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合集下载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系统的构成。

2. 掌握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池塘生物的种类及其生态习性。

2. 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 池塘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池塘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实地观察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池塘生态系统。

2. 实验教学: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理解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加深对池塘生物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池塘的环境和生物。

2. 学习池塘生物种类和生态习性:讲解不同种类的池塘生物及其生态习性,让学生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

3. 探究生物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掠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4. 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和作用。

5. 建立池塘生态系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完整的池塘生态系统,并讨论如何维持生态平衡。

六、教学评价: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池塘进行实地考察,并完成观察记录。

2.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作业要求:1. 设计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图,并标注各种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2. 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分析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八、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准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池塘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生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教育。

二、教学内容1. 池塘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2. 池塘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如蝌蚪、蜻蜓、青蛙等。

3. 各种生物在池塘中的生存状况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池塘进行观察和实地调查。

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生物的形态和习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相互联系的兴趣。

2.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池塘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和行为。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蝌蚪和蜻蜓的关系、青蛙和水蛇的关系等。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认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五、作业设计1. 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池塘生物的调查报告,介绍池塘中发现的各种生物,描述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相互关系。

2. 制作海报: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制作一份池塘生物相互联系的海报,展示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扮演池塘中的不同生物,展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运作。

六、评价标准1. 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表达是否清晰。

2. 海报设计是否美观、信息是否准确。

3. 角色扮演是否生动、呈现是否有趣。

七、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实地参与池塘的清理和保护。

2. 组织学生观看与池塘生态系统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片,加深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池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小生态系统,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热闹的池塘
池塘里面我们熟悉的生物
有哪些呢?水 食 上 近 击 大 小 说 龙 掉。 幼 泡 , , 里 物 。 的 捕 几 虾 它 虱 捕虫,会它浮,说龙食倍小凶习 只食 状 进 在 在 都 它 它 虱 , 的 虫 猛 性 蝌其 似 行 尾 水 浮 们 贪 闻 猎 鱼 蝌 , : 蚪它 蜈 水 部 中 不 真 食 到 物 类 蚪 是 肉 都小 蚣 下 产 时 起 的 , 血 一 、 , 因 食 不虫 , 气 生 间 来 是 是 腥 但 蛙 连 为 性 足子 亦 体 一 超 , 吃 因 就 被 类 体 不 , 为, 是 交 个 过 但 到 为 会 咬 也 积 仅 凶 奇一 凶 换 气 一 并 撑 只 一 伤 会 比 吃 猛 。昼 猛 。 体 小 无 , 要 拥 , 去 自 小 贪 夜贪它交时大在有而附攻己鱼食 。
( )

其实热闹的池塘里面生活着丰富 的动植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 系,你能说说看吗。
其 实 生 物 之 间 不 只 是 吃 与 被 吃 的 关 系

15
我们熟悉的田螺
猜 猜 田 螺 吃 什 么 ?
我 们 吃 田 螺 。
我们熟悉的田螺
和 米工 青 游 生 体 田 水 腐 田 各 糠饲 苔 植 物 中 洼 草 殖 螺 种 、料 等 物 和 , 或 繁 质 喜 动 麦, 为 、 腐 常 缓 茂 的 栖 物 麸如 食 幼 殖 以 流 的 水 息 下 、蔬 , 嫩 质 泥 的 湖 域 于 脚 豆果 也 水 及 土 河 泊 环 底 料 粉、 喜 生 水 中 沟 、 境 泥 等 饼菜 食 植 中 的 等 池 , 富 。 叶人物浮微水沼如含 、 、 、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池塘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池塘生物的种类和特点;2.掌握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等;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设计内容1.观察池塘生物让学生们前往附近的池塘或公园,观察池塘中的生物,包括鱼、蛙、鸭子、水草等,并记录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2.绘制池塘生物图谱让学生们根据他们的观察结果,绘制池塘生物的图谱,包括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等。

可以要求学生们以海报或PPT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图谱。

3.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观察和图谱的绘制,让学生们分析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等。

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4.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们根据他们的观察和分析,撰写一份关于池塘生物相互联系的实验报告,包括观察结果、分析过程、结论等。

四、设计方式1.小组合作: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和图谱绘制,促进合作和交流;2.实地考察:鼓励学生亲身去池塘进行观察,增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3.展示讨论: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图谱和实验报告,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五、评价方式1.图谱质量:评价学生绘制的图谱是否准确反映了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是否清晰、逻辑性强,是否对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3.表现和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展示讨论等环节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六、延伸拓展1.邀请专家讲座:可以邀请生物学或生态学专家来学校讲解池塘生物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2.野外探索:组织学生们进行野外探索活动,观察更多不同环境下的生物相互关系;3.生态保护宣传:鼓励学生们通过海报、演讲等形式,向全校同学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五年级科学上册《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了解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拟。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言语精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实际生活中能灵敏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打算1、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

2、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

3、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对上一课安排安排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1、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觉,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2、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二、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言语进行解释?2、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三、开展科学探究。

1、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观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后,答复下列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2、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

同时商量:“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3、学生分小组商量、交流,汇报商量结果。

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202X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2课《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ppt课件

202X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2课《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ppt课件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10时3 2分16 秒上午1 0时32 分10:32: 1621.5. 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池塘观察记录表
• 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
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 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 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 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一--幢- 楼 群落 -----------房--间 种群 ------------墙个体 ------------砖-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提供二氧化碳、肥料
动物
植物
提供氧气、隐蔽栖息场所
讨论
如果池塘中缺少了水草,池塘中的其他生 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如果温度下降到0°C以下,池塘环境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
16.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
想一想:同学们还记得树林中的食 物联系吗?
• 1、蝉 树 黄雀 螳螂 • 树→蝉→螳螂→黄雀 • 2、草 狼 羊 • 草→羊→狼
池塘里有哪些生物:
池塘观察记录表
• 我观察到的生物有:
• 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或 食物网)
池塘中生物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最新鄂教版科学教案】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教案

【最新鄂教版科学教案】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教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本教案由宜昌市海阔天空老师编写,咸宁市马太哈整理。

供教师参考二00八九月三日1我们的身体第一单元走进树林1林中的树2树木中的纹路3蘑菇4林中的鸟5谁吃谁6茅草与锯子自由研究第二单元池塘群落8 鱼9 蛙10 龟和鳖11 池塘中的植物12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13 做个小生态瓶自由研究第三单元公路14水泥与沥青15盘山公路16桥17车的运动18自行车自由研究第四单元农田19常见的农作物20农作物与土壤21农作物与化肥22大棚蔬菜23防治病虫害自由研究1我们的身体(鄂教版科学五上第1课)教学目标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

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1[1].3.5单元_练习与实践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1[1].3.5单元_练习与实践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 一棵“顽强”的小树科学知识我知道(请把下列各题补充完整)1.植物在适应环境中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几个特性。

2.你研究植物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将采用__观察_、实验的方法。

我会观察探究请你回忆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进行下列活动。

我的问题是:我的猜想是:活动我会实践到自然界中找一找,其他植物生长时是不是也总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形表达出来。

(温馨提示:大树的枝叶四个方向都一样茂盛我会运用(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各题)1.假如水分和养分大致相同,高大丛林中的小树苗与山坡上的独树苗生长有无区别,为什么?答:山坡上的独树苗生长要茂盛得多,因为它能够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养料供植物生长。

2. 山顶上松树、沙漠里的草的根为什么长得很深?答:因为植物具有向水性,而在土层深处才有足够的水分,所以山顶上松树、沙漠里的草的根才长得很深。

3.人们播种时为什么不管种子的方向?答:因为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枝叶具有向光性,所以不管种子方向怎样,它们总是会无忧无虑的生长的。

2 从“南橘北枳”说起科学知识我知道(请把下列各题补充完整)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2. 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3.植物的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同时,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

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分布。

枳橘我会观察探究活动(一):请你观察上面的枳和橘的图,然后提出问题,做出大胆的猜测。

1.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本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后,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了呢?……2.猜测:可能是淮北阳光不足引起的;可能是淮北水分太少引起的;可能是淮北温度太低引起的;可能是淮北与淮南土壤不一样引起的;……活动(二):请你观察山坡上一般长着什么树,河边或低洼之处一般长着什么树,为什么植物要选择这样的生长环境?答:山坡上一般长着树叶比较小、需要水分不多的树,河边或低洼之处一般长着树叶比较大、需要水分较多的树,因为植物要选择这样的生长环境是要适应它的生长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池塘群落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 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池塘中的生物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使池塘群落保持 着生态平衡。
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
讨论结果:
提供二氧化碳、肥料
动物
பைடு நூலகம்植物
提供氧气、栖息繁殖场所
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 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生活在池塘里的 所有生物,组成了“池塘群 落”。
池塘群落
农田群落
草原群落
生态系统 ---------- 一幢楼 群落 ---------- 房间 种群 ----------- 墙 个体 ----------- 砖
食物链
榕树→知了(蝉)→螳螂→黄雀
森林中的食物链:
池塘生物中的食物链
写出几条食物链?说一说食物链中哪些是生 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食物链
水草→鱼苗→青蛙→乌龟 水草→田螺→大鲢鱼 水草→田螺→乌龟
讨论:
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食物链 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 产生什么影响?
讨论: 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