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复习过程
初中比热容公式

初中比热容公式初中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比热容”,它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用来描述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对热量的反应程度。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初中比热容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
比热容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C = Q / (m * 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二、比热容的单位比热容的单位通常是J/(kg·℃),即焦耳/(千克·摄氏度)。
这个单位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三、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也是不同的。
比热容可以用来描述物质对热量的吸收能力或者释放能力。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18 J/(g·℃),表示单位质量的水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4.18焦耳。
四、比热容的应用比热容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比热容来计算物体的热量变化。
当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根据物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可以计算出热量的变化量。
比热容还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现象。
比如,在夏天我们可以感觉到热量,这是因为太阳照射在我们身上,我们的身体吸收了热量。
而在冬天我们则感觉冷,这是因为空气中的热量被我们的身体吸收了,导致我们感觉到寒冷。
比热容还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状态变化。
当物体从固体变为液体或者从液体变为气体时,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
这是因为物质的分子在状态变化时需要克服一定的吸引力,因此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这种吸引力。
五、比热容实验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比热容实验来测量物质的比热容。
一般来说,比热容实验需要用到热量计和恒温水槽等设备。
通过测量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物体的质量以及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取(或放出)热量Δ 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Q/ΔT。
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Q/mΔT。
关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Q/dT,c=1/m*dQ/dT。
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 2的有限过程中,吸取(或放出)的热量Q=∫(T2,T1)CdT=m∫(T2,T1)cd T。
一样情形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
因此有Q=C(T2-T1)=mc(T2-T1)。
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
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运算热量的差不多公式。
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热容运算热能的公式为:能量=质量×比热×温度变化可简写为:Energy=SHC×Mass×Temp Ch,与比热相关的热量运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初-T末) 其中c为比热,m为质量,Q为能量热量。
吸热时为Q=cmΔT 升(用实际升高温度减物体初温),放热时为Q=cmΔT降(用实际初温减降后温度)。
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时为吸热,Q< 0时为放热。
比热容的运算公式一样为Q吸=cm(t-to)Q放=cm(to-t)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o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t:物体变化温度,即t-t0)这是用来运算物体温度升高时的公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容的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容的计算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容的计算方法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涉及到物质的热性质。
其中比热容和热容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中与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相应的计算方法。
一、物质的比热容1. 定义: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1焦耳(J)热量时所升(或降)的温度。
2. 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与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3. 计算方法: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Q=mc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J),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克,g),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耳/克·摄氏度,J/g·℃),ΔT表示温度变化(单位:摄氏度,℃)。
二、热容1. 定义:热容是指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升(或降)温度的能力。
2. 热容和物质的质量相关,与物质的种类无关,相同质量的物质具有相同的热容。
3. 计算方法: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mc,其中C表示热容(单位:焦耳/摄氏度,J/℃),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克,g),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耳/克·摄氏度,J/g·℃)。
三、比热容和热容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比热容强调单位质量物质的热性质,而热容强调整体物质的热性质。
2. 联系:比热容和热容都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来计算。
四、比热容和热容的应用1. 比热容的应用:比热容可以用来判断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以了解它们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大小。
2. 热容的应用:热容可以用来计算物质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的温度变化,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热性质。
五、总结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容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热性质概念。
比热容强调单位质量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而热容强调整体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中考专题08热学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 (原卷版)

专题08 热学计算【考点分析】章节考点考试题型难易度内能比热容计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 热值计算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 热效率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比热容计算:1.公式:tm Q c ∆⋅=放吸/2.变形:Q 吸=cm △t【例题1】质量为2kg 的水温度升高5℃。
求:水吸收的热量Q 吸。
[c 水=4.2×103J/(kg •℃)]【变式1】完成以下计算:(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将2kg 水从20℃加热到100℃,求水吸收的热量; (2)将2kg 汤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6.4×105J 的热量,求汤的比热容。
【例题2】质量相同的A 、B 两金属块,把它们都加热到100℃,然后分别投入装有质量相同、初温都为0℃的C 、D 两杯水中,测量的结果:金属块A 使C 杯的水温升高了10℃,金属块B 使D 杯的水温升高了20℃.设两金属块比热容为c A 和c B ,则c A 与c B 的比值为( ) A .4:9 B .9:4C .19:9D .9:19【变式2】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A .0℃ B .6℃C .6℃以上D .4℃二、热值计算:1.公式:mQ q 放=(或VQ q 放=一般用于气体、液体燃料)其中:m 为燃料的质量,V 为燃料的体积,q 为燃料的热值 2.公式变形:(1)qm Q =放 (已知热值及燃料质量,求燃烧放出的热) (2)qQ m 放=(已知燃烧放出的热及热值,求燃料的质量)【例题3】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 3,完全燃烧2.1m 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J 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 的水,温度升高℃。
比热容计算

• 5、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受太阳热辐 射2.4×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 质量为50 kg温度为30 ℃的水吸收,可使这 些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三、热平衡问题:指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条件下,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即: )且在热平衡状态下,两个物体的最 后温度相同,不再进行热传递。 1、将500g温度为750C的水加入2.5kg温度为15OC 的水中,热平衡后的水的温度是多少OC?(假 定没有热量损失,且在热平衡时水的温度都相 等) • 2、将500g温度为75OC的热水加入温度为15OC的 冷水中,热平衡后的水的温度是25OC,问原来 冷水的质量是多少kg?(假定没有热量损失, 且在热平衡时水的温度相等) •
一、.比热容基本计算 1.一个质量是200g的铁球,温度从150℃下 降到100℃,求它放出的热量? [铁的比热容等于0.46×103J/(kg· ℃)]
2、一个电热水壶内装有2 kg 的冷水,经过加 热后水温从18℃升高到98℃, 求:电热水壶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烧杯内80℃的热水放出2.1×104J的热量后, 水温降低到55℃,则烧杯内水的质量是多 少? 4、由实验测量.质量是100g、初温是24℃的 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 高到74℃,则该小球的比热容是多少?查 图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单位:J/(kg· ℃)] •
比热容计算
赵建国
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 ;物体 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t0-t) • 公式中,t为末温,to为初温,上式中的质量m 的单 位必须是kg • 注意:(1)末温与温度变化的区别 • 举例:给20 OC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50 OC,式中 水的初温为to=20 OC,末温为t=50 OC,升高的温度 为t-to=50 OC—20 OC=30 OC ;若给20 OC的水加热使其 温度升高50 OC,式中水的初温to=20 OC,温度变化为 t-to =50OC,则末温t=to+50 OC=70 OC,所以在解题时, 一定要弄清已知的温度是末温,还是温度的变化。 对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字眼一 定要严格加以区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推导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推导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在吸收热量时温度变化的能力的物理量。
它
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数,对于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和热传导过程具
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C)是指单位质
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
C = Q / (m ΔT)。
其中,C为比热容,Q为吸收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
温度变化。
现在让我们来推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假设物质吸收了热量Q,在温度上升ΔT的情况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吸收的热量Q等
于物质内能的增加,即:
Q = m c ΔT.
其中,c为比热容。
将上述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C = Q / (m ΔT) = (m c ΔT) / (m ΔT) = c.
这就是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这个推导过程可以看出,比热容是物质内能变化与温度变化的比值,是一个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的物理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物质在吸收热量时的温度变化,然后利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来求得物质的比热容。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物质的热性质,以及对比热容进行定量分析。
总之,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物质热性质的重要途径,它对于研究热传导、热能储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有所启发。
比热容计算常见考点

比热容计算考点一:计算公式Q=cm△tQ放=mq〔固体〕Q放=Vq〔气体或液体〕考点二:利用公式简单计算首先要明确四个物理量的意义。
Q表示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m表示物质的质量。
△t表示温度的变化。
根本公式:Q=cm△t引申公式: c= Qm△t ;m=Qc△t△t=Qcm例1:2kg的水在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由15℃上升到90℃,求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³J/〔kg·℃〕】解:Q=cm△³J/〔kg·℃〕X2kgX〔90℃-15℃〕=630000J例2: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吸收了³J的热量,那么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水的比热容为³J/〔kg·℃〕】解:△t=Q cm =℃考点三:热值与比热容固体或液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例:每到夏收季节,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随意燃烧,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火灾等.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出利用秸秆生产的节能环保型燃料——秆浆煤.假设燃烧秆浆煤(热值为×107J/kg)使50kg、20℃的水温度升高到80℃.求:(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如果秆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有30%被水吸收,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秆浆煤? 解:〔1〕:Q=cm △t=³J/〔kg ·℃〕X50kgX 〔80℃-20℃〕107J〔2〕:Q 吸107106Jm=Q 吸q = 3.78X106J 2.4×107J /kg考点四:热机效率与比热容例:天然气灶烧水,燃烧3的天然气,使100kg 的水从20℃升高到70℃。
水的比热容为10³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107J/m ³,求:〔1〕³天然气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Q 放;〔2〕水吸收的热量Q 吸;〔3〕燃气灶的热机效率。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资料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c:比热容;Q:热量;m:物体质量;t:物体末温度;t0:物体初温度)这是用来计算物体温度升高时的公式。
若物体降低时,则是用物体的初温度减去末温度。
即。
水的定压比热容经常会被用来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作为最常见的物质,它的比热数据较易获得,当实验要求精度不高时,可近似认为常压下水的定压比热为4.2kJ/KG.K,下面给出在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的液态水的定压比热容Cp的数据(单位:KJ/KG.K)压力x10 5 Pa温度(摄氏度)0 2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1 4.217 4.182 4.1815 4.215 4.181 4.180 4.215 4.31010 4.212 4.179 4.179 4.214 4.30850 4.191 4.166 4.170 4.205 4.296 4.477 4.855 3.299100 4.165 4.151 4.158 4.194 4.281 4.450 4.791 5.703 4.042 150 4.141 4.137 4.148 4.183 4.266 4.425 4.735 5.495 8.863 200 4.117 4.123 4.137 4.173 4.252 4.402 4.685 5.332 8.103 250 4.095 4.109 4.127 4.163 4.239 4.379 4.639 5.201 7.017 300 4.073 4.097 4.117 4.153 4.226 4.358 4.598 5.091 6.45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度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每升高一度吸收的热量相等,(或者温度每降低一度放出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物质化学符号模型相态比热容量(基本)J/(kg·℃)比热容量(25℃)J/(kg·K)氢H 2 气14000 14300⒌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在体积恒定与压强恒定时不同,故有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两个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c:比热容;Q:热量;m:物体质量;t:物体末温度;t0:物体初温度)
这是用来计算物体温度升高时的公式。
若物体降低时,则是用物体的初温度减去末温度。
即。
水的定压比热容经常会被用来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作为最常见的物质,它的比热数据较易获得,当实验要求精度不高时,可近似认为常压下水的定压比热为4.2kJ/KG.K,
下面给出在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的液态水的定压比热容Cp的数据(单位:KJ/KG.K)
压力
x10 5 Pa
温度(摄氏度)
0 2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1 4.217 4.18
2 4.181
5 4.215 4.181 4.180 4.215 4.310
10 4.212 4.179 4.179 4.214 4.308
50 4.191 4.166 4.170 4.205 4.296 4.477 4.855 3.299
100 4.165 4.151 4.158 4.194 4.281 4.450 4.791 5.703 4.042 150 4.141 4.137 4.148 4.183 4.266 4.425 4.735 5.495 8.863 200 4.117 4.123 4.137 4.173 4.252 4.402 4.685 5.332 8.103 250 4.095 4.109 4.127 4.163 4.239 4.379 4.639 5.201 7.017 300 4.073 4.097 4.117 4.153 4.226 4.358 4.598 5.091 6.45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度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每升高一度吸收的热量相等,(或者温度每降低一度放出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物质化学符号模型相态比热容量(基本)
J/(kg·℃)
比热容量(25℃)
J/(kg·K)
氢H 2 气14000 14300 氦He 1 气5190 5193.2 氨NH3 4 气2055 2050 氖Ne 1 气1030 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