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PPT

合集下载

第9章B淋巴细胞ppt课件

第9章B淋巴细胞ppt课件
未成熟B细胞结合骨髓中的自身抗原---细胞发 生凋亡---克隆清除
未成熟B细胞结合骨髓中的自身抗原---mIgM 表达下调---进入外周淋巴器官,对抗原刺激不 产生应答---无能
未成熟B细胞结合骨髓中的自身抗原---细胞中 RAG基因重新活化---轻链VJ再次重排,合成 新的轻链,替代自身反应性轻链---成为一个新 的B细胞---受体编辑。若受体编辑不成功,则 该细胞发生凋亡或无能。
B
V 细

甲1
B
V 细

乙1
B
细V


D
J1
1
D J1 1
D J1
3、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造成的多样性 hypermutation)
被抗原激活后的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生发中 心分裂增殖时,IgV区基因大约每复制1000个 bp就有1对发生突变(碱基配对错误所致,而其他体细 胞每次分裂中DNA分子的突变率约为1010bp),故称为体细胞高频突变。
(isotype exclusion):
是一个B细胞克隆只表达一种 BCR,只分泌一种抗体的机制。
等位排斥——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 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 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先重排成功 的轻链或重链基因抑制了另一条染色体 上的基因的重排。
同种型排斥——是指κ轻链和λ轻链之间 的排斥,κ链基因表达成功即抑制λ链基 因的表达。在人Ig中κ链和λ链之比约为 2:1,而在小鼠中约为20:1。
• 可分泌CKs调节免疫应答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非抗原依赖期(骨髓) 抗原依赖期(外周淋巴器官)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 中的分化发育过程中产生的 主要事件是
–功能性BCR的表达

B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共24张PPT)

B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共24张PPT)

抗原非依赖期

(1) immature B cell与多价的自身抗原结合后,被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apoptosis)。
抗原依赖期
1、(原)祖B细胞(pro-B)阶段:

Clotting factors
Serum or Plasma多能干细胞 pro-B pre-B 不成熟 B 成熟B

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表达PC-1,而mIg、
MHCⅡ类抗原、CD19、
CD20、CD21等消失
B细胞的选择:
• 与自身抗原结合:
(1) immature B cell与多价的自身抗原结合后, 被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导致细胞程序性死
亡(apoptosis)。
(2) immature B cell与可溶的(低价)自身抗原结合 后,迁移到外周,产生无反应的B cell。
• 在淋巴结中占淋巴细胞的25% • 在脾脏中为淋巴细胞的50%
• 骨髓中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 • 胸腺中B淋巴细胞含量较少(<1%)
B淋巴细胞的发育
鸟类的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是B细胞分化的场所。 哺乳动物在胚胎早期,B细胞分化的最早部位是卵黄 囊,此后在脾和骨髓,出生后则在骨髓内分化成熟。
B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NeutroBph细ils 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3、不成熟(Immature)B细胞阶段:
鸟类的•法非氏囊抗(bur原sa o依f fab赖riciu期s)是:B细在胞分中化的枢场所免。 疫器官中进行,与抗原刺激无关

Many others质细胞有关)
(1) immature B cell与多价的自身抗原结合后,被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apoptosis)。

T、B淋巴细胞-PPT课件

T、B淋巴细胞-PPT课件
↓ “单阳性”(SP,CD4+或CD8+ )TCRαβ T细胞
— 皮、髓质交界处
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CD4+CD8+T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表面MHC分子)
如果与MHC-I结 合,最终分化为 CD8+T细胞
如果与MHC-II 结合则最终分化 为CD4+T细胞
如果与MHC分子不 结合或亲和力过高则 在胸腺皮质中凋亡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构
成了决定T细胞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的胸 腺微环境。
2.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胸腺细胞(未成熟的T细胞) 在胸腺微环境中,循被膜下 →皮质→髓质移行成熟
➢在移行过程中,胸腺细胞表 面分子发生变化:在被膜下 为CD4-CD8-双阴性(DN)细 胞;在皮质为CD4+CD8+双阳 性(DP)细胞;在髓质为 CD4+或CD8+单阳性(SP) 细胞。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单阳性细胞(SP, CD4+或CD8+T细胞)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成熟的单阳性细胞
B淋巴细胞
是淋巴干细胞在鸟类法氏囊和哺乳类动物 的骨髓中分化成熟而来,故又称囊依赖性淋巴细 胞(bursa dependent lymphocytes) 或骨髓依 赖性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s),均简称B细胞。
TCRγδ细胞主要存在于小肠粘膜上皮和 表皮,而外周血中仅占成熟T细胞的1%~5%。 因此TCRγδ细胞是皮肤粘膜局部抗病毒感染 的重要效应细胞;同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及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pptPPT全面版

淋巴细胞pptPPT全面版
第15页/共17页
• CD8+T细胞 – CTL/Tc:抗肿瘤、抗病毒。
第8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第9页/共17页
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 非抗原依赖期(阴性选择) • 抗原依赖期(阳性选择)
第10页/共17页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 表面受体 – BCR – CKR – FcγRII – CR1 & CR2 – 丝裂原受体
第4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第5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第6页/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页
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第7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 CD4+T细胞 – Th1:IL-2、IFN、TNF;胞内病原体。 – Th2:IL-4、IL-5、IL-6、IL-10;蠕虫、变 应原。 – Tr:抑制CD4+/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 ;抑制初始T和记忆T增殖。
淋巴细胞ppt
第1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第2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 表面受体 – TCR – CKR – 病毒受体 – 丝裂原受体 – 其他
• 表面抗原 – MHC抗原 – CD分子
第3页/共17页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抑制初始T和记忆T增殖。 Tr:抑制CD4+/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 Th1:IL-2、IFN、TNF; 抗原依赖期(阳性选择) 抗原依赖期(阳性选择)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B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B淋巴细胞-免疫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B淋巴细胞-免疫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15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1.祖B细胞 2.前B细胞 3.未成熟B细胞 4.成熟B细胞
16
17
(四)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在骨髓中发育的未成熟B细胞通过克隆清 除(clone deletion)、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和失能(anergy)等机制形成了对 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成熟的B细胞到达 外周淋巴组织后仅被外来抗原激活,发挥B 细胞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21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1、mIg 为单体,以四肽链结构结构存在,包含通过二 硫键共价相连的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 mIg的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
2、Igα /Igβ 属IgSF,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较长的 胞质区。 Igα /Igβ 和mIg组成稳定的BCR复合物。 Igα /Igβ 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 ),通过募集下游信号分子,转导特 异性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
9
通过重组酶的作用,可以从众多的V(D) 基因片段中将一个V片段,一个D片段(轻链无 D片段)和一个J片段重排在一起,形成V(D) J连接,最终表达为有功能BCR。Ig胚系基因重 排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程序化,首先是重链发生 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胚系基因 → D-J连接 → V-DJ连接
10
3. 等位基因排斥(allelic exclusion)
25
(四)其他表面分子
CD20 CD20分子能通过调节跨膜钙离子流 动,在B细胞增殖及分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CD20是B细胞特异性标志。
4
第一节B细胞的分化发育

T淋巴细胞(共61张PPT)

T淋巴细胞(共61张PPT)
表达:活化的T细胞
配体:ICOS-L
作用:在CD28后起调节活化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增

4、PD-1 (programmed death 1)
表达:活化的T细胞 配体: PD-L1 和 PD-L2 。 作用:抑制T、B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释放,
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
5、CD2 (LFA-2即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 ) 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
T淋巴细胞
T LYMPHOCYTE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
依赖胸腺发育的淋巴细胞,
负责细胞免疫功能,参与抗肿
瘤、抗细胞内感染微生物、移 植排斥、迟发型超敏反应;对 部分体液免疫发挥辅助功能。
外周血: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
胸导管:高达95%以上。
内容
➢T细胞的分化发育
➢T细胞表面分子及作用 ➢T细胞亚群 ➢T细胞的功能
T细胞丝裂原:刀豆蛋白A(ConA), 植物血凝素(PHA),
商陆丝裂原(PWM)
B细胞丝裂原:脂多糖/内毒素(LPS),葡萄球菌蛋白A
(SPA),商陆丝裂原(PWM)
五、其它表面分子
• 细胞因子受体(如IL-2R);FasL等
35
第三节 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 根据活化阶段分类
➢ 根据TCR的组成分类
α链基因发生重排,开始表达有功能性的TCR。
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
表达:活化的CD4+T细胞
CD28
B7家族
T细胞
靶细胞或APC细胞
约占T细胞的5~10%,主要分布于皮肤和粘膜,多数为CD4-CD8-双阴性T细胞;
Increased Ig production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PPT课件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PPT课件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基因和 信号分子的调控。
详细描述
在发育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历了从祖细胞到前体细胞再到成 熟细胞的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和信号分子 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调节,以确保淋巴细胞能够有效地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02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S
病毒感染
NK细胞能够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 而控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因此NK细胞 的功能异常与病毒感染的易感性有关。
05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抗原提呈作用,能够吞噬、消化并降解外来病原体或 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词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产生抗体、细胞毒性和调节免疫反 应等方式抵御外来病原体。
详细描述
T细胞主要通过细胞毒性和信号传递等方式清除被感染的细胞或异常细胞,而B 细胞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外来病原体,NK细胞则可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总结词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之间存在复杂 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
淋巴细胞通过释放不同的化学信号以 及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共同 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防止病 原体入侵和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NK细胞的激活和调控
激活
NK细胞的激活需要信号转导通路的触发,如激酶、受体等,这些信号转导通路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的 反应。
调控
NK细胞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这些因素能够影响NK细胞的增殖、分化、功 能和凋亡。

免疫学第8章T细胞发育活化分化与效应机制PPT课件

免疫学第8章T细胞发育活化分化与效应机制PPT课件
正选择:与自抗原低 亲和性/弱识别的细 胞将成熟
负选择:与自抗原高 亲和性/强识别的细 胞将凋亡(清除)
T细胞在胸腺中发 育成熟
• 在怀孕期(小鼠约11 天;人8-9周),祖T 细胞迁移到胸腺,并 在那里增生、分化成 熟。
• 在胸腺中,发育的T 细胞称为胸腺细胞 (thymocytes)。
• 在胸腺中,T细胞的 成熟包含了胚系TCR 基因的重排和多种膜 分子的表达。
3)允许细胞发生TCRα 链基因重排;
4)诱导细胞发育进入DP 阶段。
胸腺中T细胞发育的选择过程
• 正选择(positive selection):仅仅那 些TCR能识别自MHC分子的T细胞能 够生存(导致MHC限 制)。
• 负选择(negative selection):清除那些 与自MHC或自MHC肽反应过强的T细胞 (导致自耐受)。
• 正辅助刺激 信号受体: CD28
• 负辅助刺激 信号受体: CTLA4
CD28的T细胞刺激机制
“静息”的APCs缺乏辅助 刺激信号配体
“活化”的APCs拥有升高 的辅助刺激信号配体表 达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CD40的T细胞刺激机制
新生T细胞活化的第三信号:细胞因子信号
新生T细胞活化 所需的三种 信号
IL-2在T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三种专属APCs在抗原递呈和诱导T细胞活化中的差异
三种专属APCs在抗原递呈和诱导T细胞活化中的差异
抗原摄入 抗原递呈
反应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新生T细胞的活 化:克隆扩 增和分化成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的活 化:巨噬细 胞的活化 (细胞介导 的免疫)
效应T细胞的活 化:B细胞 的活化与抗 体的产生 (体液免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L-JL重排,Pre-B cell 受体(链)在细胞表面表 达,同时有MHC-II表达, CD19+、20+
3、不成熟(Immature)B细胞阶段:
❖ Small Pre-B cell
→ Immature B cell

L链重排完成, smIgM,MHC-II类 分子表达量增多, → CD19 + 、CD20 + , CD40 + , CD21 +
smIgM同自身抗原结 合可产生抑制信号, 使B细胞处于无功能 抑制状态,产生自身 耐受。未与自身抗原 结合的发育为mature
B cell
B细胞发 育的不 同阶段:
4、成熟(Mature)B细胞阶段:
Immature B cell
→Mature B cell

具有接受抗原的刺
表达smIgM、 smIgD, 激并发生增殖分化
(2) immature B cell与可溶的(低价)自身抗 原结合后,迁移到外周,产生无反应的B cell。
❖ 不与自身抗原结合:
immature B cell迁移到外周,发育为mature B cell。
B细胞选择
B细胞的动态变化:
当mature B cell进入外周时:
❖ 一部分不进入淋巴小泡,不能与抗原结合,只 能存活3天左右,称short-lived B cell。
B淋巴细胞的发育
鸟类的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是B细胞分化 的场所。哺乳动物在胚胎早期,B细胞分化的最早 部位是卵黄囊,此后在脾和骨髓,出生后则在骨 髓内分化成熟。
B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非抗原依赖期:在中枢免疫器官中进行,与抗原刺激无关
(与基质细胞有关) •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中进行 ,依赖抗原刺激
❖ CD19 + 、CD20 + ,

的能力,是抗体产 生的源泉细胞;其
CD40 + , CD21 +
中部分可成为记忆
性B细胞
5、活化(Activated)B细胞阶段
❖Mature B cell
Activated B cell
smIg水平逐渐降低,sIg 逐渐增加
发生免疫球蛋白H链类别 的转换,其中的一部分分 化为小淋巴细胞,即
B细胞的免 疫应答
后期关注: 相关基因,转录因子,miRNA,信号通路,疾病。
23
memory B cell
5、浆细胞(Plasma cell)阶段
Activated B cell →Plasma cell ←又称抗体分泌细胞

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表 达PC-1,而mIg、MHCⅡ类 抗原、CD19、CD20、 CD21等消失
B细胞的选择:
❖ 与自身抗原结合:
(1) immature B cell与多价的自身抗原结合 后,被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导致细胞 程序性死亡(apoptosis)。
抗原非依赖期
多能干细胞 pro-B pre-B 不成熟 B 成熟B
抗 原 抗原依赖期
浆细胞
αIgβ

mIgM
mIgM mIgD
1、(原)祖B细胞(pro-B)阶段:
❖ 发生于人胚胎的第9周
❖ Stem cell → Early Pro-B cell → Late Pro-B cell
common myeloid progenitor
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plasma cell
Natural Killer cell
macrophage
B细胞的来源与分布
❖ 人类B细胞来自骨髓,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人B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 ~ 20% ❖ 在淋巴结中占淋巴细胞的25% ❖ 在脾脏中为淋巴细胞的50% ❖ 骨髓中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 ❖ 胸腺中B淋巴细胞含量较少(<1%)
Mononuclear Cells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or Granulocytes)
•Immunoglobulins •Complement •Clotting factors •Many others
•Lymphocytes (T cells, B cells & NK cells) •Monocytes
B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HSC)
❖ HSC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最原始的造血细 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能力。
❖ 所有的血细胞都是由骨髓内的多能干细胞发育、 分化而来的。
Blood
血液的成分
Serum or Plasma
Leukocytes, Platelets and RBC
Serum Proteins


DH-JH基因重 排,无smIg表 达
VH-DHJH基因重 排,无smIg表达, CD19+
2、前B细胞(pre-B)阶段:
❖ Late Pro-B cell →
Large Pre-B cell

终止H链基因重排, 无smIg表达,但部 分Pre-B cell 受体( 链)在细胞表面表达
→ Small Pre-B cell
•Neutrophils •Eosinophils •Basophils
免疫细胞的
platelets
产生
eosinophil
megakaryocyte Pluripotent
T
Lymphocyte
hematopoietic
neutrophil
stem cell
B Lymphocyte
basophil mast cell monocyte
❖ 一部分进入淋巴小泡,可被抗原结合,可存活 3-8周,称long-lived B cell。
B细胞的表面标志
B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是否表达CD5将B细胞分B1和B2 •B1(CD5+)细胞:主要定居于腹腔、胸腔、及肠壁的固有层,其产生的抗体 有两个特点:1.多为低亲和力的IgM、IgA和IgG3。2.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 原的抗体。 •B2(CD5-)细胞:定位于淋巴器官,大多处于静止期,抗原刺激及Th细胞辅 助下激活为活化的B细胞,增值、转换、改变、分化为浆细胞(抗体分泌细 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