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

合集下载

饲料学

饲料学

饲料学,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科学,目的是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营养,是人类和动物从外界摄取食物或饲料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日粮,一只饲养动物一昼夜采食的、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饲粮总量。

自由水,是一种具有与普通水一样的热力学运动能力的水。

结合水,是与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团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

书上81页几个名词,表观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的量与粪中排出的该养分的量之差与食入该养分的量的比值。

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内源某养分)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 = ────────────────────────×100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生物学价值,吸收氮沉积在体内的百分比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份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等。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粗饲料,是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树叶、糟渣类等。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大于或等于20%以上的饲料。

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中,CF<18%,CP<20%的一类饲料。

每千克干物质含有消化能10.46MJ 以上的一类饲料即为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在动物饲粮中占比例最大,50%~70%。

矿物质饲料,是指以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无机盐类和有机配合体育金属离子的螯合物维生素饲料,由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在内饲料添加剂,指在天然饲料的加工调剂贮存或饲喂过程中,人工另外加入的各种微量物质的总称。

饲料资源的开发:在正常情况下完全不宜用作饲料或不能被动物有效利用的物质,通过特殊处理使其成为饲料或能被动物有效利用,或者直接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的过程饲料资源的利用:将各种饲料资源用于饲喂畜禽的过程简答题1饲料工业存在的问题1.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资源缺乏,尤其是蛋白质资源、能量饲料供应不足(玉米作为生物燃料)。

饲料学复习资料

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⒈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

⒉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⒊青贮饲料:把新鲜的绿饲料切短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4.添加剂预混料:指由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原料与载体或稀释剂搅拌均匀的混合物。

5.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20%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类、饼粕类、粮食深加工产品、动物蛋白、微生物蛋白饲料等。

6.精料混合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组成。

为草食动物配制生产,不单独构成饲料,主要用于补充采食饲料不足的那一部分营养。

7.最低所需含糖量:使青贮饲料PH值达到4.2时所需要的原料含糖量。

8.饲料缓冲度:中和青贮原料100g完全干料中碱性物质,并使其PH值下降到4.2所需要的乳酸的克数。

9.浓缩饲料:又称平衡饲料,由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三部分原料组成,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剩余的部分。

10.饲料配方:根据动物营养需要所确定的饲粮中各饲料原料的百分比构成。

11.配合饲料:根据动物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生理需要、不同生产性能,多种单一饲料,按照一定比例,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

12.饲料添加剂:为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加入的物质对天然饲料的营养成分起加强或补充作用,这种物质就是饲料添加剂。

13.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20%的饲料,包括谷类籽实、糠麸类、块根块茎类等。

14.粗饲料:自然状态下水分含量在45%以下,在干物质中粗纤维≥18%,能量价值低的饲料。

15.载体:能承载或吸附微量活性添加剂成分的微粒。

16.稀释剂:混合于一组或多组微量活性组分中的物质。

饲料学名词

饲料学名词

青贮饲料(silage) 又称青贮料。将青绿多汁饲料用青贮法调制加工成的饲料。通常将青贮原料切碎,压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乳酸发酵,利用所产生乳酸抑制其它细菌最终包括乳酸菌本身生长,这种调制过程称为青贮,所调制成的饲料可长期贮存,质优的青贮料养分损失仅10%,色带黄绿,气味酸香,PH值在4.2以下,质地柔软,适口性好,可消化性强,是冬季和青料缺乏期,供猪食用的优良青绿多汁饲料。
饲料(feeds,feedstuff) 畜禽食物的统称。凡能被猪消化利用,在合理使用下对猪体无毒害的物质,均可作为猪饲料。饲料的适口性、可消化性、利用率和营养价值等是衡量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改善日粮的适口性,减少对猪的应激,提高猪肉的质量和产量以及有利于饲料保存等目的,而在日粮中加入一些非营养性物质,通常归属于饲料添加剂。按饲料来源,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质饲料3类。实际上按饲料干物质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分为8大类,即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补充饲料和添加剂。
谷实饲料(grain feed) 由禾谷类、豆类及其他作物成熟后脱下的籽实,属精饲料。禾谷类籽实主要有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高梁和粟等,豆类籽实主要有大豆、蚕豆、豌豆和绿豆等,饲料营养丰富,可提供高能量或高蛋白质,在猪饲养上起着重要作用。
糠麸类饲料(bran middlings) 谷物加工的副产品。如米糠、高梁糠、玉米糠、小麦麸和大麦麸等。饲料中最常用的是米糠和小麦麸等,米糠是稻谷脱去外壳后的糙米再加工成白米时的副产品,包括种皮、糊粉层和胚的混合物;小麦麸是小麦籽实加工面粉时的产品,由种皮、糊层粉与少量的胚和胚乳所组成。营养价值据谷物的种类、品质以及加工要求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糠麸类谷物籽实饲料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高,而淀粉含量则低得多。糠麸饲料含有的矿物质中,富磷而缺钙。

饲料学

饲料学

名词解释饲粮:配合饲料:是根据畜禽不同品种、性别、年龄、体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生产方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科学比例配制而成的饲料。

日粮: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称为日粮非营养性添加剂:对那些天然饲料中所没有的物质,为达到防止饲料品质劣化,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和发育,或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同的人为添加的一些物质,又叫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又称补充料,人们为了满足营养需要,对天然饲料中已经有的营养物质再另外加入起补充或强化作用的一类物质。

蛋白质补充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单边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含量小于20%的饲料。

添加型预混料:是由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载体,按照畜禽不同均匀配制成的一种饲料半成品。

饲粮配方:单一饲料原料营养不平衡,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为了合理利用各种饲料原料,提高饲料养分消化率,有必要将各种饲料进行科学合理搭配,进行配方设计,以最经济的方式,使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和各种饲料原料中养分供给量相匹配。

中性洗涤纤维:NDF,是将饲粮样品在中性洗涤溶液中煮沸1h,然后过滤。

滤渣由纤维性的、不易消化的饲料成分组成,称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滤渣称ADF。

概略养分分析:把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

抗营养因子: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

非淀粉多糖:谷物籽实中的结构多糖。

益生素: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

功能性寡糖:不被人和动物肠道吸收,能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有益于肠道健康的一类寡糖。

饲料学复习重点

饲料学复习重点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科学,目的是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饲料是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毒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饲料学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当前饲料加工企业的特点1、饲料企业规模扩大,专化业水平提高2、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趋势。

以饲料企业为“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一条龙经营模式迅速发展。

3、经营方式逐渐改变以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经营方式在规模企业中渐成气候。

五、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存在主要问题1、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资源缺泛,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玉米等缺少(生物燃料)。

2.配合饲料使用比例低。

3.生产规模小;大型集团不多,自配饲料问题多。

4.基础研究薄弱。

5.从事饲料行业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6. 解决饲料安问题刻不容缓。

7. 检查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1.饲料化学:各种营养物质生理学与生物学功能;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法与原理;3、各种饲料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4、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5、配合饲料质量管理。

第一节水分一、水的作用二、水的存在形式:游离水(free water)与结合水(bound water)。

三、水的含量一般饲料中水分含量要求12%-14%, 但有些新鲜样水分含量有60%-90%,或更高。

饲料中水分含量高则不宜保藏,易发生霉变变质。

四、水分活度饲料所显示的水蒸汽压(P)对同一温度下的最大水蒸汽压(Po)之比。

即:Aw=P/P0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植物中含量在40%-80%。

动物体内较少。

低聚糖应用低聚糖或寡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

目前动物营养中所研究的寡聚糖主要是指不能被人或其它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酶分解,但能对机体微生物区系、免疫等功能有影响的特殊糖类物质。

饲料学课件

饲料学课件

为什么吃? 吃多少? 需求
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营养摄入和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 的一门科学。 饲 料 学:研究饲料的一门科学。 动物饲养学:指导动物饲养的一门科学。
吃经济 需求平衡 吃什么? 如何吃? 供 给
动物营养学 动物饲养学 饲料学 饲养技术
营养物质:为维持人和动物生命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 化学成分:化学元素或化合物 种 类:50种以上
八、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
(一)养分的表示单位 1、百分比(%) 表示单位重量的饲料中所含 养分的多少。 2、mg/kg 表示每千克饲料中含有多少毫克饲 料养分。 3、ppm
(二)养分的表示基础
1、原样基础 也称为新鲜基础或潮湿基础,以这种基础表示的 饲料养分含量,因干物质含量的不同,变异很大,不易比 较。 2、风干基础 饲料在空气中放置而干燥后称风干饲料,在此基 础上干物质含量约为88%左右。这种基础有助于比较不同水 分含量的饲料,大多数饲料都以风干状态饲喂,所以风干基 础比较实用。 3、绝干基础 无水状态或100%的干物质状态。绝干基础排除因 水分变化带来的差异,故常用于比较不同水分含量的饲料。
四、脂类
甘油三酯
真脂肪
游离脂肪酸 磷脂 糖脂 脂蛋白
类 脂
固醇类 类胡萝卜素 脂溶性维生素
五、矿物质
钙、磷
常量元素
钠、氯 钾、镁 硫 铁、铜
微量元素
锌、锰 碘、硒 钴····················
六、维生素
维生素A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3(泛酸) 维生素B4(胆碱)
第一节 饲料学概述
一、有关概念 二、饲料学的研究内容 三、饲料学的地位和作用 四、饲料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五、饲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六、饲料学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饲料学 课件

饲料学 课件

江苏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学 科
七、未来饲料业发展方向
1. 配方更加合理;新品种、新生产方式 2. 科技含量更高;新型饲料添加剂。 3. 饲料来源更广;开发新饲料资源。 4. 饲料更为安全。 HACCP,GMP(good
manufacturmal practice) ISO9000、 IAHC(international animal health code) 等
1981年第一台饲料机组研制成功。
1987年第一套饲料加工微机控制系统研制完成。
江苏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学 科
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我国饲料 工业问题的报告”.
1984年颁布了“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纲要”(试行草 案),将饲料工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8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饲料工业办公室成立,负责全国 饲料工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
民营65.05%、股份制:11.13%、中外合资: 8.77%、国有、集体:3.76%。年产5万吨企业 达20个,占生产总量39%。
江苏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学 科
四、当前饲料加工企业的特点
1、饲料企业规模扩大,专化业水平提高 2、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趋势。以饲料企业为
“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一条龙经营 模式迅速发展。 3、经营方式逐渐改变以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 服务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经营方式在规模企业中 渐成气候。
江苏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学 科
六、未来饲料企业发展方向
1、集团化---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整合 原料、科研、营销网络。
2、规模化---原料采购与降低成本 3、专业化---专业生产饲料;专业生产
单一品种饲料如猪、禽、水产饲料。 4、一体化---饲料--养殖--肉类加

饲料学

饲料学

一、名词解释1.理想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是100%2.美拉德反应:高温时,饲料蛋白质中的游离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反应生成一种棕褐色氨基糖复合物,这种反应叫做美拉德反应3.消化能:为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有的能值,即饲料总能与粪能之差。

表观消化能=总能-粪能真消化能=总能-(粪能-代谢粪能)4. 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出的氮。

1.精料补充料: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2.全价配合饲料含有动物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并且能满足动物的需要量的完全配合饲料,动物采食这种饲料后,不需要另外再加其它饲料即可正常生产。

3.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4.添加剂预混料:由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按配方制作的匀质混合物。

1、青饲料:天然水分60%以上的青绿植物。

2、牧草:广义上指一切可供饲用的细茎草本植物,狭义上指栽培的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3、水生饲料:一般是指“三水一萍”,即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与红萍。

1、青贮饲料: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条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如玉米青贮。

2、正青贮糖差:饲料实际含糖量和其青贮时最低需要的含糖量之差是正数。

3、饲料缓冲度:中和100g全干饲料中的碱性元素,并使pH降低到4.2时所需的乳酸克数。

1、干草:青饲料在未结籽实前刈割下来,经干制后的饲料。

2、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

3、秸杆:农作物籽实收获以后的茎杆枯叶部分,分禾本科与豆科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能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

粗蛋白:用凯氏法测定的氮,除了蛋白质中的氮,还包括其他含氮化合物的氮。

在根据含氮量计算蛋白质时,假设所有氮都是以蛋白质形式存在,所有蛋白质均含16%的氮。

而实际上这两个假设都不完全成立,因此,这样计算出的蛋白质在营养上称为粗蛋白。

粗饲料: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等于18%、能量值低的一类饲料。

青绿饲料:主要指天然水分含量等于或高于60%的青绿多汁饲料。

主要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青饲作物、叶菜类、非淀粉质根茎瓜类、水生植物及树叶类等。

青贮饲料:指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作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能量饲料:以干物质计,粗蛋白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一类饲料。

类别:谷实类、糠麸类、脱水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动植物油脂及乳清粉等。

作用:在动物饲粮中所占比例最大,一般为50%~70%,对动物主要起着供能作用。

饲料添加剂:(1)狭义的饲料添加剂概念是指各种用于强化畜禽饲料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贮存的一类非营养性微量成分,如防霉剂、抗氧化剂、增味剂、酶制剂等。

(2)广义的饲料添加剂概念是指在天然饲料的加工、调剂、贮存或饲喂过程中,人工加入的各种微量物质的总称。

配合饲料:指按照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把多种单一饲料,依一定比例、并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也称全价饲料。

浓缩料:由蛋白质饲料、常规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组成,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营养、饲料生产、饲料加工、饲料配合、人畜卫生、畜产品品质以及环境保护等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农业、工业、食品、医药、机械、内外贸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学科。

结合水是与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团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

风干(半干)状态(基础):空气中自然存放基础或自然干燥状态。

该状态下饲料水分含量在13%左右。

(营养学:60-70℃烘干,失去初水,剩余物为风干物质,其状态叫做风干状态。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青干饲料:是将牧草及禾谷类作物在质量和产量最好的时期刈割,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成的能够长期保存的饲草。

1. 按照来源饲料可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质和添加剂
2. 饲料国家分类法中水、粗纤维和粗蛋白的临界点分别是45%、18%和20%。

3. 青绿饲料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青饲作物、叶菜类、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水生饲料和树叶类。

4.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三种方法。

5. 菜籽饼粕中常见的抗营养因子包括硫葡萄糖甙、芥子碱和单宁。

6. 饲料资源可以分为再生型、非再生型和创生型。

7. 可以分为全收粪法、指示剂法、体外消化试验法和间接估算法
8.饲料添加剂可分为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又可分为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非蛋白氮和小肽。

9.我国栽培的油菜品种多为高芥酸和高(硫代葡萄糖甙)品种。

我国饲料分类法的原则和编码系统
原则:在国际饲料分类法基础上将饲料分为八大类,再结合中国传统饲料分类习惯划分为17个亚类。

编码系统:首位为IFN八大类分类编码号,第2位、第3位为CFN17亚类编号,第4位至第7位为具体饲料顺序号。

编码分3节,表示为△—△△—△△△△。

概略养分分析体系:此法可测定饲料中六种概率养分,即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
浸出物的含量。

测定饲料水分含量系用105&ordm;C烘箱烘干称重法;测定饲料中CP含量系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的含氮量,再乘以6.25系数记得;测定饲料中EE含量系采用索氏脂肪抽提器,应用乙醚提取称重法;测定饲料中Ash含量系用550&ordm;C高温炉灼烧烧杯称重法;测定饲料中CF含量系在特定温度与时间下,用规定浓度的稀酸、稀碱先后处理、洗净、烘干、烧灰称重法;饲料中NFE含量并非直接测定而是推算而得。

由饲料样品重(100%)减去水分含量%、CP%、EE%、CF%、Ash%的总和即可得出饲料中的NFE%
优点:概括性强,简单实用。

缺点:该方法在分析过程中,有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于酸、碱中,使测定的粗纤维含量偏低,同时又增加了无氮浸出物的计算误差。

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范氏分析法通过用中性、酸性洗涤溶液或72%的浓硫酸分别处理饲料样品,所得的不溶性残渣分别称为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算出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

常规青贮饲料的原理:为乳酸菌的快速繁殖创造良好条件,使乳酸菌大量繁殖。

乳酸菌将青贮料中的可溶性糖类转变为乳酸,当产生大量乳酸,使pH值降到4.2以下时,各种腐败菌的活动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达到保存饲料的目的。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饲料添加剂
1.注意使用对象,重视生物学效价。

2.正确选用产品,确定适宜的添加量。

3.注意理化特性,防止拮抗。

4.重视配合比例,提高有效利用率。

5.加强技术管理,采用科学生产工艺。

6.注意贮存条件,及时使用产品。

畜禽业养殖中有机微量元素为什么能得到广泛应用?
1.有机微量元素是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与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物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有机微量元素比无机微量元素更易吸收。

3.有机微量元素比无机微量元素有更高的生物学效价。

4.无机微量元素与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间相互影响小。

5.有机微量元素的抗病和抗应激作用明显优于无机微量元素。

6.无机微量元素更加环保。

中国饲料资源的特点?怎样合理利用才能满足畜牧业的需要?
特点:1.我国饲料谷物资源短缺,能量饲料供应不足。

2. 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蛋白质饲料自给率低下。

3. 优质牧草资源有限,草原牧草还难以满足牧区养殖需要。

4. 我国有大量的饼粕类饲料,但利用率较低。

5. 我国有丰富的秸秆,但是大部分被焚烧或就地还田,利用率非常低。

6. 我国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其树叶是一个有待开发利用的庞大饲料资源。

7.我国还有大量的加工副产品资源,如小麦麸、次粉、酒糟等。

8.我国拥有丰富的薯类等块根块茎饲料资源。

9.饲料生产成本相比国外高出很多。

办法:1.对秸秆类饲料进行氨化、碱化处理,增加饲料的饲喂价值,同时加大对秸秆的利用度。

2. 推广优质牧草的种植,以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

3.改进生产工艺,提高饼粕类饲料的饲喂价值,同时加大对饼粕类饲料的利用率,以缓解对蛋白质饲料的巨大需求4. 加大对树叶类饲料的研究和开发,丰富饲料资源。

5.充分利用好薯类等块根块茎,以及小麦麸、次粉、酒糟等加工副产品饲料资源。

6.通过培育高蛋白质玉米、“双低”大豆等饲料资源,提高饲料的品质。

7.鼓励和扶持大型饲料公司,改进生产工艺,以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

8.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尤其是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等饲料,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1)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措施:增加作物的种植面积,科学调整种植计划,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工厂化产品的生产规模,改善加工、贮存条件,减少饲料浪费等。

(2)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培育优质的饲料资源。

1)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品质。

2)提高油脂含量和改良油脂组成。

3)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品种:传统选育的品种有低硫葡萄糖甙油菜、“双低”油菜、无酚棉花(或低酚棉花)。

(3)推广全价配合饲料。

避免单一使用养分不平衡的饲料原料。

(4)应用现代营养学知识。

如理想蛋白质模式等,提高配方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5)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消化和利用率--重要途径
(6)科学加工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