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公开课课件分析

合集下载

晏子使楚教案课件

晏子使楚教案课件

晏子使楚教案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把握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3)能够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朗读、思考、表达和倾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领会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3.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2. 学会运用晏子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晏子使楚》的PPT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PPT课件,展示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回顾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晏子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晏子的智慧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得。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和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晏子的智慧解决问题,并将思考结果写在日记中。

晏子使楚教案课件

晏子使楚教案课件

晏子使楚教案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3)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诚信友善、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及其所展现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晏子在与楚国国王的辩论中展现的智慧和逻辑思维能力。

(2)如何理解并把握晏子的爱国精神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晏子的背景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晏子为什么能使楚国折服?他具备哪些特质?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晏子的特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晏子在与楚国国王的辩论中是如何运用智慧战胜对方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 强调晏子的精神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习晏子的优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晏子使楚的故事梗概。

2. 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分析其具备的晏子精神品质,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体会。

3. 复习课文,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晏子使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晏子的智慧与勇敢,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晏子使楚》(ppt)课件

《晏子使楚》(ppt)课件
《晏子春秋》是记载晏婴 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 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 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 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 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 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导疑:问题导入,提出疑问
自学成果展示:实词解释
⑴齐之习辞者也 习:熟练。辞:辞令。
⑵今方来
要改变原句式。
方:将要。
晏子使楚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并翻译课文。
(2)结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3)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维护 国家尊严的精神。
导疑:问题导入,提出疑问
导疑:问题导入,提出疑问
晏子,名婴,春秋时期著 名政治家、外交家,辅佐齐灵 公、庄公、景公三朝,为政长 达50余年。晏婴聪颖机智,能 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外交诸侯,数扬国威。
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 ⑴ 释从疑分:析 主人 动物 展的 示直 ,接 阐描 释写疑入 点手。
大⑵家从喝 分酒析喝侧得面正描畅写快人,物两的名语小句官入绑手着。一个
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 释你疑觉: 得主晏动子展是示个,怎阐样释的疑人点?楚王又是个
导释疑:问主题动导展入示,提阐出释疑问点 导不疑要: 贪问图题享导乐入,,以提及出爱疑护问百姓、
上。
释疑:主动展示,阐释疑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学成果展示:翻译
⑶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 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 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它 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注意:古人与人对话时,第一人称常常称呼自
己的名,“婴”就相当“我”。

《晏子使楚》课件

《晏子使楚》课件
对。
尊重与平等
晏子在出使过程中,不卑不亢, 以理服人,启示人们在外交场合 要尊重他国,平等对待,以和平
、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文化自信与传承
故事中体现了齐国的文化底蕴和 传统礼仪,启示我们要珍惜和传 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
信。
对现代外交的影响
外交智慧
晏子在出使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机敏,对现代外交谈判 和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启示外交人员要具备 高超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晏子使楚》的艺术特 色
人物塑造
01
02
03
晏子形象
突出晏子的智慧、勇敢和 机敏,通过他的言辞和行 动展现出他作为使者的外 交才能。
楚王形象
描绘楚王的傲慢、自大和 贪婪,通过他的行为和言 语展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其他人物形象
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 ,如齐王的威严、楚国官 员的阿谀奉承等,丰富了 故事的人物群像。
国家尊严与个人荣辱
总结词
在《晏子使楚》中,晏子将国家尊严置 于个人荣辱之上,以大局为重,通过自 己的智慧和勇气捍卫了齐国的尊严。
VS
详细描述
面对楚国的侮辱和挑衅,晏子没有选择以 个人荣辱为重,而是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以智慧和勇气捍卫了齐国的尊严和利益 。他的这种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成为了 故事中的一大亮点。
故事中晏子既尊重他人也保护了自己 ,启示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尊重 他人、保护自己,实现和谐共处。
自信与自强
通过晏子的故事,人们可以认识到自 信和自强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品质,要 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REPORT

《晏子使楚》纯课件版

《晏子使楚》纯课件版

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01
02
03
政治格局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 一个分裂时期,各个诸侯 国之间互相争霸,政治格 局较为复杂。
经济状况
春秋时期的经济状况相对 较为落后,但铁器牛耕的 出现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
文化背景
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 金时期之一,各个学派纷 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
尊重与平等
晏子以机智和勇气,让楚王意识 到对齐国的尊重是必要的,两国
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
智慧胜于武力
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外交手段在处 理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胜过武
力威胁和强权。
主题思想的具体表现
晏子的外交智慧
他以机智和敏锐的观察力应对楚王的挑衅,用巧 妙的比喻和言辞回应,展现了出色的外交技巧。
楚王的转变
《晏子使楚》纯课件版
目录
• 课程导入 • 《晏子使楚》故事背景 • 《晏子使楚》人物分析 • 《晏子使楚》故事情节分析 • 《晏子使楚》的主题思想 • 《晏子使楚》的现代意义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 期,各国之间频繁进行外交活动,使 者成为重要的角色。
故事情节的逻辑分析
总结词
分析故事中的逻辑关系
详细描述
故事中,楚王对晏子的三次羞辱,分别是让其钻狗洞、羞辱齐国无人才、嘲笑齐国人盗贼多。晏子则分别以"访 问狗国才钻狗洞"、"楚国人才都到齐国去了"、"齐国人到楚国才会偷盗"巧妙应对,逻辑严密,展现了他的智慧和 辩才。
故事情节的文学价值
总结词
评价故事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晏子使楚获奖赛课课件

晏子使楚获奖赛课课件
“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 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 肖,故宜使楚矣!”
试一试
1、魏晋时期文学家孔融小时候很聪明。 有个高傲旳大官很瞧不起他,说:“小 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你懂得孔融 是怎么回答旳吗?
“看来你小时侯一定很聪明。”
2、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问:“我们 美国人走路昂首挺胸,为何你们中国 人走路老低着头?”你能替周总理回 答这个问题吗?
晏子使楚。楚人以 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 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 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 入。”
傧(bīn )者更道,从 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 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 曰:“齐之临淄(zi)三百 闾(lǘ ),张袂(mèi )成 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zhǒng)而在,何为无 人!”王曰:“然则何为使 子?”晏子对曰:
而行。宾王语曰前,置何句:为为何者为也w?éi对:做 曰:齐人也宾。语王前曰置,句何:坐何 犯坐罪?
曰,犯坐罪 盗。” 第一段: 楚国君臣事前旳密谋筹划.
晏子至,楚王 赐 晏子酒。 酒
酣,吏二缚 一人 诣 王。
赏赐
喝酒喝得正快乐 绑

王曰:“缚者 曷 为 者也?”对曰:“齐人也,坐 盗。”王 视宾语前置句 通假字: “曷”通“何”:什
“因为我们走旳是上坡路。”
3、词类活用: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善于、擅长。
4、常见文言句式: ①固定格式:得无 …… 耶? (难道 …… 吗? 难道…习 辞 者 也。(……是……) 2、圣人 非 所与 熙 也。 (……不是……)
宾语前置句: 何 以 也? (以何:用什么) 何 为 者 也?(为何:干什么 ) 王 曰,何 坐?(坐何:犯了什么罪)

晏子使楚公开课教学31页PPT

晏子使楚公开课教学31页PPT
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小学语文ppt课件:《晏子使楚》课堂

小学语文ppt课件:《晏子使楚》课堂

02
《晏子使楚》课文解析
课文背景与人物介绍
课文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外交活动 频繁,晏子作为齐国使者出使楚 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人物介绍
晏子,名婴,字平仲,齐国上大 夫,政治家、思想家,擅长外交 辞令。楚王,当时楚国的国君, 具有雄心壮志,但也心胸狭窄。
课文情节与细节分析
情节梳理
晏子使楚的背景、过程、遭遇及应对策略。
小学语文ppt课件:《晏子使 楚》课堂

CONTENCT

• 课程导入 • 《晏子使楚》课文解析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外交活动频繁,晏子作为齐国的 使者,出使楚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人物介绍
晏子,名婴,是齐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以其智慧和口才闻 名于世。
细节分析
晏子在面对楚王的挑衅时,如何运用机智和勇气维护齐国的尊严和利益。
课文主题与意义探讨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展现了春秋时期的外交风貌,强调了智慧、勇气和民 族尊严的重要性。
意义探讨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维护民族尊严的价值观。
布置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80%
作业一
完成《晏子使楚》的阅读理解练 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00%
作业二
搜集与《晏子使楚》相关的历史 文化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 作一份PPT演示文稿。
80%
延伸阅读
《左传》、《春秋》等古代文献 中关于晏子的记载和故事,拓展 学生的知识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
善于辞令的人 将要 想要 用什么办法
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相当于“于”解释成:当
绑 从大王面前走过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做什么的人
犯了什么罪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
犯了盗窃罪
曰,坐盗。”


喝酒喝得正 高兴的时候 二个公差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

干什么的人
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本来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

离开座位
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
就是

它的果实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
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
莫非
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何坐( 犯罪 ) 习辞者(熟练 ) 缚一人诣王( 到 ) 避席( 离开 ) 反取病焉( 侮辱) 固善盗乎(本来 ) 叶徒相似(只 )
2、自学指导
❖注意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 ❖注意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 ❖注意通假字 ❖注意了解词类活用 ❖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
出使(到) 这个消息, 对 身边的侍臣
《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
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 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 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 书的。它文学性很强,记叙 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是先 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强 弱

给下列汉字注音
赐( cì)晏子酒 酒酣(hān) 缚者曷( hé)为者也 吏二缚( fù )一人诣( yì )王 橘生淮( huái)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 zhǐ )
看图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
❖ 对照下面三幅图画讲一下故事梗 概,说说你心中的晏子和楚王是怎 样的人。
机智敏捷,能言善 晏 辩,善于外交辞令

对比
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小结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 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 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 家,外交家的风度。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学习目标
❖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疏通文 意。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 ❖3、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
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4、学习并体会晏子的论辩技巧。
晏子,名婴,字平仲,
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前 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 官职,在齐灵公、庄公、 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 国政治,讲究礼仪,以 “节俭力行”著称。 后来 为墨家所推崇。
通“嬉”:开玩 自取其辱
笑曰:笑“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通假字
1)曷( hé)通“__何_”_译:_什__么___ 2)熙( xī )通_“_嬉__”译:_开_玩__笑_
词类活用 善: 形容词用作动词,善于、擅长
1、之
一词多义
⑴、楚王闻之 这件事 ⑵、齐之习辞者也 的
⑶、吾欲辱之 他,指晏子⑷ 、婴闻之 下面所说的话
1、魏晋时期文学家孔融小时候很聪明。 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说:“小时 候聪明,大了就未必。”你知道孔融是怎 么回答的吗?他说:“看来你小时候肯定 很聪明。”
2、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走在路上,一个 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个岛, 岛上什么都有,就是缺少中国人和猪这两样 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的说:“我和你 去了就什么都不缺了!”
所 以
古: 将要

今:指方向
古:……的原因
: 今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 侮辱 今: 指身体不适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例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肯定)
圣人非所与熙也
(否定)
2:倒装句(宾语前置)
例如:何以也?
以何也?
何为者也? 为何者也?
何坐?
坐何?
3:固定格式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 …… 吗? 难道……吗?
作业布置
❖1、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按照意思背诵课文,填写《练习 册》和《资源与学案》相关内容。
⑸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的
2、为
⑴、为其来也 相当于“于”, ⑶、何为者也 ⑵、橘生淮南则为在橘 变为,变成 做
3、使 ⑴、晏子将使楚 出使
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让,致使
坐 其实 方
古今异义词
古: 犯罪 如:坐盗
古:座具 如:避席

今:坐下,动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席子
古:它的果实
: 今
副词,表示所说 的是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