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A、奶茶B、擂茶C、竹筒茶D、酥油茶280.根据地区的不同,擂茶可分为桃江擂茶、桃花源擂茶、安化擂茶、临川擂茶和 A 等;A、将乐擂茶B、凤凰擂茶C、西湖擂茶D、苏州擂茶281.桃江擂茶的主要原料是 D 等;A、生米、芝麻、绿豆、茶叶B、生姜、芝麻、绿豆、茶叶C、玉米、芝麻、绿豆、茶叶D、花生、芝麻、绿豆、茶叶282.夏季,将乐擂茶常在配料中加一些 D ,可清热解暑;A、陈皮、枸杞B、陈皮、金银花C、淡竹叶、枸杞D、淡竹叶、金银花283.姜盐豆子茶因用姜、盐、黄豆、芝麻、茶叶和开水混合而成,又称“ D ”;A、三清茶B、八宝茶C、十里香D、六合茶284. C 可分为面罐茶和油炒茶两种;A、三清茶B、八宝茶C、罐罐茶D、六合茶285. D 是将茶罐先烤热,加入茶油、白面翻炒后,放入细嫩茶叶和食盐,炒至茶香溢出,加水煮沸;A、八宝茶B、酥油茶C、五福茶D、油炒茶286.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D ;A、一苦二回味三甜B、一甜二苦三回味C、一甜二回味三苦D、一苦二甜三回味287. A 的制作是将砖茶或沱茶煮沸,加一些酥油和少许盐巴,经充分打制而成;A、酥油茶B、咸奶茶C、龙虎斗D、打油茶288.在商品、服务的成交阶段,茶艺师应注意的六点是:协助挑选、补充说明、算帐准确、仔细包装、帮助搬运、 D ;A、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顾客上B、根据不同的消费金额提供不同的服务C、根据与顾客的关系提供不同的服务D、致以谢忱289.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A 、收具;A、奉茶B、观茶汤C、看汤色D、平分茶汤290.指定 D 是展览会会务准备工作之一;A、赞助单位B、主办单位C、协办单位D、展览主编。
201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

201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华茶艺项目参赛须知一、比赛时间、地点(一)抽签时间:2015年12月2日下午17:00。
(二)比赛时间:2015年12月3日全天。
(三)比赛地点: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
二、比赛日程安排该赛项比赛日程如下表所示:表1 中华茶艺赛项比赛日程安排表注:12月3日具体安排(含比赛场地)以报到后公布的安排表为准。
三、比赛内容及规则比赛分理论知识测试、指定茶艺竞技、茶席创新竞技3个环节。
比赛流程依次为理论知识测试→指定茶艺竞技→茶席创新竞技。
比赛项目的命题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相关标准制定。
(一)理论知识测试(占总成绩的20%)考察选手对茶艺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选手按照抽签号分组抽题并进行现场书面答题,含6道单项选择题和4道判断题,答题时间为10分钟。
比赛不设题库,参考教材采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茶艺师(中级)》(ISBN:9787504565990)。
(二)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按照赛前抽签决定表演某一茶类(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的指定茶艺,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
1. 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
2. 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温盅及品茗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3. 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弃水)→壶中续水冲泡→温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奉茶→收具。
赛前5分钟自行备水、布具(不计于比赛时间内),比赛使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茶样、器具、主题、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
比赛服装自备,建议选择与茶艺协调、适宜开展茶艺表演的服装。
比赛时间不少于7分钟,不超过13分钟。
(三)茶席创新竞技(占总成绩的30%)竞赛时,每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不超过10分钟)独立完成茶席布置,组委会仅提供布席使用的桌椅(尺寸规格同指定茶艺竞技时使用的桌椅)。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技能”评分标准(58.G-079.高职)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技能”评分标准3. 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评分方法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裁判人员组成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而定。
以40支参赛队伍为例,竞赛将分A、B两组同时进行,指定茶艺竞技每个组每批每种茶类共5名选手同时比赛,4名裁判执裁;全部组别批次的比赛在竞赛第一天上午完成。
创新茶艺竞技将分组分批次进行,每组7名裁判执裁,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比赛最后得分,从第五组开始陆续依次当场亮分,分别于竞赛第一日下午和第二日上午完成比赛。
解读茶艺竞技环节不分组,由7名裁判执裁。
竞赛分数将采用实时公布,分数公布时只显示参数队伍的参数序号和在该环节获得的分数。
指定茶艺竞技环节比赛分数在该环节结束后,即刻统分并经裁判组审核后张榜公布;创新茶艺竞技环节从第五组开始陆续依次当场亮分,并经裁判组审核后张榜公布;解读茶艺竞技环节比赛分数在该环节结束后,即刻统分并经裁判组审核后张榜公布。
本次竞赛团队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
总成绩(分)=指定茶艺竞技分数×35% + 创新茶艺竞技分数×50% + 解读茶艺竞技分数×15%。
参赛团队放弃任一环节将不参与比赛总分排名统计。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0分。
茶艺技能大赛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同时要求展示的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的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1. 指定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35%。
(1)仪容仪表、礼仪:仪表自然端庄,发型服饰与所沏茶类相配,泡茶手势与奉茶姿态自然优雅。
分值:25分。
(2)茶席布置:席面布置合理、美观,有序,茶具空间符合操作要求(比赛开始前有5分钟准备时间,用于茶席布置),分值:5分。
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茶艺赛项

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茶艺赛项技术文件:茶艺赛项一、竞赛目的:通过茶艺赛项,评估参赛选手在茶艺技术方面的熟练程度与创新能力,提升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二、竞赛流程:1. 报名:参赛选手需提前报名,并提交个人简历和相关证明材料。
2. 技术评分:参赛选手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和场地进行茶艺表演,并由评委对其技术、造型、套路、韵味等方面进行评分。
3. 创新赛项:参赛选手可自行设计并表演一段茶艺创新项目,以展现其创新能力。
4. 决赛:经初赛评选出的前五名选手参加决赛,进行技艺的对决。
三、竞赛规则:1. 时间限制:参赛选手可自行决定表演时间,但不得超过10分钟。
2. 茶具准备:参赛选手需自行准备各类茶具,并确保其质量及显示个人风格。
3. 评分标准:评委将根据茶艺表演的难度、技术水平、仪态得体、造型美观、茶艺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评分。
4. 创新项目:参赛选手可自行设计创新项目,但应与传统茶艺有一定的联系与延续。
四、参赛资格:1. 年龄限制:参赛选手需年满18岁。
2. 茶艺经验:参赛选手需具备至少两年的茶艺经验,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 技能要求:参赛选手需掌握传统茶艺基础知识,并具备熟练的泡茶技巧与茶艺经营能力。
五、评委要求:1. 评委的资格:评委由经验丰富、具备茶艺专业背景的专家组成。
2. 评分标准:评委需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分,确保选手的竞赛结果公正有效。
六、奖项设置:1. 冠军奖:优胜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奖杯,并有机会参加茶艺大赛的总决赛。
2. 亚军奖:获得亚军的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奖牌,并获得参加下一期培训班的资格。
3. 季军奖:获得季军的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奖牌,并获得参加茶艺交流培训班的机会。
4. 优秀奖:评选出的优秀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并有机会参加茶艺比赛的培训课程。
七、其他注意事项:1. 安全措施:参赛选手应注意场地的安全,在表演过程中严禁出现任何危险行为。
2. 服装要求:参赛选手需穿着整洁、合适的茶艺服装,彰显茶艺文化的庄重与美感。
2015年浙江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竞赛

2015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技术文件一、竞赛方式竞赛为个人赛。
竞赛项目分为两天进行。
每位选手在第一天完成中药炮制笔试和审方笔试,并分两组完成中药饮片混挑操作;第二天选手进入所在组的赛室,根据赛题要求,独立完成中药性状鉴别和中药调剂2项技术操作。
二、竞赛内容竞赛项目分设中药性状鉴别、中药饮片混挑、中药调剂与中药炮制4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比见表1。
表1 比赛项目指标体系各项目说明如下:(1)中药性状鉴别性状鉴别要求选手写出40味饮片的名称及主要功效。
竞赛考试范围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临床常用的35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见表2)。
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一组(每组40味)饮片进行鉴别,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中药的名称及2个主要功效(每药2.5分,名称1.5分,功效1.0分,共100分)。
比赛限时13分钟。
表2 中药性状鉴别与中药混挑品种目录表3 中药性状鉴别评分表考号:考题号:成绩:监考员签字:年月日裁判长签字:年月日(2)中药饮片混挑饮片混挑要求写出10味中药饮片的正名(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中药饮片的混挑,每组含10味中药饮片。
比赛限时6分钟。
表4中药饮片混挑评分表考号:考题号:成绩:监考员签字:年月日裁判长签字:年月日(3)中药调剂中药调剂分为审方和无药斗抓药,处方审查和中药炮制于实操前以笔试形式单人单桌集中进行。
审方8分钟审查2个处方,调剂实操采取无药斗抓药方式进行,处方中药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容器内,随机摆放在工作台正前方,药盒上不注药名。
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调配10味×3付中药,限时15分钟, 包装采用药袋装袋,不需包大包,最后所配中药装入塑料袋中。
表5 中药调剂技能比赛处方审查答卷纸考号处方号成绩监考员签字:年月日裁判长签字:年月日表6 中药调剂技能比赛评分表考号:处方号:调剂用时:成绩:裁判员签字:年月日计时员签字:年月日裁判长签字:年月日(4)中药炮制本赛项以笔试形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竞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赛项名称:中华茶艺英语翻译: Tea Ceremony Skills Competition赛项组别:高职赛项归属产业:农林牧渔大类二、竞赛目的倡导“茶为国饮”,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展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一)竞赛内容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3个环节。
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一)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0%)指定茶艺竞技(参赛选手个人独立完成),选手按照赛前抽签决定表演某一茶类的指定茶艺(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或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或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
1. 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润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
2. 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温盅及品茗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3. 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弃水)→壶中续水冲泡→温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奉茶→收具。
赛前5分钟自行备水、布具(不计于比赛时间内),比赛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统一时间。
比赛服装不统一,建议女生选手着浅色旗袍,男生选手着深色长袍。
比赛时间不少于7分钟,不超过13分钟,占总成绩的30%。
(二)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40%)创新茶艺竞技(以参赛院校为单位,所有参赛选手一起共同完成),参赛选手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竞赛时以参赛院校为单位,全部参赛选手共同参与,一起完成一个创新茶艺竞技比赛作品(每个参赛院校只需表演一个创新茶艺作品,但必须由该参数院校的全部参赛选手共同参与,所得成绩计为每一位选手的创新茶艺竞技的分数),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3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18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三)品饮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0%,包括现场书面答题3%)品饮茶艺竞技(参赛选手个人独立完成),参赛选手根据赛前抽签确定冲泡品饮的茶类和比赛主题,在规定时间内(10min)于候考区内选择要用的茶具、背景、音乐等素材,并完成理论作答(书面答题)。
进入比赛场地后根据选用茶具布席,营造品茗环境与氛围,从参赛选手的仪表仪容、茶席布置、冲泡品饮技法、茶汤质量等方面展示真实品饮生活;每位参赛选手根据所选茶类、主题、茶具冲泡3次,每次冲泡5杯,其中4杯分别奉给4名裁判,第5杯自品,每冲泡一次请在答卷上书面描述该泡茶汤的色、香、味,3次冲泡结束后根据3次冲泡情况进行总结性的书面描述;所有器具及茶叶均有举办方提供,参赛服装自备,以休闲生活服饰为宜,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3分钟,品饮茶艺竞技成绩占总成绩的30%。
选手现场书面理论作答涉及泡茶技艺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少数民族饮茶风俗等茶艺理论知识5道客观问题,答题时间不超过3分钟,占总成绩的3%。
(二)赛项举办时间比赛时间:2015年4月28日-30日举行,比赛时间2天。
备注:根据参赛队伍数量决定比赛批次,比赛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正式比赛时间以秩序册为准。
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个人赛。
2.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参赛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4人,每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更。
3.全部比赛项目2天内完成。
指定茶艺环节抽签决定比赛茶类和顺序,现场完成操作后,评委当场打分;创新茶艺环节抽签决定比赛组别和顺序,由参赛队全体选手共同合作完成,评委当场给出评分;品饮茶艺环节抽签决定比赛茶类和主题,选择好比赛用品等器具素材后,并在备考区书面完成抽答理论题,营造品茗环境与氛围,完成3次冲泡,并就茶汤的色、香、味进行评价性描述,评委当场给出评分。
4. 本次比赛充分调动赛项设计团队中行业企业成员的各类资源,通过邀请函发送、大赛宣传资料寄送、大赛网站宣传、以协会和研究会名义邀请等多种形式联系港澳台、日本、韩国等地的茶艺人员参观交流、现场布展、特色表演、茶艺研讨等,以期扩大竞赛影响,加强境内外茶艺交流与合作。
五、竞赛试题本赛项是公开赛题,个人参赛。
共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3个环节。
(一)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30%)选手按照随机抽取的茶类竞技进行比赛如指定绿茶茶艺竞技,用玻璃杯冲泡西湖龙井,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统一时间,评委从茶汤质量、茶艺演示、仪容仪表、礼仪、茶席布置、时间几方面进行评比。
(二)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40%)参赛选手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竞赛时以参赛院校为单位,全部参赛选手共同参与,一起完成一个创新茶艺竞技比赛作品(每个参赛院校只表演一个创新茶艺作品,但必须由该参数院校的全部参赛选手共同参与,所得成绩计为每一位选手的创新茶艺竞技分数),评委从创新性、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水具配置、解说、时间几方面进行评比。
(三)品饮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0%包括现场书面答题3%)参赛选手根据赛前抽签确定冲泡品饮的茶类和比赛主题,在规定时间内(10min)于候考区内选择要用的茶具、背景、音乐等素材,并完成理论作答(书面答题)。
进入比赛场地后根据选用茶具布席,营造品茗环境与氛围,从参赛选手的仪表仪容、茶席布置、冲泡品饮技法、茶汤质量等方面展示真实品饮生活;每位参赛选手根据所选茶类、主题、茶具冲泡3次,每次冲泡5杯,其中4杯分别奉给4名裁判,第5杯自品,每冲泡一次请在答卷上书面描述该泡茶汤的色、香、味,3次冲泡结束后根据3次冲泡情况进行总结性的书面描述;所有器具均有举办方提供,参赛服装以休闲生活服饰为宜。
六、竞赛规则1. 指定茶艺竞技比赛中的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组委会提供,服装自备;创新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选手赛前自备;品饮茶艺竞技比赛中的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组委会提供,服装自备。
2. 参赛选手凭参赛证进入赛场。
报名者必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
在资格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报名资格;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资格;在竞赛后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成绩,收回获奖证书。
3. 领队会议上组织领队抽取“参赛编号”,确定各比赛环节的批次(比赛时间)、同时抽签确定参赛选手参加指定茶艺竞技的茶类、品饮茶艺竞技的茶类和主题;各比赛环节前参赛选手凭“参赛编号”分别抽取指定茶艺竞技的“赛位号”、创新茶艺竞技的参赛顺序(“赛号”)、品饮茶艺竞技的参赛顺序(“赛号”)。
4. 参赛选手提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报到,比赛开始后不得入场参加比赛,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
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5.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 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
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7. 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8. 赛前一天,各领队和选手组织参观设备场地。
七、竞赛环境本次竞赛在指定比赛赛场进行,比赛地点按三个环节(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分别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1. 各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
2. 每个环节考核场地面积约为200-300m2,场地内设有相对独立的茶艺台/凳,每个茶艺台按照竞赛环节要求分为不同展示区,每个展示区标明编号。
比赛时每队选手占用一个展示区作为比赛用台,其使用面积为4-5m2,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供选手使用。
3. 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士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现场观赛。
八、技术规范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一)比赛知识点1.茶文化基本知识(1)中国用茶的源流;(2)饮茶方法的演变;(3)茶文化的精神;(4)中外饮茶风俗。
2.茶叶知识(1)茶树基本知识;(2)茶叶种类;(3)名茶及其产地;(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5)茶叶保管方法。
3.茶具知识(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2)瓷器茶具;(3)紫砂茶具;(4)其他茶具。
4.品茗用水知识(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2)品茗用水的分类;(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5.茶艺基本知识(1)品饮要义;(2)冲泡技巧;(3)茶席布置;(4)茶艺礼仪。
6.科学饮茶(1)茶叶主要成分;(2)科学饮茶常识。
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二)比赛技能点及要求九、技术平台(一)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设备清单注:(1)表中所列为每队选手使用设备清单;(2)品饮茶艺竞技环节茶具尺寸规格与指定茶艺相同,只是色彩、材质略有差异。
(二)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茶叶清单注:各表中所列为每队选手使用设备清单十、评分标准1.指定茶艺竞技评分标准2.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3.品饮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十一、评分方法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裁判人员组成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而定。
指定茶艺竞技每个组每批每种茶类共5名选手同时比赛,4名裁判执裁;全部组别批次的比赛在竞赛第一天上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