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汇总及解题方法总计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小结[核心速填]1.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和推论(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λb .(2)共线向量定理的推论:若OA →,OB →不共线,则P ,A ,B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P →=λOA →+μOB →,且λ+μ=1.(3)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惟一的有序实数对(x ,y ),使得p =x a +y b .(4)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已知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则P ,A ,B ,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OP →=xOA →+yOB →+zOC →(其中x +y +z =1).(5)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2.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 (1)a +b =(a 1+b 1,a 2+b 2,a 3+b 3),a -b =(a 1-b 1,a 2-b 2,a 3-b 3),λa =(λa 1,λa 2,λa 3),a ·b =a 1b 1+a 2b 2+a 3b 3.(2)重要结论:a ∥b ⇔a =λb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λ∈R ); a ⊥b ⇔a ·b =0⇔a 1b 1+a 2b 2+a 3b 3=0.3.模、夹角和距离公式(1)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①|a |=a ·a②cos 〈a ,b 〉=a ·b |a ||b |=(2)设A (a 1,b 1,c 1),B (a 2,b 2,c 2),则d AB =|AB →|4.空间向量的结论与线面位置关系的对应关系(1)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u =(a 1,b 1,c 1),平面α的法向量v =(a 2,b 2,c 2), 则l ∥α⇔u ⊥v ⇔u ·v =0⇔a 1a 2+b 1b 2+c 1c 2=0,l ⊥α⇔u ∥v ⇔u =k v ⇔(a 1,b 1,c 1)=k (a 2,b 2,c 2)⇔a 1=ka 2,b 1=kb 2,c 1=kc 2(k ∈R ).(2)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v ,则l ∥m ⇔a ∥b ⇔a =k b ,k ∈R ; l ⊥m ⇔a ⊥b ⇔a ·b =0; l ∥α⇔a ⊥u ⇔a ·u =0; l ⊥α⇔a ∥u ⇔a =k u ,k ∈R ;α∥β⇔u ∥v ⇔u =k v ,k ∈R ; α⊥β⇔u ⊥v ⇔u ·v =0. 5.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1)设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m 1,m 2,则l 1与l 2的夹角θ满足cos θ=|cos 〈m 1,m 2〉|.(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为m ,n ,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夹角θ满足sin θ=|cos 〈m ,n 〉|.(3)求二面角的大小:(ⅰ)如图31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图31(ⅱ)如图31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或-cos 〈n 1,n 2〉.[体系构建][题型探究]类型一、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运算例1、如图32,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 到A 、B 、C 、D 的距离都等于2.给出以下结论:图32①SA →+SB →+SC →+SD →=0; ②SA →+SB →-SC →-SD →=0; ③SA →-SB →+SC →-SD →=0; ④SA →·SB →=SC →·SD →; ⑤SA →·SC →=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③④【解析】容易推出SA →-SB →+SC →-SD →=BA →+DC →=0,所以③正确;又因为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A =SB =SC =SD =2,所以SA →·SB →=2·2·cos∠ASB ,SC →·SD →=2·2·cos ∠CSD ,而∠ASB =∠CSD ,于是SA →·SB →=SC →·SD →,因此④正确,其余三个都不正确,故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③④.[规律方法] 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加、减及数乘运算,选定空间不共面的三个向量作为基向量,并用它们表示出目标向量,这是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要求,解题时可结合已知和所求,根据图形,利用向量运算法则表示所需向量.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表达式a ·b =|a |·|b |·cos 〈a ,b 〉及其变式cos 〈a ,b 〉=a ·b|a | ·|b |是两个重要公式. (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其他变式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公式,如a 2=|a |2,a 在b 上的投影a ·b|b |=|a |·cos θ等.[跟踪训练]1.如图33,已知ABCD A ′B ′C ′D ′是平行六面体.设M 是底面ABCD 的中心,N 是侧面BCC ′B ′对角线BC ′上的34分点,设MN →=αAB →+βAD→+γAA ′→,则α+β+γ=________.图33【答案】32[连接BD ,则M 为BD 的中点,MN →=MB →+BN →=12DB →+34BC ′→=12(DA →+AB →)+34(BC →+CC ′→)=12(-AD →+AB →)+34(AD →+AA ′→)=12AB →+14AD →+34AA ′→.∴α=12,β=14,γ=34.∴α+β+γ=32.]类型二、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例2、(1)已知a =(2,3,-4),b =(-4,-3,-2),b =12x -2a ,则x =( )A .(0,3,-6)B .(0,6,-20)C .(0,6,-6)D .(6,6,-6)(2)已知向量a =(x,1,2),b =(1,y ,-2),c =(3,1,z ),a ∥b ,b ⊥C . ①求向量a ,b ,c ;②求a +c 与b +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B [由b =12x -2a 得x =4a +2b ,又4a +2b =4(2,3,-4)+2(-4,-3,-2)=(0,6,-20), 所以x =(0,6,-20).](2)①∵向量a =(x,1,2),b =(1,y ,-2),c =(3,1,z ),且a ∥b ,b ⊥c ,∴⎩⎪⎨⎪⎧x 1=1y =2-23+y -2z =0,解得⎩⎪⎨⎪⎧x =-1,y =-1,z =1,∴向量a =(-1,1,2),b =(1,-1,-2),c =(3,1,1). ②∵a +c =(2,2,3),b +c =(4,0,-1), ∴(a +c )·(b +c )=2×4+2×0+3×(-1)=5,|a +c |=22+22+32=17,|b +c |=42+02+(-1)2=17, ∴a +c 与b +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c )·(b +c )|a +c ||b +c |=517.[规律方法] 熟记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 设a =(x 1,y 1,z 1),b =(x 2,y 2,z 2), (1)加减运算:a ±b =(x 1±x 2,y 1±y 2,z 1±z 2). (2)数量积运算:a ·b =x 1x 2+y 1y 2+z 1z 2. (3)向量夹角:cos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21+y 21+z 21x 22+y 22+z 22. (4)向量长度:设M 1(x 1,y 1,z 1),M 2(x 2,y 2,z 2),则|M 1M 2→|=(x 1-x 2)2+(y 1-y 2)2+(z 1-z 2)2. 提醒:在利用坐标运算公式时注意先对向量式子进行化简再运算. [跟踪训练]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2,11),B (4,2,3),C (6,-1,4),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 [∵AB →=(3,4,-8),AC →=(5,1,-7),BC →=(2,-3,1),∴|AB →|=32+42+(-8)2=89,|AC →|=52+12+(-7)2=75,|BC →|=22+(-3)2+1=14,∴|AC →|2+|BC →|2=|AB →|2,∴△ABC 一定为直角三角形.]类型三、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问题例3、 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AD ,CD ⊥AD ,PA ⊥底面ABCD ,PA =AD =CD =2AB =2,M 为PC 的中点.(1)求证:BM ∥平面PAD ;(2)平面PAD 内是否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PBD ?若存在,确定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思路探究] (1)证明向量BM →垂直于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即可;(2)假设存在点N ,设出其坐标,利用MN →⊥BD →,MN →⊥PB →,列方程求其坐标即可. 【答案】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B (1,0,0),D (0,2,0),P (0,0,2),C (2,2,0),M (1,1,1),(1)证明:∵BM →=(0,1,1),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0,0), ∴BM →·n =0,即BM →⊥n ,又BM ⊄平面PAD ,∴BM ∥平面PAD . (2)BD →=(-1,2,0),PB →=(1,0,-2), 假设平面PAD 内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PBD . 设N (0,y ,z ),则MN →=(-1,y -1,z -1), 从而MN ⊥BD ,MN ⊥PB , ∴⎩⎪⎨⎪⎧MN →·BD →=0,MN →·PB →=0,即⎩⎪⎨⎪⎧1+2(y -1)=0,-1-2(z -1)=0,∴⎩⎪⎨⎪⎧y =12,z =12,∴N ⎝ ⎛⎭⎪⎫0,12,12,∴在平面PAD 内存在一点N ⎝ ⎛⎭⎪⎫0,12,12,使MN ⊥平面PBD .[规律方法]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的位置关系(1)线线平行: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2)线线垂直: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3)线面平行: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②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可用平面内两不共线向量线性表示.(4)线面垂直: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5)面面平行: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是共线向量);②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6)面面垂直: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②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问题.[跟踪训练]3.如图3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N分别在BB1,DD1上,且AM⊥A1B,AN⊥A1D.图34(1)求证:A1C⊥平面AMN.(2)当AB=2,AD=2,A1A=3时,问在线段AA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C1P∥平面AMN,若存在,试确定P的位置.【答案】(1)证明:因为CB⊥平面AA1B1B,AM⊂平面AA1B1B,所以CB⊥AM,又因为AM⊥A1B,A1B∩CB=B,所以AM⊥平面A1BC,所以A1C⊥AM,同理可证A1C⊥AN,又AM∩AN=A,所以A1C⊥平面AMN.(2)以C 为原点,CD 所在直线为x 轴,CB 所在直线为y 轴,CC 1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AB =2,AD =2,A 1A =3,所以C (0,0,0),A 1(2,2,3),C 1(0,0,3),CA 1→=(2,2,3), 由(1)知CA 1⊥平面AMN ,故平面AMN 的一个法向量为CA 1→=(2,2,3).设线段AA 1上存在一点P (2,2,t ),使得C 1P ∥平面AMN ,则C 1P →=(2,2,t -3), 因为C 1P ∥平面AMN ,所以C 1P →·CA 1→=4+4+3t -9=0, 解得t =13.所以P ⎝⎛⎭⎪⎫2,2,13, 所以线段AA 1上存在一点P ⎝ ⎛⎭⎪⎫2,2,13,使得C 1P ∥平面AMN .类型四、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例4、如图35,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 =90°,BC =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CD =BE =2,O 为BC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其中A ′O = 3.(1) (2)图35(1)证明:A ′O ⊥平面BCDE ;(2)求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思路探究] (1)利用勾股定理可证A ′O ⊥OD ,A ′O ⊥OE ,从而证得A ′O ⊥平面BCDE ;(2)用“三垂线”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后求解或用向量法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答案】(1)证明:由题意,得OC =3,AC =32,AD =2 2. 如图,连接OD ,OE ,在△OCD 中,由余弦定理,得OD =OC 2+CD 2-2OC ·CD cos 45°= 5.由翻折不变性,知A ′D =22,所以A ′O 2+OD 2=A ′D 2,所以A ′O ⊥OD . 同理可证A ′O ⊥OE .又因为OD ∩OE =O ,所以A ′O ⊥平面BCDE .(2)如图,过点O 作OH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A ′H .因为A ′O ⊥平面BCDE ,OH ⊥CD , 所以A ′H ⊥CD .所以∠A ′HO 为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 结合图(1)可知,H 为AC 的中点,故OH =322,从而A ′H =OH 2+A ′O 2=302. 所以cos ∠A ′HO =OH A ′H =155. 所以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55. [规律方法] 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的注意点(1)异面直线所成角: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θ≤90°,需找到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借助方向向量所成角求解.(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要求直线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先求这个平面α的法向量n 与直线a 的方向向量a 夹角的余弦cos 〈n ,a 〉,易知θ=〈n ,a 〉-π2或者π2-〈n ,a 〉.(3)二面角:如图36,有两个平面α与β,分别作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n 1与n 2,则平面α与β所成的角跟法向量n 1与n 2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所以首先应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图36[跟踪训练]4.在如图37所示的圆台中,AC 是下底面圆O 的直径,EF 是上底面圆O ′的直径,FB是圆台的一条母线.图37(1)已知G ,H 分别为EC ,FB 的中点,求证:GH ∥平面ABC . (2)已知EF =FB =12AC =23,AB =BC ,求二面角F BC A 的余弦值.【答案】 (1)证明:设CF 的中点为I ,连接GI ,HI .在△CEF 中,因为点G ,I 分别是CE ,CF 的中点, 所以GI ∥EF .又EF ∥OB ,所以GI ∥OB .在△CFB 中,因为H ,I 分别是FB ,CF 的中点, 所以HI ∥BC .又HI ∩GI =I ,BC ∩OB =B , 所以平面GHI ∥平面ABC . 因为GH ⊂平面GHI , 所以GH ∥平面ABC .(2)连接OO ′,则OO ′⊥平面ABC .又AB =BC ,且AC 是圆O 的直径, 所以BO ⊥AC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得B (0,23,0),C (-23,0,0). 过点F 作FM ⊥OB 于点M , 所以FM =FB 2-BM 2=3, 可得F (0,3,3).11 故BC →=(-23,-23,0),BF →=(0,-3,3). 设m =(x ,y ,z )是平面BCF 的法向量.由⎩⎪⎨⎪⎧m ·BC →=0,m ·BF →=0可得⎩⎨⎧ -23x -23y =0,-3y +3z =0.可得平面BCF 的一个法向量m =⎝ ⎛⎭⎪⎫-1,1,33.因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n =(0,0,1), 所以cos 〈m ,n 〉=m ·n|m |·|n |=77,所以二面角F BC A 的余弦值为77.。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

状元随笔 借助图形寻找所求向量与, , 的关系,利用三角形
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
方法归纳
用基底表示向量的步骤
1.定基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三个不共面的向量构成空间的一个
基底.
2.找目标:用确定的基底(或已知基底)表示目标向量,需要根据三
角形法则及平行四边形法则,结合相等向量的代换、向量的运算进行
变形、化简,最后求出结果.
3.下结论:利用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a,b,c}可以表示出空间所
有向含有其他形式
的向量.
跟踪训练3 (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 A′B′C′D′中,点E是
上底面A′B′C′D′的中心,求下列各题中x,y的值:
如果空间中的三个向量a,b,c________,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
p=xa+yb+z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
2.基底
如 果 三 个 向 量 a , b , c__________
,则a,b,c的线性组合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只有②为真命题.
3.已知正方体ABCD - A′B′C′D′,点E是A′C′的中点,点F是
1
AE的三等分点,且AF= EF,则AF等于(
)
2
1
1
+ AB + AD
2
2
1
1
1
′
B. AA + AB + AD
2023年高考之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考点解读

3
=
2
1
1
|AB|·|BC|=
×2×
2
2
1
所 以 VP-ABC = S△ABC ·|PM|=
2 2=2 2,
3
1
26
。
×2 2× 3=
3
3
考查,
一是空间线面关系 的 命 题 真 假 的 判 断,
以选填题的形式考查,
属 于 基 础 题;
二是空间
线线、
线面、
面面平行和垂 直 关 系 交 汇 的 综 合
命题,
(
2)若 ∠POF =1
2
0
°,求 三 棱 锥 PABC
|A1A| -|AM| =
2
6
。
2
2
1
2=
2
解 析:(
1)连 接 DE ,
OF ,设 |AF|=
→
→
→
则 B→
t|AC|,
F =BA + AF = (
1-t)
BA +
→
→
所求体积 V =
76
。
=
6
1
6
×(
4+1+ 4×1)
×
3
2
考点解读:空 间 几 何 体 的 结 构 特 征 是 立
则该圆锥的
1
2
0
°,
4
体积为(
胡银伟
33
2
=
2
-
3
2
2
|PC| -|OC|
2
2
=
= 6。所以圆锥的体积 V
1
1
2
2
π×|OA| ×|PO|= π× (3)× 6=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向量可以用其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设向量为a=(a1,a2,a3)则其在x轴、y轴、z轴上的投影分别为a1、a2、a3即a=(a1,a2,a3)2)空间向量的模长:向量的模长是指其长度,即a|=√(a1²+a2²+a3²)3)向量的单位向量:一个向量的单位向量是指其方向相同、模长为1的向量。
设向量a的模长为a|则其单位向量为a/|a|4)向量的方向角:向量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与三个坐标轴的夹角分别称为其方向角。
设向量a=(a1,a2,a3)则其方向角为α=cos⁻¹(a1/|a|)、β=cos⁻¹(a2/|a|)、γ=cos⁻¹(a3/|a|)5)向量的方向余弦:向量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与三个坐标轴的夹角的余弦值分别称为其方向余弦。
设向量a=(a1,a2,a3)则其方向余弦为cosα=a1/|a|、cosβ=a2/|a|、cosγ=a3/|a|一、知识要点1.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中,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向量通常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空间向量的运算: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与平面向量运算相同。
运算法则包括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平行六面体法则。
3.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
共线向量定理指出,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存在实数λ,使a=λb。
4.共面向量: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5.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有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p=xa+yb+zc。
若三向量a、b、c不共面,则{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b、c叫做基向量。
6.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系: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向量可以用其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AC AB λ=<=>)1(=++=y x OB y OA x OC 其中 (4)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a ±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AC y AB x AP +=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综合知识点(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一.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1.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体积及相关性质: 棱柱、棱锥、台体的表面积:柱体、椎体、台体的侧面积:h c S h c c S ch S '=''+==21,)(21,锥侧台侧柱侧(其中c c ',分 别为上下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或母线长)圆柱的表面积 :222r rl S ππ+=;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r,R 分别为上下底面圆的半径); 球的表面积:24R S π=; 扇形的面积:222121360r lr R n S απ===扇形(其中l 表示弧长,r 表示半径,α表示弧度)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柱体的体积:h S V ⨯=底;锥体的体积:h S V ⨯=底31; 台体的体积: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 ;球体的体积:334R V π=。
2.空间几何体直观图斜二测画法要领: 横相等,竖减半,倾斜45°,面积为原来的42,平行关系不变。
3.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 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 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平方比;截得的棱锥的体积与原棱锥的体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立方比;4.立体几何中常见模型的性质: 长方体:(1)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 ,则体对角线长为222c b a ++,全面积为2ab+2abc+2ac ,体积V=abc 。
(2)已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γβα,,,则有1cos cos cos 222=++γβα或2sin sin sin 222=++γβα。
(3)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222c b a ++。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空间向量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空间向量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空间向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为我们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空间向量的相关知识。
一、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空间向量是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它与平面向量类似,但存在于三维空间中。
一个空间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向量的起点坐标为\((x_1,y_1,z_1)\),终点坐标为\((x_2,y_2,z_2)\),则该向量的坐标为\((x_2 x_1, y_2 y_1, z_2 z_1)\)。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任意。
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
二、空间向量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空间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遵循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若\(\overrightarrow{a} =(x_1,y_1,z_1)\),\(\overrightarrow{b} =(x_2,y_2,z_2)\),则\(\overrightarrow{a} +\overrightarrow{b} =(x_1 + x_2, y_1 + y_2, z_1 + z_2)\),\(\overrightarrow{a} \overrightarrow{b} =(x_1 x_2, y_1 y_2, z_1z_2)\)2、数乘运算若\(\lambda\)为实数,\(\overrightarrow{a} =(x,y,z)\),则\(\lambda\overrightarrow{a} =(\lambda x, \lambda y, \lambda z)\)数乘运算的规律:\(\lambda (\overrightarrow{a} +\overrightarrow{b})=\lambda\overrightarrow{a} +\lambda\overrightarrow{b}\)3、数量积空间向量的数量积\(\overrightarrow{a} \cdot \overrightarrow{b}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cos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若\(\overrightarrow{a} =(x_1,y_1,z_1)\),\(\overrightarrow{b} =(x_2,y_2,z_2)\),则\(\overrightarrow{a} \cdot \overrightarrow{b} = x_1x_2 + y_1y_2 + z_1z_2\)数量积的性质:\(\overrightarrow{a} \perp \overrightarrow{b} \Leftrightarrow \overrightarrow{a} \cdot \overrightarrow{b} = 0\)\(\overrightarrow{a} \cdot \overrightarrow{a} =|\overrightarrow{a}|^2\)4、向量积空间向量的向量积\(\overrightarrow{a} \times \overrightarrow{b}\)是一个向量,其模长为\(|\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sin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方向垂直于\(\overrightarrow{a}\)和\(\overrightarrow{b}\)所确定的平面,遵循右手定则。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AC AB λ=<=>)1(=++=y x OB y OA x OC 其中 (4)与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AC y AB x AP +=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