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知识重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知识重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知识重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知识重点整理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1 北京的春节

1.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里,寓意着福到了。北京人贴春联也有讲究的,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北京人喜欢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

2.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3.记住字音旬xún熬áo 蒜suàn 醋cù饺jiǎo 翡fěi 拌bàn 榛zhēn 栗lì

饯jiàn 鞭biān 掺chān 骡luó娴xián

4.会写词语米醋饺子杂拌擦黑眨眼正月通宵元旦燃放亲戚小贩摆摊轿车骆驼水浒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截然不同日夜不绝万不得已张灯结彩

5.四字解释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乱。

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一番新气象。

日夜不绝:白天黑夜不间断。

万不得已:表示实在没有办法。

灯火通宵:整个晚上都亮着灯。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

6.课文以时间为经线,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的,条理很清楚。

7.课文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到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了除夕夜,正月初一以及元宵节的情景,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8.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老规矩”说明这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体会到北京的春节开始得早。引用“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俗语说明腊七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的春节也就是从最冷的时候开始的。

9.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也说明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10.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味、色、声”三个角度体会到除夕真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这是“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灯火通宵”这是

“色”;“鞭炮声日夜不绝”这是“声”。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从人们活动的角度也可以体会到除夕热闹。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11.对“除夕吃团圆饭”你又有什么体会?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12.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包含有两重的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13.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是“完全不相同的意思。”表现在除夕,街上挤满了人,非常热闹;元旦全城都在休息,非常安静。这里一“闹”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4.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元旦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15.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读着这段话,我们从“处处、整条大街、几百盏”体会到灯的数量多,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体会到灯的种类也很多,从而让我们体会到元宵热闹、美好的情景。

16.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一句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处处张灯结彩,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买各种花炮燃放,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怎能不美好快乐呢?总结上文,揭示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流露出对元宵节的喜爱之情。

17.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这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8.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19.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就开始的,到正月十九结束,北京的春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热闹忙碌喜庆团圆美好快乐

20.课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

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之情。

2 腊八粥

1.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国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到了清朝,这种习俗更是盛行。

2.作者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他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主要作品:《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石子船》等。

3.记住字音唾tuò沫嘟囔nāng 孥nú孥肿zhǒng 胀搁gē多了黄焖mèn鸡呃è

4.会写词语甜腻板栗咽下大匙塞灌搅和浓稠熬粥深褐染缸脏水筷子糊涂猜想解释粉碎可靠外套腊肉

5.词语解释碗盏:碗。搅和:混合,掺杂。

孥孥:儿子。益发:越发,更加。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6.课文围绕“腊八粥”这条线索,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把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爱粥、等粥、喝粥。

7.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运用排比的写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说明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

8.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腊八粥的食料很多。

9.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写出腊八粥非常香,人们对腊八粥非常喜爱。

10.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八儿的兴奋样儿。

11.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八儿一心急着吃腊八粥,可是妈妈却说要等到夜里才能吃,听到这么松劲的话,八儿急红了眼。表现了八儿迫不及待的心情。

12.“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这是语言和神态描写,“要哭的样子”显然是八儿故意做给妈妈看的。一个“那”字,生动地写出了八儿为了早些吃到腊八粥而撒谎的馋样儿,天真可爱又有一点狡黠,颇有童趣,真让人忍俊不禁。

13. 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14.“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这是对八儿的语言描写,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借口“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竟然要跟妈妈一样都吃三碗”,在得到妈妈同意后,得寸进尺想吃得更多。从中感受到八儿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想吃腊八粥的想法极其

强烈。

15.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儿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16.“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17.“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八儿为什么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前面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18.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说明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撑的像一面小鼓,生动地刻画出八儿吃饱了腊八粥之后十分满足的情态。

19.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半碗陈腊肉”都吃不下去了,说明粥的美味胜过陈腊肉,“也”字强调大人小孩都吃得饱饱的,再吃不下任何食物了。文中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作用是从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香甜、好喝。

20.课文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更能突出文章中心。

2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等腊八粥”和“喝腊八粥”两件事,其中重点描写了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展现了一幅纯朴、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传统习俗、百姓生活的热爱,对家庭亲情的眷恋。文章语言平易浅白、简练流畅、极富生活气息;向我们展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情怀、浓烈的中国味道。

3 古诗三首寒食

1.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斗鸡等风俗。

2.作者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同题仙游观》等。

3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句

意:春天的京城到处飘散着落花,寒食节里御花园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五侯家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句意: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6.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春城”一词,高度凝练而华美。“ 春”是自然气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7. 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是一般性的概括,而说“ 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增强肯定的语气,有力地烘托出城内春意之浓郁。

8.春城无处不飞花“飞”字极富动感,不仅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措辞之精当。“飞花”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 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可以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得益于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在于一个“飞”字。

9.《寒食》这首诗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描写了落花飞舞、杨柳摇曳、轻烟四

散等景色。

10.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正忙着传蜡烛。表达人们对权贵的不满、轻蔑。

3 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

1.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是文人仿照乐府诗而创作的。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所编,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2.记住字音迢迢tiáo 牵牛星纤xiān纤擢zhuó素手札zhá札弄机杼zhù脉mò脉不得语

3.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遥远的样子。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诗意: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开篇先写织女隔着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她心里的感觉。第二句正面写织女,既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为后文的“清且浅”做了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的娇美姿态。

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擢:伸出,抽出。素:白皙的。札札:象声词,机织声。弄:

摆弄。杼:织布机上的梭子。诗意: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着布,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6.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涕:眼泪。零:落下。诗意: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这两句诗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劳而无功,泪如雨下,只因为思念着她的牛郎,内心饱受折磨,十分痛苦。

7.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去:相离,相隔。去:离。复几许:又能有多远。盈盈:形容清澈。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诗意: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他们之间虽然只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而相视无言。这四句诗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也暗示了痛苦的根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思妇形象。

8.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又是动态的描写。人物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

9.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10.诗中大量运用叠词,有什么妙处?叠音词的运用是本诗的艺术特色,这些词语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外在的情景,又抒发了主人公真挚深沉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3 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1.作者王建,字仲初,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主要作品:《田家行》《羽林行》《射虎行》等。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栖:休息,停歇。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鸦鹊。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诗句中“冷”字用得也特别好,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尽:都。落:在,到。诗意: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

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落”换成“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拙了。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5.全诗翻译庭院的地面上一片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到谁家?

6.《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7.《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句还有: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又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4 藏戏

1.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东北的二人转。

2.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戏艺术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四百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3.记住字音脱缰jiāng 吞噬shì发誓shì婀娜ē nuó窟窿kū long 敦dūn厚演绎yì招徕lái 响彻chè压抑yì青面獠liáo 牙优哉游哉zāi 一鼓一钹bó

4.识记新词剧种面具激流旷野布施柔顺巫女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夸张描述鼻祖哄堂大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一无所有行善积德不一而足赞叹不已随心所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

4.词语解释随心所欲:心里想怎么就怎么做。

不一而足:事物很多,无法列全。

悠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

开山鼻祖: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哄堂大笑: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别无所求:没有什么要求。

5.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6.“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这三个自然段用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的形式。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还没结束等方面的突出特点。为下文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7.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

8.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9.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为我们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这是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10.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的决心。这是以弱抗强的传奇。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这也是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这个仅有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这是一个艺术的传奇。

11.这个传奇故事打动人的地方有: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唐东杰布勇敢地战胜险恶的自然,七位姑娘的义举……

12.面具特点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面具红色,红色代表威严;王妃面具绿色,绿色代表柔顺;活佛面具黄色,黄色代表吉祥;巫女面具半黑半白,两面三刀;妖魔面具青面獠牙,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13.面具的作用: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象征的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夸张的手法:为了启发观众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来表现。比如,藏戏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两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15.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这段话有总结全文的作用。藏戏由最初的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到现在,这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了藏文化的“活化石”。

16.本文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藏戏浓郁的雪域传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赞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园地一

1.中国各地的习俗很多。如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在瓷器绘画,玉器上雕刻雕刻红色的蝙蝠,寓意洪福齐天;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过年燃放爆竹,寓意除旧迎新;过年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

2.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5 鲁滨逊漂流记

1.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主要作品: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等,传记《彼得大帝纪》,游记《新环球游记》等。

2.创作背景《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小说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三百年前,有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最后被救回英国。笛福因此而塑造鲁滨逊形象。

3.识记新词凄凉寂寞宴会缺乏书籍栅栏聊天控制贷方侵袭倾覆稍稍剔出荒无人烟天涯海角前所未闻与世隔绝心平气和重见天日焉知非福

4.词语解释天涯海角:极遥远偏僻的地方。

前所未闻: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

重见天日: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焉知非福: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与世隔绝: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5.课文由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一位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到大风,船翻了,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6.“梗概”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

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7.鲁滨逊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1)没有住所—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个简易的帐篷。(2)没有食物—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植粮食。 (3)遇到野人—积极防御,勇于斗争,救助“星期五”。(4)遇到叛乱—评定叛乱,救出船长,返回英国。

8.从前,有一个人叫鲁滨逊,是个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这一段关于鲁滨逊的介绍有什么作用?写出了鲁滨逊怎样的性格特点?开头介绍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不惧危险,为下文鲁滨逊荒岛历险作铺垫。性格特点: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追求自由,不畏艰难。

9.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预示着鲁滨逊将要面临严酷的生存挑战。

10.从“当他看到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时,做了木筏划到船边,结果找到了许多吃的、用的。”可以看出他很聪明,细心能干。在这荒岛上能带回一条狗、两只猫与鲁滨孙作伴,那是令人欣慰的!

11.鲁滨逊把帐篷建在山坡上原因:一是适合自己居住,“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二是能够看到海面,便于求救,好早日脱离孤岛。可以看出他做事考虑周到、聪明能干。12.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想办法”说明鲁滨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行动起来应对困难。

13.鲁滨孙想方设法解决生活中所面对的困难,特别是粮食的获得更是来之不易,这一切说明了鲁滨孙不怕困难,与第一段相呼应,反映出他的聪明才智,表现出鲁滨孙丰富的生存经验。

14.鲁滨逊为什么会给这个野人起了“星期五”这样奇怪的名字呢?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

15.他差不多淡忘了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希望。鲁滨逊为什么“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去呢?鲁滨逊经过二十多年在荒岛上的辛勤劳作,已经衣食无忧,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很愉快,因此差不多对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已经淡忘了。

16.“节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斫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进行得非常吃力;没事时,在岛上各处走走,为自己寻找食物。后半部分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鲁滨逊在严酷环境中的心理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17.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是他在岛上住下去的关键。

18.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把好处和坏处对照着看,这是鲁滨逊总结的教训,是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

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也是他能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的主要原因。

19.鲁滨逊为什么将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排列出来?鲁滨逊在列举“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的时候,实际上是自己两种心态的对比,是思想进行的斗争。正因为这样,鲁滨孙才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使自己能够安身立命,在困难中找到安慰与满足。由此可以看出鲁滨孙知足安命、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20.从鲁滨孙列举的好处与坏处清单中,你发现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我们不难发现鲁滨逊将好处列举得比坏处多,这说明了鲁滨孙已经逐渐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且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目前的处境。

21.节选内容采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采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且含有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22.鲁滨逊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鲁滨逊在荒岛上的这种坚强、自立的精神,是他生存的秘诀,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学会坚强、执着、拼搏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把自己磨炼成像鲁滨孙那样能克服任何困难,不畏艰险的人!

23.《鲁滨孙飘流记》中的名言1.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2.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3.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6 骑鹅旅行记

1.《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骑鹅旅行记》这部童话作品是作者从一次散步经历中找到的灵感:一次在花园散步时,作者被传来的几声“救命”惊呆——一个小男孩正在奋力抵挡朝他猛啄过来的猫头鹰。而这一幕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这个画面被写入作品中,就是她的童话中小主人公尼尔斯欺负家里的鸡鸭猫狗后遭到了动物们反击的场景。

2.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女性。作品有《骑鹅旅行记》《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等。

3.记住字音豪尔耶yē松咯gē咯声刨páo 虫子猫咪mi 犬quǎn牙混hùn乱

缰jiāng绳黑莓méi 流水潺chán潺头晕目眩xuàn

4.词语解释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帮助。

乌合之众:无组织性的一群人。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注意力。

得意扬扬:非常得意的样子。

垂头丧气:低落、失望的神情。

头晕目眩: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跃跃欲试:急切地想试试。

九牛二虎之力:很大的力气。

5.课文主要写了喜欢虐待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大拇指般大小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后来,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被家鹅带到了天上,和大雁们一起旅行。

6.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变成狐仙”“求助经历”“骑鹅飞行”等情节。

7.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大概和肯定”是一对反义词,这是男孩的心理描写,说明男孩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变成了小狐仙,这一场梦,自己还会变成人的。

8.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大概和肯定”是一对反义词,这是男孩的心理描写,说明男孩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变成了小狐仙,这一场梦,自己还会变成人的。这是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站在闭目镜子前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男孩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

9.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变得很小很小。一只麻雀欢呼起来,平日里他经常欺负的鸡、猫、牛都想向他报仇,他完全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处境之中。

10.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运用排比的句式,能够逐一列出男孩子所做的坏事,句式相同,语气越来越强烈。

11.从麻雀、鸡、猫和牛等动物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尼尔斯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欺凌动物、不受欢迎。

12.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今天这样蓝。……“这天天气好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这些天气描写有什么作用?“天气极好”“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是非常适合鸟类飞行的,引出候鸟都回来了,大雁排成人字形队伍飞行,边飞边唱,吸引了家鹅的注意,雄鹅飞上天空,同时把男孩也带上了天空。总之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13.男孩为什么会飞上天空?男孩听到雄鹅要飞上天,觉得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他忘记了此时的自己非常弱小,冲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恰在此时,雄鹅飞了起来,男孩就被带到了天空。

14.课文主要写变成小人儿的男孩尼尔斯想打听小狐仙的住处,途中遇见麻雀、鸡、猫、牛等动物,因为曾经欺负过他们而遭到他们的反击。后来在阻止家鹅飞走时,他被带上了高空。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要太调捣蛋,不要欺凌动物,而要友善的道理。

15.这篇童话新奇有趣,却又显得真实可信。生活中,也有小朋友喜欢搞恶作剧,欺负小动物,希望他们能从中受到启发,让自己成长为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少年。

7汤姆·索亚历险记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2.作者马克·吐温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的一个法官家里。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3.读记词语疲惫祈祷疯狂喧嚣消瘦寡妇监督瞟见摸索荒唐遭遇讽刺诚心诚意侧耳倾听派头十足脸色惨白

4.课文描写了汤姆和贝奇两个孩子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情景。先是讲述贝奇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5.星期二下午到了,并且渐渐拖到黄昏时分。圣彼得堡镇还在哀悼。那两个失踪的孩子还没有找到。这几句话概括地写出了两个孩子的失踪给人们带来的悲痛。

6.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神智昏迷地乱说。人家都说听见她呼喊她的孩子,看见她抬起头来,侧耳倾听一分钟之久,然后疲惫地呻吟一声,垂下头去,那情形实在令人伤心。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通过对萨契尔太太的动作、神态描写和对波莉姨妈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她们失去孩子时悲痛绝望的心情。

7.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哐啷哐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对钟声和人群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这一夸张描写,表现了小镇上的人们为汤姆和贝奇的归来而高兴的心情,与上文萨契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由悲转喜,充满了戏剧色彩。

8.迎接的人也跟着车子往回走,在大街上派头十足地一阵风似的涌过来,一面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从人们迎接两个孩子归来时的场面描写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场面壮观,人们因为孩子的归来而极其高兴。声音、动作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9.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并且还握一握萨契尔太太的手,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从中感受到人们此时高兴的心情,这种高兴、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所以他们有话“想说又说不出”,只剩下喜悦的泪水了。

10.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人?机智勇敢,重情义,爱冒险,同时又调皮捣蛋的孩子。

11.这篇课文描写了两个孩子获救回家后的精彩片段,给我们展示了少年汤姆·索亚不安于现状、积极追求自由的天性,赞扬了他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语文园地二

1.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物,因为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

2.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8 匆匆

1.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意境清新幽雅,语言质朴而又有风采。作品《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春》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2.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3.记住新词确乎凝然薄雾挪移遮挽叹息徘徊旋转蒸融游丝觉察

痕迹空虚赤裸裸茫茫然藏在何处伶伶俐俐一去不复返

头涔涔(cén) 泪潸潸(shān)

4.词语解释确乎:确实、的确。

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蒸融:蒸发融化。

挪移:挪动、移动。

头涔涔:汗水不断地流下。

泪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茫茫然:对事理毫所知。

伶伶俐俐:形容灵活的样子。

5.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慨: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表达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念。

7.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写出了日子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这一连串抒情性的设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8.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渺小,消逝得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一个“溜”字、一个“针尖上一滴水”的比喻,让我们感悟到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头涔涔”和“泪

潸潸”两个词语从“汗”和“泪”两个方面表现了自己无奈的程度。

9.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用拟人的方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糊涂地过着日子。

10.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用一组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时,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的情形,将无声无形的时间流逝写得形象可感。

11.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时间的匆匆流逝写得有形有声,可见可闻,非常形象。“跨过”“飞去”“溜走” 这几个词既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又写出了时间流逝得不知不觉,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的思绪。

1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把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1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两个“赤裸裸”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指的是出生的时候来到这个世界时没带来什么东西;第二个指的是生命结束时没留下任何成就,也没有活着的人生价值。这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

14.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与开头相呼应,表达作者发出时光匆匆的感慨。

15.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作者一开始就向我们提出问题,但并没有直接作出回答,而是通过具体例子向我们描述了日子来去匆匆。最后照应开头,发出时光匆匆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16.启发感悟 1、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抓紧时间,有所作为。 2、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我们要有效利用时间。3、我们不能虚度年华,活着要有价值。

17.明日歌(清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9 那个星期天

1.作者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生于北京。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意蕴深沉,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2.记住字音耽搁gē缥缈piāo miǎo 急遽jù咔嚓kā chā惆怅chóu chànɡ嗯ɡ噢ō

3.会写词语明媚蚁穴念叨绊脚原谅耽搁揉动绽开惆怅搓洗惊惶

亲吻依偎消逝停顿晃动碰到休止挽回时光

4.词语解释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惆怅:形容伤感、失意。

耽搁:拖延;耽误。

沉郁:低沉郁闷。

急遽:形容急速,非常快。

翻箱倒柜:彻底地翻检、搜查。

一声不吭:一句话也不说。

永无休止:永不停止的意思。

5.课文是按上午——下午——黄昏的时间顺序写的。课文主要写作者小时候的那个星期天,妈妈答应他,带他出去玩的,结果作者的第一次渴盼没有实现。

6.母亲承诺星期天带“我”出去玩的,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耐心、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焦急万分,直到最后等待结束、期盼落空的变化过程。

7.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不会错”“都不会错”“到底是让我盼来了”等语句,充分体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8.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憧憬已久的期盼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尽管因为母亲出门而使“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还是耐心地看看天看看云,利用这些消磨时光,等候母亲归来。作者用这样的动作描写直接地表达出“我”等候时既焦急兴奋又颇为耐心的心理状态。

9.母亲还没有回来,“我”只能像往常那样,拨弄蚁穴,找更多的蚁穴,看画报,坐在草丛里想象一群素未谋面的人的样子,想象她们的生活,这里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我”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的心理状态。

10.“走吗?”“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这几句话表现了“我”心理变化的轨迹:渴望——着急起来——十分焦急。

11.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为了抓住那个星期天里最后的时间让母亲兑现承诺,“我”冒着被匆匆奔忙的她绊倒的危险,紧跟着她,甚至把自己小小的身子裹进她的脚底下,从而发生了观察点的转换。在“我”眼里,那明明是为了避免绊倒“我”而匆忙移动的母亲的双腿,竟然显得那么脆弱,好像随时会被“我”绊倒一般,展示了“我”跟随母亲步伐的紧密,更形象地表现了“我”万分急切的心理。

1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作者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独白描写,展示了“我”焦急又执着的心理状态。母亲似乎已经忘了自己的承诺,“我”为了让母亲知道“我”仍然在等着她带“我”出去,便死守在离她最近的地方,看着她洗,用最无声的动作表达最焦

急的心情。

13.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母亲继续劳作,丝毫没有要带“我”出去的意思。随着天色越来越暗,空气越来越凉,这漫长的一天终于就这样无果而终了。作者将“我”的感觉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写出了“我”越来越失望,最终明白自己的盼望终将落空的心理状态。

14.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体现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之深切。“昏暗下去”既是实指,指“我”从白天等到天黑,又是虚指,一方面暗示了等待的落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的心情最终归于灰暗。

15.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段话通过描写光线的变化和搓衣服的声音,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我”等待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的伤心。“漫长”是说时间长,指“我”等待过程的煎熬;“急遽”的意思是急速,是说“我”又觉得黑夜来得太快。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体现了“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16.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母亲的惊惶表明她并不是一个不疼爱、不体谅孩子的母亲,她只是太沉浸于自己的劳作中,以致暂时忽视了“我”。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和不安,所以“惊惶”。

17.从文章开头的“天色昏暗下去”,到开始等候时的“阳光明媚”,再到后来的“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作者用对光线变化的具体描写,渲染了这次等候的基调灰暗,同时也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沮丧、失落的心情。作者这样将比较抽象的心情附着于具体的景象或者物象上的写法,使“我”的心情交得具体可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更震撼人心。

18.那个星期天,母亲虽然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但这并不说明她不是一位好母亲。首先,母亲是想带“我”出去的,她很早就允诺过,可能迫于现实条件,一直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她终于还是答应要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而且那天开始时她都记得自己的承诺。然而,生活压力过大,她必须完成作为母亲该完成的劳作,也许这样的劳作比带“我”出去玩更重要,所以她始终沉浸于繁忙的劳作中,彻底忘记了承诺。直到“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母亲,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道歉,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安慰。母亲,始终是一位好母亲,哪怕她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却仍然不改她是一位好母亲的本质。另一角度:对孩子的承诺应当兑现;不应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的感受。

19.“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1)第一次盼望对我来说很重要。(2)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3)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4)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20.课文写了“我”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我”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21.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10 古诗三首马诗

1.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

2.作者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今河南宜阳县人。他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世称“诗鬼”。主要作品:《马诗》《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3.记住字音燕yān山月似sì钩金络luò脑

4.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燕山:是古代是边疆征战之地。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意:广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好似被白雪覆盖。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刀。这两句诗是属于环境描写,“大漠、沙、燕山、月”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战场景色。描写这幅悲凉肃杀战场景色,也代表有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6.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当:什么时候才能。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到了重用。走:跑。清秋:金秋。诗意:什么时才能够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马在明净爽朗的秋天里任意驰骋杀敌呢?这两句主要抒情,运用借代表达了诗人企盼被当成良马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这两句还讲究字句锤炼,以“何当”设问领起,一气呵成,传达出无限的期盼。“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清秋”时节草黄马肥,正好策马奔腾;前面冠以“快走”二个字,形象地暗示出了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寄寓了诗人希望遇到明主、得到重用、建功业的愿望。

7.《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能够建功立业的愿望。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叫它为“借物喻人、咏物言志”。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

1.作者于谦,字廷益,钱塘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主要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等。

2.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一个“吟”字。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

3.识记字词千锤chuí万凿záo 焚烧fén shāo 粉骨碎suì身浑hún 不怕等闲清白

4.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锤:敲打。凿:撞击。千和万:虚指,表示撞击次数多。若:好像。等闲:平常。诗意: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石,面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这两句诗写石灰石开采很不容易和烧炼过程的艰难。“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又使人会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事。

6.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全,都。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比喻高尚的节操。诗意:即使粉身碎骨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世间。这两句一语双关,“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象征着正直不阿的人品。

7.于谦不仅仅是在写石灰而是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8.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石灰石要变成石灰,须经过千锤万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烧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来表现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磨炼、不惧粉骨碎身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坚强不屈的优秀品格。

10 古诗三首竹石

1.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兰、竹深得人们喜爱和推崇。

2.诗人郑燮把竹子和石头画在一起,画成了一幅《竹石图》,诗人又为这幅图画题了一首诗。所以《竹石》这是郑燮的一首题画诗。

3.识记字词郑燮xiè坚劲jìnɡ任尔ěr 千磨万击

4.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生根。原:本来。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破岩:岩缝。诗意:竹子紧紧地咬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原本深深地扎根在石缝中。

6.“咬定青山不放松”句中“咬定”是拟人的写法,形容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的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句中“破岩”暗喻艰苦的环境,写出竹子生长环境恶劣,表现了竹子有勇于直面困难的精神。

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击:打击。还:仍然。磨:折磨,挫折。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诗意: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韧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8.“千磨万击还坚劲”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暗指恶势力之甚,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

进一步表现出了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任尔东西南北风”句中“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9.《竹石》这首诗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后两句是对竹子的坚定顽强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骨的强劲。全诗语言明白晓畅,风骨凌然,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强者的形象。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回忆李大钊在世的事,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2.李大钊同志,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作家。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3.记住字音李大钊zhāo 阎yán振三张作霖lín 押yā下去娱yú乐抽屉tì

暂zàn 时宪xiàn 兵侦zhēn 探严峻jùn

4.会写词语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绞刑残暴执行严峻拘留恐怖军阀僻静避免幼稚可笑满脸横肉怒气冲冲一拥而入

5.词语解释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一拥而入:很多人同时闯进。

怒气冲冲:非常愤怒的样子。

6.作者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按时间先后(或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四个方面的一些事情。

7.“那年春天”指的是1927年春天。这句话的作用是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8.当时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父亲早出晚归;2、烧掉文件书籍;3、张作霖要派人搜查; 4、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9.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从这段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