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的制作技术

针织面料的制作技术
针织面料的制作技术

图片简介:

本技术新型介绍了一种针织面料,所述的针织面料为由尼龙和涤纶及氨纶形成的经编物;所述的针织面料采用经编组织进行编织,该面料至少由两把梳栉编织形成;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孔隙面积为2000~

12000μm2,且在该面料横向和纵向上,相邻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均为100~500μm;该针织面料至少具有不同色调或者不同明亮度的两部分。本技术新型中使用氨纶纤维进行编织,面料结构稳定,不易脱散,除了赋予了面料优良的弹性还使得布面效果更佳致密,手感更佳细腻;通过控制布面的孔隙面积和线圈的形态,使面料具有丝一般的柔顺性与滑爽感以及糯感,宛如肌肤般细腻的手感。

技术要求

1.一种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面料为由尼龙和涤纶及氨纶形成的经编物;所述的针织面料采用经编组织进行编织,该面料至少由两把梳栉编织形成;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孔隙面积为2000~12000μm2,且在该面料横向和纵向上,相邻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均为100~500μm;该针织面料至少具有不同色调或者不同明亮度的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面料中的尼龙和涤纶均为长丝,且二者通过交络方式形成尼龙涤纶复合长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纤度为33~111dtex、单丝纤度为0.5~2.0dtex。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涤纶复合长丝是全牵伸丝FDY,或者是假捻加工丝DTY。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面料中的氨纶是裸氨,或者是氨纶包芯

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00~200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面料的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为250~

3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弯曲刚度为0.0005~

0.0023N·cm2/cm,表面粗糙度为1.000~3.000μ,压缩比功为0.050~0.150N·cm/cm2。

技术说明书

一种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柔顺、滑爽细腻手感和不同颜色细条纹时尚外观的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现如今虽然服装行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人们对服装多功能化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过。比如,贴身穿着的内衣,由最初追求遮羞到现在追求柔软、滑爽感(平滑感)、糯感等。其中滑爽感是衡量面料表面粗糙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相邻线圈之间的间距越小,线圈排列越紧密,面料表面粗糙度也就越小,滑爽性越好。糯感是衡量面料是否具有肌肤般触感的重要指标,以面料厚度方向上的压缩弹性(压缩比功)作为判断基准,压缩弹性越好,糯感越强。除了功能性外,人们对于服装的外观效果的追求也越来越注重,不再满足于以往面料单一的颜色,人们越来越注重服装外观的色彩化、时尚化,尤其是推崇功能化与时尚化兼具的服装面料。

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服用面料。如中国专利CN202626493U中公开的一种细针距高档针织弹性面料,通过使用细针距的编织机器,并结合平针添纱组织获得具有致密效果以及平滑手感的面料,但是市面上细针距织机的保有量较少,且细针距织机的编织速度相对较慢,生产效率较低。另外,采用细针距编织得到的线圈,虽然排列致密,但由于是平针添纱的组织结构,面纱和里纱近乎重叠,距离较近,导致面料厚度方向上的压缩弹性过小,难以获得糯感。此外,纬编平针组织还存在容易脱散问题点。

又如,中国专利CN103668691A中公开的一种服装面料,面纱使用牛奶蛋白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的混纺纱、地纱使用尼龙/氨纶的包覆纱,平针添纱组织编织而成,所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型性和弹性,但是,由于混纺纱是短纤纱,具有一定的捻度,纱线的光滑性较弱,从而使得面料的滑爽性能大大降低,而且作为地纱使用的包覆纱纤度较大,使得相邻线圈的距离增大,进一步降低了面料的滑爽性;另外,包覆纱的使用可能出现氨纶外露,染色效果不匀的问题。由于同样是纬编平针组织,也存在容易脱散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柔顺、滑爽细腻手感和不同颜色细条纹时尚外观的针织面料,该针织面料量产性高且不易脱散。

本技术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针织面料,所述的针织面料为由尼龙和涤纶及氨纶形成的经编物;所述的针织面料采用经编组织进行编织,该面料至少由两把梳栉编织形成;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孔隙面积为2000~12000μm2,且在该面料横向和纵向上,相邻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均为100~500μm;该针织面料至少具有不同色调或者不同明亮度的两部分。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针织面料中的尼龙和涤纶均为长丝,且二者通过交络方式形成尼龙涤纶复合长丝。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纤度为33~111dtex、单丝纤度为0.5~2.0dtex。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尼龙涤纶复合长丝可以是全牵伸丝FDY,也可以是假捻加工丝DTY。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针织面料中的尼龙含量为50~80%。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针织面料中的氨纶可以是裸氨,也可以是氨纶包芯纱。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氨纶的纤度为22~78dtex且面料中氨纶的含量不低于8%。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00~200g/㎡。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针织面料的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为250~350μm。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弯曲刚度为0.0005~0.0023N·cm2/cm,表面粗糙度为1.000~3.000μ,压缩比功为0.050~0.150N·cm/cm2。

有益效果:本技术新型中使用氨纶纤维进行编织,除了赋予了面料优良的弹性还使得布面效果更佳致密,手感更佳细腻;此外,表纱采用尼龙和涤纶复合形成的长丝进行编织,并通过控制布面的孔隙面积和线圈的形态,使面料具有丝一般的柔顺性与滑爽感以及糯感,宛如肌肤般细腻的手感;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在染色加工时仅对尼龙染色,涤纶不进行染色,则在布面上可以形成不同色调的两部分,并呈现不同颜色细条纹的外观效果,告别了单一色调,使面料具备时尚靓丽的外观效果;此外,由于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采用经编组织进行编织,面料结构稳定,不易脱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新型针织面料的表面示意图;其中,x,y分别为面料横向相邻两线圈纵行的中心垂直线,W为相邻两针的线圈纵行之间的距离;m,n分别为面料纵向相邻两线圈横列的切线,H为相邻两线圈横列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技术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新型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技术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技术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为赋予面料良好的吸湿性、柔软性、一定的强度及外观效果,本技术新型考虑采用尼龙和涤纶复合长丝;而为了赋予面料良好的弹性并获得面料的致密感,本技术新型考虑采用弹性类纤维进行混编;由于PBT、PBT/PET、PTT/PET之类的弹性纤维的弹性远弱于氨纶,从而优选氨纶进行编织。氨纶可以是裸氨也可以是氨纶包芯纱,由于氨纶包芯纱容易导致氨纶外露,引起染色不均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新型优选裸氨弹性纤维进行编织。

本技术新型中,从面料的孔隙面积角度考虑,当孔隙面积过小,小2000μm2时,则面料过于致密,透气效果不佳;当孔隙面积过大,大于12000μm2时,则面料致密感不足,达不到细腻的手感。本技术新型,经研究探索发现,设定面料的孔隙面积为2000~12000μm2时,能够兼顾透气效果和细腻手感。

本技术新型中,从线圈形态角度考虑,当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100μm时,虽然面料的表面粗糙度偏小,滑爽感良好,但是由于线圈排列过于紧密,面料的弯曲刚度偏大、面料的柔软性较差;而当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500μm时,虽然面料的柔软性得到了提高,但是线圈的排列过于稀松,面料的滑爽感较差。因此,本技术新型为了兼顾面料的柔软性和滑爽感,考虑将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00~500μm,优选为250~350μm。

本技术新型中,采用经编组织进行编织,本技术新型的面料至少由两把梳栉编织形成。以通常两把梳栉形成的经编面料为例,面料从外层到里层共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第一把梳栉的线圈面、第二把梳栉的线圈面、第二把梳栉的延展线面和第一把梳栉的延展线面。由此可见,该针织面料在厚度方向上间距较大,比起普通纬编面料更加厚实,面料的压缩比功更大,糯感也较强。此外,由于经编组织的特征,线圈纵行之间通过延展线紧密连接,不容易脱散,保证了面料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耐久性。

一般来说,所用纱线的纤度越细,面料的柔软性越强。本技术新型中,当所用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纤度小于33dtex时,面料质地轻盈,且具有非常优良的柔软性,但同时由于纤度过细,同等条件下相邻线圈的间距变大,面料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滑爽感有下降的趋势;当所用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纤度大于111dtex时,线圈的排列比较紧密,滑爽感有增加的趋势,但同时柔软性有下降的趋势,克重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本技术新型中所用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纤度优选为33~111dtex,更优选为56~78dtex。另外,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单丝纤度越小,面料的柔软性越好,但是当单丝纤度小于0.5dtex时,编织时有可能出现因为单丝断丝而产生布面疵点的问题;当单丝纤度越大,大于2.0dtex时,编织通过性相对较好,但面料手感有下降的趋势,即布面变得粗糙不够细腻,综合面料的编织通过性和手感,因此本技术新型所用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单丝纤度优选为0.5~2.0dtex。

本技术新型中,所用尼龙涤纶复合长丝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全牵伸丝FDY也可以是假捻加工丝DTY,考虑到FDY的表面光滑且蓬松性低,可以降低面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滑爽感,因此作为优选。

本技术新型中,从面料柔软、滑爽的触感、吸湿、亲肤的功能以及不同色调的外观效果考虑,当面料中尼龙含量低于50%时,则表面复合长丝中涤纶成分相对较多,面料的吸湿性和柔软滑爽感有下降趋势;而当面料中尼龙的含量高于80%时,则表面复合长丝中涤纶成分相对较少,虽然能够保证面料的柔软、滑爽的触感、吸湿、亲肤的功能,但是面料所呈现的不同色调的外观效果有下降趋势,即面料中不同颜色的细条纹效果不够明显,达不到时尚靓丽的外观效果。本技术新型经研究探索发现,面料中尼龙的含量设定为50~80%时,能够兼顾面料的手感、功能性和外观效果。

本技术新型中,从氨纶的编织通过性以及避免产生疵点等方面考虑,优选纤度为22~78dtex,进一步优选22~56dtex,为确保面料的弹性,即穿着时易伸长、易回复的自由舒适性,经研究测试,面料中的氨纶含量不能低于8%。

对于面料的克重,当克重过小时,对编织及后整理加工的要求比较高,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且面料过于轻薄,破裂强度可能不足;而当克重过大时,面料相对比较厚重,作为内衣用途,穿着舒适性受到影响。因此,本技术新型中优选面料的克重为100~200g/㎡。

此外,本技术新型的面料,优选弯曲刚度为0.0005~0.0023N·cm2/cm、表面粗糙度为1.000~3.000μ、压缩比功为0.050~0.150N·cm/cm2。

本技术新型中所涉及的各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

(1)面料的孔隙面积

①准备样品:从面料上剪取尺寸为20cm×20cm、表面平整的样布;

②在数码显微镜(KEYENCE公司)50倍镜头下拍摄样品的布面照片:

(a)通过旋转控制板上的亮度旋钮在1/3~2/3之间调节样品的亮度。小于1/3时,曝光率过小,样品的照片过于昏暗,样品上的孔隙无法识别;大于2/3时,曝光率过大,同样样品上的孔隙也无法识别;

(b)镜头调至50倍,并通过旋转XY平台或控制板上的对焦旋钮调整样品的清晰度,确保样品上孔隙清楚。镜头的倍率过小时,样品孔隙的外观面积过小,影响下一步亮度抽取孔隙面积的精度;而镜头倍率过高时,所拍摄的样品照片的总面积过小,孔隙的个数少,影响孔隙面积的实际分布精度;

(c)保存图片,所得图片中所呈现的面料的面积约为3.6×107μm2;

③利用KEYENCE公司提供VHX-2000/Ver2.35软件的自动测量面积功能中的亮度抽取方法:

(a)点击自动测量面积按钮;

(b)选中亮度抽取方法,抽取样品照片的亮度区域图;

(c)选中界面中的“暗”选项,得到照片中的孔隙图;

(d)调节阈值使样品的孔隙正好被覆盖,阈值的范围为-80~+80;阈值过小或过大都无法使样品的实际孔隙大小正好被覆盖,阈值过小时,测量的孔隙面积比实际的面积要小;过大时,则测量的孔隙面积比实际面积要大;

(e)最后点击“下一步”得到样品孔隙的面积数据,保存数据。并记录样品孔隙面积(单位:μm2)。

(2)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

①准备样品:从面料上剪取表面平整的20cm×20cm大小的样布;

②在数码显微镜(KEYENCE公司制)250倍镜头下拍摄样布的表面照片;

③选取任一纵列线圈,并在该纵列线圈的中间作一条垂直线x,再选取左右相邻的一纵列线圈,按照相同的方法作一条垂直线y,量取两条垂直线的距离。按照上述方法取10组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即为横向上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W。

④选取任一横列线圈,并在该横列线圈的顶部作一条切线m,再选取上下相邻的一个横列线圈,按照相同的方法作一条切线n,量取两条切线的距离。按照上述方法取10组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即为纵向上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H。

(3)克重

使用圆盘取样器刻下100cm2的布样,称重*100,即为克重(g/m2)。

(4)弯曲刚度

根据KES FB2法。(KES织物风格仪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端季雄博士设计制造的织物风格仪,其中FB2是弯曲性能测试仪。)

(5)表面粗糙度

根据KES FB4法。(KES织物风格仪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端季雄博士设计制造的织物风格仪,其中FB4是摩擦及表面粗糙度测试仪。)

(6)压缩比功

根据KES FB3法。(KES织物风格仪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端季雄博士设计制造的织物风格仪,其中FB3是压缩性能及厚度测试仪。)

(7)综合评价

通过20人进行感观评价,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主要从弹性、手感、外观等方面对面料进行评价,其中弹性包括易伸长性和易回复性;手感包括面料的柔软性、滑爽感、糯感等;外观则主要是指不同色调的区分度,面料整体条纹的清晰度及靓丽程度,具有评价方法如下:

将手感和外观分别作为一个单独项目来进行评分,设定每个单独项目的满分值为5分,针对每个单独项目的达成效果给出相应的评分(0~5分),然后再将这两个项目的分值进行累加,得到一个综合评分即总分。总分超过240分的,其仿棉的综合效果认定为优,记为◎;总分为180~240分的认定为良,记为○;总分低于180分认定为差,记为△。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技术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HKS4特里科经编机(机号E36,机宽136英寸)上,以66dtex/46F(44dtex/34F尼龙+22T/12F涤纶)的复合长丝(亚太化纺有限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22T伊拉斯邦弹性氨纶(英威达公司制)作为第二梳栉用纱,以双经平组织进行编织制得坯布,再经精练、染色、后整理等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其中精练:烧碱2g/L,精练剂2g/L,80℃×20min,浴比1:20;染色:95℃×30min,皂洗、固色:

80℃×20min。

实施例2

以经绒平组织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例3

以44T伊拉斯邦弹性氨纶(英威达公司制)作为第二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例4

以经绒平组织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3,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例5

以122dtex/58F(78dtex/34F尼龙+44dtex/24F涤纶)的复合长丝(亚太化纺有限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3,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例6

以66dtex/136F(44dtex/100F尼龙+22dtex/36F涤纶)的复合长丝(亚太化纺有限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例7

以111dtex/58F(78dtex/34F尼龙+33dtex/24F涤纶)的复合长丝(亚太化纺有限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3,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例8

以111dtex/58F(55.5dtex/34F尼龙+55.5dtex/24F涤纶)的复合长丝(亚太化纺有限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7,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实施列9

以111dtex/58F(100dtex/34F尼龙+11T/24F涤纶)的复合长丝(亚太化纺有限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7,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比较例1

在HKS4特里科经编机(机号E28,机宽136英寸)上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比较例2

在HKS4特里科经编机(机号E32,机宽136英寸)上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3,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比较例3

在RSE4拉舍尔经编机(机号E32,机宽136英寸)上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3,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比较例4

以66dtex/48F涤纶长丝(盛虹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比较例5

以66dtex/48F尼龙长丝(力恒公司制)作为第一梳栉用纱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制得本技术新型的针织面料,具体参见表1。

表1各项参数对比表

根据表1,得出如下结论:

(1)由实施列2与实施例1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氨纶含量为7%的面料与氨纶含量为9%的面料相比,后者弹性及糯感均优于前者,综合效果也更优。

(2)由实施例3与实施例4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克重为177g/m2的面料与克重为203g/m2的面料相比,后者偏厚重,着用过程中舒适性不及前者,因而综合效果也不及前者。

(3)由实施例5与实施例3可以看出,由总纤度为122dtex、单丝纤度为2.1dtex的复合长丝编织形成的面料与纤度为66dtex、单丝纤度为1.4dtex的复合长丝编织形成的面料相比,前者总纤度及单丝纤度均偏大,柔软性、滑爽性均不及后者,且克重也比后者大,影响着用舒适性,综合效果前者不及后者。

(4)由实施例6与实施例1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用单丝纤度为0.49dtex的复合长丝编织的面料与用单丝纤度为1.4dtex的复合长丝编织的面料相比,虽然在柔软性、滑爽性、糯感差异不大,但实际编织过程中,前者单丝容易断裂,编成通过性不及后者,因此综合效果也不及后者。

(5)由比较例8与实施例7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尼龙含量为45%的面料与尼龙含量为63%的面料相比,前者尼龙含量较低,涤纶含量相对较高,柔软性、滑爽性等均不及后者,而且尼龙染色后,前者不同色调组合的效果不够靓丽,因此综合效果不及后者。

(6)由比较例9与实施例7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尼龙含量为81%的面料与尼龙含量为63%的面料相比,前者尼龙含量较高,涤纶含量相对较少,柔软性、滑爽性虽然较好,但尼龙染色后,前者不同色调组合的效果不够靓丽,因此综合效果也不及后者。

(7)由比较例1与实施例1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孔隙面积大于12200μm2的面料与孔隙面积为5000μm2的面料相比,前者孔隙较大,布面不够致密,而且柔软性、滑爽性等不及后者,因此综合效果也不及后者。

(8)由比较例2与实施例3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横向相邻两线圈之间的距离为510μm的面料与横向相邻两线圈之间的距离为300μm的面料相比,前者横向线圈距离较大,布面不够致密,而且柔软性、滑爽性等不及后者,因此综合效果也不及后者。

(9)由比较例3与实施例3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纵相邻两线圈之间的距离为520μm的面料与纵向相邻两线圈之间的距离为270μm的面料相比,前者纵向线圈距离较大,布面不够致密,而且柔软性、滑爽性等不及后者,因此综合效果也不及后者。

(10)由比较例4与实施例1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采用涤纶与氨纶(不含尼龙)进行编织的面料与采用涤纶/尼龙复合长丝与氨纶编织的面料相比,前者不含尼龙,柔软性、滑爽性等均不及后者,另外染色时,前者采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氨纶容易沾污,另外只有一种色调,外观不够靓丽,因此前者综合效果较差。

(11)由比较例5与实施例1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采用尼龙与氨纶(不含涤纶)进行编织的面料与采用涤纶/尼龙复合长丝与氨纶编织的面料相比,前者不含涤纶,虽然柔软性、滑爽性、糯感等性能较好,但染色加工后,虽然能避免氨纶沾污的问题,但是前者布面仅呈现单一色调,无法实现时尚靓丽的外观效果,因此前者综合效果较差。

最新 浅谈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精品

浅谈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及发展 趋势 当人们已经脱离了物质贫乏的年代,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物质领域时,人们对于要接触事物的要求也会随着精神和物质领域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服装的追求也正是如此,在早些年,人们只要求衣能蔽体、衣能保暖,但是社会发展到了现在的经济水平,大众对于服装有了新的定义和需求,在对于服装的要求上,不仅需要服装功能更多样、更具体,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也要求更舒适,外观上也要更美观更时尚。人们在追求面料舒适的前提下,还需要这些面料具备保暖、抗菌和防止外线等等一系列的功能。当前,对于功能性面料的开发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探索。 1 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 1.1 当前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途径 1.1.1 织造法 这种开发途径因为其自身的方便快捷和高效经济而被广泛应用,制造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更为简单,不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步骤再次操作即可让所生产面料具备一些常规功能,例如蓄热功能,吸水功能和防紫外线等等。利用该种方法进行面料的织造,都可以选用常规的织造方式,无需进行特殊处理[1]。在进行功能性面料织造时,若是想让面料具备防紫外线功能,在进行该种面料制造时需要将天然纤维纱线和其它功能纤维纱线结合,这两种类型的纱线混纺会织造出双面织物,以此来达到舒适性和功能性皆有的目的。天然纤维通过此类混纺可以作为里料,不刺激皮肤,带来舒适性,而功能性纱线则分布在外侧,以此来达到功能性目的,阻挡紫外线的作用。在采用织造法来进行面料处理时,需要根据面料不同的要求以及纤维材料不同的属性来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要求来进行不同的织法,例如可以根据面料的功能分布来进行添纱方法和各自编制方法的选择,这些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制造法的选用。 1.1.2 浸轧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快速的使面料具备某种特殊属性或者特殊功能,它是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催化剂以及相关的功能助剂来进行的生产方法[2]。浸扎法因为其自身的便利性和兼容性,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针织面料的处理,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在保健类和防护类的面料生产当中。浸扎法是利用一些天然的带有一些特殊功效的原材料来进行功能助剂的制作,让其具备染色、保健或者其他的特殊功效,然后用此类助剂再进行面料的处理,让面料具备一些抗菌防臭、防虫以及舒缓

氨纶针织面料的工艺参数计算与分析完整版

氨纶针织面料的工艺参数计算与分析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氨纶针织面料的工艺参数计算与分析 在进行纬编针织面料分析过程中,有时候遇到的是弹力面料,这样就需要对弹性(氨纶)面料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而在氨纶针织面料生产过程中,氨纶含量是计算面料成本的关键指标。一般是在不影响成品克重与门幅以及正常编织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氨纶含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根据面料成品门幅与克重计算氨纶含量: 如果客户只提供成品氨纶面料的幅宽(幅宽、封度、布封)与克重(单位面积的重量),就需要根据经验来选择原料,同时计算氨纶的含量。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必须在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氨纶的用量。 例如:客户要求成品氨纶汗布的门幅是1600,克中是210g/m2。那么计算方法就是: 1、计算面料门幅: (1)选择原料线密度: 根据大家多年的生产实际经验,210g/m2氨纶汗布需要选用18tex(32s)棉纱与 tex (30D)氨纶裸丝进行交织,面料横向密度41眼/,才可以达到的。 (2)选择设备技术参数: 根据客户要求的门幅1600,需要选用762(30″)筒径,机号是28针/(28G),总针数是2962枚,路数90F的单面大圆机来生产。 (3)计算门幅(W): W==总针数÷横向密度*==2620÷41*== 2、计算氨纶含量: (1)线圈长度的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原料的线圈长度(工厂里称“线长”),一般是指50或100只线圈所具有的纱线长度。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该成品氨纶汗布中的棉纱纱长为/50针时,面料的手感、弹性和风格比较适宜。另外,棉纱的染色定型回缩率大约是3%~4%之间。根据上述数据来计算毛坯氨纶面料的线圈长度方法如下: L=Lm*(1+B)=14.5*(1+3.5%)=15/50针 式中:L--毛坯布的棉纱线圈长度,单位:/50针; Lm--成品布的棉纱线圈长度,单位:/50针; B--棉纱染色定性的回缩率,单位:%。 根据毛坯布的棉纱线圈长度,进行大圆机调试了,但需要把进纱张力控制在3~4g,氨纶进丝张力为5~7g比较适宜。大圆机调试好以后,剪下一块布,测量氨纶裸丝的线圈长度,假设是/100针。然后进行原料配比计算,得出氨纶丝的含量。 W′=tex*L*10-5=18*30*10-5= 式中:L--毛坯布的棉纱线圈长度,单位:/100针; tex--棉纱的线密度,单位:特克斯; W′--100针的棉纱重量,单位:g(克)。 W=tex*L′*10-5=**10-5= g 式中:L--氨纶丝线圈长度,单位:/100针; tex--氨纶丝的线密度,单位:特克斯; W--100针的氨纶丝重量,单位:g(克)。 氨纶汗布中的氨纶丝含量为: W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中国玻璃网】钢化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种,又称为淬火玻璃。通常使用化 学或物理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载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玻璃强度较普通平板玻璃大大提高。 钢化玻璃按照钢化方法可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按照钢化程度可分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钢化玻璃的物理钢化方法有风冷钢化、液冷钢化和微粒钢化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风冷钢化?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耐热冲击性。物理钢化的主要设备是钢化炉,它由加热和淬冷两部分组成,按玻璃的输送方式又分为水平钢化炉和垂直钢化炉两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玻璃原片准备一切裁、钻孔、打槽、磨边一洗涤、干燥一电炉加热一风栅淬冷一成品检验 (1)垂直钢化法垂直钢化法采用夹钳吊挂平板玻璃加热和吹风进行淬火,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淬火方法。垂直钢化生产线主要由加热炉、压弯装置和钢化风栅三部分组成。经过原片准备、加工、洗涤、干燥和半成品检验等预处理的玻璃,用耐热钢夹钳钳住送入电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当玻璃加热到需要温度后,快速移至风栅中进行淬冷。在钢化风栅中用压缩空气均匀、迅速地喷吹玻璃的两个表面,使玻璃急剧冷却。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淬冷后的玻璃从风栅中移出并去除夹具,经检验后包装入库。 使用垂直法生产曲面钢化玻璃,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二步法是在钢化加

针织工艺介绍.(DOC)

针织工艺培训教材 第一章针织学的基本概念及常识 1.针织织物 利用织针(Needle),将一根或几根由纬向喂入的纱线依次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针织织物(Knitting Fabric),纬编舌 针的成圈编织过程请参见上图. 2.线圈 线圈是由圈干1-2-3-4-5和延展线5-6-7组成(见右下图),其中圈干的直线部段1-2与4-5称为圈柱,弧线部段2-3-4称为针编弧,延展线5-6-7又称为沉降弧,由它来连接相邻的两只线圈 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 在工艺上,通常把显示线圈圈 柱的那一面作为工艺正面(或 为针织物正面),而显示出针 编弧和沉降弧的那一面作为 工艺的反面(针织物的反面). 3.基本线圈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1)基本线圈结构:

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是构成所有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单元. 2)基本线圈的形成过程: 成圈线圈(Knitting Stitch) 织针在织完旧线圈后,上升到最高点,喂入纱线,针下降,形成新线圈。具体过程如下: a)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 b)织针上升到退圈位置,线圈把针舌打开而滑到针杆上; c)织针下降,新纱经导纱器进入针钩内; d)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针杆上滑而关闭针舌; e)织针将新纱线从旧线圈中拉出一个新线圈。这个位置称为脱圈位置; f)织针处于脱圈位,准备下一个成圈过程。 集圈线圈(Tuck Stitch):见上图 a)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 b)织针上升到集圈位置。对比成圈过程,可以发现织针比退圈上升得低一些,线圈仍保留在针舌内,但 是也能钩到新纱线; c)织针下降,由于针舌下面没有线圈,无法关闭,新纱线和旧线圈仍处于针钩内,所以没有形成线圈;

【CN209699992U】一种新型针织面料【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79136.9 (22)申请日 2019.03.06 (73)专利权人 绍兴图来图往花型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世 贸中心写字楼A1东座24层东C室 (72)发明人 邱佳乐 邓美玲 邱文欢  (51)Int.Cl. B32B 3/30(2006.01) B32B 3/08(2006.01) B32B 27/02(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27/36(2006.01) B32B 21/02(2006.01) B32B 21/10(2006.01) B32B 27/32(2006.01) B32B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针织面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包括 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表面设置有针织层,所述 基布层下表面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下表面设 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第 二无纺布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 型手感出众,连接牢固性好,通过设置吸湿球,能 将汗水快速吸收排干,且设置有凸起,能将面料 和人体皮肤分隔,防止面料与人体皮肤沾粘,保 证面料与人体皮肤间的空气流通,加快汗水排干 速率,始终保证面料与人体皮肤贴合处的干爽舒 适, 从而保证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699992 U 2019.11.29 C N 209699992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699992 U 1.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包括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上表面设置有针织层(2),所述基布层(1)下表面设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空腔(6),所述空腔(6)内均填充有呈球形中空结构的吸湿球(7),所述吸湿球(7)内部填充有吸湿颗粒,所述吸湿球(7)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吸湿孔,所述吸湿球(7)在填入空腔(6)后在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表面形成有凸起(8),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表面位于凸起(8)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排湿孔(9),所述亲肤层下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错位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均由若干股氨纶丝(13)围绕一股涤纶丝(14)按螺旋线的形式包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层(2)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一循环,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均由莫代尔纤维和粘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由铜改性聚酯纤维和木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球(7)为橡胶材料,所述吸湿颗粒为活性炭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0)为PTFE防水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针织层(2)、抗菌层(3)、亲肤层之间均通过粘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 2

针织面料分析步骤精编

针织面料分析步骤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针织面料分析步骤 当客户提供一块成品样布或样衣时,如何来确定该面料的各种工艺参数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为你解开谜底。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对客户提供的样布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参数,然后经过系统的计算和经验的总结,最终便可以得到该面料的纱支、织造参数,染整指标等。 1、样布分析拿到样布后,如果样布够大,我们可以先测量其平方米克重K(g/m2),然后数出其横向密度H、纵向密度Z(按10cm为标准),测量出其纱线长度L(m/100针);如果样布不够大,那么就需要将样布剪成方形,测出其重量,然后换算成平方米克重; 2、计算纱支如果是棉型短纤,其细度一般用tex表示,即1000米纱线长的重量克数,如果是化纤长丝,则一般用D表示,即9000米纱线长的重量克数。则短纤tex=(K/H*Z*L)*1000;化纤D=(K/H*Z*L)*9000。如换算支数,可应用以下公式:棉支数=583/tex;棉涤混纺=58 7/tex。 3、机型选择通过样布我们可以分析得到该面料的三角排列及排针方式,而通过与纱支等参数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经验得出其织造机型;

4、织造参数在确定机型、纱长和上机工艺后,在确定匹重和转数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织机的总转数、日产量的指标。机型统一按Y 英寸G 机号 F 路数 N总针数表示。则短纤每转重量B(kg)=L*F*N*tex /108 ;长丝(kg)B= L*F*N*tex/9*108 。总转数=设定匹重/B;日产量=B*转数*60*24。 5、染整指标在得到样布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样布的颜色,而前面通过我们的分析计算,我们也知道了样布的平方米克重。相对于染整方面来说,如果客户没有具体的要求,我们就可以按照该面料的相关国家标准来确定其相关成品指标,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则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感受面料的手感、亲水性、外观风格等外在的特性,增长自己相关的知识和 经验。 前面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介绍,基本上可以掌握比较常规的针织面料的分析方法,从而能够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面料。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需要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全面掌握面料的相关信息,把握面料的每个细节,真正的做到客户满意,自己放心。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功能性针织面料不仅具有保暖、吸湿快干、记忆形状的作用,还在开发方面遵从了绿色环保和保健的原则,其发展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时尚化和舒适化的方向进行。作为一种新型针织服装,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并能有效满足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需求。因此,本文对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性: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现状;发展趋势 目前,功能性面料的开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工艺的整理;第二是针织物本身的材质;第三是各种功能整理剂。其中,针织面料主要通过功能整理实现功能性作用。目前,市场上功能性针织面料内容非常丰富,已经成为针织面料开发中的主流。 一、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的现状 (一)功能性运动服的开发 导湿功能是针织功能性运动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户外运动时,运动休闲针织服装的导热排汗功能是顾客选择的首要条件,这种面料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层作为传输湿热作用;一层作为隔离作用,其选择的材料虽然吸湿效果好,但材料用量少,上身感觉非常舒适;最后一层主要的作用是抗腐蚀并能耐气候,选择的材料具有优质的呼吸性能。同时,带热排汗多功能运动针织面料还有快速烘干、防皱、抗紫外线和高强力等多种优势。 目前,市场上新型保暖防热性能的运动面料多不胜数,其中开发最为突出的是日本东洋纺公司,它的面料由特殊复合丝构成,并具有三层构造,将6D涤纶长丝应用到中心部位,0.7D单丝的涤纶短纤维应用到中层,异型断面涤长丝作为面料的外层结构。同时,基于各层纤维收缩率在复合丝中的不同,其在特殊处理后,空隙会明显的产生,继而实现保暖的作用。在户外或者运动过程中,一旦

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 (一)纺纱 纺纱的目的就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产品质量。 (二)编织 编织就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这也就是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与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就是纬编织物。纬编就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与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与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与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与用针类别等来区分。经编就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与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与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四)裁剪 针织服装裁剪的主要工艺过程: 断料→借疵→划样→裁剪→捆扎。 借疵就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省用料的重要一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缝合处。针织面料按经向网目辅料裁剪,裁剪一般采用套裁方式,常用的有平套、互套、镶套、拼接套、剖缝套等。 针织面料在裁剪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将有折叠痕迹处与有印花的边缘处使用在服装的明显部位。 (2)剪裁中不要使用锥孔标记,以免影响成衣的外观。 (五)缝制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就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由于针织织物就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与包缝机就是缝制针织时装的主要机种。在缝制过程中一般要注意掌握以下要点。 1.缝迹由于针织面料的织物具有纵向与横向的延伸性(即弹性)的特点及边缘线圈易脱散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 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T开料开孔T精雕T研磨T清洗T热弯T抛光T检测T钢化T开模T UV转印T镀膜(PVD)T印刷(丝印/喷涂)T镭雕T检包T贴合T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一、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 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 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 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着变化,使基片 表面硅氢基含量显着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的表面

面料知识: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关系

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关系 1,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有何对应关系?比如144gsm的纯棉平布须用多少支数的纱? 2,针织坯布在染色后克重的变化范围大约是多少? 1 `& n* p% r( U- X( {/ `' a目前所讲的纱支数大都是指“英制支数”,用英文字“S”表示.它的定义是: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 840 码,就称为几支纱线.纱线越粗,S值就越小,纱线越细,则“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纱支幼细. 这样,在同种结构的针织布中,纱支越幼细,它的克重(g/m2)就越轻.如 32S/1平纹布成品克重在 135-145G/M2之间,而20S/1平纹布的成品克重在180-190G/M2. 针织胚布在经过前整,煮练,与溶液中的染料结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会吸湿澎化,所以一般都会增重15-20G/M2左右.但会随着原料纤维的选择,织物的构造,染色工艺,染料特性而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如:普梳纱因杂质较多,同种纱支,织物较精梳纱支的成品会较轻;平纹布较罗纹布的线圈构造密实,故胚布与染后的克重相差较罗纹布要小.还有同纱支同种结构的布,织造的密度也会有影响. m' O; a0 T* } b按照理论计算出来的纱支/规格米克重和实际上的大不相同. 同一批生产的面料因为拉幅定型处理稍有不同, 克重也会偏差不少.当然,从工厂价目表上看纱支,规格,幅宽,克重, 大致可以知道一定的规律. 反正算克重的那套方法不会简单.举两个例子吧. w( k2 ], o w4 k% 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 门幅:48/50“ * W1 Q6 k8 Z) M' x) 设:纱价 33,000元/吨7 z( W4 t% R- s" \, 第一步:算出经纱条数:133 x 50(门幅)= 6650 (经条总数)" N& q- k3 _ M9 L S; ` 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数)/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数)=97。53 x 1.05(损耗) / f0 `. }* \4 K( M3 H! b) 经纱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纬纱重量+ D2 X6 y) H$ ^/ C) M7 N1 }5 x 40s +40D = 173 deniel x 72 = 12456 x (1.27+0.10m) / 9000 x 36 = 68.26 g/m 布重:170克/米" C2 @- G) N) A2 X) 化纤产品:50D X 75D / 203 X 89 66.9” ; O5 A* z3 g: l0 U% B% p% 203 X 66.9 = 13580./9000 =1.5X50D X 1.03 =77.71 : Z- h5 d/ O8 a5 U9 75 X 89 X1.7/9000 X 36 # _ O5 D- i5 r0 L" =45.39 3 I. K$ b+ ~6 ?5 n z6 d( h* E/ O, _8 =123G/M 假设50D 17元/KG ) v! J( d" h6 Q- ] 原料: 2元织造费1.3元/米 染整费:0。9元/米。 5 \7 t% r* \/ w$ b5 4.2元 X 缩损 14% = 4.79元 + 0.30元轧光 5.09 X 10% 利润 5。60元/米。(成本价) 如果有氨纶,比如: 75D + 40D = 105D z/ S O E% w% X 所以, 最精确的计重办法: 用克重机打克重!!!! ! U+ z/ d8 x2 o# ]8 Y! P' P9 g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

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解析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解析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

针织面料设计工艺

前言: 针织面料生产技术是针织工业的基础,是针织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也是针织行业产品升级、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等优点。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来分有经编和纬编,其中纬编织物较经编织物应用广泛,在服装、家饰品等领域需求量较大。本文设计的纬编针织面料主要以涤纶低弹丝、涤纶蒸纱、阳离子低弹、金银丝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纬编大圆机上编织而成。运用特殊的原料及织造方法使得织物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观效应而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适合大批量生产。例如:PK1*1银丝从织造上来说运用了1*1+平纹的织造原理使得织物表面的毛圈具有一隔一的外观效应,从原料的选择上来说其运用到阳离子低弹丝吃色温度低易染深色、高F 蒸纱不易回缩所织织物饱满的原理使得织物表面具有深浅两种颜色而银丝的加入使其更加高贵;鱼骨绒的特点则是不经过剪毛、拉毛等后道工序就能形成厚实的毛绒织物节省成本。其织造原理是在织造过程中沉降片比常规向前多出120㎜目的是在形成毛圈的同时拉紧线圈在形成4-6个线圈之后纱线到达拉伸极限而断裂形成毛圈和毛绒不规则分布形似鱼骨的外观效应,无网络高温蒸纱则使得织物厚实绒感较强;超柔银丝提花的外观效应类似机织割绒布色彩柔和高贵典雅,但超柔银丝提花的成本相对较低产量更高,所以该种针织面料适合大批量生产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一:PK1*1银丝 (一):设计意图: PK1*1银丝是根据1*1+平纹结构,利用两种针交替编织形成相错的毛圈,三种面纱的有机组合在经过剪毛、染色及后整理之后织物工艺反面会形成深浅两色纤维束相错分布,其中深色纤维束中混有装饰线银丝,因为银丝对光的折射效果较好所以布面会有亮点均匀分布,PK1*1银丝就是具有这种独特的外观效应的纬编毛圈织物。该款织物色彩饱满有立体感,紧密厚实绒感强,银丝的加入使得织物更显华贵。是一款非常适合作为高档家饰品用料以及服装装饰用料的织物。 (二):设备选型: 1. TF-SPL2毛巾电子式大提花针织机(正包毛圈机) 针织大圆机是由机架、供纱机构、编织机构、传动机构、润滑除尘(凊洁)机构、电气控制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构成。1、机架机架稳固、安全,采用内藏式结构电动机所有的电气布线、工具等都可以置于下脚内,使机台安全、简洁大方,安全门具有可靠的功能当门打开时,机台会自动停止运转,同时在操作板上显示出警示,避免事故的发生;2、供纱机构供纱机构包括伞式纱架、积极式储纱器、双孔喂纱嘴、送纱盘、纱圈托架等部件;3、编织机构编织机构主要包括规格为31in\19G的插片针筒、高低两锺织针、成圈和浮线两种三角

功能性针织面料的生产技术

要特点是具有抗菌 图1纬编抗菌功能内衣 纬编吸湿排汗功能织物的应 用是相当广泛的,特别是各种夏季 服装。如选用机号18针/25.4 4针道双面大圆机,采用竹原纤 +大麻纤维混纺纱以及Wellkey 低弹丝编织,其中,竹原纤维+ 维混纺纱编织织物的外 Wellkey低弹丝编织织物的里层 且连接织物正反面[3]。又如,在电脑 横机上,采用竹浆纤维、异型十字 涤纶及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涤纶 原料编织单面添纱组织,其中功能 涤纶长丝作为防紫外表层,70 浆纤维+30%十字涤纶混纺纱作为

经编间隔型抗菌功能面料可以选用汉麻纤维和抗菌丙纶纤维RD6N、RD6DPLM/12-3等设上编织。其中,间隔纱采用16.7 纳米抗菌丙纶纱,外表面采用汉麻根据纱线线密度和产品要求机号可选22~28针/25.4mm。这类 中老年服装)。 2.2.2经编提花类 经编提花功能性针织面料织造时采用的设备主要是贾卡拉舍尔经编机和多梳拉舍尔经编机RSJ4/1和RSJ5/1成圈型贾卡经编机、RJPC4F压纱型贾卡经编机系列的贾卡簇尼克多梳经编机TL系列的特克斯簇尼克多梳经编机等[7]。面料种类主要分为贾卡提花针织面料和多梳提花针织面这类面料花纹特征显著,利用 它选用经改性而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锦纶长丝和氨纶两种原在RSJ4/1贾卡经编机上编织 4经编提花防紫外线功能泳衣 图2经编吸湿排汗功能服装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纬编提花服装

而成。其中两把分离的贾卡梳栉 。 经编塑身类 经编塑身类功能性针织面料的织造需要选择特殊功能的经编 后整理工艺 随着后整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增加,针织面料的功能整理也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三防(即防水、防油、防污)整理 湿排汗整理、防辐射整理、防紫外线整理、保健抗菌整理、凉爽速干整理、保暖蓄热整理等方面。目前针织面料功能性后整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的功能性整理转向两 图5纬编塑身内衣 图6经编塑身内衣

针织面料的分类及特点

针织面料的分类及特点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文案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精品文档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