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先生” 师陀 阅读答案详解 (2012高考语文江苏卷).doc

合集下载

《邮差 先生》·师 陀2012·江苏卷..

《邮差       先生》·师    陀2012·江苏卷..
“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一个学生的家长又 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 推论: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是“催饷” 的,对家长充满了同情,表现了邮差先生的体贴善良。
【信息2】 他为递送坏消息感到“抱歉”,“但愿”没 有坏消息。 推论: 体现出他善良仁爱的性格。
【规范答案】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 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 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 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得失反思:分析人物的性格,要结合上下文深 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 语。
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
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
1
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 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 息。2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 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 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 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 菜呢?
【规范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 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 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 赞。 得失反思:欣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 达艺术,必须对句子进行深层的思考,挖掘句子的深意。 分析句子的作用时,可考虑句子的所在位置,比如本句在 小说的结尾,可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审题推断】 【信息1】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 时间”“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他的模样既尊贵 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 来散步的”“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推论: 小城生活平静、生活节奏不紧张、舒适。
【信息2】 “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一 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 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没有 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 推论: 小城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关系融洽。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

2012~2004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一、(2012年)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 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 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 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 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 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4. 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 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2012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 邮差先生

2012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 邮差先生

2012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邮差先生(师陀)作家简介:师陀,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

作家。

河南杞县人。

曾参加反帝大同盟。

后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

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

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

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邮差先生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因此──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叫它们处在那么远的地方,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一面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极幸运地从脚下飞起来,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这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他过去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这种怨言,心里充满善意,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谁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大声在过道里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一条狗激烈地在她背后叫着。

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附江苏题)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附江苏题)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附江苏题)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第一十五单元小说阅读题:(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20分)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 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2.【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3.【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解析】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

意思对即可。

【考点】“听”的能力。

4.【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5.【答案】B【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6.【答案】D【解析】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7.【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8.【答案】(1)(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2)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3)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解析】(1)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邮差先生师陀》阅读答案及解析2(二)

《邮差先生师陀》阅读答案及解析2(二)

《邮差先生师陀》阅读答案及解析(2) 《邮差先生师陀》阅读答案及解析(2)文章来自: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江苏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差先生” 师陀阅读答案详解(2012高考语文江苏卷)-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邮差先生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
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
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

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

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

“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

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

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4分)
答案: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标准答案: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二处,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

(分析略)
标准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

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4分)
答案:含意: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

作用: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6分)
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
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

标准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解析]读小说尤其要有耐心,而尤其是这样的小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小说的三要素吧,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11题的解答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12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13题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14题要揣摩写作主题。

[评点]这篇小说入眼很难,入心更难,初看很朦胧,细看有理趣,选文是很有特色的,可以看出命题者很有匠心,也很高妙,打破了以往命题的老路,也赞一个!
但是不能单以命题人的理解而否定了他人有道理的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