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二与参考答案[1]
微波试题及答案

微波试题及答案在现代社会中,微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天文学等领域。
掌握微波知识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微波试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微波技术。
试题一:什么是微波?答案: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较短的波长和高频率特点,通常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
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方向性,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
试题二:什么是微波导?答案:微波导是一种用于传输微波信号的特殊波导结构。
微波导常见的形式有矩形波导、圆柱波导等,其内部壁面具有优良的导波性能,能够有效地传输微波信号。
试题三:微波的功率和频率有何关系?答案:微波的功率和频率之间呈正比关系。
功率越大,频率也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微波的功率与电磁波的幅度相关,而频率则与波的周期有关。
试题四:什么是微波障碍物?答案:微波障碍物是指在微波传输过程中会对信号产生干扰或反射的物体。
微波障碍物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多径效应等问题,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试题五:微波天线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微波天线是用于接收和发射微波信号的装置。
它能够将电磁波能量转换成电流或电流转换成电磁波能量,并将其传输到空间中进行无线通信或能量传输。
试题六:什么是微波功率放大器?答案:微波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增加微波信号功率的装置。
它通过引入恒定的电源电压来驱动微波管或半导体器件,实现对微波信号电压的放大。
试题七:什么是微波衰减器?答案:微波衰减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微波信号功率的装置。
它通过引入衰减材料或实现信号的反向传播等方式,对微波信号进行衰减,用于调节微波信号的强度。
试题八:什么是微波干扰?答案:微波干扰是指在微波传输过程中,由于不同信号的干涉或其他外界干扰因素而导致的信号失真或中断现象。
微波干扰可能影响通信、雷达等应用的正常运行。
试题九:如何解决微波干扰问题?答案:解决微波干扰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例如,可以提高微波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用合适的隔离器或拐角衰减器,合理安排微波设备的布局等,从而减少微波干扰。
哈尔滨工程大学微波技术试卷 微波技术基础01-05年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微波技术基础2001年期末考试试卷
微波技术基础2001年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微波技术基础2002年期末考试试卷
微波技术基础2002年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微波技术基础2003年期末考试试卷
微波技术基础2003年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微波技术基础2004年期末考试试卷
微波技术基础2004年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微波技术基础近3年考试结果分析
年份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人数2001 37 82 208 63 22 412 2002 48 123 210 37 15 433 2003 60 136 219 32 11 458
以上是微波技术基础课程近三年(2001、2002、2003)的考试成绩统计表和直方图,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逐年提高的(优秀率提高,不及格率下降)。
微波技术基础习题2

in1
Z in1 50 53.88 23.76 j 50 3.88 23.76 j 0.085 0.21 j, in1 0.226 Z in1 50 53.88 23.76 j 50 103.88 23.76 j 1 0.226 1.58 1 0.226
0.483e j 0.496 e
j
6 5
0.483e j 3.27
1 L 1 L
1 0.483 2.868 1 0.483
EG Z 0 e j l j d j d V ( d ) ( e e ) L ② 2 j l Z G Z 0 1 G L e
L
V
min
V
1 L
max
1 L
V
max
/ 300 V
负载处电流(最大):
1 L I max I L
I min I 1 L
L
I max V
1 L
min
1 L
I min 1A
输入阻抗(最大) Z0*ρ=600*2=1200Ω 输入阻抗(最小) Z0/ρ=600/2=300Ω
EG Z 0 e j l 10 75 2 j l Z G Z 0 1 G L e 75
e
j
2 15 50 j 4 15 50
1 (0.425 j 0.23)e
10(0.31 j 0.95) 10(0.222 j 0.474) 10(0.81 1.73 j ) 0.52 j 0.064 0.274
Z BB' jZ 0 ' tg ' t Z0 ' Z0 Z 0 ' jZ BB'tg ' t
廖承恩《微波技术基础》习题解答(最全的版本)

(2) (3)
(4)
sc oc 当 Z in (d ) = j100Ω , Z in (d ) = − j 25Ω , Z in (d ) = 75∠30°Ω 时
1562 . 5 +1875 × 75 ×
3 + 62 . 5 j 2
sc oc 2-6 在长度为 d 的无耗线上测得 Z in (d ) = j50Ω , Z in (d ) = − j 50Ω ,接 实
第二三四六七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解答
2-1 某双导线的直径为 2mm,间距为 10cm,周围介质为空气,求 其特性阻抗。某同轴线的外导体内直径为 23mm,内导体外直径为 10mm, ,求其特性阻抗;若在内外导体之间填充εr 为 2.25 的 介 质 , 求其特性阻抗。
解:双导线:因为直径为 d=2mm=2×10-3m 间距为 D=10cm=10-1m 所以特性阻抗为
ZL = Z0
2 — 12 画出图 2— 1 所示电路沿线电压、电流和阻抗的振幅分布图,
所以 ΓL =
Z L '− Z 02 450 − 450 = =0 Z L '+ Z 02 450 + 450
微波技术 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微波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1、如何判断长线和短线?答:长线是传输线几何长度l与工作波长λ可以相比拟的传输线(1.5分),(必须考虑波在传输中的相位变化效应),短线是几何长度l与工作波长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传输线(1.5分)。
(界限可以认为是/0.05lλ≥)。
2、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答: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连接元件的导线没有分布参数效应,导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与空间位置无关(1.5分)。
分布参数电路中,沿传输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传输线存在分布参数效应(1.5分)。
3、何谓色散传输线?对色散传输线和非色散传输线各举一个例子。
答:支持色散模式传输的传输线,(0.5分)色散模式是传输速度(相速与群速)随频率不同而不同的模式(0.5分)。
支持非色散模式传输的传输线(0.5分),非色散模式是传输速度(相速与群速)不随频率而改变的模式。
(0.5分)色散模式传输线:波导(0.5分)非色散模式传输线:同轴,平行双导体,微带。
(0.5分)4、均匀无耗长线有几种工作状态?条件是什么?答:均匀无耗长线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驻波、行波与行驻波。
(1.5分)驻波:传输线终端开路、短路或接纯电抗;(0.5分)行波:半无限长传输线或终端接负载等于长线特性阻抗;(0.5分)行驻波:传输线终端接除上述负载外的任意负载阻抗;(0.5分)5、什么是波导中的模式简并?矩形波导和圆波导中的简并有什么异同?答:不同模式具有相同的特性(传输)参量叫做模式简并。
(1分)矩形波导中,TE mn与TM mn(m、n均不为零)互为模式简并。
(1分)圆波导的简并有两种,一种是极化简并。
其二是模式简并,(1分)6、 空气填充的矩形波导(宽边尺寸为a ,窄边尺寸为b )中,要求只传输10H 波型,其条件是什么?答:由于10H 的截止波长2c a λ=,而20H 的截止波长为a ,01H 的截止波长为2b ,若保证10H 单模传输,因此传输条件max (,2)2a b a λ<<(3分)。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与答案(一)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与参考答案一、选择填空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下面哪种应用未使用微波(第一章)b(a)雷达(b)调频(FM)广播(c)GSM 移动通信(d)GPS 卫星定位2.长度1m,传输900MHz 信号的传输线是(第二章)b(a)长线和集中参数电路(b)长线和分布参数电路(c)短线和集中参数电路(d)短线和分布参数电路3.下面哪种传输线不能传输TEM 模(第三章)b(a)同轴线(b)矩形波导(c)带状线(d)平行双线4.当矩形波导工作在TE10 模时,下面哪个缝不会影响波的传输(第三章)b5.圆波导中的TE11模横截面的场分布为(第三章)b(a)(b)(c)6.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三种,分别为行波、驻波和行驻波。
(第二章)Z L 0L 7.耦合微带线中奇模激励的对称面是 电 壁,偶模激励的对称面是 磁 壁。
(第三章)8.表征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参量有阻抗参量、 导纳 参量、 传输 参量、散射参量和 转移参量。
9.衰减器有吸收衰减器、 截止衰减器和 极化衰减器三种。
10.微波谐振器基本参量有 谐振波长 、 固有品质因数 和等效电导衰减器三种。
二、传输线理论工作状态(7 分)(第二章)在特性阻抗Z 0=200Ω的传输线上,测得电压驻波比ρ=2,终端为电压波节点,传输线上电压最大值 U max =10V ,求终端反射系数、负载阻抗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
解: Γ = ρ -1 = 12ρ +1 3由于终端为电压波节点,因此Γ =- 123由Γ =Z L - Z 0= - 12+ Z 3 可得,Z L =100Ω 负载吸收功率为P 2Z 0 ρ三、Smith 圆图(10 分)(第二章)已知传输线特性阻抗Z 0=75Ω,负载阻抗Z L =75+j100Ω,工作频率为 900MHz ,线长l =0.1m ,试用Smith 圆图求距负载最近的电压波腹点与负载的距离和传输线的输入阻抗Z 0Z L解:由工作频率为900 MHz,可得λ=1 m 3而线长为l=0.3λ1.计算归一化负载阻抗ZL=ZLZ= 1+j1.33在阻抗圆图上找到 A 点。
《微波技术基础》题集

《微波技术基础》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微波是指频率为()的电磁波。
A. 300MHz-300GHzB. 300Hz-300MHzC. 300GHz-300THzD. 300kHz-300MHz2.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相同。
A. 光速B. 声速C. 电场传播速度D. 磁场传播速度3.微波的主要特性不包括()。
A. 直线传播B. 穿透性强C. 反射性D. 绕射能力强4.微波传输线主要包括()。
A. 同轴电缆和光纤B.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C. 光纤和波导D. 双绞线和波导5.在微波通信中,常用的天线类型是()。
A. 偶极子天线B. 抛物面天线C. 环形天线D. 螺旋天线6.微波谐振腔的主要作用是()。
A. 储存微波能量B. 放大微波信号C. 转换微波频率D. 衰减微波信号7.微波加热的原理是()。
A. 微波与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相互作用B. 微波使物体表面温度升高C. 微波直接转化为热能D. 微波引起物体内部化学反应8.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有关。
A. 密度B. 介电常数C. 磁导率D. 温度9.微波通信中,为了减少信号的衰减,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信号频率B. 减小信号功率C. 使用中继站D. 改用光纤通信10.微波测量中,常用的仪器是()。
A. 示波器B. 微波功率计C. 万用表D. 频谱分析仪(部分功能重叠,但更专用于频率分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微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至_________。
2.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m/s。
3.微波的_________特性使其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4.微波传输线中,_________具有宽频带、低损耗的特点。
5.微波天线的作用是将微波能量转换为_________或相反。
6.微波加热过程中,物体吸收微波能并将其转化为_________。
7.微波在介质中的衰减主要取决于介质的_________和频率。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二与参考答案[1]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二与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c7329195f0e7cd184253675.png)
1 b 4 , 1 b 3
bc cd
1 c 4, 1 c 1 d 2 1 d
四. (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圆图完成(要求写清必要步骤) 1 . 在 特 性 阻 抗 Z 0 500 的 无 耗 传 输 线 上 , 测 得 U
六. (10 分)一微波元件的等效网络如图所示,利用网络级联方法计算当 理想传输线 为何值时,网络不引起反射。
解:将等效网络分解为 3 个网络的级联,归一化传输矩阵分别为
cos A 1 j sin
1 j sin , A2 cos 0
2. 已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50Ω,终端接阻抗为 Z L 25 j 75 的负 载,采用并联单支节匹配,确定支节的位置 d 和长度 l。 解:负载阻抗归一化
Z Z 0.5 j1.5 Z L L 0
在阻抗圆图上找到负载对应的A点,沿等驻波系数圆旋转 180o,得到B点, 可读出负载的归一化导纳为
即当 1、2 端口反相输入时,1、2 端口的输出为零,3 端口有“和”输出,4 端口为零输出。
6
七. (10 分)写出匹配双 T 的 S 矩阵,分析 4 个端口的匹配、隔离、平分 特性;并求当 1、2 端口反相输入时,各个端口的输出为多少? 解:匹配双 T 的 S 矩阵为
0 0 1 1 0 0 1 S 2 1 1 0 1 1 0
1 1 0 0
匹配特性:如果 3、4 端口匹配,则 1、2 端口自动匹配 隔离特性:由S 12 =S 21 =0,可知 1、2 端口隔离,同理,由S 34 =S 43 =0,可知 3、4 端口隔离, 平分特性: 由S 31 =S 4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 1.从传输线方程看,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电压和电流都等以该处相应的 波和 反射 波的叠加 。 入射 2.终端短路的传输线的输入阻抗等于 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的输入阻抗等于 3.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满足 件才能在波导中传输。 4. 圆波导的三种主要工作模式 。 TM 01 λ<λc j Zc tgβl -j Zc ctgβl 或 , 。 f>fc 条
七. (10 分)写出匹配双 T 的 S 矩阵,分析 4 个端口的匹配、隔离、平分 特性;并求当 1、2 端口反相输入时,各个端口的输出为多少? 解:匹配双 T 的 S 矩阵为
0 0 1 1 0 0 1 S 2 1 1 0 1 1 0
1 1 0 0
匹配特性:如果 3、4 端口匹配,则 1、2 端口自动匹配 隔离特性:由S 12 =S 21 =0,可知 1、2 端口隔离,同理,由S 34 =S 43 =0,可知 3、4 端口隔离, 平分特性: 由S 31 =S 41 =
a
b
c
d
λ /4
Z in Z0 2Z 0
λ /2
λ /4
Z 1 =2Z 0 Z0
解: (1)c 点的输入阻抗 Z c
2Z 0
Z0
2
4Z 0
b 点的输入阻抗 Z b
4Z 0 2Z 0 4 Z0 4Z 0 2Z 0 3 Z 02 3 Z0 4 Z0 4 3 Z0 2Z0 1 Z 0 2Z 0 3
4
解: 1)TE 10 模的截止波长 C 2a =22.86*2=45.72mm=4.572cm
vp v 1 c
2
3.976 108 m / s
g
1 c
2
3.976 cm
2)窄边尺寸增大一倍,传输的模式不变,因此上述参量不发生变化。
为了抵消 E 点和 E’点中的电纳,截短线的归一化电纳为 j 2.2 。由短路点 D 点,沿 ρ=∞圆顺时针转到 j 2.2 的 F 点和 F‘点。D 点、F 点和 F‘点的电 长度分别为 0.25、0.318 和 0.182,因此支节线长度: E点接入l 1 =(0.318-0.25)λ=0.068λ E’点接入l 2 =(0.182+0.5-0.25)λ=0.432λ。 五. (10 分)矩形波导的尺寸为宽边 a 22.86mm ,窄边 b 10.16mm , 波导中传输TE 10 模,工作波长为 3cm 。求: (1) C , v p , g ; (2)若 波导窄边尺寸增加一倍,上述参量如何变化?
要想网络不引起反射,则S 11 =0,由S矩阵与A矩阵的关系可得 A A A A 12 21 22 S11 11 A A A A
11 12 21 22
解得
5
arc tan(
BXZ 0 BZ 02 X ) or arc tan( ) BXZ 0 X BZ 02
0.22 j 0.6 Y L
1 相交于 E 点和 E’ 点, E 点和 E’ 点的导纳为 过 B 点的等驻波系数圆与 G
1 j 2.2 ,B点、E点和E’点的电长度分别为 0.412、0.192 和 0.308。因此支
节接入位置为d 1 = (0.192+0.5-0.412)=0.28 λ 和d 1 = (0.308+0.5-0.412)=0.396 λ。
jX 1 Z0 和 A 3 jBZ 0 1
0 1
整个网络的归一化传输矩阵分别为
cos cos XB sin BZ 0 A = A1 A2 A3 j sin j sin XB cos BZ 0 j cos j sin Z0 sin X cos Z0
0.54 j1.25 Z L Z 270 j 625 负载阻抗 Z L Z L 0
3
由负载点(B点)沿ρ=5 的等驻波系数圆旋转 180o,得到C点,可读出负载 的归一化导纳为
0.3 j 0.68 Y L Z 0.00066 j 0.00136 负载导纳 YL Y L 0
即当 1、2 端口反相输入时,1、2 端口的输出为零,3 端口有“和”输出,4 端口为零输出。
6
1 ,可知当信号从端口 1 输入,则 3、4 端口同相等分输出; 2
由S 32 =-
1 1 ,S 42 = ,可知当信号从端口 2 输入,则 3、4 端口反相等 2 2
分输出。
,根据 S 矩阵,可得 U 2)由 U 1i 2i 0 ,U 0 0 ,U 2U ,U U 1o 2o 3o 1i 4o
a 点的输入阻抗 Z in
(2)d 点的反射系数 d
c 点的反射系数 c
4Z 0 Z 0 3 4Z0 Z 0 5
2
4 Z0 Z0 1 b 点的反射系数 b 3 4 Z0 Z0 7 3 3 Z0 Z0 1 4 a 点的反射系数 a 3 7 Z0 Z0 4
(3) ab
1 b 4 , 1 b 3
bc cd
1 c 4, 1 c 1 d 2 1 d
四. (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圆图完成(要求写清必要步骤) 1 . 在 特 性 阻 抗 Z 0 500 的 无 耗 传 输 线 上 , 测 得 U
当填充空气时,可得Z c =50Ω
1
当填充 r 2.25 , r 1 的介质时,如要保证特性阻抗不变,则
Zc
解得
60
r
ln
b 50 a
b =3.49 a
三. (20 分)传输线电路如图所示,其 Z 0 已知。试求: (1)输入阻抗 Z in ; (2)a、b、c、d 各点的反射系数; (3)ab、bc、cd 各段的电压驻波比。
max
100V ,
U
min
20V ,第一个电压波节点距终端 0.15 ,求负载阻抗 Z L 及负载
导纳 YL 。 解:1.求驻波比
U max U min
5
ρ=5 的等驻波系数圆与波节点的轨迹 OC 轴交于 A 点。 由于第一个电压波节点距终端 0.15 ,因此从 A 点出发,沿 ρ=5 的等驻波 系数圆,逆时针(向负载方向)旋转 0.15 个电长度增量,得到 B 点(负载 点) 。 从 Smith 圆图读出负载点的归一化阻抗为
选频
。
二. (10 分) 空气填充的同轴线, 外导体半径 b 内导体半径 a 之比为 2.3, 求同轴线的特性阻抗;如果保持特性阻抗不变,但求填充介质的
r 2.25 , r 1 ,求此时的 b/a 等于多少?
解: 特性阻抗 Z c
U b 60 b ln ln I 2 a r a
TE 11
、
TE 01
、
5.
,A参数的
A 11
、
6. 微波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有 电压传输系数T 、 输入驻波比ρ 插入相移θ 7.分支调配器可调电纳范围 可调容性电纳范围 0~+∞ 8.微波谐振器有那两个主要功能 −∞~+∞ 。 储能 、
、 插入衰减A 。 ,螺钉调配器
六. (10 分)一微波元件的等效网络如图所示,利用网络级联方法计算当 理想传输线 为何值时,网络不引起反射。
解:将等效网络分解为 3 个网络的级联,归一化传输矩阵分别为
cos A 1 j sin
1 j sin , A2 cos 0
2. 已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50Ω,终端接阻抗为 Z L 25 j 75 的负 载,采用并联单支节匹配,确定支节的位置 d 和长度 l。 解:负载阻抗归一化
Z Z 0.5 j1.5 Z L L 0
在阻抗圆图上找到负载对应的A点,沿等驻波系数圆旋转 180o,得到B点, 可读出负载的归一化导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