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关于浙江民营企业授信考察报告

关于浙江民营企业授信考察报告关于浙江民营企业授信考察报告近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浙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令世人瞩目的“温州模式”、“浙江现象”。
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浙江创造了良好的授信环境,使浙江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和其它金融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又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民营企业与金融业务相互促进,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以“温台(台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民营企业起源于家庭作坊经济,其发展的进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浙江沉眠已久的工商文化和敢于闯天下的民风迅速绽放,温州等地的千家万户各起炉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家庭作坊经济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同时,温州等地的市场推销人员走向全国各地,温州当年的十万供销大军“来自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赚来千金万银”,在推销当地家庭作坊生产的小商品的过程当中,既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也实现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部分家庭作坊经济开始走向股份合作制,加强了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联合,家庭作坊经济走上公司制的道路,民营公司初具规模,同时,一些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民营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实力大大增强,出现大批极具规模和品牌效应的集团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规模和经济份额上都占据浙江经济的绝对优势,浙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天下。
杭州湾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终究殊途同归。
80年代这些地区的经济基本为“苏南模式”,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到80年代末期已形成一定规模。
进入90年代,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改革,通过职工参股、企业拍卖等方式,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大量转制为民营企业,经济结构由“苏南模式”转型为“温台(台州)模式”,民营经济占据了绝对优势。
外出考察民营经济总结报告

外出考察民营经济总结报告以外出考察民营经济总结报告为标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外出考察民营经济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考察目的和背景外出考察民营经济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考察的背景是我国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
二、考察地点和时间在外出考察民营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地点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以及内地的湖北、四川等地。
考察时间为近两个月,我们深入企业、农村、城市等不同领域,与企业家、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访谈。
三、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就业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许多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同时,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壮大,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考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融资难题,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等困境。
其次是创新能力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存在欠缺。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存在一些行政壁垒和不公平待遇等问题。
五、对民营经济的建议和措施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银行贷款政策的改革,降低融资成本。
其次,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引导,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结语通过外出考察民营经济,我们深入了解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浙江民营企业调查报告

浙江民营企业调查报告一、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而稳定的发展,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报告对浙江省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浙江省各地的200家民营企业。
问卷内容包括企业的经营类型、发展规模、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本报告的结论。
三、浙江民营企业的经营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浙江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和贸易业。
其中制造业占比最大,达到60%以上,服务业和贸易业的比重分别为25%和15%。
这表明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四、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浙江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占比超过80%。
其中有5%左右的企业为大型企业,10%左右的企业为微型企业。
这说明浙江的民营企业整体发展规模较小,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为突出。
超过70%的企业表示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较大的资源,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同时,一些企业还注重市场创新,通过不断研究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六、浙江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浙江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企业表示在招聘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存在困难。
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员工培训不足等问题。
因此,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浙江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七、浙江民营企业的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民营企业普遍面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约有50%的企业表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需求不稳定是最大的挑战。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表示经济形势的波动和政策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八、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进一步提升企业规模:通过加大投资和技术创新,引导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浙江品牌企业。
企业考察报告格式范文

企业考察报告格式范文企业考察报告。
一、考察目的。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解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运作模式、市场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考察对象。
本次考察的对象为某某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为主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三、考察过程。
1. 公司概况。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
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达到1亿元。
公司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团队,产品涵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渠道,出口额占到了总销售额的30%。
2. 生产经营情况。
在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后,我们了解到公司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生产线布局合理,生产效率高。
公司产品的质量控制严格,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销售方面,公司与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市场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3. 管理运作模式。
公司在管理方面采取了科学的管理运作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和内部激励机制。
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的供应稳定和成本控制。
4. 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公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但是公司凭借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成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还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5. 未来发展规划。
在未来发展规划方面,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公司还计划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考察总结。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某某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有了全面了解。
该公司在管理运作模式、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实力和潜力。
但是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公司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最新6篇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最新6篇民营企业现状调研报告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浙江省的GDP从从1978年的124亿元猛增到了20xx年的649亿元。
浙江省已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第一大省。
我们浙江大学“民营经济之旅”的营员调研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的两家民营企业。
它们分别是恒逸集团和东南网架两家企业。
恒逸集团是一家生产PTA、聚酯纺纤、化学加弹等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甲。
东南网架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制造和安装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建筑钢架构企业,现也已发展成为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从调研中,我们首先体会到了浙江省民营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家富有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恒逸集团原先是一家很小的织布厂,后来企业创办人敏锐地观察到国内PTA和化纤行业的巨大商机,逐步发展成为了行业的排头兵。
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
二、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行业的领先优势,其生产设备和技术有的已经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的最先进水平。
民营企业从过去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
企业在升级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积极推出新产品、新品牌。
在恒逸集团和东南网架两家厂区的参观,其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给我们营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有动力去引进先进设备和自我创新。
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
在创业初期,企业家更多地利用自有资本进行融资。
随着企业的扩张,为突破资金瓶颈,企业向银行的借款也会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股票筹资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筹资的一种方式。
比如,东南网架公司与萧山建设银行签订了年度授信协议,并且今年5月份刚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四、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积极拓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浙江本地市场。
民营科技企业考察报告企业考察报告

民营科技企业考察报告企业考察报告一、企业背景本次考察的企业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成立于5年前,主要从事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业务覆盖了国内数十个省市。
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5000万元人民币,员工数达到了200人以上。
此外,企业还拥有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和涉及知识产权。
二、企业管理情况1.管理体系企业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包括总经理承担全面领导和管理职责,中层干部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和安排,一线员工按照流程和规定开展工作。
此外,企业还建立了质量管理、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体系,并通过ISO等相关认证。
2.组织架构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清晰,设置了市场、研发、生产、财务、品质管理等部门,职责分工合理。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推行了精益管理和5S管理等工作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人力资源尽管目前企业人数较少,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十分重视。
企业采取的是以人才为本的用人原则,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积极性。
此外,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年度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能够让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获取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三、企业创新情况1.核心技术企业的研发团队主要从事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且能够持续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2.知识产权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和涉及知识产权。
目前已经申请到了30多项国内和国际专利,21项已经获得批准,发明专利占到了总量的70%以上,企业具有较为充足的技术积累和保护手段。
3.创新研究企业在研究发展领域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近年来,企业一直致力于将技术与市场融合,进行更加深入的创新和研究。
同时,还与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等工作。
四、企业风险管理1.业务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业务拓展和市场开发方面仍面临较大风险。
为此,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业务风险。
杭州企业参观考察报告

杭州企业参观考察报告引言本次考察团一行,共有XX人,于XXXXX年X月X日来到了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
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参观了多家知名企业,对杭州地区的企业发展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本报告将对我们参观的几家企业进行汇总和总结,并对杭州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参观企业概况1.1 XXX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 行业分类:XXXXX- 公司规模:XXX人- 公司成立时间:XXXX年公司产品XXX有限公司主要生产XXX产品,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质量和性能,广泛应用于XXXX等领域。
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公司特点-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 公司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1.2 XXX集团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XXX集团- 行业分类:XXXXX- 公司规模:XXXX人- 公司成立时间:XXXX年公司业务XXX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旗下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XXXX、XXXX、XXXX等。
集团以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经验,成为杭州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企业。
公司特点- 公司打造了多个行业领域的领军品牌,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
- 公司推行多品牌战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杭州企业发展现状杭州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在杭州的企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 技术创新:杭州企业普遍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陈出新。
各个行业的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 创业创新氛围:杭州有着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创业者。
政府也给予了创业者很大的支持,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创业平台,为杭州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新整理民营企业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范文.docx

最新整理民营企业赴xxxx学习考察报告赴xxxx学习考察报告8月27日至29日,我区组织辖区部分民营企业对xxxx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考察。
在考察期间,参观了奥康实业、天正集团、报喜鸟西服、正泰集团等民营企业,听取了知名企业家讲课。
xxxx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壮大、正在形成的集群经济以及较高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给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xxxx及xxxx经济的基本概况xxxx是一个具有xxxx0多年建城历史的名镇,全市辖3区2市6县,陆地面积1xxxx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90多万。
xxxx的陆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的6‰,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全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一。
xxxx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曾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是全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和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
改革开放前,xxxx经济社会比较落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xxxx大胆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
改革开放20多年,xxxx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xxxx从“一辆车子、两个轮子”起步,“一辆车子”就是发展商品经济,“两个轮子”,一个是家庭工业,一个是专业市场,从而找到了最有效的启动点,开创了千家万户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xxxx在发展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促进了企业制度的创新,创造了xxxx经济格局的新优势。
第三阶段:xxxx南方谈话和党的xx大以后,xxxx开展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实行质量立市,集中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LX-FS-A66441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对千家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中国加入世贸3年后的今天,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促进浙江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浙江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企业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自20xx年4月至10月,历时6个月,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704份,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分布于浙江省的11个地市。
我们将本报告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出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以供制定政策时的参考。
现将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如下:一、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基本状况从创立时间看,在被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近1/3是在1988年以前创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或集体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的,不少企业目前仍面临着“产权不清”的历史问题。
从产业分布看,这些上规模企业大多分布在二、三产业,尤其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工业领域。
在第二产业的分布上,又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分别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3%、9%、8%、8%和7%,第三产业则重点在商贸和建筑业。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这些企业多以公司制为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71.85%,股份公司、独资、合伙分别占14.25%、7.61%和2.49%。
这表明,随着《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浙江省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上规模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明显优化,但由于信用危机和代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仍沿用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浙江的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系尚需时日。
从企业规模看,这次调查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规模平均为2393.88万元/户,详见表1,高于全国水平,企业的各基本运营指标可见表2。
表1企业注册资本构成单位:万元注册资本<10001000~50005000~10000>100000合计比率56.2026.3311.456.02100.00表2企业运营状况的主要项目调查单位:万元调查项目平均固定资产平均流动资金平均产值平均销售额平均出口值平均债务平均债权被调查企业7267.304016.2523624.0321710.986666.769181. 566170.39二、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虽然20xx年浙江民营企业克服了“伊拉克战争”、“非典”等影响,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的确面临不少困难。
这些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有的企业甚至连正常经营都难以维持。
据调查显示(见表3),目前生产用电、人力资源、生产用地已成为阻碍民企进一步发展的前3位制约因素。
根据调查中反馈出来的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我们将从土地和电力、人力资源及融资等3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来加以分析并给出建议。
表3目前影响企业发展主要困难构成序列第一位比率第二位比率第三位比率平均率名次市场准入3.061.181.021.7612执法环境4.971.702.913.199税费负担12.558.656.119.106外贸出口2.482.882.772.7110外贸进口0.620.390.290.4314生产用地18.517.214.5110.083融资11.9310.626.119.555市场开拓8.829.5710.779.724人力资源10.5618.4813.5414.192企业管理3.7311.4011.358.847技术力量3.536.8211.647.338市场信息1.242.364.372.6611社会治安0.120.661.170.6514生产用电17.0217.5619.9418.171地方保护0.500.261.170.6415其他0.360.262.330.9813合计100.00100.00100.00100.00-1.土地和电力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企业把生产用地和生产用电这两项资源列在“目前影响企业发展主要困难第一位比率”的前两位。
可见,自然资源和能源问题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①用地问题。
自20xx年下半年开始,为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xx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20xx年5月表示,20xx年第一季度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比20xx年平均每季度批准的用地量下降了46%;另据浙江省建设厅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整顿,浙江全省开发区(园区)已从原有的758个减少到134个,目前规划面积已缩小到1257.06km[2],比整顿前减少了近2/3,撤销的开发区个数和规划面积分别占原来的82.3%和72.5%。
20xx年4月,中央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提出重点对土地审批、土地占用、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及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等6个方面情况进行清理检查和整顿,要在治理整顿的半年时间内,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的“三个暂停”措施。
这次“土地叫停”对浙江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它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积极性和投资信心,也打乱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数据显示,温州、绍兴等地20xx年前4个月的工业企业固定投资额的增幅已大幅下降,其中温州固定投资额增幅下降为11.1%,远远低于浙江全省41%的幅度。
由于土地资源的供给是稀缺的,且无法通过国际贸易等来解决,所以它将成为制约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见表4)表4企业生产用地面积希望值构成单位:万平方米<11~22~55~1010~20>20合计目前面积18.3219.9126.7711.507.086.42100.00(20.36)(22.12)(29.74)(12.78)(7.87)(7.13)100.00希望达到11.6314.4726.6120.9313.1813.18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很快,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浙江许多民企期望的生产用地面积与企业实际所占面积仍存在较大缺口。
调查显示,上规模民营企业平均拥有生产用地56130.56m[2],其中44.90%的企业要求扩大生产用地面积,平均每户希望达到103004.51m[2],新增幅度为83.51%。
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使得用地更趋紧张,省内土地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导致许多企业到土地资源相对宽余的内地寻求投资发展,而内地相对沿海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出口,工业配套设施也不齐全,加之企业在外迁过程中中断了原本成熟稳定的产业链,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另外,土地资源紧张,项目用地指标难以落实,使招商引资难度日益加大,有些项目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进入实质性的建设。
正如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中国的民企尤其是浙江的民企,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是靠低成本来维持的,而这个低成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政策,另一是劳工政策。
而当政府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征地手续严格后,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能拿到大量的低成本的土地,用地成本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不断加强,用工制度、福利保障也逐渐完善起来,用工费自然会相应提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企业低成本的竞争力,对浙江的民营企业来说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用电问题。
综合此次调查结果的各项比率(见表3),缺电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20xx年1~5月,全国缺电省市已扩大至24个,其中以浙江地区最为严重。
有关专家预测,浙江已进入“电力危机”阶段。
统计数字显示,浙江省20xx年的缺电量在200亿千瓦时左右,在遇极端高温天气时,最大电力缺口达到630万千瓦以上。
20xx年以来,除了春节期间的10天外,浙江每天都出现严重拉闸限电;到4月底,已累计拉闸限电34.52亿千瓦时,超过20xx年全年的拉闸限电量34.09亿千瓦时,占华东电网拉闸限电总量的71.7%。
各地也普遍采取了“停三开四”或“停二开五”的措施,有的企业则是“白天停电,晚上用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在我们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52.44%的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平均每月停电达11.32天。
电力资源短缺,已经对浙江民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a.电力短缺所带来的直接损失。
电力短缺,使浙江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
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优势被削弱,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产量增长率同比急剧下降,净利润也大幅度下滑,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壮大(见表5)。
表5中的民营企业都位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中,但20xx年由于缺电而造成营业额减少的幅度平均近20%。
为了保证按时交货,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自购发电机维持基本生产。
据统计,浙江民营企业中有42.46%经常靠自发电维持生产,截止20xx年5月底,浙江自发电机用户高达83693户。
自发电加大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且生产效率低,导致企业成本大大提高。
据杭州市初步测算,平均每度电可以创造产值22.44元人民币,创造利润1.36元,而自发电成本每度高于普通供电成本0.6元左右,仅此一项浙江企业全年将增加成本26亿元。
另据初步统计,20xx年1~5月仅杭州市就有1289家企业亏损,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4。
表5部分上规模民营企业因缺电造成的损失情况20xx年度20xx年度预计20xx年因缺电减少单位: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营业总额减幅(%)浙江恒逸集团53.81.8490.003.0015.001.0016.7杭州华东链条总厂2.480.131.390.201.000.0733.9(71.9)浙江华达通讯集团7.320.388.000.421.500.1018.8华立集团67.003.60100.005.504.500.504.50 万丰奥特集团20.002.2025.002.905.000.8020.0海亮集团31.020.76442.001.108.400.2220.0 奥克斯集团724100.004.506.000.306.0浙江柳桥羽毛公司9.350.1312.000.163.000.0425.0浙江翔盛集团14.860.7025.001.253.000.25.0020.0(12.0)b.电力短缺所带来的间接损失。