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

合集下载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传感器,它利用电涡流效应来检测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和材料特性。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涡流效应:当一个导体材料处于磁场中,通过导体的磁感应线圈,会形成一个环流在导体中流动。

这种环流被称为电涡流。

电涡流会在导体内部产生电阻,导致能量损失和热量产生。

2. 磁场感应:电涡流传感器通过磁感应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材料靠近传感器时,磁场感应到目标物体,并且导致目标物体内部也产生电涡流。

3. 电涡流的影响:目标物体产生的电涡流会改变传感器线圈的电感值和电阻值,从而影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这种改变与目标物体的特性(如电导率、导电材料的尺寸和形状等)相关。

4. 信号检测:传感器将输出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通过测量电感和电阻的变化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和材料特性。

总的来说,电涡流传感器通过感应目标物体内部的电涡流来检测目标物体的特性。

通过分析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测量。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第一节概述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

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

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

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在所有与机械状态有关的故障征兆中,机械振动测量是最具权威性的,这是因为它同时含有幅值、相位和频率的信息。

机械振动测量占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反应出机械所有的损坏,并易于测量。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

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

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

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

米朗科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说明书

米朗科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说明书

电涡流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涡流效应,属于一种电感式测量原理。

电涡流效应源自振荡电路的能量。

而电涡流需要在可导电的材料内才可以形成。

给传感器探头内线圈导入一个交变电流以在探头线圈周围形成一个磁场。

如果将一个导体放入这个磁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激发出电涡流。

根据楞兹定律,电涡流的磁场方向与线圈磁场正好相反,而这将改变探头内线圈的阻抗性能参数测量量程1mm 2mm 4mm 5mm 12.5mm 20mm 25mm 50mm探头直径Φ6mm Φ8mm Φ11mm Φ17mm Φ30mm Φ40mm Φ50mm Φ60mm线性误差≤±0.25 ≤±0.25 ≤±0.5 ≤±0.5 ≤±1 ≤±1 ≤±1 ≤±2 (%FS)分辨率0.05um 0.1um 0.2um 0.25um 0.625um 1.0um 1.25um 2.5um重复性0.1um 0.2um 0.4um 0.5um 1.25um 2.0um 2.5um 5um频率响应0~10KHz 0~8KHz 0~2KHz 0~1KHz (-3dB)输出信号0~5V,0~10V,4~20mA,RS485电压型+9~18VDC,+18~36VDC或±15V~±18VDC可选供电电压电流型+22~30VDC,RS485型+12VDC电压型<45mA工作电流电流型<25mARS485型<40mA纹波≤20mV系统温漂≤0.05%/℃静态灵敏度根据输出信号和对应量程而定电压输出:负载能力<10KΩ输出负载电流输出:负载能力<500Ω标定时(20±5)℃环境温度探头-30℃~+150℃使用温度前置器-30℃~+85℃探头 IP67防护等级前置器 IP65探头电缆默认2m,可定制电源电缆默认2m,可定制接线定义电流型电压型RS485 棕线电源正 +24VDC 电源正 +12VDC或+24VDC 电源正 +12VDC黑线空电源负 0V 电源负 0V蓝线电流输出 OUT 输出正 OUT+ RS485 A+白线空输出负 OUT- RS485 B-屏蔽线接大地 GND 接大地 GND 接大地 GND探头典型结构图示在制作过程中,探头头部体一般采用耐高温ABS+PC工程塑料,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将线圈密封其中。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速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速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速原理一、引言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速的传感器,它通过利用涡流的产生和感应原理,实现对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在测速领域的应用。

二、电涡流效应电涡流是一种由交变磁场引起的涡旋电流,它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

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时,磁场变化会导致涡流的产生,涡流进一步产生与之反向的磁场,从而减弱原始磁场。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涡流效应。

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电涡流式传感器通常由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

激励线圈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而接收线圈用于检测涡流的感应信号。

当被测物体在传感器附近运动时,它会影响激励磁场的分布,进而改变产生的涡流情况,接收线圈可以感应到这些变化。

通过分析接收线圈的输出信号,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信息。

四、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传感器激励线圈通过加电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2.传感器附近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与激励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涡流。

3.涡流的存在改变了激励磁场的分布。

4.接收线圈感应到涡流产生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5.分析接收信号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

五、电涡流式传感器的优势1.非接触式测量:传感器无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应用于高速旋转物体的测量。

2.高精度测量:电涡流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物体的速度相关,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3.快速响应:传感器对速度变化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实时采集物体运动的信息。

六、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电涡流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测速需求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6.1 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领域,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机器设备的转速、运动部件的线速度等参数。

这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测非常重要。

6.2 汽车工业在汽车工业中,传感器可用于测量车轮转速、飞轮转速等关键参数。

这对于车辆驾驶和安全非常重要。

6.3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传感器可用于飞机、导弹等航空器的测速。

电涡流传感器详解

电涡流传感器详解

电涡流传感器详解电涡流传感器详解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分为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和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激励频率的选择原则为:待测导体的厚度大,应选择较低的激励频率以保证线性度,反之则使用较高激励频率以提高灵敏度。

二、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和一些科研单位。

对汽轮机、水轮机、鼓风机、压缩机、空分机、齿轮箱、大型冷却泵等大型旋转机械轴的径向振动、轴向位移、键相器、轴转速、胀差、偏心、以及转子动力学研究和零件尺寸检验等进行在线测量和保护。

胀差测量斜坡式胀差测量补偿式胀差测量双斜面胀差测量振动测量轴位移测量轴心轨迹测量差动测量动力膨胀转子动平径向运动分析转速和相位差测试转速测量表面不平整度测量裂痕测量非导电材料厚度测量金属元件合格检测轴承测量换向片测量1、相对振动测量测量径向振动,可以由它分析轴承的工作状态,还可以看到分析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等机械故障。

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可以提供对于下列关键或是基础机械状态监测所需要的信息:●工业透平,蒸汽/燃气●压缩机,径向/轴向●膨胀机●动力发电透平,蒸汽/燃气/水利●发动马达●发动机●励磁机●齿轮箱●泵●风箱●鼓风机●往复式机械(1)相对振动测量(小型机械)振动测量同样可以用于对一般性的小型机械进行连续监测。

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可为如下各种机械故障的早期判别提供重要信息:●轴的同步振动●油膜失稳●转子摩擦●部件松动●轴承套筒松动●压缩机踹振●滚动部件轴承失效●径向预载,内部/外部包括不对中●轴承巴氏合金磨损●轴承间隙过大,径向/轴向●平衡(阻气)活塞●联轴器“锁死”磨损/失效●轴裂纹●轴弯曲●齿轮咬合问题●电动马达空气间隙不匀●叶轮通过现象●透平叶片通道共振(2)偏心测量偏心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可对轴弯曲的程度进行测量,这些弯曲可由下列情况引起:●原有的机械弯曲●临时温升导致的弯曲●重力弯曲●外力造成的弯曲偏心的测量,对于评价旋转机械全面的机械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整理)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

(整理)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第一节概述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

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

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

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在所有与机械状态有关的故障征兆中,机械振动测量是最具权威性的,这是因为它同时含有幅值、相位和频率的信息。

机械振动测量占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反应出机械所有的损坏,并易于测量。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

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

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

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

4电涡流传感器详解

4电涡流传感器详解

2024/7/15
16
鉴频器特性
使用 鉴频器可 以将f 转 换为电压 Uo
2024/7/15
鉴频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频率成正比
17
鉴频器在调频式电路中的应用
设电路参数如上页, 计算电涡流线圈未接近 金属时的鉴频器输出电 压Uo0 ;若电涡流线圈靠 近金属后,电涡流探头
的输出频率f 上升为
500kHz,f 为多少?输 出电压Uo又为多少?
2024/7/15
10
CZF-1系列传感器的性能
分析上表请得出结论:
探头的直径与测量范围及分辨力之间 有何关系?
2024/7/15
11
大直径电涡流探雷器
2024/7/15
12
第三节 测量转换电路
一、调幅式(AM)电路
石英振荡器产生稳频、稳幅高频振荡电压(100kHz~1MHz) 用于激励电涡流线圈。金属材料在高频磁场中产生电涡流,引
当电涡流线圈与被测体的距离x 改变时,电涡流 线圈的电感量L 也随之改变,引起LC 振荡器的输出 频率变化,此频率可直接用计算机测量。如果要用模
拟仪表进行显示或记录时,必须使用鉴频器,将f转 换为电压Uo 。
2024/7/15
15
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f 1
2 LC0
4-3
设电涡流线圈的电感量L=0.8mH, 微调电容C0=200pF,求振荡器的频率f 。
高频电 流通过励磁 线圈,产生 交变磁场, 在铁质锅底 会产生无数 的电涡流, 使锅底自行 发热,烧开 锅内的食 物。
8
第二节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
交变磁场
电涡流探头外形
电涡流探头内部结构
1—电涡流线圈 2—探头壳体 3—壳体上的位置调节螺纹 4—印制线路板 5—夹持螺母 6—电源指示灯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电涡流式传感器
基本概念
➢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建立在涡流效应原理上的传感器。 ➢ 涡流效应: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在金属导体内会产生感
应电流—涡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体内是闭合的。 ➢ 形成涡电流的两个条件:
①有交变磁场;②导电体位于交变磁场中。 ➢ 涡流传感器主要由产生交变磁场的通电线圈和置于线圈附近的金
因此可制成位移传感器、探伤检测仪、测厚仪等。
1.2 简化模型及等效电路
为了分析方便,将电
涡流式传感器模型简化为
如图3.21所示。
ras
模型中把在被测金属
导体上形成的电涡流等效
成一个短路环中的电流。
其中h由以下公式求得:
3 12
ra ri
x
h ( )1 2 0 r f
(μrρ)
h
图 3.21 电涡流式传感器简化模型
定性分析:
如图3-20,扁平线圈置于金属体附近,
当线圈中通有高频交变电流 I1 时,线圈周 围就产生交变磁场H1。置于这一磁场中的 金属导体就产生电涡流 I2,电涡流也将产 生一个新磁场H2,H2的方向总是与H1的变 化方向相反(即H2总是抵抗原磁场H1 的 变化)。由于H2的作用,且电涡流的产生 必然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使产生磁场 的线圈阻抗发生变化△Z。
线圈
H1
被测导体
·

· I·1 U1
L1
I·2
L2
图3-22 涡流作用原理及等效电路
图4.3.1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
图4.3.2 电涡流传感器等效电路图
图中R1、L1为传感器线圈的电阻和电感。短路环可认为是 一匝短路线圈,其电阻为R2、电感为L2。线圈与导体间存在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第一节概述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

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

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

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在所有与机械状态有关的故障征兆中,机械振动测量是最具权威性的,这是因为它同时含有幅值、相位和频率的信息。

机械振动测量占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反应出机械所有的损坏,并易于测量。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

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

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

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

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

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

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其工作过程是:当被测金属与探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探头中线圈的Q值也发生变化,Q值的变化引起振荡电压幅度的变化,而这个随距离变化的振荡电压经过检波、滤波、线性补偿、放大归一处理转化成电压(电流)变化,最终完成机械位移(间隙)转换成电压(电流)。

由上所述,电涡流传感器工作系统中被测体可看作传感器系统的一半,即一个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性能与被测体有关。

2、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OD9000/9000XL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和一些科研单位。

对汽轮机、水轮机、鼓风机、压缩机、空分机、齿轮箱、大型冷却泵等大型旋转机械轴的径向振动、轴向位移、键相器、轴转速、胀差、偏心、以及转子动力学研究和零件尺寸检验等进行在线测量和保护。

轴向位移测量对于许多旋转机械,包括蒸汽轮机、燃汽轮机、水轮机、离心式和轴流式压缩机、离心泵等,轴向位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过大的轴向位移将会引起过大的机构损坏。

轴向位移的测量,可以指示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轴向间隙或相对瞬时的位移变化,用以防止机器的破坏。

轴向位移是指机器内部转子沿轴心方向,相对于止推轴承二者之间的间隙而言。

有些机械故障,也可通过轴向位移的探测,进行判别:●止推轴承的磨损与失效●平衡活塞的磨损与失效●止推法兰的松动●联轴节的锁住等。

轴向位移(轴向间隙)的测量,经常与轴向振动弄混。

轴向振动是指传感器探头表面与被测体,沿轴向之间距离的快速变动,这是一种轴的振动,用峰峰值表示。

它与平均间隙无关。

有些故障可以导致轴向振动。

例如压缩机的踹振和不对中即是。

振动测量测量径向振动,可以由它看到轴承的工作状态,还可以看到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等机械故障。

可以提供对于下列关键或基础机械进行机械状态监测所需要的信息:·工业透平,蒸汽/燃汽·压缩机,空气/特殊用途气体,径向/轴向·膨胀机·动力发电透平,蒸汽/燃汽/水利·电动马达·发电机·励磁机·齿轮箱·泵·风扇·鼓风机·往复式机械振动测量同样可以用于对一般性的小型机械进行连续监测。

可为如下各种机械故障的早期判别提供了重要信息。

·轴的同步振动·油膜失稳·转子摩擦·部件松动·轴承套筒松动·压缩机踹振·滚动部件轴承失效·径向预载,内部/外部包括不对中·轴承巴氏合金磨损·轴承间隙过大,径向/轴向·平衡(阻气)活塞磨损/失效·联轴器“锁死”·轴弯曲·轴裂纹·电动马达空气间隙不匀·齿轮咬合问题·透平叶片通道共振·叶轮通过现象偏心测量偏心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对轴弯曲程度的测量,这种弯曲可由下列情况引起:·原有的机械弯曲·临时温升导致的弯曲·在静止状态下,必然有些向下弯曲,有时也叫重力弯曲。

偏心的测量,对于评价旋转机械全面的机械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装有透平监测仪表系统(TSI)的汽轮机,在启动或停机过程中,偏心测量已成为不可少的测量项目。

它使你能看到由于受热或重力所引起的轴弯曲的幅度。

转子的偏心位置,也叫轴的径向位置,它经常用来指示轴承的磨损,以及加载荷的大小。

如由不对中导致的那种情况,它同时也用来决定轴的方位角,方位角可以说明转子是否稳定。

胀差测量对于汽轮发电机组来说,在其启动和停机时,由于金属材料的不同,热膨胀系数的不同,以及散热的不同,轴的热膨胀可能超过壳体膨胀;有可能导致透平机的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如机壳、喷嘴、台座等)的相互接触,导致机器的破坏。

因此胀差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转速测量对于所有旋转机械而言,都需要监测旋转机械轴的转速,转速是衡量机器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转速的优越性是其它任何传感器测量没法比的,它既能响应零转速,也能响应高转速,抗干扰性能也非常强。

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图例补偿式胀差测量双斜面胀差测量轴承测量示意图换向片测量示意图图2—1 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实例滚动轴承、电机换向器整流片动态监控对使用滚动轴承的机器预测性维修很重要。

探头安装在轴承外壳中,以便观察轴承外环。

由于滚动元件在轴承旋转时,滚动元件与轴承有缺陷的地方相碰撞时,外环会产生微小变形。

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这种变形信号。

当信号变形时意味着发生了轴承故障,如滚动元件的裂纹缺陷或者轴承环的缺陷等。

还可以测量轴承内环运行状态,经过运算可以测量轴承打滑度。

图2—2图2—3 电涡流传感器及其监测系统在汽轮机上的典型应用3、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时的安装要求OD9000/9000XL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时的安装要求轴的径向振动测量当需要测量轴的径向振动时,要求轴的直径大于探头直径的三倍以上。

每个测点应同时安装两个传感器探头,两个探头应分别安装在轴承两边的同一平面上相隔90º±5º。

由于轴承盖一般是水平分割的,因此通常将两个探头分别安装在垂直中心线每一侧45º,从原动机端看,分别定义为X探头(水平方向)和Y探头(垂直方向),X方向在垂直中心线的右侧,Y方向在垂直中心线的左侧。

图3—1 轴的径向振动测量轴的径向振动探头安装位置与轴承的最大距离。

测量轴承直径最大距离0~76mm25mm76~510mm76mm大于520mm160mm图3—2 为径向振动测量时探头的安装探头中心线应与轴心线正交,探头监测的表面(正对探头中心线的两边1.5倍探头直径宽度的轴的整个圆周面,如图)应无裂痕或其它任何不连续的表面现象(如键槽、凸凹不平、油孔等),且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喷镀金属或电镀,其表面的粗糟度应在0.4 um至0.8um之间。

轴向位移测量测量轴的轴向位移时,测量面应该与轴是一个整体,这个测量面是以探头的中心线为中心,宽度为1.5倍的探头圆环。

探头安装距离距止推法兰盘不应超过305mm(API670标准推荐值),否则测量结果不仅包含轴向位移的变化,而且包含胀差在内的变化,这样测量的不是轴的真实位移值。

键相测量图3—3 键相器测量键相测量就是通过在被测轴上设置一个凹槽或凸键,称键相标记。

当这个凹槽或凸键转到探头位置时,相当于探头与被测面间距突变,传感器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轴每转一圈,就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产生的时刻表明了轴在每转周期中的位置。

因此通过对脉冲计数,可以测量轴的转速;通过将脉冲与轴的振动信号比较,可以确定振动的相位角,用于轴的动平衡分析以及设备的故障分析与诊断等方面。

凹槽或凸键要足够大,以使产生的脉冲信号峰峰值不小于5V (AP1670标准要求不小于7V)。

一般若采用φ5、φ8探头,则这一凹槽或凸键宽度应大于7.6mm、深度或高度应大于1.5mm (推荐采用2.5mm以上)、长度应大于0.2mm。

凹槽或凸键应平行于轴中心线,其长度尽量长,以防当轴产生轴向窜动时,探头还能对着凹槽或凸键。

为了避免由于轴相位移引起的探头与被测面之间的间隙变化过大,应将键相探头安装在轴的径向,而不是轴向的位置。

应尽可能地将键相探头安装在机组的驱动部分上,这样即使机组的驱动部分与载荷脱离,传感器仍会有键相信号输出。

当机组具有不同的转速时通常需要有多套键相传感器探头对其进行监测,从而可以为机组的各部分提供有效的键相信号。

键相标记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凸键,如图所示,API670标准要求用凹槽的形式。

当标记是凹槽时,安装探头要对着轴的完整部分调整初始安装间隙(安装在传感器的线性中点为宜),而不是对着凹槽来调整初始安装间隙。

而当标记是凸键时探头一定要对着凸起的顶部表面调整初始安装间隙(安装在传感器的线性中点为宜),不是对着轴的其它完整表面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