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8)

合集下载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19)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19)

【厦门市,3】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10分)我站在料峭的寒气里,期待着春的到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天的脚步近了。

此时可真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它让你忽然感到天地要为之一新了,你立即意识到春天来了!在冬日犹存的天地里,春天的气息A悄.qiǎo然而至...。

可是,当你伸着鼻子着意一吸,它又骤然消失。

原来,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B若隐..、似有若无。

春天不...yǐng若见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更是....一种气味,它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春天不仅是一种声响,而且更是一种生命,它不可遏制地绽放在乍暖还寒的空气中;春天不仅是一种生机,而且更是一种力量,它C迫不及...jī侍.地散发精灵般的气息。

所以,春天最初是闻到的。

去把冻红的鼻子伸进这寒冷的空气中吧。

(1)文段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2)文段中引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抓住那些自然景物描摹出早春的特点?请找出。

(2分)(3)想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描绘的景致,并将它描写出来。

(3分)(4)仿照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一句你对春天的感悟吧。

(注意加点词语)(3分)【答案】3.(1)A 。

B项“隐”应读作“yǐn”,C项中的“侍”应为“待”。

(2)细密的小雨、若有若无的草色、如烟的杨柳(3)京城的街道上,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如酥。

远远地看去,仿佛有一点儿小草的绿意,可走近才发现没有什么。

(4)示例:春天不仅是一种季节,而且更是一种颜色,它五彩斑斓地在每一个角落绽放出它的娇艳与美丽。

【湘潭市,二(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賦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7.解释词中加点的词语。

(2分)18.这首词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案】17. 指收复中原(或“统一山河”)。

2014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要点及针对性训练参考答案

2014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要点及针对性训练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要点及针对性训练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一、拼音与汉字部分1.注意字形的正确,不要出现添笔或少笔画的现象。

2.见(间)焉(嫣)悬(玄)意(异) 3 .A 4 .C 5 .B6.(1) b a ⑵篮(蓝)倘(徜)⑶不对,首先是“隆冬盛暑,未尝少闲”的“盛”读音应为sh eng,其次含义的解释也错误,这里的“盛暑”的意思是“大热天,酷暑” ,“盛”在这里表示程度深。

⑷选择哪一句都可以,关键是字形要正确,书写工整清楚(建议:楷书隶书为首选。

)二、词语部分1. C 2 . B 3 .①答案示例:a、酷热b、温馨可人c、丰收饱足(符合季节特点与具体语境即可)②C4.①羊肠小路②亡羊补牢③羊落虎口(羊入虎口)④顺手牵羊5.(1)藏污纳垢(2)冥思遐想(3)抑扬顿挫 6 .D三、语句部分1 .①我们和日本人总体上实力就是悬殊。

(或“差距很大”)②“还请王爷饶恕我等”或“还请王爷饶恕他们”③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进行相互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问题讨论的机会。

2.(1)将“只要”换做“只有” ,或将“才”换做“就”(2)将“朝野”改为“朝廷”。

3.修改一:第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

修改二:第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或者删去“努力构建”。

4. ⑤③④②① 四、古诗词赏析 1. D 2 .①X ②"③"④X五、文学常识部分3.慧骃国游记威夫特特洛夫斯基 5.略 六、文言诗文名句的积累1 .略2 .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 世浮沉雨打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 化烟萝,几曾识干戈!等。

3.(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略,符合要求即可。

(二)阅读与写作部分 一、阅读与理解(一) 1.⑴同“饲”,喂养 ⑵赶马的鞭子 ⑶本来 ⑷这股 2.(1)读音不同,前者为“ shi ”;后者为“si ”。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7)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7)

【岳阳市,二(二)】咸阳值雨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分)。

1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答案】11. (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1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枣庄市,6,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6.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2分)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7.“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2分)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6.B(2分) 7.A(2分)【湛江市,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分)(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案】(1)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

(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昭通市,三(一)】品读古诗(3分)9.品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问题。

(3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答案】(一)(3分)9. 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1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

2014年语文中考预测卷及答案

2014年语文中考预测卷及答案

2014年语文中考预测卷及答案第一部分(1-7题24分)1.将下面的二个汉字分别用不同的艺术书写形式写在空格里。

(2分)A.恪(kâ)守鞭笞(chī)酗(xiōng)酒瓦砾(lì)B.亵(xiâ)渎休憩(qì)校(jiào)对禁锢(gù)C.磐(pán)石参差(chā)伫(zhù)立峰峦(lán)D.惬(qiâ)意涟漪(qí)谛(dì)听污秽(huì)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表意不清,“这样”一词指代不明。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缺主语,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用词不当,将“依赖”改为“依靠”。

)4.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2分)()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刻凝结。

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它为“凝结核”。

A.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B.灰尘、烟粒之类是吸湿性微粒。

C.微粒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来源:]D.灰尘、烟粒之类的吸湿性微粒,称之为“凝结核”。

5.选择诗句填在横线上(6分每句1分)(1)、艨艟巨舰一毛轻(2)、赢得生前身后名(3)、夕露沾我衣(4)、草色烟光残照里(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其余则熙熙而乐(1).昨夜江边春水生,。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9)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9)

【盐城市,二(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5分)登岳阳楼望洞庭杜甫刘禹锡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翠,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

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3分)同:▲异:▲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答案】8.(3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

(仅答出“辽阔”或“宏伟”也可,1分)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

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2分)9.(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心境与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

每诗1分,计2分)【扬州市,二(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6分)【甲】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

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8.甲诗中“”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2分)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

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答案】8.李杜轻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歌内容的能力。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1)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1)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B.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D.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①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10.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答案】二、阅读(共50分)8.答案:D。

评分:答对2分。

共2分。

9.答案:①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丁,竟然不忍心离开潮上,. ②这种快乐只留结山僧和游客享受,怎幺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评分:每句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0.答案:本文描绘西湖花开之盛,游人之炽,大力铺陈渲染,烘托了西湖月景的“尤不可言”,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独以山水为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评分:答出烘托作用1分;答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1分,答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1分。

共3分。

【兰州市,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

(12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2014中考语文考前权威押题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2014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与文学常识专题+2014中考作文题目预测

2014中考语文考前权威押题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2014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与文学常识专题+2014中考作文题目预测

2014年中考语文考前权威押题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30 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秕谷b 1蜷缩ju m 诘问ji ? 风雪载途z C B 、峥嵘zhyng 戏谑xua 粲然c cn 呱呱坠地g u C 、惘然wdig 哺育f u 熟谙u n 呷浪xi u D 颓唐tu 1 刹那sh a 聒噪gu o脉脉含情m?—■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 中流底柱斑斓 捍卫 心无旁骛 B 、姹紫嫣红 迁徒 镂空 无耻谰言 C 、矫揉造作 赃物 迂腐 史无前例 D 沧海桑田狼籍糟蹋险象迭生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B 、尽管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没有理论足以证明 2摄氏度升温是极限。

C 、 无论是刘翔、还是伊辛巴耶娃,比起成功,他们的失败与崛起更让人刻骨铭心,他们的励志传奇 将成为奥林匹克故事,永远留传。

D 看了小沈阳幽默搞笑的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 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三国演义》,"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本文表达 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B 、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名人传》 ,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C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作者是英国的雨果, 他的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等,这篇课文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 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D 《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写花,既赞美了生命的蓬勃向上,又表达 了对苦难对生命的哲思。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12)

2014【名师导学系列】中考语文考前15天真题演练(附答案) (12)

【湘西自治州,7】下列句子按功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不息。

(陈述句)B.这是雷声吗?(疑问句)C.我们休息一会儿吧。

(祈使句)D.不能停留!(感叹句)【答案】D【雅安市,6】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B.小刘到上海去打工了,小王到北京去开公司了,小李到广州去创业了,是海燕就要去抨击风云。

C.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D.《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6.B【烟台市,5】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花市上,牡丹、牵牛、梅花、菊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C.“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此句的主干是,桥恢复青春。

D.“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的大事渲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够恰当。

【答案】5.B (评分:3分)【宜昌市,3】尽管我国的法定文字早已变成了简体汉字,但在书法欣赏、典籍阅读和对外交流中,仍会经常碰到需要认读繁体字的情况,因此,适当地了解一些繁体字常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请将下列繁体字与简体字对号入座。

(2分)A.觀B.筆C.寶D.鳳①宝 ( ) ②凤( ) ③观( ) ④笔( )【答案】3.(2分)C D A B【宜昌市,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明用语,因为汉字独特的表意功能,显得格外典雅而简洁,如今在社会交际中偶尔用到,仍然会平添一分书卷气息。

如中途先走说“失陪”,长期未见说“久违”,请人赴约说“赏光”。

请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明用语。

(2分)A.劳驾B.久仰C. 笑纳D.赐教①仰慕已久说:②求人指点说:③求人帮忙说:④请人接受说:【答案】4.(2分)B D A C【枣庄市,3】“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诗句中的“母亲”原是名词,用副词“最”字修饰后变成了形容词,下列加点的词语,哪一项用法与此相同?(2分)A.他很宝贝..自己的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市,四(二)】(8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不能称前时之闻.
B.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C.秦王色.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先生坐.满坐.寂然
1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仁以.为己任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以.其境过清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9.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

”你是怎样看待秦王
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

(2分)
【答案】
【益阳市,二(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3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2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

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即可看出。

(3分)
【答案】二、阅读(40分)
(一)(13分)
10、(2分)C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
(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岳阳市,二(一)】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欧阳修)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翼然临.于泉上()(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4)太守谓.谁()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 结合全文,说说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

(2分)。

10.从写景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2分)。

【答案】7. (共4分,每小题1分)
(1)靠近(2)寄托(3)离开(4)是
8. (2分)醉翁的情趣
..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

(答出“意”的意思1分,文意通顺1分)
9. (2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10. (2分)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

(答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这个写景的角度,即可得满分)
【枣庄市,二(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

(16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司马光《隆中对》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1)欲信.大义于天下
(2)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
(3)利.尽南海
10.下面加点“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

(2分)
A.挟天子而令诸侯 B.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C.国险而民附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2)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12.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

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
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4分)
(1)曹操:
(2)孙权:
(3)荆州、益州:
(4)戎越:
13.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话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下此时此刻刘备的心理活动。

(不超过40字。

3分)
【答案】二、阅读(共45分)
9.(1)通“伸”,伸张。

(2)同“猖獗”,颠覆,失败。

(3)物资。

(共3分,每空1分)
10.B和D(2分)
11.(1)刘备按此去拜见诸葛亮,总共三次前往,才得以见到。

(2)这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主人不善守治,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

(共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12.(1)此诚不可与争锋 (2)可以为援(结好) (3)夺取、占领(跨有) (4)抚和(共4分,每小题1分,意思到即可)
13.示例:太精彩了,孔明真是神人啊!真乃天助我也!有了孔明,不愁大业不成!
(共3分,意思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