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说课讲解
初中语文月考试卷讲解教案

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月考试卷中的典型问题和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2. 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2. 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试卷中某些题型的不熟悉。
2. 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影响整体得分。
教学准备:1. 月考试卷及答案。
2. 教学PPT或黑板。
3. 学生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一次月考试卷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提出本次讲解的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问题,如阅读理解、作文、古诗文等。
2. 针对每个题型,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如阅读理解中的快速定位、作文中的审题立意等。
3. 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三、基础知识巩固1. 针对试卷中出现的基础知识,如字词、成语、语法等,进行讲解和练习。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纠正错误,共同提高。
四、答题技巧与时间管理1. 讲解答题技巧,如先易后难、审题仔细等。
2. 分析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的原因,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五、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次讲解的重点内容,强调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讲解,学生对月考试卷中的典型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解题技巧。
2. 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到了巩固,提高了语文素养。
3. 学生学会了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为今后的考试打下了基础。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次讲解的满意度。
2. 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中的表现。
3. 学生在下次考试中的成绩提升情况。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讲解

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词语辨析此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
例如,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红润 B. 憔悴 C. 沮丧 D. 灵验”解答:根据词义和词性,A、B、C三项均存在错别字,只有D项“灵验”没有错别字,故选D。
2. 词语衔接此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解答此类题时,要关注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逻辑等关系。
例如,题目:“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想去图书馆借书,结果发现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B. 他想去图书馆借书,但是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C. 他想去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已经关门了,于是他决定回家。
D. 他想去图书馆借书,结果图书馆已经关门了,于是他决定回家。
”解答:分析各选项,A、B、C三项在衔接上存在逻辑错误,只有D项在时间、逻辑关系上衔接恰当,故选D。
3. 名著阅读此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解答此类题时,要关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主题等。
例如,题目:“《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是怎样的?”解答:根据《红楼梦》的内容,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二、现代文阅读部分1. 理解文章内容此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解答此类题时,要关注文章的主题、论点、论据等。
例如,题目:“下列对文章《背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B.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C.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揭示了社会现实。
D.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反映了家庭矛盾。
”解答:分析各选项,A、B、C三项均正确,只有D项与文章内容不符,故选D。
2. 分析文章结构此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讲解

一、试卷概述本次期末试卷分为两部分,共50题,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试卷内容涵盖了初一语文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二、选择题讲解1. 字词题(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B. 沉默(chén mò)颠簸(diān bǒ)C. 艳阳(yàn yáng)恬静(tián jìng)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装模作样(zhuāng mó zuò yàng)答案:C解析:A项中“惊愕”应读作“jīng è”,“殊途同归”应读作“shū tú tóng guī”;B项中“沉默”应读作“chén mò”,“颠簸”应读作“diān bǒ”;D项中“美轮美奂”应读作“měi lún měi huàn”,“装模作样”应读作“zhuāng mó zuò yàng”。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娇艳欲滴B. 落落大方C. 风吹草动D. 一帆风顺答案:D解析:A项中“娇艳欲滴”应为“娇艳欲滴”;B项中“落落大方”应为“落落大方”;C项中“风吹草动”应为“风吹草动”;D项“一帆风顺”没有错别字。
故选D。
2. 文学常识题(1)下列关于名著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描写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B.《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探险的故事C.《简·爱》是一部描写英国乡村生活的小说,主要讲述了简·爱的成长历程D.《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他童年时期的艰苦生活答案:D解析:A项《骆驼祥子》描写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正确;B项《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探险的故事,正确;C项《简·爱》是一部描写英国乡村生活的小说,主要讲述了简·爱的成长历程,错误;D项《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他童年时期的艰苦生活,正确。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讲解

一、基础知识部分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 è)稀疏(shū)沉默(mò)B. 峰回路转(fēng huí huí zhuǎ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惊愕(jīng è)答案:C解析:A选项中“惊愕”应为“惊愕(jīng è)”;B选项中“峰回路转”应为“峰回路转(fēng huí huí zhuǎn)”;D选项中“源远流长”应为“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篇作文写得很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些不足。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对方。
答案:B解析:A选项中“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些不足”存在语病,应改为“但是有些地方还有不足”;C选项中“学校决定开展一次环保宣传活动”应改为“学校决定开展一次环保宣传的活动”;D选项中“我们队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对方”应改为“我们队虽然表现非常出色,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对方”。
七年级语文考试卷讲解

一、基础知识1. 词语辨析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pén)沉鱼落雁(yàn)雕梁画栋(diāo)B. 息息相关(xī)轰轰烈烈(liè)震耳欲聋(yù)C. 恍若隔世(huǎng)峰回路转(zhuǎn)落英缤纷(bīn)D. 气贯长虹(guàn)融会贯通(róng)振聋发聩(kuì)答案:C讲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A项中“盆”应读pén,B项中“欲”应读yù,D 项中“贯”应读guàn,只有C项所有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
2. 名词解释题目: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B.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C. 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优美D.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完成答案:C讲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C项中的“轻歌曼舞”实际上是形容音乐轻快,舞姿优美,而不是形容音乐和舞蹈本身。
二、现代文阅读1. 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问题: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B. 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逆境前后的变化,突出了逆境对人的影响。
C.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逆境中的人的同情和敬佩。
D. 文章主要探讨了逆境对人的成长的作用。
答案:A讲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所以A项正确。
2. 文章赏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文章内容省略)答案: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比作“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坚定不移、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古诗文阅读1. 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古诗文内容省略)问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初三上册语文试卷讲解教案(含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试卷讲解教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山B. 水C. 林D. 意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一日千里C. 画龙点睛D. 背水一战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 )A. 主语+谓语+宾语B. 宾语+谓语+主语C. 谓语+主语+宾语D. 宾语+主语+谓语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修辞手法?( )A. 拟人B. 比喻C. 拟声D. 夸张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 )A. 逗号用于句中停顿B. 句号用于句尾C. 问号用于疑问句D.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讲评课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刚刚结束的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在考试过程中,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下来,共同回顾和总结一下这次考试,从中吸取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试卷分析1. 试卷结构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和综合应用。
基础知识主要考察我们对字词、语法等知识的掌握;阅读理解主要考察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作文主要考察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则考察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错误分析(1)基础知识方面:部分同学对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失分较多。
例如,字形、字音、词语解释、句子辨析等题目。
(2)阅读理解方面:部分同学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答题不准确。
例如,文章理解、人物分析、写作手法分析等题目。
(3)作文方面:部分同学作文结构不够清晰,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内容缺乏新意。
例如,立意、结构、语言、内容等。
(4)综合应用方面:部分同学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导致答题不够准确。
例如,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综合实践等题目。
三、经验总结1.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同学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做好笔记,定期复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要部分,同学们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人物形象等。
3. 培养写作能力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同学们要注重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立意、结构、语言、内容等方面,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4.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应用题目考察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学们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总结通过这次期末考试,我们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说课【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说课【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讲评课的主要目的?A.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B. 强调考试的重要性C.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D.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2. 讲评课中,教师通过分析试卷可以了解学生的哪些方面?A. 知识掌握情况B. 学习态度C. 家庭背景D. 兴趣爱好()3. 下列哪个选项是讲评课的教学原则?A. 针对性B. 一刀切C. 模式化D. 无差别()4. 讲评课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略不计C. 鼓励改正D. 放任自流()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讲评课的教学方法?A. 满堂灌B. 启发式C. 灌输式D. 填鸭式()二、判断题1. 讲评课只需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2. 讲评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3. 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4. 讲评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5. 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衡量。
()三、填空题1. 讲评课的教学原则包括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和。
2. 讲评课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
3. 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
4. 讲评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
5. 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来衡量。
四、简答题1. 简述讲评课的教学原则。
2. 简述讲评课的教学方法。
3. 简述讲评课的教学目标。
4. 简述讲评课的教学内容。
5. 简述讲评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五、应用题1. 请设计一份适合九年级学生的语文试卷,并说明设计理由。
2. 请根据一份九年级学生的语文试卷,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3.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评课的教学。
4.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评课的教学。
5.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评课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莫说相公痴,。
(张岱《潮心亭看雪》)(1分)(2)我欲乘风归去, ,。
(苏轼《水调歌头》)(2分)(3)李商隐《无题》通过传说找到慰籍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2分)(4)山水之乐, 。
(欧阳修《酵君亭记》)(1分)(5)默写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下片,。
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不要轻视了事业对精神的rú yǎng()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2)一个衣服lán l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蚝,递给两位先生。
(3)暴风雨jiésīdǐlǐ()地开始,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4)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zì qī qī rén()的脂粉所诓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国王的礼貌是格守时间....。
B.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会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C.黄果树瀑布崩泻而下拍石击水,发出轰然巨响,如雷贯耳....,气势磅礴。
D.你的话让我顿开茅塞....,心里一下子亮堂了。
4.对下列语病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B.佛罗多的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线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删除“的生活”)C.现在同学们选出了组长,负责掌握同学的生话及学习的管理。
(应删去“的管理”)D.你昨天跟老师说的,其实是过虑的想法。
(应删去“的想法”)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4分)木棉树,别称攀枝花、莫连,红莉、莫连花、红棉、班芒树,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高10-20公尺,木棉树为木棉科落叶乔木,原产地不明,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普遍栽植,木棒花可入药,把新鲜掉下来的木棉花晒干,晒干了的木棉花有药用值,解毒清热驱寒去温,用干木棉煮粥或煲汤。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2分)答(2)根据材料内容,以“木棉花”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2分)答二、阅读理解(4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10分)(一)醉翁亭记(10分)太守与客来于此,筐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前也,醉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西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赤无穷也。
至雨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酿泉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岛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有测节)6.解样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泉香而酒洌.( ) (2)宴酣.之乐()(3)树林阴翳.()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云归而岩穴暝。
答:(2)野芳发而幽香答: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多次谈”乐”这些“乐”归结起来有:山水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流露出作者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提笔成文的自负。
D文章中写“禽鸟之乐”是烘托众人之乐,写众人之乐是烘托太守之乐。
(二)湛氏 (9分)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涂人。
侃少为浔阳县史,尝监鱼梁,以一封腌鱼遗母,湛还之,以书责侃曰:“尔为史,以官物遣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都阳范过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剪头发,卖得数米,研诸屋柱,悉割半为薪。
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网的一项是( ) (3分)A以.书责侃/不以.物喜 C悉割半为.薪/侃少为.泽阳县史B而.逵仆马甚多/日出而.林靠开D汝但.出外留客/此系私室,但.坐不妨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11.读完文段你觉得湛氏有怎么样的品质?试加以概括(3分)(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0分)鲁迅①公开的文字上着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概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平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虚之至了,有益成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白欺力”,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理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2.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A文章第①②段摆出敌论点: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
B.③一⑤段反驳敌论据,指出敌论点的错误性。
C.⑥一⑨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D.文章结构清晰,一气呵成,立论角度巧妙,说服力度极强。
13.下列选项对选文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语言犀利富有战斗力,带有讽刺意味。
B文章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
C文章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似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 仿似词“自欺力””他信力”“地大物博”等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14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4分) 答:(四)笑(17分)冰心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莹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一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副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升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慕来,也没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一一茅檐下的雨水,一滴滴的落到衣上来。
上阶边的水池儿。
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和葡萄架子,都灌得新黄做绿的非常鲜丽,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四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一一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缩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15.“笑”是串连全文的线素,全文三次写笑,前一次是写,后两次是。
三个笑统一在一篇文意中,又有相似性,都是为了表达爱。
(4分)16.品味下面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 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缩.在一起。
答(2)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么一幅清美的图画!答17全文写了三个场景,请把它们线出来,(4分)答18.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并结合实际说说这个主题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5分)答三、快速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紫色青春,步步都是考验,也许,你生活中,每一件事,每一个困难,每一场挫折,都似乎是它给你的考验,来磨练出你的意志,锻造出你的刚强,发挥出你的力量,胜利就在眼前,做最后的冲刺,把握好时机,拼出你自己,打造出自己的光辉形象。
向着目标,努力奋斗吧!不要使自己沮丧,不要使自己后悔!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一)自选文体(二)不少于500,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1.(1)更有痴似相公者。
(2)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浊酒一杯家万里(1分),燕然未勒归无计(1分)。
羌管悠悠霜满地(1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分)。
2.(1)濡养(2)褴楼(3)竭斯底里(4)自欺欺人3.C 4、C(应删去“掌握”)5.参考答案:(1)木棉树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花可入药的落叶大乔木,(超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2)木棉花是一种能煮粥煲汤清热驱寒去湿的“暖男型”花朵。
(描述1分,修辞1分。
)6、(1)清 (2)尽情地喝酒 (3)遮盖(每空1分)7.(1)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1分,大意1分)(2)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